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絲路天境之旅,愛上那山,那雲,那湖......




不敢放任他們自己爬,我一個人在山下等,害怕娃脫離我的視線範圍,只能跟著他們往上爬。
他們一溜煙靈活地像小猴子,我拖著沉重肥胖的身軀,在後面趕,一步三滑
好不容易追到半山腰,精疲力盡,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了,看著自己被拉長的影子,此刻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手腳並用連滾帶爬就快到山頂了,我準備好好享受下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兩個小屁孩又愉快地開始往山下滑了,上上下下,把我當猴耍呀












這造型,又拽又酷,很絲綢,很異域!








莫高窟與 山西 大同 雲岡石窟、 河南 洛陽 龍門石窟 、 甘肅 天水 麥積山石窟並稱為 中國 四大石窟。享有很高的藝術地位,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人類藝術殿堂,東方的盧浮宮。
進入景區,先在數字中心觀影,第一段主要介紹張騫, 絲綢之路 ,以及開窟的歷史背景等,第二段球幕電影介紹莫高窟各個重要的石窟特點,然後再乘坐大巴實地參觀。
數字 敦煌 這個理念簡直太贊了,可以盡可能地協調平衡開放與保護這兩個主題。即可以詳細瞭解,也可以身臨其境實地感受。
來到莫高窟游客都會集中跟隨某一位講解員,每人發放一個耳機,不同的講解員使用不同的頻段,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石窟,這裡的每個石窟都會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編號,講解員會從窟頂,彩塑,壁畫,經變故事等一一講解。
整個莫高窟的游覽過程都是非常科學有序高效的,講解員的講解也很實用,如果 敦煌 沙漠露營能借鑒一下這些組織方式,相信會給遠道而來的客人帶來更好的旅行體驗。



仔細聽講解員的講解,並仔細觀察每一個石窟,就會發現他們的開鑿結構大都相同,“前甬道,後洞窟”,在每一個甬道兩側的牆壁上都有人物繪畫,他們就是供養人——出錢開鑿這個洞窟的人。洞窟內供奉有佛像,繪製了經變圖,目的就是供養 菩薩 為家族祈福。由此可見莫高窟其實是民間自發進行開鑿的產物,是各朝代達官顯貴們積累下來的文化遺產。而創造莫高窟壁畫的古代畫師,大致分為三類:一種是僧官,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為數不多。再就是畫僧,他們是僧侶也會作畫,人數較前者略多。最後便是純粹的畫工了,莫高窟正是這些優秀而偉大的無名者集體智慧的結晶,各式工匠創造了輝煌燦爛的莫高窟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