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荷蘭的色彩漩渦——冬日荷蘭,兩日三城














所有的陰郁都可以被這一抹七彩的色調治愈。


藝術真是一樣神奇的東西,簡簡單單的幾何形狀和幾種色塊,蒙德里安能夠從中找到了“和諧”,雖然我們並不明白這些色塊和形狀之間的比例、搭配的奧秘,但也能隱隱約約體會到這種有限的圖案意義與抽象相互結合所構成了力量與魅力。
海牙 再見,下一站, 阿姆斯特丹 !


中央火車站外面,便是一條在城市中穿流而過的運河。自行車、汽車、輪船、行人,來來往往,與前兩個走過的城市不同,走出 阿姆斯特丹 的中央火車站,就能感受到這個城市的活力與喧鬧。

這條主街上有一個性博物館,我們抱著“入鄉隨俗”的心態,一起嘗試著解鎖了新世界。保守和害羞沒有讓自己有勇氣拿出手機拍照,所以此處無圖>_< 博物館里有不同時代、不同國家性的不同表現,值得一提的是,裡面收藏著我們 中國 的《春宮圖》,這簡直刷新了我對刻板守舊的古時 中國 人的印象,在此之前,我對《春宮圖》的印象還停留在《紅樓夢》里那個荷包。





難得來一趟 阿姆斯特丹 ,同行的兩位小伙伴打算嘗試一下著名的迷幻蘑菇,兩個人一起買了一盒幻覺效果最好的蘑菇。俗話說的好,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在她們吃之前,我們查了網上好多關於吃蘑菇的經驗,設想了無數她們兩個瘋癲的狀態,還打算好了該怎麼給她們拍小視頻,結果——
回賓館後,她們激動地吃下了蘑菇,我們四個人都進入了緊張的狀態:
一小時過去了:沒有任何反應,焦急地等待中;
兩小時過去了:沒有任何反應,起來看綜藝視頻,依舊存有一絲希望;
三小時過去了:徹底放棄,倒頭睡覺。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們可能買了加蘑菇吧。

以及在這裡拍照是不允許的,據說如果拍照被髮現,就會被連人帶相機一起被扔進附近的運河裡。
——梵高博物館:太陽在哪裡?
第二天,我們的目的地就是梵高博物館。我們提前在官網上預定了博物館門票,以及中文語音導覽。一共每個人22歐,個人覺得語音導覽非常用心,雖然這裡沒有《星月夜》,但依舊還是超級喜歡這座能夠讓人沉浸其中的博物館。
整個博物館是不允許照相的,只有下麵的這面照相牆。
在這裡強烈安利一首英文歌《Vincent》,一首專屬梵高的歌,每一句歌詞都是那麼有畫面感,能夠讓你與這裡的一幅幅油畫勾連起來。
博物館的第一個展廳放置的都是梵高的自畫像,現在還清楚地記得牆上刻的梵高的一句話,翻譯過來的意思是,人們不能真正瞭解自己,但能夠用畫筆描繪自己。事實上梵高畫這麼多自畫像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請不起模特,通過自畫像來練習畫技。有趣的是,在後面的展廳里有梵高的好朋友高更作的梵高的畫像,我們當時的感覺就是 “這就是他拍和自拍的區別吧”。
之後的一個個展廳是按照時間順序,展示了梵高從扎根農村,到接觸現代畫派,再到近乎瘋狂割掉耳朵,療養院作畫,最終自殺的一生的全景,也展示了梵高與其弟弟提奧的深厚情誼。《吃土豆的人》《嚮日葵》《麥田群鴨》梵高大部分著名的畫作都在這裡展出。
高中時寫作文,大家經常會引用梵高的例子,稱他是一個追尋太陽追尋自由的畫家。
如今來到這裡,如此近距離地欣賞這位畫家的作品,瞭解這位畫家的生平,卻覺得梵高就像一個深深的漩渦,永遠看不清也永遠讀不懂,也就像那天參觀的天氣一樣,雨霧般迷濛,找不到太陽在哪裡。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
“You took your life as lovers ofen do,
but i could have told you, Vincent,
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可愛的米菲畫家,以及原來這個陪伴我們少年時光的米菲原來 荷蘭 的動畫人物!想當年我那麼多文具都是有米菲圖案的晨光文具。



之後我們去了紅燈區附近的唐人街,在當地叫做“善德街”,這條街上有很多的中餐館,口味也比較多,最多的是廣式餐館,據說是因為當年 荷蘭 的東 印度 公司招募了大批 廣東 地區的船員,所以這邊的廣式菜葉比較正宗。
我們去了一家很熱鬧的“NEW KING”的餐廳,價格相比之下很合理,而且非常好吃!魚蛋牛雜面,燒什!烤鴨和叉燒都超級好吃,感動到哭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