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四世在位時開鑿的方形水池以及運河。兩側便是茂密的樹林。
池中間的噴泉與湖面上暢游的白天鵝,都讓這座歷史久遠的湖變得靈動了起來。
構成了一幅美好的畫面。
白天鵝:我要飛得更高、看得更遠。
化身白天鵝,融入水池的意境。
印度大餐與法式美景的混搭時至中午,我們選擇了 楓丹白露 宮門外的 印度 餐廳犒勞自己。
正宗的咖喱味。
略糊的 印度 飛餅。
還有濃香的果汁。
結賬時送了一盤紅色的像花椒一樣的東西,我不知道幹嘛用,原來是吃的,放了一點在嘴裡,一股香香的味道。 溯源藝術小鎮這是一座以藝術聞名於世的小鎮,因為產生過巴比松畫派而得名。有畫家描述這座小鎮時,說“它就在 楓丹白露 森林里,當我們在高高的橡樹下麵,抽著煙斗,使用大量的礦物顏色作畫時,你將看到它的美麗!”
所以吃完午飯來到這個小鎮,我們便從那條200米長的長街上,領略到了它傳承百年的藝術氣息。
建築都成為風景,所以藝術氣息愈發濃重。
隨處可見的藝術品,彰顯著小鎮的底蘊。
冰箱貼也會有的圖案,後面是一座小教堂。
教堂,燈光仿佛聖光,神像祥和地註視著小鎮的人們。
到處是藝術家開的店,大部分是免費參觀。
這裡不僅有大自然的花,而且在各種藝術品種,都可見藝術家手中所創造出來的花。
仰頭看到黃色玫瑰,是巴比松小鎮之旅的饋贈。
纏繞的葡萄藤,訴說著小鎮歲歲年年的光景。
路牌指引的,不是人生方向,而是生活方式。
處處有綠意,處處有生活氣息。
各種櫥窗,旅行的每一步,都不應該將有花的景緻辜負。
楓葉長出的造型,也仿佛帶著藝術的細胞。
建築的色彩,是巴比松小鎮用到最熟練的配搭,每一眼,都是一幅畫。
這裡有花店,每一朵 花都 帶著自然的氣息,都是不經修飾的美。
色彩飽滿,層次多變,在形式各樣的花瓶中,有五顏六色的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