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裡蘭卡】——陽光下的泡沫,是追鯨海洋的金色
↑海邊火車 ↑海邊火車 這個人也是十分配合的對著我的鏡頭微笑了。 ↑海邊火車 這個小孩子也太可愛了吧!
一路到 科倫坡 火車站,是比之前的火車站大了不少只是依舊很破了。出了火車站司機在門口等我們,我們打算到 科倫坡 的集市上去逛逛,烈日下的 科倫坡 熙熙攘攘的人群,街道邊很多賣音響的店大聲的放著動次打次,突然從安靜文藝的小火車到如此吵鬧的大街,還不太敢和當地人說話(那個眼神實在算不上和善)。我們繞道裡面的一條街道,是些肉鋪,電線桿上房屋上滿是烏鴉,脫離了椰樹的烏鴉在很多賣腐肉的店門前顯得沒有那麼合群。撲面而來的烏鴉像3D電影中一樣驚悚的畫面,欸我為什麼要把現實的三維世界比作3D電影,可能因為我沒有過這麼驚恐的現實經歷吧。 ↑科倫坡 ↑科倫坡 街邊的大喇叭跟我天朝很多步行街有得一拼。
不敢再往下走於是原路返回找司機讓他帶我們去博物館,只是不巧,那天周一,月桂園附近的博物館和畫廊都關閉了, 科倫坡 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沒法欣賞到了。於是我們就在車上進行了城市汽車半日游,從綠地廣場到雙子塔到小白宮和議會大廈,可能是殖民地的原因,所有的這些建築都是拷貝的經典建築,那個雙子塔emmm還是 吉隆坡 的好(好像還沒 南京 河西保利大劇院隔壁那兩棟樓高),於是直接啟程去 尼甘布 了。 ↑科倫坡 又回到了最開始到達的小鎮了!就和司機說再見了。這回住的地方不靠近海邊,是一個很大民宿,院子仿佛是一個小花園,主人不在,躺在院子里的吊床上看看書和松鼠真的很舒服了,就是不註意會有柚子掉下來。晚上去找小珊和斯佳去他們的超級大HOTEL躺了會屍,那是真的十幾天來第一次感受到空調的氣息了。
2018.08.28尼甘布在 尼甘布 的最後一天,前一天跟她倆約好第二天一起去魚市,結果我們去了瀉湖附近的一個大魚市,她們去了市中心的一個小魚市。來的比較晚沒有看到清晨漁夫剛捕魚回來的場景,瀉湖上的漁船,腥味的魚(房東讓我們去魚市的時候屏住呼吸),當然還有滿世界的烏鴉。 ↑尼甘布魚市 ↑尼甘布魚市 ↑尼甘布魚市 面對這樣的凝視,按快門時的我還是有點慌張。 ↑尼甘布魚市 ↑尼甘布魚市 魚市周圍的老爺爺。
上午一路走,又買了一個毛椰子(我不知道和金色的椰子之間什麼關係),味道更澀。走了一路,途經兩個教堂——聖瑪麗亞大教堂和聖塞 巴斯 蒂安 教堂,兩個寺廟——都是 印度 神廟,進入神廟是要脫鞋的,腳底板很一陣發燙。路上居然還遇到小珊她們的司機,很真實的偶遇了。 ↑聖瑪麗教堂 ↑聖塞巴斯蒂安教堂 ↑尼甘布海灘 ↑尼甘布海灘 下午到達機場,聽到熟悉的 成都 人的口音,回去的一路上都是徘徊在各種免稅店了哈哈.
ABOUT KIDS 這個項目本身就是一個可以讓志願者比較深入瞭解當地的環境並與當地人交流的,原本我們是打算報名 加勒 的海龜保育項目,只是大概大家都去 加勒 並且我們報得比較晚就被調劑到了 康提 (後來覺得還好是去了 康提 ,因為我在 加勒 的海邊走了幾個小時就曬傷了並且直到打下這些字的時候相隔快一個月還沒有恢復,而 康提 在中部高山地區氣溫不高,也比較舒服)。
關於孩子可以說的很多。本來並不是一個善於和孩子打交道的人,更何況是語言文化完全不同的小孩,從三歲到十三歲都有,臨行之前想到還是有一絲慌亂。我們的準備並不算充分,原以為Nick會告訴我們叫什麼內容,結果什麼都是自己準備,同行的人帶了摺紙於是打算教摺紙,在前往小學的車上才當場學習怎麼摺疊千紙鶴,一路的顛簸起初有些不適應,因為都是些山路,讓人回憶起小時候一坐汽車就嘔吐的暈車經歷(後來發現有種東西叫3D游戲眩暈症),想到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每天都要經歷兩遍這樣的山lu一絲恐懼,所以我只是勉強學習折了一個醜醜的千紙鶴(就是因為暈車才不是因為我手殘) ↑康提 上課的小房子上面掛著kid corner.
半小時之後到達上課的地點,一個十分尋常的山路邊的小房子,牆上掛了一個條幅寫著‘kids corner’,一下車就看見大大小小的孩子笑著鬧著來迎接。走進教室是兩間相鄰的屋子裡凌落著兩張低矮的小桌子,燈光很暗,幾十張小板凳圍在桌邊,Nick 和一個女老師示意我們可以上課了。三到五歲的小孩子有八個,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有二十多個,我們分了組拿出這隻材料準備好和小孩子交流。教學的第一課永遠是自我介紹,由於以前最多的教學經歷就是教五個小孩子彈吉他,所以一直覺得老師在認識新的學生的時候很有意思,總有個先後順序所以先認識的總會是些比較獨特的,就像這張桌子上那個最會寫字的小姑娘,其他的孩子還不怎麼說話的時候她已經能夠跟我們用英文正常的交流了,寫的字母也是以外的端正好看。拿出摺紙讓他們挑自己想要的顏色,清一色的選擇了藍色,就算是一開始沒有選擇藍色的也被周圍的人影響的都選擇了藍色,然後看著摺紙材料背後的教材就開始了者千紙鶴,可我的記性自己也忘了,勉勉強強的折了一個和在車上預先折的不一樣的然後求助於同伴了,轉頭一看旁邊的小男孩自己拿了紙折了一隻青蛙和兔子,還有兩隻小手槍給我們,真的是十分的驚喜了。 ↑康提 ↑康提 ↑康提
準備不充分讓我真的很慌,不知道我可以做什麼,Nick好像也感覺出我的緊張,走近跟我說了兩次別緊張,只要跟他們認真的玩游戲就好了,我只好點點頭說我不緊張雖然我還是慌的不知道該說啥該做啥。Tea time 之後我換組我想了想去了更小的孩子那裡去想著能不能起點作用結果就是我幾乎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和他們交流因為太小了幾乎不會講英文,而且性格也是十分的奇怪。一個戴著格子鴨舌帽的小孩從來不說話,發聲也只是尖叫,拿著鉛筆在紙上畫橫線,一個戴著白色毛線帽的男孩摸著腳踝眼睛里噙著淚說受傷了,兩個處的很好的朋友不滿另外一個孤僻不說話的人坐在他們中間,爭著找老師,場面一度十分混亂。突然一個一個小孩拿著桌子上的杯子敲起了節奏---是熟悉的pitch perfect里的cups,有點驚訝的問他們知不知道這是一首歌,沒有回應,突然就想起了初中在新東方的時候老師叫我們這首歌然後集體敲杯子錄視頻的事情,教學素材有了!那就教杯子歌吧! ↑康提 ↑康提 於是晚上food city採購的時候特地買了一堆一次性塑料紙杯,上油管上搜了細緻的敲杯子視頻,一行人吃完晚飯後就在桌子上打著節奏敲杯子,圍成一個圈,多練幾次之後就差不多形成肌肉記憶了,練熟之後開始練習交叉傳遞,就是在敲杯子的最後一步把杯子放在右手邊的人的正前方,節奏仿佛有魔力一般,總有人會越敲越快越敲越快,然後嘻嘻哈哈的在一片混亂的節奏結束。不管怎麼說,算是一個很好的素材了! ↑康提 已經認識了一些孩子的臉記住了一些孩子的名字,第二天一早到達的時候已經能夠正確的叫出一些孩子的名字了,這一天還是選擇了教大一點的孩子因為小孩子實在是有點無法溝通。給每個人發了杯子,用馬克筆在杯子上寫了他們各自的名字之後,熟練的小孩子已經敲了好幾遍並且開始教旁邊不會的小孩了。正巧那天Nick帶了一把藍色的吉他過去(為什麼要強調藍色,因為藍色的木吉他質量怎麼樣你們懂的哈哈),吉他簡直是我的本命!教孩子們唱歌的時候用吉他做輔助簡直完美。把歌詞抄在黑板上,一句一句的教他們,從單詞到短語到句子再到完整的一首歌,在加上杯子的節奏和吉他的聲音,從來沒有覺得唱歌是一件那麼自然開心的事情。只是原想錄的視頻因為實在是無法統一歌聲和杯子作罷。 ↑康提 一個很孤僻從不說話的男孩子。 ↑康提 原先的分組是一共九個人每個人都要去教年齡段更小的分組,周四我們便去接觸小小孩兒了。小小孩兒幾乎都無法溝通,我們能做的依舊是教唱歌,教一些更簡單上口的兒歌,真的是全世界的兒歌仿佛都是一個調調,我們事在手機上搜了一首歌詞大概是‘I like to eat eat eat apples and bananas. I like to ate, ate, ate ay-ples and ba-nay-nays’的兒歌,一個一個單獨教小孩的時候,一個小孩生氣的趴在桌子上哼(¬︿̫̿¬☆),教他的小珊以為是因為她當時只顧著跟右邊的孩子講話忽視了他,找NICK翻譯了一下,Nick聽了他說的話笑得前仰後合,“你們的教的歌不好聽,我不喜歡聽,我生氣了!“他這麼說。無奈的我們只好換成了先前的那首經典兩隻老虎調調的’watermelon watermelon papaya’。我們還給每個人準備了一張明信片讓他們可以在反面寫今天教他們的英語單詞,寫得好看的是真的好看,不會寫的也真的只會在紙上不停的畫圈圈了。在這裡實名制喜歡Lasong(不確定名字有沒有打對),果然(陳)老師還是喜歡又好看又聰明又乖巧的孩子。 ↑康提 最後哭的稀里嘩啦的小姑娘。 ↑康提 一周的時間算下來我們實際與孩子們接觸的時間也只有四天,轉眼周五已是要說離別的時候了。最後一天大家只要在一起做做游戲就好了,過了teatime所有人都到裡面的教室里,我們坐了一排每個人都隨便說了說一些感慨。時間過得太快了,快的還沒開始就已經預見到離別的難受了。一般都是老師教學生的時候有割韭菜的感覺,到了這裡豈不成了學生割老師的韭菜了,一茬又一茬,人來了又走,來來往往多的是體驗了一周的伙伴。
或許這個項目還是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比如 前後的志願者教學內容不夠統一不夠系統等等,只是和孩子們短短的時間的相處,卻總讓人覺得這不就是世外 桃源 的自娛自樂,至少,對我們對他們,都是一段難忘的經歷吧。一個小姑娘哭的稀里嘩啦,互贈的禮物也亂在空中了。我們都上了車,他們依舊追在了車子後面,車子啟動,大概沒有什麼是永遠的吧。 ↑康提
一路到 科倫坡 火車站,是比之前的火車站大了不少只是依舊很破了。出了火車站司機在門口等我們,我們打算到 科倫坡 的集市上去逛逛,烈日下的 科倫坡 熙熙攘攘的人群,街道邊很多賣音響的店大聲的放著動次打次,突然從安靜文藝的小火車到如此吵鬧的大街,還不太敢和當地人說話(那個眼神實在算不上和善)。我們繞道裡面的一條街道,是些肉鋪,電線桿上房屋上滿是烏鴉,脫離了椰樹的烏鴉在很多賣腐肉的店門前顯得沒有那麼合群。撲面而來的烏鴉像3D電影中一樣驚悚的畫面,欸我為什麼要把現實的三維世界比作3D電影,可能因為我沒有過這麼驚恐的現實經歷吧。 ↑科倫坡 ↑科倫坡 街邊的大喇叭跟我天朝很多步行街有得一拼。
不敢再往下走於是原路返回找司機讓他帶我們去博物館,只是不巧,那天周一,月桂園附近的博物館和畫廊都關閉了, 科倫坡 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沒法欣賞到了。於是我們就在車上進行了城市汽車半日游,從綠地廣場到雙子塔到小白宮和議會大廈,可能是殖民地的原因,所有的這些建築都是拷貝的經典建築,那個雙子塔emmm還是 吉隆坡 的好(好像還沒 南京 河西保利大劇院隔壁那兩棟樓高),於是直接啟程去 尼甘布 了。 ↑科倫坡 又回到了最開始到達的小鎮了!就和司機說再見了。這回住的地方不靠近海邊,是一個很大民宿,院子仿佛是一個小花園,主人不在,躺在院子里的吊床上看看書和松鼠真的很舒服了,就是不註意會有柚子掉下來。晚上去找小珊和斯佳去他們的超級大HOTEL躺了會屍,那是真的十幾天來第一次感受到空調的氣息了。
2018.08.28尼甘布在 尼甘布 的最後一天,前一天跟她倆約好第二天一起去魚市,結果我們去了瀉湖附近的一個大魚市,她們去了市中心的一個小魚市。來的比較晚沒有看到清晨漁夫剛捕魚回來的場景,瀉湖上的漁船,腥味的魚(房東讓我們去魚市的時候屏住呼吸),當然還有滿世界的烏鴉。 ↑尼甘布魚市 ↑尼甘布魚市 ↑尼甘布魚市 面對這樣的凝視,按快門時的我還是有點慌張。 ↑尼甘布魚市 ↑尼甘布魚市 魚市周圍的老爺爺。
上午一路走,又買了一個毛椰子(我不知道和金色的椰子之間什麼關係),味道更澀。走了一路,途經兩個教堂——聖瑪麗亞大教堂和聖塞 巴斯 蒂安 教堂,兩個寺廟——都是 印度 神廟,進入神廟是要脫鞋的,腳底板很一陣發燙。路上居然還遇到小珊她們的司機,很真實的偶遇了。 ↑聖瑪麗教堂 ↑聖塞巴斯蒂安教堂 ↑尼甘布海灘 ↑尼甘布海灘 下午到達機場,聽到熟悉的 成都 人的口音,回去的一路上都是徘徊在各種免稅店了哈哈.
ABOUT KIDS 這個項目本身就是一個可以讓志願者比較深入瞭解當地的環境並與當地人交流的,原本我們是打算報名 加勒 的海龜保育項目,只是大概大家都去 加勒 並且我們報得比較晚就被調劑到了 康提 (後來覺得還好是去了 康提 ,因為我在 加勒 的海邊走了幾個小時就曬傷了並且直到打下這些字的時候相隔快一個月還沒有恢復,而 康提 在中部高山地區氣溫不高,也比較舒服)。
關於孩子可以說的很多。本來並不是一個善於和孩子打交道的人,更何況是語言文化完全不同的小孩,從三歲到十三歲都有,臨行之前想到還是有一絲慌亂。我們的準備並不算充分,原以為Nick會告訴我們叫什麼內容,結果什麼都是自己準備,同行的人帶了摺紙於是打算教摺紙,在前往小學的車上才當場學習怎麼摺疊千紙鶴,一路的顛簸起初有些不適應,因為都是些山路,讓人回憶起小時候一坐汽車就嘔吐的暈車經歷(後來發現有種東西叫3D游戲眩暈症),想到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每天都要經歷兩遍這樣的山lu一絲恐懼,所以我只是勉強學習折了一個醜醜的千紙鶴(就是因為暈車才不是因為我手殘) ↑康提 上課的小房子上面掛著kid corner.
半小時之後到達上課的地點,一個十分尋常的山路邊的小房子,牆上掛了一個條幅寫著‘kids corner’,一下車就看見大大小小的孩子笑著鬧著來迎接。走進教室是兩間相鄰的屋子裡凌落著兩張低矮的小桌子,燈光很暗,幾十張小板凳圍在桌邊,Nick 和一個女老師示意我們可以上課了。三到五歲的小孩子有八個,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有二十多個,我們分了組拿出這隻材料準備好和小孩子交流。教學的第一課永遠是自我介紹,由於以前最多的教學經歷就是教五個小孩子彈吉他,所以一直覺得老師在認識新的學生的時候很有意思,總有個先後順序所以先認識的總會是些比較獨特的,就像這張桌子上那個最會寫字的小姑娘,其他的孩子還不怎麼說話的時候她已經能夠跟我們用英文正常的交流了,寫的字母也是以外的端正好看。拿出摺紙讓他們挑自己想要的顏色,清一色的選擇了藍色,就算是一開始沒有選擇藍色的也被周圍的人影響的都選擇了藍色,然後看著摺紙材料背後的教材就開始了者千紙鶴,可我的記性自己也忘了,勉勉強強的折了一個和在車上預先折的不一樣的然後求助於同伴了,轉頭一看旁邊的小男孩自己拿了紙折了一隻青蛙和兔子,還有兩隻小手槍給我們,真的是十分的驚喜了。 ↑康提 ↑康提 ↑康提
準備不充分讓我真的很慌,不知道我可以做什麼,Nick好像也感覺出我的緊張,走近跟我說了兩次別緊張,只要跟他們認真的玩游戲就好了,我只好點點頭說我不緊張雖然我還是慌的不知道該說啥該做啥。Tea time 之後我換組我想了想去了更小的孩子那裡去想著能不能起點作用結果就是我幾乎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和他們交流因為太小了幾乎不會講英文,而且性格也是十分的奇怪。一個戴著格子鴨舌帽的小孩從來不說話,發聲也只是尖叫,拿著鉛筆在紙上畫橫線,一個戴著白色毛線帽的男孩摸著腳踝眼睛里噙著淚說受傷了,兩個處的很好的朋友不滿另外一個孤僻不說話的人坐在他們中間,爭著找老師,場面一度十分混亂。突然一個一個小孩拿著桌子上的杯子敲起了節奏---是熟悉的pitch perfect里的cups,有點驚訝的問他們知不知道這是一首歌,沒有回應,突然就想起了初中在新東方的時候老師叫我們這首歌然後集體敲杯子錄視頻的事情,教學素材有了!那就教杯子歌吧! ↑康提 ↑康提 於是晚上food city採購的時候特地買了一堆一次性塑料紙杯,上油管上搜了細緻的敲杯子視頻,一行人吃完晚飯後就在桌子上打著節奏敲杯子,圍成一個圈,多練幾次之後就差不多形成肌肉記憶了,練熟之後開始練習交叉傳遞,就是在敲杯子的最後一步把杯子放在右手邊的人的正前方,節奏仿佛有魔力一般,總有人會越敲越快越敲越快,然後嘻嘻哈哈的在一片混亂的節奏結束。不管怎麼說,算是一個很好的素材了! ↑康提 已經認識了一些孩子的臉記住了一些孩子的名字,第二天一早到達的時候已經能夠正確的叫出一些孩子的名字了,這一天還是選擇了教大一點的孩子因為小孩子實在是有點無法溝通。給每個人發了杯子,用馬克筆在杯子上寫了他們各自的名字之後,熟練的小孩子已經敲了好幾遍並且開始教旁邊不會的小孩了。正巧那天Nick帶了一把藍色的吉他過去(為什麼要強調藍色,因為藍色的木吉他質量怎麼樣你們懂的哈哈),吉他簡直是我的本命!教孩子們唱歌的時候用吉他做輔助簡直完美。把歌詞抄在黑板上,一句一句的教他們,從單詞到短語到句子再到完整的一首歌,在加上杯子的節奏和吉他的聲音,從來沒有覺得唱歌是一件那麼自然開心的事情。只是原想錄的視頻因為實在是無法統一歌聲和杯子作罷。 ↑康提 一個很孤僻從不說話的男孩子。 ↑康提 原先的分組是一共九個人每個人都要去教年齡段更小的分組,周四我們便去接觸小小孩兒了。小小孩兒幾乎都無法溝通,我們能做的依舊是教唱歌,教一些更簡單上口的兒歌,真的是全世界的兒歌仿佛都是一個調調,我們事在手機上搜了一首歌詞大概是‘I like to eat eat eat apples and bananas. I like to ate, ate, ate ay-ples and ba-nay-nays’的兒歌,一個一個單獨教小孩的時候,一個小孩生氣的趴在桌子上哼(¬︿̫̿¬☆),教他的小珊以為是因為她當時只顧著跟右邊的孩子講話忽視了他,找NICK翻譯了一下,Nick聽了他說的話笑得前仰後合,“你們的教的歌不好聽,我不喜歡聽,我生氣了!“他這麼說。無奈的我們只好換成了先前的那首經典兩隻老虎調調的’watermelon watermelon papaya’。我們還給每個人準備了一張明信片讓他們可以在反面寫今天教他們的英語單詞,寫得好看的是真的好看,不會寫的也真的只會在紙上不停的畫圈圈了。在這裡實名制喜歡Lasong(不確定名字有沒有打對),果然(陳)老師還是喜歡又好看又聰明又乖巧的孩子。 ↑康提 最後哭的稀里嘩啦的小姑娘。 ↑康提 一周的時間算下來我們實際與孩子們接觸的時間也只有四天,轉眼周五已是要說離別的時候了。最後一天大家只要在一起做做游戲就好了,過了teatime所有人都到裡面的教室里,我們坐了一排每個人都隨便說了說一些感慨。時間過得太快了,快的還沒開始就已經預見到離別的難受了。一般都是老師教學生的時候有割韭菜的感覺,到了這裡豈不成了學生割老師的韭菜了,一茬又一茬,人來了又走,來來往往多的是體驗了一周的伙伴。
或許這個項目還是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比如 前後的志願者教學內容不夠統一不夠系統等等,只是和孩子們短短的時間的相處,卻總讓人覺得這不就是世外 桃源 的自娛自樂,至少,對我們對他們,都是一段難忘的經歷吧。一個小姑娘哭的稀里嘩啦,互贈的禮物也亂在空中了。我們都上了車,他們依舊追在了車子後面,車子啟動,大概沒有什麼是永遠的吧。 ↑康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