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薔薇去旅行】飛越半個地球,去厄瓜多爾度個假
大巴就在這樣荒涼的道路上開了大約10分鐘。突然一個轉彎,眼前豁然開朗。整車人都或多或少發出了“Wow”的感嘆,紛紛掏出了自己的手機。這海水的顏色,似藍,似綠,卻又非藍,非綠,原諒我既沒有美術功底還缺乏文化底蘊,面對這樣如夢如幻的海水,我只能說:好美啊~~
其實,這裡已經到了將巴爾 特拉 島和 聖克魯斯 島分隔開的伊 塔巴卡 海峽(El canal de Itabaca,Itabaca Channel)。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巴爾 特拉 島和 聖克魯斯 島之間沒有修建橋梁,也沒有挖掘隧道,二者之間的往來,全靠小型輪渡。畢竟,雖然叫做“channel”,但這隻隔幾英里的距離充其量也就是個“水道”。行李放在船頂,人坐在船艙,支付1美金的船票,七八分鐘後,這種“水上出 租車 ”便能將我們運往本次行程的目的地—— 聖克魯斯 島。
飛機上俯瞰伊 塔巴卡 海峽↓ 註意看水印右上方 便是 聖克魯斯 島和巴爾 特拉 島各自的碼頭
抵達 聖克魯斯 島碼頭,人還沒站穩就看到不少出 租車 司機在招徠生意。原本我是堅定想要打車直達酒店的,可一路也沒見到適合拼車的游客,最後莫名其妙就上了大巴。這裡的大巴也是一樣,有位子就坐,坐滿就開,2美金一位,終點站是 聖克魯斯 島首府 阿約拉港 。
其實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從碼頭所在的島北到 阿約拉港 所在的島南只有這麼一條高速路,所以坐大巴和坐出 租車 時間上來去也不大。
40分鐘後大巴已經貫穿了整座島嶼,所有乘客在 阿約拉港 下車。一下車我有點懵圈,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也不知道酒店離我有多遠。谷歌地圖告訴我大約要走10分鐘,想要找當地人確認一下路線,結果問了一個個的都不會說英語。最後從眾人連比劃帶哇啦的七嘴八舌中我懂了,確實要走10分鐘,但是鑒於我還拖著行李,所以最好還是打車吧。於是,花了1.5美金,4分鐘後,我終於抵達了自己的酒店。
之前做功課的時候看到有人說住在港口會有點吵,所以我專門定了一家離港口有些距離的酒店。還認真翻閱了booking和TripAdvisor的評價,看到前臺會說英語我才放心。然鵝,等我抵達前臺的時候,迎接我的是一位不會說英語的阿姨。想到自己一大早就起床出發、坐了出 租車 坐飛機、坐了飛機坐大巴、坐了大巴坐輪渡、坐完輪渡再換大巴、最後還是坐了出 租車 才抵達酒店,結果碰到的還是無法交流的酒店前臺,我瞬間有些崩潰。不過我也實在沒力氣再換酒店了,想著“來都來了”就住下了。好歹,阿姨有一雙非常美麗的眼睛,以及能溫暖人心的笑容。
前臺阿姨問我在加拉帕戈斯這幾天有什麼安排,我實話實說:並沒有計劃。確實,網上能找到的關於加拉帕戈斯的信息還是太少,大部分都是郵輪公司的網站,對我這種駐島游的游客來說參考價值並不大。我問阿姨有什麼推薦,在一通英語西語雞同鴨講之後,阿姨撥通了她姐姐的電話。謝天謝地,她姐姐會說英語。經過一番咨詢,我決定第二天參加一個北西摩島的一日游,拜托她姐姐幫忙預定。
第二天的行程訂好了,那今天接下來的時光,我要做點什麼呢?或許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去查爾斯 達爾文 研究站(Charles Darwin Research Station),畢竟這座由查爾斯 達爾文 基金會於1964年創立的同名研究站人工繁殖著大量的巨型陸龜。而陸龜,正是這座群島的名稱來源和精神圖騰。薔薇小姐偏偏對研究中心沒什麼興趣,決定前往海龜灣看看大海。(後面的行程證明,我的決定相當正確)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以 阿約拉港 為中心,查爾斯 達爾文 研究站和海龜灣位於其東西兩個方向。大部分午後才能抵達 阿約拉港 的游客,當天都只能選擇一個景點。 ※海龜灣海龜灣(Tortuga Bay)位於 聖克魯斯 島南側,有一片白色的沙灘,因每年產卵季有大量海龜到此產卵而得名。
脫去 基多 的厚重裝扮,換上輕薄的裙子帽子太陽眼鏡,擦上厚厚的防曬霜,薔薇小姐滿心歡喜地向大海進發啦。然鵝——
這大海可不是那麼好接近的!
出 租車 司機將我放在海龜灣的入口就走了,我看四下荒涼,還隱隱有些擔心出來的時候要怎麼返回港口,幾個小時後才發現這擔心根本是多餘的,這是後話。攀上一段石階,便是海龜灣的登記處(Check point),所有游客進出時必須登記,估計是為了在閉園時盤點未出園的游客。海龜灣游覽時間是0600-1800,1700之後不再接待入園。 看地圖上說離海邊大約有1km,想說也不算很遠嘛,後來才知道,這條棧道至少有2.5km那麼長。
剛開始走的時候還很興奮,看到雀鳥(Darwin Finch)、嵴尾蜥(Lava Lizard)的時候還激動的拿相機拍來拍去,到後面越走越絕望,赤道烈日將所有裸露的皮膚都曬得發燙,而且由於這座群島的特質,整條路上幾乎沒有遮蔭的樹木。天知道我是怎麼背著重重的相機三腳架走這麼遠的。 幸虧薔薇小姐有大長腿啊,走了差不多半小時之後,眼前豁然開朗。棧道通往海龜灣寬闊的布拉瓦海灘(Playa Brava,Brava Beach),這片海灘長達2公里,佈滿細軟的 白沙 ,水鳥多在這裡逡巡,看準時機一個猛子扎進海裡。不過這海浪明顯有些洶涌,適合衝浪多過游泳,建議各位不要在此處下水。 難道頂著烈日走了半小時就來到這麼一個不能下水的地方嗎?!當然不!繼續往海灘西側(也就是右手邊)走,經過紅樹林(Mangrove)區,是一片風平浪靜的灣區——曼薩海灘(Playa Mansa,Mansa Beach)。這裡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游泳池,被紅樹林和 白沙 灘環繞,大量歐美游客在這裡浮淺、游泳、曬太陽,而且身材都好好啊。 儘管我是穿著bikini來的,可是!我沒帶浴巾啊啊啊啊~~況且海灘上沒有沖淋設備,我看很多人從海裡爬上來之後都是用自帶的礦泉水沖沙子的~~好吧,算了,我還是老老實實找個樹蔭坐會兒吧,面朝大海,發一發獃~~
想著光這麼坐著也是有點無聊,辛辛苦苦背過來的三腳架不能白背啊,得趕緊來幾張自拍照。可從成片效果來看,為什麼每張都透著“瞧這個可憐的單身狗”的味道呢?嚶嚶嚶~~ ※海鬣蜥:我才不是什麼“黑色的小魔鬼”海龜灣還有一個吸引人的點在於——這裡有大片大片的海鬣蜥(Marine Iguana)!說來好笑,當我在沙灘上看到這塊牌子↓的時候,我還沒有意識到眼前這些匍匐在沙灘上的便是貨真價實的海鬣蜥,心中還在OS:為了提醒游客這裡是海鬣蜥聚集區,竟然在地上放了這麼多假的海鬣蜥模型,好好笑哦。直到其中一隻動了一下,嚇我一個大跳啊~~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鬣蜥!來加拉帕戈斯不久前剛剛去看過《金剛之骷髏島》,醜陋又凶狠的蜥蜴是其中的大反派,給我留下了心理陰影。此番見到活的蜥蜴,尤其是這種大型鬣蜥,我還惴惴不敢上前拍照。然而海鬣蜥們根本沒有要理我的意思,也絲毫不在意我驚擾了它們的休息,它們就這樣一群群聚集在一起,在樹蔭下,在灌木旁,讓陽光烘熱自己冰冷的身體。 海鬣蜥是世界上唯一一種能夠游泳的蜥蜴。科學家們認為,海鬣蜥是在到達這個群島之後才開始學會游泳的。由於陸地上沒有太多食物,它們不得不冒險到 水裡 覓食,那些會游泳的鬣蜥生存了下來,並將游泳的本領遺傳給了後代。瞧,如果這個關於海鬣蜥來歷的版本是正確的話,那這種物種不正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最佳體現麽?
作為冷血動物,海鬣蜥要不停地穿梭陸地和海洋,除了覓食,還要調節體溫。太陽漸漸升起,海岸上的黑色岩石在太陽的暴曬下變得格外炎熱,海鬣蜥趴在火山岩上,吸收著太陽的熱量。而到日上三竿,海鬣蜥又會有體溫過高的危險,於是,它們不得不接二連三地跳入大海。儘管它們可以屏住呼吸長達一小時之久,然而海水的低溫逼得它們最多只能在 水裡 待10分鐘,否則又會遇到體溫過低的危險。每到日落西天,它們便要一個一個擠在一起抱團取暖,以保證自己熬過寒冷的黑夜。明天,一切又將重新開始。
作為一種可以用“dragon”來指代的物種,海鬣蜥竟然是個素食主義者。只有最強壯的雄性海鬣蜥才會潛入海水中,要知道,每一次跳海捕食都是一次自殺,不是每一隻海鬣蜥都有能力再回到岸上。它們的尾巴像蛇一樣左右擺動,推動身體在浪花中穿行。四肢在水下毫無用處,收緊在身體下方。鼻子已經進化的又短又鈍,可以將海藻從岩石上啃下來。雌性和年幼的雄性海鬣蜥只能在岸邊活動。它們不夠強壯,無法抵禦風浪。好在岸邊的岩石上也有海藻可以為食,偶爾也會吃螃蟹或蚱蜢打打牙祭。
由於海鬣蜥賴以生存的海藻只在低溫海水中生長,因此每到 厄爾 尼諾現象發生時,海水升溫,海鬣蜥就會陷入食物短缺的境況。科學家發現,當食物短缺之時,海鬣蜥不僅會變瘦,而且還會變短。這個發現被髮表於《自然》雜誌,也是人類第一次發現成年脊椎動物會縮短。本來嘛,胖瘦可以調節,而身高/體長除了年老骨骼自然萎縮之外,能自行縮短好像確實是個蠻獨特的地方。海鬣蜥的奧秘就在於——骨骼自然吸收,換句話說,為了生存,它們消化了自己的骨頭!然而,這還不算海鬣蜥最獨特的本領,它更奇妙的地方在於,等到 厄爾 尼諾結束,食物重新開始豐富的時候,海鬣蜥的長度還能再長回來!終海鬣蜥平均60年的生命,它們的長度會在不停地生長和縮水之間往複循環,這也正是 加拉帕戈斯群島 在 厄爾 尼諾作用下繁榮與蕭條交替的最佳映照。 當我瞭解了這些之後,不僅有點心疼海鬣蜥,甚至還心生些許敬佩。在烈日和暗夜的交替下日日重覆著岸上取暖——水中降溫——岸上取暖的循環,在 厄爾 尼諾的影響下讓自己的身體變長——變短——再變長,我想,不再會有另外一種物種有海鬣蜥這般堅毅的意志和頑強生存的信念了吧。海鬣蜥都那麼拼命,人類這種高等動物還有什麼資格不努力?!
20萬的數量讓海鬣蜥幾乎在群島各處可見。初見的忐忑之後,再見海鬣蜥我已經不再害怕了。它們也總是樹下納涼或者閉眼睡覺,一副“你是游客我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姿態。到後來我已經可以在離它們十幾公分的地方給它們拍個大特寫。看的久了,發覺它們哪裡像 達爾文 所說的是“黑色的小魔鬼”,它們分明長得很有喜感啊(笑)。 ※阿約拉的黃昏與夜幕海龜灣傍晚6:00閉園,所以我5:30就開始往回走。返程依然是漫漫半小時,早已沒了初入園時邊走邊拍的新鮮感——看過了海鬣蜥,那小小的嵴尾蜥已經提不起我的興趣;而 達爾文 雀早已沒了1535年 巴拿馬 主教伯朗加首次發現群島時記錄的那樣,“見了人都不飛走,任憑我們捉住他們”,我稍稍靠近,它們就四散飛遠了。這個故事也再次告訴我們:要想拍雀鳥,定要配長焦。
出園之後四下荒涼,想來也攔不到出 租車 ,不如跟著別人走走吧。原來,從海龜灣出發只要走幾個路口,就可以走到港口了,根本不需要打車嘛,心疼我那1.5美金。
阿約拉港 的主幹道是查爾斯 達爾文 大街(Ave Charles Darwin),這條從港口開始的海濱大道一直延伸至查爾斯 達爾文 研究站,是整個 聖克魯斯 島的餐飲中心、紀念品中心和旅行社聚集中心。結束了一日游的行程之後來這裡找個小酒館吃個海鮮喝個啤酒,是很不錯的享受哦。 魚市↓ 大約6點之前滿載新鮮水產品的漁船會集中返港,人群在這裡交易,好吃的鵜鶘和海獅也要來分一杯羹~~ 第一次聽說“鵜鶘”是從NBA球隊中,卻始終不知道這到底是個什麼動物,現在不僅知道它長什麼樣子,還知道“醍醐會上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