瞭解下歐洲的各種建築風格
前言游走在夢寐已久的 歐洲 街道,看著風格迥異的西洋建築, 不禁感嘆好美好美。
然而,你真的瞭解這些美輪美奐的建築風格嗎?
建築,它可以說是一種起源、一種文化、一種歷史、一種藝術。
如果在感嘆的同時還能對這些古典建築點評一二,指出都是些什麼風格主義,結構特點又有哪些,
那我相信一定會被同行者們投來驚訝的表情
甚至崇拜的眼神。
好了,言歸正傳,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說說 歐洲 的各種建築風格。
歐洲 建築的主要風格包括:古 希腊 式、古 羅馬 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 洛克 式和 洛克 克式等等,
現如今見到的絕大多數 歐洲 古典建築都在這個範圍之內,
首先,先借用張 Dr.John Sherlock 的 歐洲 建築脈絡圖幫助我們建立個索引:
接下來,我們就按次序來一一介紹下: 古希腊建築(Greek Architecture)古 希腊 是 歐洲 文化的發源地,開創了 歐洲 建築的先河,發展時期大致為公元前8~前1世紀。
希腊 式的建築非常容易辨識,上面是三角形的門楣,專業用語叫 - 山形牆(Pediment)通常會用雕塑裝飾,下麵是一根根的 希腊 柱。
我們可以簡單的把它看成是在一個 三明 治的下麵豎了很多雙筷子。
希腊 柱的柱式有三種: 科林斯 、愛奧尼、多立克。
“古 希腊 建築” 的代表作就是 希腊 雅典 衛城中“帕提農神廟”了。它修建於公元前438年,
被譽為“ 希腊 全盛時期的代表”。雖然經過歲月的洗禮,原貌已不復存在,但風韻猶存!
像這種矩形基底四面圍繞的列柱被稱為 - 圍柱列(Peristyle)
“帕提農神廟” 複原圖,裡面的就是全身由象牙和黃金打造 雅典 娜女神像了。
因為在當時,大型建築材料用的都是石頭,所以只能砌塊壘疊來建房子。
由於石頭與石頭之間的完美銜接,使得建築十分牢固,所以才能保存至今。
羅馬 “萬神殿” 的前半部分就是屬於典型的 “古 希腊 建築”。
像這種建築物前面突出的柱列被稱為前柱式(Prostyle)
典型的 “古 希腊 建築” 還有 大英 博物館
奧地利 國會大廈
古羅馬建築“古 羅馬 建築” 形成於公元前2世紀,併在公元1-3世紀達到頂峰。
羅馬 人繼承了 “古 希腊 建築” 的成就,併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 “拱” 這個概念。
說得更簡單點,“古 羅馬 建築” 就是在 “古 希腊 建築” 的樣式上,搭配各種各樣的圓拱型設計,
有的加在建築的後面(萬神殿),有的加在上面( 聖彼得 大教堂),有的加在建築立面里(鬥獸場)。
我們可以簡單的把這種建築風格看成是 三明 治、筷子和包子的組合。
比如 我們上一節提到的 羅馬 “萬神殿”,它就是把包子(圓拱)放在了古 希腊 建築的後面。 
也有把包子放在了建築物上面的, 比如 美國 國會的辦公大樓 - 國會山
還有把包子放在了建築物裡面的 - 古 羅馬 鬥獸場
羅馬 的 “萬神殿“ 絕對稱得上是古 羅馬 穹頂”拱“技術的巔峰之作。
因為,直到現在它的穹頂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沒有任何支架的砌築圓頂。
在材料上,與 希腊 不同,古 羅馬 建築則採用了自己發明改進的混凝土材料,
它凝結力強,堅固,不透水,使建築非常耐用,所以至今還有許多著名建築被保存了下來。 拜占庭式建築公元395年, 羅馬 帝國隨著君士坦丁大帝的去世,分成了東、西兩個 羅馬 帝國。
因為東 羅馬 帝國把首都遷到了 希腊 人的拜占庭,所以被後世學者稱為 “拜占庭帝國”。
其版圖以巴爾幹半島為中心,領域擴及 地中海 東岸、小亞細亞、波斯和 埃及 .。
公元4世紀,隨著基督教成為合法宗教,基督教藝術與建築也開始得到發展。
由於貿易的往來,使得東方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 與西方的“ 希腊 、 羅馬 文化”得到很好的融合。
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拜占庭帝國的基督教建築風格被稱為 “拜占庭風格”。
拜占庭建築屋頂造型普遍使用 “穹窿頂” - 在半圓的底部略微內收,就像是一個洋蔥頭。
我能想到的有最多拜占庭式建築的國家可能就是 俄羅斯 了,
而且可能 俄羅斯 人還特別喜歡吃洋蔥,一個不夠,要來好幾個
被譽為 俄羅斯 最美建築的 “聖瓦西里主教座堂” 就是典型的 “拜占庭式“ 建築。
由於地理位置關係,“拜占庭式“ 建築對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建築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下麵就是位於 迪拜 阿比扎比的謝赫扎耶德大清真寺全貌
威尼斯 的聖馬可大教堂也是拜占庭式建築的著名代表之一。
哥特式建築時間來到中世紀,當時的天主教成為了 西歐 的唯一宗教,神權時代來臨。
它為了彰顯自己的絕對權力,體現出神權至上,創造了一種高聳削瘦的建築 - “哥特式建築”。
這種建築的特點就是 “尖、高” ,因為天主教徒相信人生最後要面臨的四件事:
1、死亡; 2、審判; 3、天堂; 4、地獄。
所以當時的人們把教堂建的越高越好,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越加的接近上帝。
如果還是用食物來形容的話,可以把這種類型的建築想象成豎著的玉米棒子。
哥特式建築最常見於 歐洲 的主教座堂、修道院與教堂。
由於哥特式風格起源於 法國 ,所以 “ 巴黎 聖母院” 成為了這種建築風格的代表。
很遺憾,因為火災,這個高高的尖頂可能再也無法複原了。
意大利 米蘭 大教堂
德國 科隆 大教堂
哥特式建築不光外形粗獷奔放,內部窗欞構造同樣精巧繁複,
圓形的則被稱為 “玫瑰窗”、細長的窗戶被稱為 “柳葉窗”,
巴黎 聖母院大火中幸免於難的彩色花窗玻璃:
文藝復興建築“文藝復興建築” 是公元14世紀,在 意大利 隨著文藝復興這個文化運動而誕生的一種建築風格。
由於 “文藝復興運動” 提倡人權、反對神權,希望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會的協調秩序。
所以一般而言,文藝復興的建築擁有嚴謹的立面 和平 面構圖以及從古典建築中繼承下來的柱式系統。
文藝復興式建築的特點很簡單 - 左右對稱(下圖為 斯坦福 紀念教堂)。
然而,你真的瞭解這些美輪美奐的建築風格嗎?
建築,它可以說是一種起源、一種文化、一種歷史、一種藝術。
如果在感嘆的同時還能對這些古典建築點評一二,指出都是些什麼風格主義,結構特點又有哪些,
那我相信一定會被同行者們投來驚訝的表情


好了,言歸正傳,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說說 歐洲 的各種建築風格。

現如今見到的絕大多數 歐洲 古典建築都在這個範圍之內,
首先,先借用張 Dr.John Sherlock 的 歐洲 建築脈絡圖幫助我們建立個索引:

希腊 式的建築非常容易辨識,上面是三角形的門楣,專業用語叫 - 山形牆(Pediment)通常會用雕塑裝飾,下麵是一根根的 希腊 柱。



被譽為“ 希腊 全盛時期的代表”。雖然經過歲月的洗禮,原貌已不復存在,但風韻猶存!
像這種矩形基底四面圍繞的列柱被稱為 - 圍柱列(Peristyle)


由於石頭與石頭之間的完美銜接,使得建築十分牢固,所以才能保存至今。
羅馬 “萬神殿” 的前半部分就是屬於典型的 “古 希腊 建築”。
像這種建築物前面突出的柱列被稱為前柱式(Prostyle)



羅馬 人繼承了 “古 希腊 建築” 的成就,併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 “拱” 這個概念。
說得更簡單點,“古 羅馬 建築” 就是在 “古 希腊 建築” 的樣式上,搭配各種各樣的圓拱型設計,
有的加在建築的後面(萬神殿),有的加在上面( 聖彼得 大教堂),有的加在建築立面里(鬥獸場)。
我們可以簡單的把這種建築風格看成是 三明 治、筷子和包子的組合。





因為,直到現在它的穹頂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沒有任何支架的砌築圓頂。

它凝結力強,堅固,不透水,使建築非常耐用,所以至今還有許多著名建築被保存了下來。 拜占庭式建築公元395年, 羅馬 帝國隨著君士坦丁大帝的去世,分成了東、西兩個 羅馬 帝國。
因為東 羅馬 帝國把首都遷到了 希腊 人的拜占庭,所以被後世學者稱為 “拜占庭帝國”。
其版圖以巴爾幹半島為中心,領域擴及 地中海 東岸、小亞細亞、波斯和 埃及 .。

由於貿易的往來,使得東方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 與西方的“ 希腊 、 羅馬 文化”得到很好的融合。
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拜占庭帝國的基督教建築風格被稱為 “拜占庭風格”。
拜占庭建築屋頂造型普遍使用 “穹窿頂” - 在半圓的底部略微內收,就像是一個洋蔥頭。

而且可能 俄羅斯 人還特別喜歡吃洋蔥,一個不夠,要來好幾個
被譽為 俄羅斯 最美建築的 “聖瓦西里主教座堂” 就是典型的 “拜占庭式“ 建築。

由於地理位置關係,“拜占庭式“ 建築對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建築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下麵就是位於 迪拜 阿比扎比的謝赫扎耶德大清真寺全貌

威尼斯 的聖馬可大教堂也是拜占庭式建築的著名代表之一。

它為了彰顯自己的絕對權力,體現出神權至上,創造了一種高聳削瘦的建築 - “哥特式建築”。
這種建築的特點就是 “尖、高” ,因為天主教徒相信人生最後要面臨的四件事:
1、死亡; 2、審判; 3、天堂; 4、地獄。
所以當時的人們把教堂建的越高越好,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越加的接近上帝。
如果還是用食物來形容的話,可以把這種類型的建築想象成豎著的玉米棒子。

由於哥特式風格起源於 法國 ,所以 “ 巴黎 聖母院” 成為了這種建築風格的代表。
很遺憾,因為火災,這個高高的尖頂可能再也無法複原了。



圓形的則被稱為 “玫瑰窗”、細長的窗戶被稱為 “柳葉窗”,
巴黎 聖母院大火中幸免於難的彩色花窗玻璃:

由於 “文藝復興運動” 提倡人權、反對神權,希望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會的協調秩序。

文藝復興式建築的特點很簡單 - 左右對稱(下圖為 斯坦福 紀念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