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新加坡:凝聚東西文化、薈萃古今文明的旅游驕子
前言城即是國,國即是城。 新加坡 給人的印象就是高樓林立,像 香港 、像 東京 、像 上海 ……其實並沒有多少特色,但就是令人著迷。一個被摩天大樓環抱的海灣都能讓人逗留一下午,一個獅頭魚身的雕塑都能讓人流連忘返。他的魅力到底在哪裡? 多彩多姿的新加坡,東西文化的交融飛機一落地,就進了城。在 新加坡 是沒有城郊概念的,所以飛機進港,也就等於進了城。 新加坡 樟宜機場是國際最佳機場,出了關我們不著急離開,都忍不住在機場的各個商場里狠狠地逛一番。待電話搞定、酒店搞定,才從容地扎進輕軌列車,始終沒見一點天日。
新加坡 富庶繁榮,曾一度是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和 亞洲 四小龍之一,東西半球甚或南北半球的商船和物流要在此中轉交匯,就算舉國人什麼都不乾,也可以憑地球母親所賜的得天獨厚之戰略要地,過上扼咽喉、拿地租、收規費的闊綽日子,所以 新加坡 根本不用受累發展重工業和農牧業,卻一樣靠第三產業賺取高附加值的鈔票。當然這一切,需要高質量的執政管理才得以實現。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魚尾獅公園 ↑魚尾獅公園 ↑聖安德烈教堂 ↑史丹佛瑞士酒店 ↑史丹佛瑞士酒店 ↑魚尾獅公園 ↑克拉碼頭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 ↑新加坡 ↑新加坡 放下行李,稍事休息,就奔赴附近的小 印度 吃飯。 印度 族裔是 新加坡 人口的重要組成,因為很少與他族通婚,所以外貌與通常大家印象中的 印度 人無異,體態極易發胖臃腫。他們密集的群居特點,造就了即使在乾凈清爽的 新加坡 ,他們的商業街區也是擁擠的甚至稍微有點凌亂的。 ↑小印度
最具代表性的是那個24小時營業不謝客、365天不打烊的著名的慕達發超市,一個像百貨公司一樣多達五六層的大超市,裡邊商品擁擠如倉儲,凌亂如批發市場,以至於我們看到貨架上隨意堆積的便宜的阿迪達斯鞋,一度懷疑是假貨。但在一個法治嚴格的國度里,公然售賣假貨顯然是不可能的。最後我們只是簡單買了點零食,在人群中擠了出去。結賬時,收銀員對我的豎版信用卡比較猶疑,但看了萬事達的標後就放心地刷過了,居然不需要我簽字和輸入密碼。好奇怪,所以奉勸各位出國一定收好信用卡,千萬不能遺失,否則不需要密碼和簽名就能刷過啊!
↑武吉士街 ↑武吉士街 ↑蘇丹回教堂 同樣 印度 人聚居的武吉士的街區就很整飭,路邊都是兩層的殖民建築,帶著濃郁的熱帶風情,典型的就是騎樓啊,對,和我們在 廣東 福建 廣西 一些古老城市裡見到的一樣的騎樓,典雅的磚雕和漂亮的百葉木窗,真是讓我一見就開心喜歡。 在點評中提及率很高的那個“Zam Zam餐館”也很有趣,我們居然去吃了兩次。他家的服務員都是黑壯胖的彪形大漢,胳膊上胸口上都密佈濃毛,各個表情嚴肅甚至怒氣衝衝的樣子(其實不是的),隨手甩過來一個塑封的菜單(就是我們國內一些小吃鋪的做法),然後立刻就走開,等你選好了就扯著脖子喊他們,一般都要等好一會兒他們才大步流星地過來,送水送餐也都行色匆匆過來放下就走。好像不是專門為你送飯而來,而是受托順便捎過來的一樣。因為語言不大通,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家的各種餡餅,雖然賣相很一般但真的太美味兒,所以我們光顧了兩次。生意太好了,本地人也都在那大快朵頤,人聲鼎沸。非常有趣的體驗,現在想起來也覺得好玩兒。 ↑武吉士街 ↑武吉士街 在一個誠信國度,酒店入住時無需抵押金,離店時也無需查房,這給了我們良好的初始印象。離開 酒店後,我們搬到了 新加坡 商務、商業和旅游的核心地段濱海灣,入住史丹福 瑞士 酒店(Swissotel),該酒店和 北京 東四十條的 瑞士 酒店是一家,五星級該有的都有,無需贅言。值得一提的是史丹福頂層有個世界著名的日料餐廳,還有個世界最高的酒吧,在頂上可以俯瞰整個濱海灣。
缺點也要提一下,我們已經事先網絡預訂並付費,但入住時仍要交100新元擔保金,刷的信用卡是“消費”,結果離店都十來天了,那筆錢也未見返還,連個憑證也沒有。
回國後查詢銀行,回覆說是“預授權”,需要店家操作才能取消,否則就要等20個工作日後自然取消,如果趕上賬單日那本月你還要為這筆預授權先還款,下月那筆預授權即使取消了,一是這筆錢你也不能取現,二是要受匯差影響或許有小損失,三是對非美金銀行要收手續費,總之十分麻煩。
另一宗,我們還沒起床,早上8點多服務員來敲門,打擾我們要查冰箱。查房不能在離店後麽,一定要在入住期內的早上嗎?另外衛浴設備相對老舊。 ↑魚尾獅公園 ↑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 ↑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 和 瑞士 酒店同一集團下屬的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就在我們隔壁。本想著隨便去逛逛其聞
名遐邇的龍吧,結果就被其優雅美艷的潔白建築驚到了,居然在酒店的樓上樓下裡裡外外留連盤桓了兩個多小時。
確實,這個建於1887年的殖民建築,不僅僅是一座酒店,也是旅游名勝,每天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客。在其百年誕辰之日, 新加坡 政府在1987年宣告萊佛士酒店為“國家級古跡”。那一段時間,我剛剛在國內看完《毛姆傳》,想象毛姆著一身淺白色西裝戴白色禮帽,留著兩撇小鬍子,一手拄著文明杖一手拿著雪茄煙,從奔馳馬車上下來,身後跟著穿褲衩的黝黑瘦小的當地人拎皮箱,走進這棟被巨大芭蕉葉和檳榔樹環繞的潔白精緻的酒店,不禁就神情恍惚起來…… ↑新加坡 ↑新加坡 ↑新加坡 ↑新加坡 必須單獨介紹下龍吧,一個歷史悠久的酒吧,“ 新加坡 司令”的發源地,裡邊的服務和陳設依然沿襲傳統,都是老物件,老實木傢具。特別是天花板的風扇,一定要去看,太好玩兒了。 酒水不錯,價也不貴,花生任吃。裡裡外外都是游客,老外居多,值得體驗。調酒的酒保、服務生還是當年的樣子,西裝筆挺,有板有眼,不主動和客人做目光對視,櫃臺上的辦公用具還都是當年的樣子。哈,就好像我經歷過當年一樣。不錯,當年我就是拎著牛皮行李箱的南洋紳士! ↑新加坡 ↑新加坡 傳統之一是,每桌都給一袋免費的五香花生,吃的時候花生殼要扔到地下。 ↑萊佛士酒店 我們去逛了“牛車水”,其實就是 中國 城或唐人街。細細看了有關標識的文字介紹,早期華人聚居區相當於髒亂差窮的下只角,有很多瀕死的人被送到這裡做臨終關懷,所以早期那一帶殯葬業很發達,現在有半條街也都是售賣佛事用品、喪葬用品、春節用品的。哈哈,這三樣東西為啥都和華人標簽放在一起,海外的 中國 人過紅火大年、燒香拜佛總和死人迷信在一起。有趣兒又好笑! ↑牛車水 這個大門一看就是 印度 廟
接著呢,我們又翻過一個建滿漂亮西洋建築佈滿濃濃綠蔭的山坡,去早期華僑開的“南洋老咖啡”,也提供簡餐,價格很公道,並把隔壁一間佈置成小型私人博物館,牆上掛滿老黑白照片,用的也都是盡可能早的老物件,營造出時光倒流的懷舊調調來。難怪文藝青年們喜歡,把其頂到點評高位上。
回程路過著名的“老巴剎",這個建築非常漂亮,在高樓大廈的玻璃幕牆中,驚現這麼一個很有歷史感的殖民鐵藝建築,東西合璧的熱帶亭式建築,很驚艷! 裡邊非常非常乾凈,當然整個 新加坡 都乾凈,不像天朝大排檔那麼髒亂差吵,地面光可鑒人,空氣中飄著香氣。 當然這是形式,而內容呢就沒啥了,同樣的飯相比其他專門飯館口味上差一些,個別攤位的商販態度不友好,大概是太累了有點不耐煩,或者滿臉招牌假笑而商品售出則立刻收斂笑容。總之,攤販和飯館的服務是有差距的,所以他們只能做攤販。 到那參觀下隨便吃口也還行,有限的行程不能把正餐浪費在這。 吃喝玩樂新加坡 高端大氣現代化早在離開機場的輕軌列車上,我們就透過車窗檢閱了 新加坡 的市容市貌,一個綠意盎然的熱帶城市,繁忙擁擠但有序整潔。很多時候,我都在思考,這個神奇的國度,就靠一個城市,甚至是一個現代城市,就能發展起旅游業。相比於幅員遼闊、地貌豐富、歷史悠久、城市各異的天朝大國,旅游業的亂七八糟,沒有特權的普通國民若想享受最基本的產品和服務,也不得不走出國門才不被挨宰,這個現狀不能不令人感慨。 ↑武吉士街
新加坡 富庶繁榮,曾一度是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和 亞洲 四小龍之一,東西半球甚或南北半球的商船和物流要在此中轉交匯,就算舉國人什麼都不乾,也可以憑地球母親所賜的得天獨厚之戰略要地,過上扼咽喉、拿地租、收規費的闊綽日子,所以 新加坡 根本不用受累發展重工業和農牧業,卻一樣靠第三產業賺取高附加值的鈔票。當然這一切,需要高質量的執政管理才得以實現。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魚尾獅公園 ↑魚尾獅公園 ↑聖安德烈教堂 ↑史丹佛瑞士酒店 ↑史丹佛瑞士酒店 ↑魚尾獅公園 ↑克拉碼頭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 ↑新加坡 ↑新加坡 放下行李,稍事休息,就奔赴附近的小 印度 吃飯。 印度 族裔是 新加坡 人口的重要組成,因為很少與他族通婚,所以外貌與通常大家印象中的 印度 人無異,體態極易發胖臃腫。他們密集的群居特點,造就了即使在乾凈清爽的 新加坡 ,他們的商業街區也是擁擠的甚至稍微有點凌亂的。 ↑小印度
最具代表性的是那個24小時營業不謝客、365天不打烊的著名的慕達發超市,一個像百貨公司一樣多達五六層的大超市,裡邊商品擁擠如倉儲,凌亂如批發市場,以至於我們看到貨架上隨意堆積的便宜的阿迪達斯鞋,一度懷疑是假貨。但在一個法治嚴格的國度里,公然售賣假貨顯然是不可能的。最後我們只是簡單買了點零食,在人群中擠了出去。結賬時,收銀員對我的豎版信用卡比較猶疑,但看了萬事達的標後就放心地刷過了,居然不需要我簽字和輸入密碼。好奇怪,所以奉勸各位出國一定收好信用卡,千萬不能遺失,否則不需要密碼和簽名就能刷過啊!
↑武吉士街 ↑武吉士街 ↑蘇丹回教堂 同樣 印度 人聚居的武吉士的街區就很整飭,路邊都是兩層的殖民建築,帶著濃郁的熱帶風情,典型的就是騎樓啊,對,和我們在 廣東 福建 廣西 一些古老城市裡見到的一樣的騎樓,典雅的磚雕和漂亮的百葉木窗,真是讓我一見就開心喜歡。 在點評中提及率很高的那個“Zam Zam餐館”也很有趣,我們居然去吃了兩次。他家的服務員都是黑壯胖的彪形大漢,胳膊上胸口上都密佈濃毛,各個表情嚴肅甚至怒氣衝衝的樣子(其實不是的),隨手甩過來一個塑封的菜單(就是我們國內一些小吃鋪的做法),然後立刻就走開,等你選好了就扯著脖子喊他們,一般都要等好一會兒他們才大步流星地過來,送水送餐也都行色匆匆過來放下就走。好像不是專門為你送飯而來,而是受托順便捎過來的一樣。因為語言不大通,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家的各種餡餅,雖然賣相很一般但真的太美味兒,所以我們光顧了兩次。生意太好了,本地人也都在那大快朵頤,人聲鼎沸。非常有趣的體驗,現在想起來也覺得好玩兒。 ↑武吉士街 ↑武吉士街 在一個誠信國度,酒店入住時無需抵押金,離店時也無需查房,這給了我們良好的初始印象。離開 酒店後,我們搬到了 新加坡 商務、商業和旅游的核心地段濱海灣,入住史丹福 瑞士 酒店(Swissotel),該酒店和 北京 東四十條的 瑞士 酒店是一家,五星級該有的都有,無需贅言。值得一提的是史丹福頂層有個世界著名的日料餐廳,還有個世界最高的酒吧,在頂上可以俯瞰整個濱海灣。
缺點也要提一下,我們已經事先網絡預訂並付費,但入住時仍要交100新元擔保金,刷的信用卡是“消費”,結果離店都十來天了,那筆錢也未見返還,連個憑證也沒有。
回國後查詢銀行,回覆說是“預授權”,需要店家操作才能取消,否則就要等20個工作日後自然取消,如果趕上賬單日那本月你還要為這筆預授權先還款,下月那筆預授權即使取消了,一是這筆錢你也不能取現,二是要受匯差影響或許有小損失,三是對非美金銀行要收手續費,總之十分麻煩。
另一宗,我們還沒起床,早上8點多服務員來敲門,打擾我們要查冰箱。查房不能在離店後麽,一定要在入住期內的早上嗎?另外衛浴設備相對老舊。 ↑魚尾獅公園 ↑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 ↑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 和 瑞士 酒店同一集團下屬的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就在我們隔壁。本想著隨便去逛逛其聞
名遐邇的龍吧,結果就被其優雅美艷的潔白建築驚到了,居然在酒店的樓上樓下裡裡外外留連盤桓了兩個多小時。
確實,這個建於1887年的殖民建築,不僅僅是一座酒店,也是旅游名勝,每天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客。在其百年誕辰之日, 新加坡 政府在1987年宣告萊佛士酒店為“國家級古跡”。那一段時間,我剛剛在國內看完《毛姆傳》,想象毛姆著一身淺白色西裝戴白色禮帽,留著兩撇小鬍子,一手拄著文明杖一手拿著雪茄煙,從奔馳馬車上下來,身後跟著穿褲衩的黝黑瘦小的當地人拎皮箱,走進這棟被巨大芭蕉葉和檳榔樹環繞的潔白精緻的酒店,不禁就神情恍惚起來…… ↑新加坡 ↑新加坡 ↑新加坡 ↑新加坡 必須單獨介紹下龍吧,一個歷史悠久的酒吧,“ 新加坡 司令”的發源地,裡邊的服務和陳設依然沿襲傳統,都是老物件,老實木傢具。特別是天花板的風扇,一定要去看,太好玩兒了。 酒水不錯,價也不貴,花生任吃。裡裡外外都是游客,老外居多,值得體驗。調酒的酒保、服務生還是當年的樣子,西裝筆挺,有板有眼,不主動和客人做目光對視,櫃臺上的辦公用具還都是當年的樣子。哈,就好像我經歷過當年一樣。不錯,當年我就是拎著牛皮行李箱的南洋紳士! ↑新加坡 ↑新加坡 傳統之一是,每桌都給一袋免費的五香花生,吃的時候花生殼要扔到地下。 ↑萊佛士酒店 我們去逛了“牛車水”,其實就是 中國 城或唐人街。細細看了有關標識的文字介紹,早期華人聚居區相當於髒亂差窮的下只角,有很多瀕死的人被送到這裡做臨終關懷,所以早期那一帶殯葬業很發達,現在有半條街也都是售賣佛事用品、喪葬用品、春節用品的。哈哈,這三樣東西為啥都和華人標簽放在一起,海外的 中國 人過紅火大年、燒香拜佛總和死人迷信在一起。有趣兒又好笑! ↑牛車水 這個大門一看就是 印度 廟
接著呢,我們又翻過一個建滿漂亮西洋建築佈滿濃濃綠蔭的山坡,去早期華僑開的“南洋老咖啡”,也提供簡餐,價格很公道,並把隔壁一間佈置成小型私人博物館,牆上掛滿老黑白照片,用的也都是盡可能早的老物件,營造出時光倒流的懷舊調調來。難怪文藝青年們喜歡,把其頂到點評高位上。
回程路過著名的“老巴剎",這個建築非常漂亮,在高樓大廈的玻璃幕牆中,驚現這麼一個很有歷史感的殖民鐵藝建築,東西合璧的熱帶亭式建築,很驚艷! 裡邊非常非常乾凈,當然整個 新加坡 都乾凈,不像天朝大排檔那麼髒亂差吵,地面光可鑒人,空氣中飄著香氣。 當然這是形式,而內容呢就沒啥了,同樣的飯相比其他專門飯館口味上差一些,個別攤位的商販態度不友好,大概是太累了有點不耐煩,或者滿臉招牌假笑而商品售出則立刻收斂笑容。總之,攤販和飯館的服務是有差距的,所以他們只能做攤販。 到那參觀下隨便吃口也還行,有限的行程不能把正餐浪費在這。 吃喝玩樂新加坡 高端大氣現代化早在離開機場的輕軌列車上,我們就透過車窗檢閱了 新加坡 的市容市貌,一個綠意盎然的熱帶城市,繁忙擁擠但有序整潔。很多時候,我都在思考,這個神奇的國度,就靠一個城市,甚至是一個現代城市,就能發展起旅游業。相比於幅員遼闊、地貌豐富、歷史悠久、城市各異的天朝大國,旅游業的亂七八糟,沒有特權的普通國民若想享受最基本的產品和服務,也不得不走出國門才不被挨宰,這個現狀不能不令人感慨。 ↑武吉士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