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裡蘭卡:讓我再看你一遍,從後往前
中途有一站上來許多乘客,大多數是一家人帶著自己的孩子。為了不在中途被他們擠下飛馳的火車,我放棄了屁股下麵唯一一張乾凈的報紙,謹慎地站了起來,並握緊了門邊的扶手。
後來我註意到身邊的一個孩子,是個擁有純凈笑容的男孩子,心裡突然一陣柔軟,遞給了他包里唯一的一顆旺仔牛奶糖。
那個男孩子的媽媽很高興的讓他接過了糖,並且用我聽不懂的語言表達了感謝,本 來安 靜的一家人突然躁動地聊了起來。一顆糖的作用,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那個可愛的男孩子全程握著糖,羞澀地衝著我微笑,一直到下了車,隔著熙熙攘攘的人群,還一直和我揮手,目送著我離開。
我發誓,我沒有吃過比這更甜美的糖了。 隨便路過一個車站,女孩子們也會高興地和你揮手打招呼哦! 途經的一個車站,可以俯瞰壯觀的山景。這裡的雲很輕,感覺離自己很近,形狀變幻的也很迅速,被風一吹就吹散了。 火車漸漸行駛到海拔較高的山上,氣溫一點點冷下來,抬頭望過去,分辨不清是雲還是霧,仙雲幻障一般,盤旋在山頂。山頂的雲霧帶著清涼的水汽拂面而來,像是天然的保濕面膜,且觸感不同於任何我經歷過的山風、海風、陸風、任何我可以描述出來的風。我想我會永遠記得這努沃山上的風的感覺吧。
三個小時的車程很快便結束了, 斯裡蘭卡 以這段高山茶園火車所聞名,之前我一直以為是因為景色,或者是因為可以“掛火車”的奇異冒險。
可是真正體驗過後,我才明白都景色和冒險都不是可以令我終生難忘的key words。
我記得在中途的一站,一個膚色黝黑的中年男人急促地擠到門口,說讓一下,我要去見我的朋友。
火車緩緩行駛,剛好經過一個小鎮的路口。我以為他要跳下車去找人,還在心中驚異蘭卡的火車真是如此隨意,沒想到他只是掛在車門口,等到火車行駛過下一條街的時候,跟早已等候在那裡的一個人興奮地招手。
街上那個人明顯也在等著他,跳起來和他揮手say 嗨。
我和朋友同時“哇”地感嘆出來。
在蘭卡和朋友和朋友聯絡的方式竟如此原始而特別,不是Skype,不是FaceTime通話,而是這樣的約定,這樣的匆匆一面。
心中感慨萬分,為這樣的情誼,為這樣的簡單朴實。
我想當在街上等著見你一面的摯交,也想當穿越車廂滿懷欣喜,和你招手的老朋友。
努沃之霍頓平原篇在出發之前,我便已經做了很久的攻略,對霍頓平原神往已久。
於是第二天凌晨4點半就興奮地爬起來,洗漱裝備好,坐上了Sanka的車。努沃地處高山,所以氣溫非常非常低,前一天還穿著裙子的我,而今穿著羽絨服還直打哆嗦。
霍頓平原是個非常神奇的存在,以一個名為“世界盡頭”的山崖聞名。而想要看到世界盡頭的景色,就必須在日出之後,上午十點鐘之前抵達,否則10點之後一切都會被大霧掩埋。
從酒店到霍頓平原的入口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在這個過程里,我們幸運地拍到了日出。
一直行駛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駛,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在後面憂愁,來霍頓平原卻沒有遇到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司機卻告訴我們,在努沃就是這樣,日出半小時後,天氣才會漸漸的變暖,在此之前都是陰雨連綿,每天都是如此。
我一邊驚嘆這個地域氣候的美妙,車子卻突然停了下來。
原來是前一夜風雨太大,把一棵樹刮斷了,擋住了去路。Sanka不得不停下車,出去解決狀況。我看到前面的車下來了幾個高大而又英俊的白人小伙子,後面的車下來了一個黑人,加上Sanka這個本地人,一個人種混搭的抬樹小組就這樣形成了。
因為天氣太冷,我沒有下車,但是坐在車裡等待的時候,卻有種特別的感動,或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吧。我們不一樣,有著不同的信仰和血統,但是在困難面前,我們又都一樣。這樣想著的時候,我忽然註意到了前面一輛車後面貼著的標語——Gift from, 十字架。
一陣暖流涌遍全身,像是一個神奇的旨意,上帝的孩子們在此相遇了。
有他在,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呢? 成功 地進入了平原,霧還沒有散,遇見了一隻可愛的麋鹿。 真的好像 美國 電影裡面的恐怖場景哦。 世界盡頭的美麗景色。
照片是一位熱情的 中國 阿姨幫我們拍的,一路上我們互幫 互助 ,走完了十公里,真的在異國他鄉感受到了溫暖。
這一天剛好是七夕,下一次,希望和最愛的人一起。
科倫坡最後一天,在 科倫坡 只剩下我一個人。所有的心理歷程,都是我一個人自言自語完成的。
一個人感受了海邊小火車,去了最大的教堂禮拜,去了國家博物館,又由於身上只剩下美金了只能在博物館門口轉轉。還有送我去購物中心,不收車費只想要我一個吻的tutu司機,形形色色的人,都無比深刻的留在我的記憶里。
我想我還會回來這裡的。
為了碧海,山風,迷霧,和淳樸的笑。
帶著下一個我自己。
終於完成這篇游記,想起幾年前看過艾明雅老師的一段話,一直記到現在。
“因此作家與導演這一類人是真的寂寞。他們都不是活在現下的人,在時間的長河裡,他們永遠是那個撿垃圾的人,身邊的人一個勁地往前跑說前面有 金山 ,一個勁地穿金戴銀結婚生子,一個勁地把酒高歌樂享安好,導演卻在後面背著一個破舊的麻袋不斷地撿起奔走者的那些皮屑,頭髮,胎牙,眼淚,鬥毆的武器,沾血的衣衫,通通放進那個口袋里。旁邊的人嘲笑他們,說,那些垃圾有什麼用?
可有一天,他們把這個口袋的東西,皮影戲一般拿給那些躺椅上的富貴閑人看,那些老朽一看就流淚了,他們不相信,問那真的是我們的曾經麽。但是他們掀起衣衫,卻真的看到了身上的那個疤痕。
人生就是一個留疤的過程。”
從此知道了作家二字上載負著什麼樣的重量,再不敢妄言自己要當一個作家。能在浮躁的時代中始終睜著眼,記錄下一些無愧於心的文字,就再好不過。
再見,蘭卡。
願我們後會有期。
後來我註意到身邊的一個孩子,是個擁有純凈笑容的男孩子,心裡突然一陣柔軟,遞給了他包里唯一的一顆旺仔牛奶糖。
那個男孩子的媽媽很高興的讓他接過了糖,並且用我聽不懂的語言表達了感謝,本 來安 靜的一家人突然躁動地聊了起來。一顆糖的作用,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那個可愛的男孩子全程握著糖,羞澀地衝著我微笑,一直到下了車,隔著熙熙攘攘的人群,還一直和我揮手,目送著我離開。
我發誓,我沒有吃過比這更甜美的糖了。 隨便路過一個車站,女孩子們也會高興地和你揮手打招呼哦! 途經的一個車站,可以俯瞰壯觀的山景。這裡的雲很輕,感覺離自己很近,形狀變幻的也很迅速,被風一吹就吹散了。 火車漸漸行駛到海拔較高的山上,氣溫一點點冷下來,抬頭望過去,分辨不清是雲還是霧,仙雲幻障一般,盤旋在山頂。山頂的雲霧帶著清涼的水汽拂面而來,像是天然的保濕面膜,且觸感不同於任何我經歷過的山風、海風、陸風、任何我可以描述出來的風。我想我會永遠記得這努沃山上的風的感覺吧。
三個小時的車程很快便結束了, 斯裡蘭卡 以這段高山茶園火車所聞名,之前我一直以為是因為景色,或者是因為可以“掛火車”的奇異冒險。
可是真正體驗過後,我才明白都景色和冒險都不是可以令我終生難忘的key words。
我記得在中途的一站,一個膚色黝黑的中年男人急促地擠到門口,說讓一下,我要去見我的朋友。
火車緩緩行駛,剛好經過一個小鎮的路口。我以為他要跳下車去找人,還在心中驚異蘭卡的火車真是如此隨意,沒想到他只是掛在車門口,等到火車行駛過下一條街的時候,跟早已等候在那裡的一個人興奮地招手。
街上那個人明顯也在等著他,跳起來和他揮手say 嗨。
我和朋友同時“哇”地感嘆出來。
在蘭卡和朋友和朋友聯絡的方式竟如此原始而特別,不是Skype,不是FaceTime通話,而是這樣的約定,這樣的匆匆一面。
心中感慨萬分,為這樣的情誼,為這樣的簡單朴實。
我想當在街上等著見你一面的摯交,也想當穿越車廂滿懷欣喜,和你招手的老朋友。
努沃之霍頓平原篇在出發之前,我便已經做了很久的攻略,對霍頓平原神往已久。
於是第二天凌晨4點半就興奮地爬起來,洗漱裝備好,坐上了Sanka的車。努沃地處高山,所以氣溫非常非常低,前一天還穿著裙子的我,而今穿著羽絨服還直打哆嗦。
霍頓平原是個非常神奇的存在,以一個名為“世界盡頭”的山崖聞名。而想要看到世界盡頭的景色,就必須在日出之後,上午十點鐘之前抵達,否則10點之後一切都會被大霧掩埋。
從酒店到霍頓平原的入口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在這個過程里,我們幸運地拍到了日出。
一直行駛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駛,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在後面憂愁,來霍頓平原卻沒有遇到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司機卻告訴我們,在努沃就是這樣,日出半小時後,天氣才會漸漸的變暖,在此之前都是陰雨連綿,每天都是如此。
我一邊驚嘆這個地域氣候的美妙,車子卻突然停了下來。
原來是前一夜風雨太大,把一棵樹刮斷了,擋住了去路。Sanka不得不停下車,出去解決狀況。我看到前面的車下來了幾個高大而又英俊的白人小伙子,後面的車下來了一個黑人,加上Sanka這個本地人,一個人種混搭的抬樹小組就這樣形成了。
因為天氣太冷,我沒有下車,但是坐在車裡等待的時候,卻有種特別的感動,或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吧。我們不一樣,有著不同的信仰和血統,但是在困難面前,我們又都一樣。這樣想著的時候,我忽然註意到了前面一輛車後面貼著的標語——Gift from, 十字架。
一陣暖流涌遍全身,像是一個神奇的旨意,上帝的孩子們在此相遇了。
有他在,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呢? 成功 地進入了平原,霧還沒有散,遇見了一隻可愛的麋鹿。 真的好像 美國 電影裡面的恐怖場景哦。 世界盡頭的美麗景色。
照片是一位熱情的 中國 阿姨幫我們拍的,一路上我們互幫 互助 ,走完了十公里,真的在異國他鄉感受到了溫暖。
這一天剛好是七夕,下一次,希望和最愛的人一起。
科倫坡最後一天,在 科倫坡 只剩下我一個人。所有的心理歷程,都是我一個人自言自語完成的。
一個人感受了海邊小火車,去了最大的教堂禮拜,去了國家博物館,又由於身上只剩下美金了只能在博物館門口轉轉。還有送我去購物中心,不收車費只想要我一個吻的tutu司機,形形色色的人,都無比深刻的留在我的記憶里。
我想我還會回來這裡的。
為了碧海,山風,迷霧,和淳樸的笑。
帶著下一個我自己。
終於完成這篇游記,想起幾年前看過艾明雅老師的一段話,一直記到現在。
“因此作家與導演這一類人是真的寂寞。他們都不是活在現下的人,在時間的長河裡,他們永遠是那個撿垃圾的人,身邊的人一個勁地往前跑說前面有 金山 ,一個勁地穿金戴銀結婚生子,一個勁地把酒高歌樂享安好,導演卻在後面背著一個破舊的麻袋不斷地撿起奔走者的那些皮屑,頭髮,胎牙,眼淚,鬥毆的武器,沾血的衣衫,通通放進那個口袋里。旁邊的人嘲笑他們,說,那些垃圾有什麼用?
可有一天,他們把這個口袋的東西,皮影戲一般拿給那些躺椅上的富貴閑人看,那些老朽一看就流淚了,他們不相信,問那真的是我們的曾經麽。但是他們掀起衣衫,卻真的看到了身上的那個疤痕。
人生就是一個留疤的過程。”
從此知道了作家二字上載負著什麼樣的重量,再不敢妄言自己要當一個作家。能在浮躁的時代中始終睜著眼,記錄下一些無愧於心的文字,就再好不過。
再見,蘭卡。
願我們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