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靈魂的城市-探訪高迪之城🇪🇸巴塞羅那




玫瑰花窗和柳葉窗
高迪以 三原 色的三片玻璃彼此覆蓋重疊,調配出一種全新色調的新型玻璃窗花,1999年 巴塞羅那 當地玻璃細工藝術家喬安·維拉(Joan Vila Grau)擔任聖家堂彩繪玻璃的設計師。

在主殿的拱頂上方有許多具有天主教圖案的柔光鏡,高迪在這裡採用柔光鏡將光線過濾,既能擁有普通照明功能,也使光線更加柔和自然。



拱頂
高迪摒棄了哥特式教堂結構,取而代之的是雙曲線面結構拱頂,拱頂的造型猶如光芒四射的繁星向四面八方散開,如置身於漫天星斗下。


高迪設計聖家堂的主殿平面結構趨於保守,決定將創新的思路給予主殿內垂直高度,整個主殿呈一個拉丁十字形,空間有4500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一萬四千人同時在此禱告。
主祭壇
在主殿內樹狀立柱的環繞半圓形區域為內殿,內殿最中央為主祭壇,主祭壇為聖家堂最重要的核心位置,華蓋下方懸掛著耶穌十字架,華蓋上裝飾象徵聖體聖事的葡萄和麥穗,葡萄象徵著耶穌血液和肉身的紅酒,小麥象徵著發酵餅,環繞四周的五十盞燈暗指 羅馬 大教堂— 拉特 朗聖若望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十字架上的耶穌當年是把一個真人吊起來,根據真人的神態進行的雕塑。
中庭是耶穌像,抬頭正上方是聖堂,中廳左側是聖母 瑪利亞 ,右面是聖約瑟。



高迪在去世的兩年前,也就是1924年,以大自然得來的靈感研究出了突破哥特式風格限制,一種無需在外牆添加扶壁支撐就可以撐起建築物本身所需承擔重量的立柱,整個聖家堂內有三十六跟外形、高度和粗細不同的樹狀立柱。


聖靈
尖塔上四季的水果代表聖靈,春天和夏天的有杏仁、水蜜桃、李子、櫻桃、枇杷和梨,秋天和冬天的有石榴、慄子、蘋果、柿子、橙子和無花果。

聖家堂側殿的外牆採用了純哥特式的風格,外牆分為六個大小相同的模塊組成,高迪建議將一些修道會創始聖人的雕塑豎立在外牆上,有慈幼會的創始人, 意大利 神父聖若望·鮑思高(San Giovanni Bosco),聖母聖衣會創始人, 西班牙 聖女堯琴納·魏肚娜(Joaquina de Vedruna)
聖體 聖事
高迪在聖家堂中殿和側殿的頂部尖塔上設計了象徵性的裝飾,左面的麥穗上帶著發酵餅代表聖體,右面一串葡萄上帶著聖杯代表聖事。







蘇 比拉克 是繼畢加索、達利和高迪之後, 西班牙 最著名的藝術家,他是 西班牙 先鋒派的代表,他與高迪不同之處是,蘇 比拉克 是雕塑家,畫家,不是建築師。
面對高迪無法企及的藝術高度以及柔和多變的曲線,他依然堅持自己的一貫風格,用 方正 硬朗的線條詮釋著高迪的藝術理念。
受難立面面對日落象徵著耶穌的死亡,這個立面由6個傾斜的立柱支撐,6個傾斜的立柱象徵緊繃的肌肉,寓意真相和生命的艱難與赤裸。這個立面也有3個門廊,4個高塔。
門廊的雕塑群分為3個水平,以“S”形上升,代表耶穌受難之路(Via Crucis ),但這個S形實在不太明顯。最下層講述了耶穌被訂十字架前最後一晚的情景,包括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猶大之吻(Kiss of Judas ),“戴荊冠的耶穌“(Ecce Homo)、公會審判耶穌(Sanhedrin Trial of Jesus)。中間層為耶穌受難地的場景,雕塑有三個瑪麗(The Three Marys )、聖維羅妮卡(Saint Veronica ), 聖朗吉努斯 (Saint Longinus ), 耶穌裹屍布上的印象(hollow-face illusion )。最上一層有耶穌死亡,埋葬、耶穌複活(Resurrection of Christ)和耶穌升天(Ascension of Jesus)。
耶穌被釘十字架
耶穌被押往 加爾 瓦略山的刑場,在十字架上釘死,大約過了三個小時後斷氣,這時遍地黑暗,聖殿里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象徵著因為耶穌的死為人的罪付上了贖價,人與神之間的隔閡被除去,這一天是星期五,日後基督教以每年的這一天為受難節。十字架下的骷髏雕塑代表了死亡,也代表耶穌被釘死的地點— 加爾 瓦略山(骷髏地)。最左側的女子雕塑是耶穌門徒革羅罷的妻子 瑪利亞 ,右邊捂臉哭泣的是耶穌母親聖母 瑪利亞 。
苦路
在受難立面的中間層,也就是福音書之門上方,刻畫了耶穌前往受刑的 加爾 瓦略山(骷髏地)苦路中重要的幾個場景。
耶穌第二次跌倒
去往骷髏地的路上扛著十字架的救世主耶穌第二次跌倒,路旁有許多百姓跟隨著耶穌,其中一些婦女為耶穌悲慟而嚎啕大哭,耶穌對她們說:“ 耶路撒冷 的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
聖婦為基督拭面容
在耶穌第二次跌倒後,一名為維羅尼加的女子毅然挺身而出用布給耶穌擦拭血汗,布上奇跡的印上了耶穌的肖像,雕塑中維羅尼加這名女子卻沒有五官,因為維羅尼加給耶穌擦血汗的事跡沒有出現在四福音書中。
在手裡拿著印有耶穌肖像的血布的維羅尼加和 羅馬 士兵左側有一位側立的老頭雕塑,這個老頭不是外人,而是整座聖家堂的設計師高迪,設計師蘇 比拉克 在建造受難立面時不忘緬懷已故的建築師高迪。

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這是許多藝術家都描述過的場景,最著名應該是達 芬奇 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在晚餐中耶穌說:“你們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
位於受難立面的中間左下
猶大之吻(Kiss of Judas) : 猶大出賣了耶穌,但來抓捕的猶太教祭司長不認識耶穌,猶大就與他們約下暗號:"我與誰親吻,誰就是耶穌."。這就是所謂猶大之吻。中間數字盤的四階幻方源自穆斯林和猶太教名為幻方的圖表游戲,這個幻方不管橫豎左右,上下斜著加起來都是33,33象徵著耶穌在33歲時受難。
位於受難立面的中間右下
彼得不認主:耶穌被抓後,耶穌的12大徒之首的彼得也在場。連續有3位使女(照片中耶穌左側)指認彼得與耶穌是一伙,但彼得矢口否認。 這時雞叫天明,耶穌痛心疾首。
位於受難立面右側右下
戴荊冠的耶穌(Ecce Homo): 羅馬 總督彼拉多(Pilate)拉耶穌出來示眾,對眾人說:Ecce Homo(拉丁語意:瞧這個人!)後來,這一場景成為基督教藝術的重要題材,“Ecce Homo”也被轉義為“戴荊冠的耶穌。“荊冠”是抓捕耶穌的士兵用荊棘給耶穌編製的一個“王冠”,用於嘲諷耶穌,說你這個猶太人的國王就是這個樣。“荊冠”現在也成為了天主教的聖物。
耶穌受審(The Trial of Jesus)::該場景被中間有老鷹的立柱分為兩部分。耶穌抱的是十字架,正面不太容易看出來。 耶穌身後士兵的頭部借用了米拉之家的煙囪狀,是蘇 比拉克 在向偉大的高迪致敬。
位於受難立面中間第二層
聖維羅妮卡(Saint Veronica ):在耶穌背負沉重的十字架走向行刑的苦難之路中,一名叫維羅妮卡的女子用毛巾給耶穌擦汗,毛巾留下了耶穌的面容。下麵照片就是描述這段情景。這條著名的毛巾現在被 梵蒂岡 教堂作為聖物收藏。
福音傳教士(The Evangelist, 上面雕塑中最左側):他在默默地記錄這裡發生的一切。蘇 比拉克 用高迪的肖像做模特塑造這個傳教士,以此紀念這位偉大的建築師高迪。這種表現手法常見於西方藝術之中,將真人作為模特融於藝術作品之中,以表達自己的某種感情。
位於受難立面左側最上層和中間層
上方是擲饊子的 羅馬 士兵,下方是用長矛刺耶穌的 羅馬 士兵朗吉努斯。
擲饊子的士兵(Soldiers Playing Dice): 這些 羅馬 士兵都想得到耶穌的上衣,就用擲饊子的方法來決定。
朗吉努斯(Longius):耶穌被訂十字架後, 羅馬 士兵都不知道耶穌是否已死,士兵朗吉努斯用長矛刺耶穌,試探是否有反應。

三個瑪麗(The Three Marys ): 全稱應該是耶穌受難的三個瑪麗(The three Marys at the crucifixion)。聖經新約中記錄在耶穌受難現場有三個叫瑪麗的女人,她們分別是耶穌的母親瑪麗;抹大拉的瑪麗(Mary Magdalene ),她一直以被耶穌拯救的妓女形象出現在基督教的傳說里,但是其真實的身份有許多爭議,甚至有學者認為她是耶穌的老婆;革流巴的瑪麗(Mary of Cleopas ),瑪麗是革流巴的妻子,革流巴是耶穌早期的門徒之一。三位瑪麗都掩面而泣,悲痛不已。
位於受難立面右側最上層
安葬耶穌(The Burial): 雕塑中跪在那裡的是悲痛欲絕的聖母 瑪利亞 。


鞭打耶穌(The Flagelation):耶穌被綁在立柱上被鞭打。 三級臺階象徵複活節的前3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