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紀念】荷你邂逅,獨行荷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小孩堤防風車村 小孩堤防的風呀,大得我幾乎快要淚流滿面(⸝⸝⸝ᵒ̴̶̷̥́ ⌑ ᵒ̴̶̷̣̥̀⸝⸝⸝)然而 當陽 光一灑到身上,又覺得渾身充滿了能量。 ↑小孩堤防風車村 ↑小孩堤防風車村 這次特地帶上裹著圍巾的小丸子,在風車村很是應景 ↑小孩堤防風車村 博物館巡禮荷蘭 涌有肥腸多的博物館,包括具有 荷蘭 特色的大麻博物館、紅燈區的秘密博物館、情色博物館、倫勃朗博物館等等等等,由於時間的關係我挑選了三個最感興趣的。 ◆ 梵高博物館體驗滿分!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博物館!去過梵高博物館你就會知道什麼是震撼,什麼是視覺盛宴,什麼是酣暢淋漓。場館各個細節的設計也相當人性化,紀念品商店也是前所未有的好逛。哪怕在博物館里待了四個小時依然意猶未盡。
你看著我的眼睛,答應我一定要去好嗎? ↑梵高博物館 梵高博物館的門票只能通過網上購買。
https://www.vangoghmuseum.com/en/plan-your-visit
門票價格:18歐,我剛剛點進網站看變成19歐了??語音導覽:5歐。這個講解器做的非常好,其中還設計了很多有意思的互動, 比如 給你一塊電子調色板,讓你調出梵高畫作中的某個顏色。
買好之後電子票會發送到郵箱,不需要打印直接掃碼就可以進入場館。根據自己選擇的時間入場,最多可以遲到半個小時。最好預約早一點的時間,最早一批入場是早上九點,我約的是9:45,沒有排隊就入場了。 ↑梵高博物館 梵高的作品有四分之一都被收藏在這個博物館里。除了畫作之外,這裡還有梵高的書信、梵高和他的朋友的通話錄音等藏品。整個場館從一樓到三樓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梵高的一生,帶你走進他的生活,他的愛情還有他的畫作。
需要特別註意的是博物館里的畫作是不允許照相的,讓我們做個負責任的旅行者,乖乖遵守館方的規定。不過還是有少部分地方可以給游客拍照, 比如 說下麵這幅巨大的梵高自畫像。(江江~恭喜你解鎖樓主本文唯一齣鏡照) ↑梵高博物館 在博物館的0層陳列了許多梵高的自畫像,而在梵高自畫像的背面是梵高早期的作品。那時候的梵高還處於探索技巧畫法的階段,畫作正反兩面的區別體現了他在短暫的繪畫生涯中所做的藝術嘗試。儘管畫作兩面的風格大相徑庭,但是梵高的藝術抱負卻是一致的。就是通過一種全新的繪畫技法,表達他對身邊的人和事物的深厚情感。
(由於不允許拍照,以下所有圖片都來源於網絡,侵刪) ↑梵高博物館 梵高的理想
你知道梵高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畫家嗎?答案是,農民畫家。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梵高有非常多的作品描繪的都是農民而不是城裡人,因為他能從鄉村生活中感受到無處不在的真實。他始終對土地上勞作的人們充滿敬意:“在我看來農家少女比貴婦更美麗,她佈滿塵土和補丁的衣裙上有陽光和風霜雨露賦予的最精緻的細節。”
由於父親在 荷蘭 的Nuenen鎮做了牧師,於是梵高和父母一起搬到這個貧苦的小鎮生活。梵高深信,想要畫好農民,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是最好的選擇。於是鼎鼎 大名 的《吃馬鈴薯的人》誕生了。從這些農民斑駁的臉上,梵高發現了尊嚴 和美 。在語音講解器里,梵高緩緩的說道:你看,這些藉著微弱的燈光吃土豆的鄉親們,他們吃飯的手耕耘大地,他們從事體力勞動,他們勤懇的用自己的雙手獲取食物,我希望推崇或者贊賞這幅畫的人瞭解畫中人物的故事。 ↑梵高博物館 梵高的嚮日葵
畫中的一朵朵嚮日葵仿佛閃耀著光芒,那是梵高有意而為的。他想讓油畫充滿明亮瑰麗的色彩。這幅畫到處是同一種顏色的變體,每朵花轉向不同的角度。這些沉重的花盤顯得非常有力,他塗上了濃墨重彩,近距離欣賞畫作的時候仿佛可以感受到花盤實際的重量。嚮日葵一般被看作謙卑朴實的花,毫不華麗優雅。對梵高而言,嚮日葵正是屬於他的花朵。通過這樣簡單而又光輝四射的油畫他取得了獨一無二的成就。他希望成為嚮日葵的御用畫家,事實上他 成功 了。 ↑梵高博物館 梵高的自畫像
在 巴黎 ,梵高畫了很多自畫像,這主要是出於經濟原因,因為他負擔不起 巴黎 模特的高昂費用。那時候在 巴黎 有一批先鋒藝術家,努力根據最新的光學色彩原理開創繪畫風格。梵高也在學習如何創造出盡可能濃烈的色彩效果。他並不調和各種顏色,而是將互補色 比如 藍色和橙色在密集的圖案里交織併列。這些自畫像使得我們能夠通過畫家的視角,細緻的觀察梵高本人寂靜獨處時的樣子。想象一下梵高看著鏡子里的自己,目光探出畫面,註視著你。 ↑梵高博物館 梵高的愛情
梵高在愛情上一直不太走運。年少時,他愛上自己的表妹。但他的求愛導致他與自己的家庭決裂。後來在 荷蘭 的時候,他與一個做過妓女的貧窮女子同居過一段時間,還試圖幫助對方。在他自己看來是拯救人家,這使得他的家人又一次大驚失色。後來,梵高和奧古斯托尼亞成為戀人,但這份感情並不長久結局也很糟糕。甚至後來他對愛情感到深深的失望:“我對結婚生子已經心灰意冷,有時我為這種想法而憂郁。我才35歲,本該有截然不同的感覺。有時我又抱怨這該死的繪畫,對藝術的熱愛讓我不知 道真 愛是何物。” ↑梵高博物館 梵高的驚人之處是他的藝術創作期只有十年。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他創作了超過二千幅畫,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也就是每兩天他就會畫一幅畫。他說,只有在畫架前才能感到生活的樂趣。 ↑梵高博物館 ‘Drawing is the root of everything. And the time spent on that is actually all profit.’ ↑梵高博物館 博物館里還有梵高與他哥哥的通話錄音,梵高與友人的書信往來,聽著電話里緩緩傳來他的聲音,感覺他就在我們身邊真實的生活著。 ↑梵高博物館 這次在梵高博物館看到了很多耳熟能詳的畫作,這些世界著名的畫作或多或少在各種渠道都看過,但當你親眼看到實物,當你的眼睛距離畫作只有幾釐米的時候,畫家的力度,筆觸的方向,甚至顏料的厚度你都可以真實的度量。你可以看到農民臉上的斑駁,可以感覺到嚮日葵的生機勃勃,可以想象梵高畫麥田烏鴉時的絕望。 ↑梵高博物館 有人通過樹葉上的文字追尋上帝,有人則通過繪畫。我想,梵高他做到了。 ◆ 國立博物館毗鄰梵高博物館的 阿姆斯特丹 國立博物館 (RIJKSMUSEUM) 是 荷蘭 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全年無休的博物館。於1885年對外開放,以收藏 荷蘭 “黃金時代”的作品著稱。
開放時間:每天9:00-17:00
門票:成人17.5歐元,18歲以下免費。語音導覽租金5歐元,也可以在手機上免費下載博物館官方的語音導覽app,名字就叫RIJKSMUSEUM ↑國立博物館 或許是臨近聖誕,場館的正中央全息投影了一顆blingbling的聖誕樹,非常唯美。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博物館的二樓是餐廳,樓下則是一個規模較小的紀念品商店。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里主要展示了 荷蘭 作為海上霸主時期的繪畫、玻璃藝品、陶瓷器等。藏品從十七世紀的繪畫到玩具、從古董鐘錶到現代藝術、從東方陶瓷製品到西方的儲蓄罐,包羅 萬象 ,無所不有。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當屬倫勃朗的《夜巡》了,這幅畫被單獨展示在一個超大的房間里,也是游客最集中的地方。這幅畫畫於1642年,正值 荷蘭 黃金時代的頂峰。我到這裡的時候正好遇到老師帶著一群小盆友們來臨摹《夜巡》。 ↑國立博物館 倫勃朗一開始獨立繪畫,小有名氣之後成立了workshop,然後又擴張到studio收了很多學徒。倫勃朗一路發家致富主要是靠畫肖像畫,那個年代的精英階層最喜歡雇畫師來替自己畫肖像。《夜巡》也是由十六名權貴階級每人出了100 荷蘭 盾,請倫勃朗畫的。在那個年代, 荷蘭 人的年收入都不超過350 荷蘭 盾。
《夜巡》不僅是倫勃朗藝術生涯的巔峰也是他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當時權貴們喜歡的肖像畫是每個人的臉都清楚甚至閃閃發亮的展示在畫布上,最好還帶美顏功能的那種,以滿足他們的虛榮心。但倫勃朗卻用明暗強烈的採光方式將許多人隱藏在了陰影之中。權貴們完全無法接受這極富戲劇性的構圖,最後倫勃朗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沒有答應重畫,於是被告上法庭,飽受冷落和詆毀,生活逐漸變得窮困潦倒。 ↑國立博物館 和夜巡在同一個樓層的還有另一幅名畫 ——《倒牛奶的女佣人》,這是約翰內斯·維米爾在1658年完成的油畫。
奇怪的是,我怎麼也找不到這幅畫,詢問工作人員才知道這幅畫現在被拿到 東京 的Ueno Royal Museum展出了,直到2019.2.3才會被送回國立博物館。就在我正要失望的轉身離開的時候,工作人員翻出保存在手機里他自己拍的這張照片給我看,告訴我,他也很喜歡這幅畫。一下子就覺得好窩心❤️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博物館里有一個貫穿上下三層的圖書館,藏品豐富,還能看到有讀者在一樓看書。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和梵高博物館一樣,在國立博物館的出口處也有這樣一個評分的機器。十分在意用戶體驗的反饋,這或許就是 荷蘭 的博物館做的那麼好的原因吧。
你看著我的眼睛,答應我一定要去好嗎? ↑梵高博物館 梵高博物館的門票只能通過網上購買。
https://www.vangoghmuseum.com/en/plan-your-visit
門票價格:18歐,我剛剛點進網站看變成19歐了??語音導覽:5歐。這個講解器做的非常好,其中還設計了很多有意思的互動, 比如 給你一塊電子調色板,讓你調出梵高畫作中的某個顏色。
買好之後電子票會發送到郵箱,不需要打印直接掃碼就可以進入場館。根據自己選擇的時間入場,最多可以遲到半個小時。最好預約早一點的時間,最早一批入場是早上九點,我約的是9:45,沒有排隊就入場了。 ↑梵高博物館 梵高的作品有四分之一都被收藏在這個博物館里。除了畫作之外,這裡還有梵高的書信、梵高和他的朋友的通話錄音等藏品。整個場館從一樓到三樓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梵高的一生,帶你走進他的生活,他的愛情還有他的畫作。
需要特別註意的是博物館里的畫作是不允許照相的,讓我們做個負責任的旅行者,乖乖遵守館方的規定。不過還是有少部分地方可以給游客拍照, 比如 說下麵這幅巨大的梵高自畫像。(江江~恭喜你解鎖樓主本文唯一齣鏡照) ↑梵高博物館 在博物館的0層陳列了許多梵高的自畫像,而在梵高自畫像的背面是梵高早期的作品。那時候的梵高還處於探索技巧畫法的階段,畫作正反兩面的區別體現了他在短暫的繪畫生涯中所做的藝術嘗試。儘管畫作兩面的風格大相徑庭,但是梵高的藝術抱負卻是一致的。就是通過一種全新的繪畫技法,表達他對身邊的人和事物的深厚情感。
(由於不允許拍照,以下所有圖片都來源於網絡,侵刪) ↑梵高博物館 梵高的理想
你知道梵高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畫家嗎?答案是,農民畫家。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梵高有非常多的作品描繪的都是農民而不是城裡人,因為他能從鄉村生活中感受到無處不在的真實。他始終對土地上勞作的人們充滿敬意:“在我看來農家少女比貴婦更美麗,她佈滿塵土和補丁的衣裙上有陽光和風霜雨露賦予的最精緻的細節。”
由於父親在 荷蘭 的Nuenen鎮做了牧師,於是梵高和父母一起搬到這個貧苦的小鎮生活。梵高深信,想要畫好農民,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是最好的選擇。於是鼎鼎 大名 的《吃馬鈴薯的人》誕生了。從這些農民斑駁的臉上,梵高發現了尊嚴 和美 。在語音講解器里,梵高緩緩的說道:你看,這些藉著微弱的燈光吃土豆的鄉親們,他們吃飯的手耕耘大地,他們從事體力勞動,他們勤懇的用自己的雙手獲取食物,我希望推崇或者贊賞這幅畫的人瞭解畫中人物的故事。 ↑梵高博物館 梵高的嚮日葵
畫中的一朵朵嚮日葵仿佛閃耀著光芒,那是梵高有意而為的。他想讓油畫充滿明亮瑰麗的色彩。這幅畫到處是同一種顏色的變體,每朵花轉向不同的角度。這些沉重的花盤顯得非常有力,他塗上了濃墨重彩,近距離欣賞畫作的時候仿佛可以感受到花盤實際的重量。嚮日葵一般被看作謙卑朴實的花,毫不華麗優雅。對梵高而言,嚮日葵正是屬於他的花朵。通過這樣簡單而又光輝四射的油畫他取得了獨一無二的成就。他希望成為嚮日葵的御用畫家,事實上他 成功 了。 ↑梵高博物館 梵高的自畫像
在 巴黎 ,梵高畫了很多自畫像,這主要是出於經濟原因,因為他負擔不起 巴黎 模特的高昂費用。那時候在 巴黎 有一批先鋒藝術家,努力根據最新的光學色彩原理開創繪畫風格。梵高也在學習如何創造出盡可能濃烈的色彩效果。他並不調和各種顏色,而是將互補色 比如 藍色和橙色在密集的圖案里交織併列。這些自畫像使得我們能夠通過畫家的視角,細緻的觀察梵高本人寂靜獨處時的樣子。想象一下梵高看著鏡子里的自己,目光探出畫面,註視著你。 ↑梵高博物館 梵高的愛情
梵高在愛情上一直不太走運。年少時,他愛上自己的表妹。但他的求愛導致他與自己的家庭決裂。後來在 荷蘭 的時候,他與一個做過妓女的貧窮女子同居過一段時間,還試圖幫助對方。在他自己看來是拯救人家,這使得他的家人又一次大驚失色。後來,梵高和奧古斯托尼亞成為戀人,但這份感情並不長久結局也很糟糕。甚至後來他對愛情感到深深的失望:“我對結婚生子已經心灰意冷,有時我為這種想法而憂郁。我才35歲,本該有截然不同的感覺。有時我又抱怨這該死的繪畫,對藝術的熱愛讓我不知 道真 愛是何物。” ↑梵高博物館 梵高的驚人之處是他的藝術創作期只有十年。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他創作了超過二千幅畫,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也就是每兩天他就會畫一幅畫。他說,只有在畫架前才能感到生活的樂趣。 ↑梵高博物館 ‘Drawing is the root of everything. And the time spent on that is actually all profit.’ ↑梵高博物館 博物館里還有梵高與他哥哥的通話錄音,梵高與友人的書信往來,聽著電話里緩緩傳來他的聲音,感覺他就在我們身邊真實的生活著。 ↑梵高博物館 這次在梵高博物館看到了很多耳熟能詳的畫作,這些世界著名的畫作或多或少在各種渠道都看過,但當你親眼看到實物,當你的眼睛距離畫作只有幾釐米的時候,畫家的力度,筆觸的方向,甚至顏料的厚度你都可以真實的度量。你可以看到農民臉上的斑駁,可以感覺到嚮日葵的生機勃勃,可以想象梵高畫麥田烏鴉時的絕望。 ↑梵高博物館 有人通過樹葉上的文字追尋上帝,有人則通過繪畫。我想,梵高他做到了。 ◆ 國立博物館毗鄰梵高博物館的 阿姆斯特丹 國立博物館 (RIJKSMUSEUM) 是 荷蘭 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全年無休的博物館。於1885年對外開放,以收藏 荷蘭 “黃金時代”的作品著稱。
開放時間:每天9:00-17:00
門票:成人17.5歐元,18歲以下免費。語音導覽租金5歐元,也可以在手機上免費下載博物館官方的語音導覽app,名字就叫RIJKSMUSEUM ↑國立博物館 或許是臨近聖誕,場館的正中央全息投影了一顆blingbling的聖誕樹,非常唯美。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博物館的二樓是餐廳,樓下則是一個規模較小的紀念品商店。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里主要展示了 荷蘭 作為海上霸主時期的繪畫、玻璃藝品、陶瓷器等。藏品從十七世紀的繪畫到玩具、從古董鐘錶到現代藝術、從東方陶瓷製品到西方的儲蓄罐,包羅 萬象 ,無所不有。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當屬倫勃朗的《夜巡》了,這幅畫被單獨展示在一個超大的房間里,也是游客最集中的地方。這幅畫畫於1642年,正值 荷蘭 黃金時代的頂峰。我到這裡的時候正好遇到老師帶著一群小盆友們來臨摹《夜巡》。 ↑國立博物館 倫勃朗一開始獨立繪畫,小有名氣之後成立了workshop,然後又擴張到studio收了很多學徒。倫勃朗一路發家致富主要是靠畫肖像畫,那個年代的精英階層最喜歡雇畫師來替自己畫肖像。《夜巡》也是由十六名權貴階級每人出了100 荷蘭 盾,請倫勃朗畫的。在那個年代, 荷蘭 人的年收入都不超過350 荷蘭 盾。
《夜巡》不僅是倫勃朗藝術生涯的巔峰也是他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當時權貴們喜歡的肖像畫是每個人的臉都清楚甚至閃閃發亮的展示在畫布上,最好還帶美顏功能的那種,以滿足他們的虛榮心。但倫勃朗卻用明暗強烈的採光方式將許多人隱藏在了陰影之中。權貴們完全無法接受這極富戲劇性的構圖,最後倫勃朗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沒有答應重畫,於是被告上法庭,飽受冷落和詆毀,生活逐漸變得窮困潦倒。 ↑國立博物館 和夜巡在同一個樓層的還有另一幅名畫 ——《倒牛奶的女佣人》,這是約翰內斯·維米爾在1658年完成的油畫。
奇怪的是,我怎麼也找不到這幅畫,詢問工作人員才知道這幅畫現在被拿到 東京 的Ueno Royal Museum展出了,直到2019.2.3才會被送回國立博物館。就在我正要失望的轉身離開的時候,工作人員翻出保存在手機里他自己拍的這張照片給我看,告訴我,他也很喜歡這幅畫。一下子就覺得好窩心❤️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博物館里有一個貫穿上下三層的圖書館,藏品豐富,還能看到有讀者在一樓看書。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和梵高博物館一樣,在國立博物館的出口處也有這樣一個評分的機器。十分在意用戶體驗的反饋,這或許就是 荷蘭 的博物館做的那麼好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