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幸運】尋尋布拉格、路遇維也納、覓覓佈達佩斯の布拉格篇


還是這個人,還是這條裙子,這條類似的路。。。


後面的兩個塔尖就是聖維特大教堂了~

穿過一個門洞,聖維特一下子就出現在眼前,典型哥特式建築,且不說什麼哥特式,什麼鬼斧神雕的工藝,什麼建築、宗教和藝術,我只想說真你妹高啊,想拍全景只能躺地上拍#論一個拿相機的人的自我修養#

聖維特教堂的建造經過了三個階段,由波希米亞公爵 瓦茨 拉夫一世建成於925年,初建時,是一座早期 羅馬 式圓形建築,1060年擴建為羅曼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在原教堂的基礎上建造一座哥特式教堂,十五世紀的胡斯戰爭令工程擱置,1541年的一場大火也大大破壞了教堂,後來教堂的設計師時將一些文藝復興和巴 洛克 元素帶進這座哥特式建築,例如教堂南塔明顯不同的巴 洛克 式尖頂,整座教堂於1929年才正式完工。
20世紀由 捷克 著名畫家“阿爾豐斯•慕夏” (Alphonse Maria Mucha,早飯的慕夏餐廳那個慕夏)繪製的彩色玻璃窗、1930年時巴 洛克 建築大師艾拉許運用20噸銀打造的 聖約翰 之墓、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藏有十四世紀神聖 羅馬 帝國間波希米亞國王查理四世的純金皇冠。慕夏之窗描繪的是St. Cyril和St. Methodius的一生,這兩人是把基督教帶進斯拉夫地區的聖人,也是斯拉夫文字的創造者。聖維特大教堂在 布拉格 城堡的第三庭院,教堂南面牆壁上的 馬賽 克畫《最後的審判》,是聖維特大教堂重要的藝術品之一,創作於1370年,由四萬片 馬賽 克拼成。大教堂在十九世紀70年代以前的主入口都是在南面這幅 馬賽 克畫下方華麗的大門— 金門 。此外,在教堂的巴 洛克 式尖塔上,有一個雙表盤大鐘。這座從十六世紀開始一直就安裝在那裡的鐘,其中一個表盤以小時計,另一個表盤以一刻鐘為單位。





走出黃金巷看到一個芭比博物館,進去一問參觀要門票,那好吧,拜拜了您內。。

願親愛的兜子能早日遇見屬於自己的凡凡,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有一個屬於你們的地方,love u~
走到大臺階的盡頭,一個彈琴的女紙就這麼出現在眼前,人不見的有多美,但配上琴聲(原諒我不知道是什麼琴)那副畫面就是讓人窒息,真的是生怕呼吸聲大了她都會消失不見,歲月靜好可能就是這樣吧~

高堡被稱為 布拉格 的發祥地。傳說最早最早前,高貴的公主莉布絲與英俊的農夫培密索爾相愛結婚,共同開發了 布拉格 城。後來河對岸又修建了 布拉格 城堡,當神聖的 羅馬 帝國建都於 布拉格 ,開發 布拉格 城堡成為今日規模後,高堡就逐漸衰敗下去,15世紀初期被毀,只留下現存建築有 聖保羅 教堂、聖馬丁園樓和最有名的是高堡墓地,以及這片 布拉格 美麗的土地。
從市中心車程大概15-20分鐘,就到了高堡。
【No.1】 大力說:你看他們在交配...








不得不說,沒有聖維特的人聲嘈雜的教堂真的會讓人心靜,柚子柚子,在這裡你想了什麼?



然而,到了家,時差襲來,大家都到頭就睡,再一睜眼已經11點,看夜景?呵呵呵,睡吧。。。
【寫在 布拉格 的最後】寫寫停停,啰啰嗦嗦,再多不舍還是收尾了(貌似略略有點爛尾)。最後的最後,游記還是寫成了流水賬,算了,只當記錄一份真心吧。
跌跌撞撞的旅行,如青春,有計劃,有變化;如一場追尋,有驚喜,有錯過,遺憾於沒有行前的ktv,遺憾於沒有看到praha in night,遺憾於沒有多買幾個冰箱貼,遺憾於多少該與不該,可是呀,不留點遺憾找什麼理由再去一次呀?
下次其實可以趕在 布拉格 馬拉松的時候去,虐一遍石子路,哈哈哈~
12天的旅程,下一站Vienna,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