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18年初南美阿根廷+南極(28天)探索游



企鵝島實際叫“鎚子島”,每年9月至次年4月,將有到近萬隻麥哲倫企鵝在此築巢,還有少量巴布亞企鵝和一兩隻不明原因混跡於其中的王企鵝。 南極洲 也有多個企鵝島。而我們今天要去的是企鵝島的一種---鎚子島。 目前全世界已經發現的企鵝共有18種,生物學上分為6個屬。具體的分類和名稱在下麵的南極篇中詳細介紹。
鎚子島的企鵝是麥哲倫企鵝,企鵝島其實是這些企鵝的繁殖場,要上島只有一家旅行社有獨家授權,且名額有限,每天上島只限80人,所以一定要提前與旅行社預訂,而且必須網上付款。 我們預訂的項目:企鵝島(上午)+海獅島+世界盡頭 燈塔 \+ 烏斯懷亞 海洋博物館 費用:USD$175/位。
PIRATOUR旅行社網站:
http://www.piratour.net/早上我們7:30來到集合點---碼頭,先乘坐大巴(大巴40人),再在離企鵝島最近的碼頭換小船(只能乘坐20人,份二批),導游用英語告知:我們今天是去企鵝家參觀,上島後不能大聲說話,要想近距離觀賞企鵝必須慢動作移動,身子蹲下,免得打擾它們,驚嚇到它們。







麥哲倫企鵝一般身高約70釐米,體重70公斤。它們的明顯特征是頭部主要呈黑色,有一條白色的寬帶從眼後果耳朵一直延伸至下顎附近。





巴布亞企鵝又名白眉企鵝、金圖企鵝,體形較大,身長約60--80釐米,重約6公斤,眼睛上方有一個明顯的白斑,嘴細長,嘴角呈紅色,眼角處有一個紅色的三角形,顯得眉清目秀,因其模樣憨態有趣,猶如紳士一般,十分可愛,因而俗稱“紳士企鵝”。巴布亞企鵝廣泛分佈在 南極半島 和亞南極海域的島嶼,全球每年有逾300,000對巴布亞企鵝在各地進行繁殖。


在比格爾海峽中,有一塊不大礁石島上矗立著一座孤獨的 燈塔 ,它就是被稱作“世界盡頭 燈塔 ”的也格來日斯 燈塔 。據說這座 燈塔 可以收容人的眼淚,帶走你一切的不愉快。

南海 獅(學名:Otariaflavescens)主要分佈於 智利 、 秘魯 、 烏拉圭 和 阿根廷 沿岸,是 南海 獅屬唯一的種類。







那裡幾乎全部被冰雪覆蓋,卻依舊生機勃勃、有如夢似般的極致美景。

南極是沒有任何人居住;沒有公路鐵路;沒有酒店餐廳;沒有喧囂繁華,卻有著這個世界上最純粹、最震撼人心的景緻。
南極擁有世界上90%的水。如果把冰劈開,地球上每個人能分到 吉薩 金字塔那麼大的冰;如果冰全部融化,整個地球的海平面會上升60米。從地圖上來看, 南極半島 是 南極洲 最北邊緣的位置,而南極內陸是一塊冰雪覆蓋的大陸,總面積139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5個 中國 。

1. 乘坐郵輪:
90%的旅客選擇乘坐郵輪的旅行方式。大部分是從 阿根廷 的 烏斯懷亞 出發,除此之外,還有從 智利 的 蓬塔阿雷納斯 、 新西蘭 的 基督城 、 澳大利亞 的赫伯特等出發。抵達南極登陸點不遠處,再換乘Zodiac衝鋒艇登陸 南極半島 。
優點:郵輪選擇多;線路選擇也多,價格差異大,預算可以靈活調整,性價比高。
缺點:郵輪必須經過德雷克海峽或者“西風帶”,人們稱的“魔鬼海峽”。有暈船,航行時間長。
2. 空海聯運:
如果不想穿越德雷克海峽,不想經歷暈船之苦,你可以選擇一種飛機+郵輪方式,從 智利 蓬塔阿雷納斯 出發,經過2小時飛機,抵達 喬治 王島,再換郵輪進行5—7天的南極登陸游覽。
優點:飛越德雷克海峽免受暈船之苦,節省路途時間,保持充沛的體力游南極大陸,同時也可以從空中欣賞南極大陸。
缺點:費用在相同線路的郵輪是最貴的,整個行程的價格一般在USD$11000以上。線路選擇也比較單一,只有 南極半島 和南極圈行程,受天氣影響較大。
3. 飛機旅行:
當去往南極點或者南極內陸會採用此方式,從 智利 蓬塔阿雷納斯 乘飛機抵達聯合冰川,然後再飛到南極點或者南極內陸。
這不僅考驗著旅行者的探險精神,還考驗著旅行者的經濟實力。目前只有兩家南極點運營公司,其報價大概是USD$60000—USD$80000,而且價格逐年攀升。
除此之外,還有帆船、游艇、觀景飛機等小眾方式。

南極只有夏、冬兩季,11月至3月為夏季,4月至10月為冬季。夏季平均氣溫為5 ℃-- -5℃,極端天氣狀態下氣溫可能在-10℃。不同時間前往南極所看到的景緻很不一樣,當然其旅游價格也相差很大。
11月是南極初夏,冰雪剛剛開始融化,某些地方因受冰封還不能前往。
11月—12月中旬是企鵝求偶交配、銜石築巢期,有些企鵝家庭已經開始孵育寶寶了。
12月底—2月冰雪逐漸融化,這是 南極洲 最溫暖、氣候最穩定、極地寶貝們最活躍的時間段。小企鵝寶寶已經長到父母一樣高,等真正褪去絨毛後,就要學會游泳;學會捕食;學會獨立了。
2月底—3月是夏末,部分動物會向南遷徒,離家避寒,卻是觀賞鯨魚最好的時期。
下午15:30我們十一位極客隨同其他游客一起登上亞特蘭蒂郵輪(OCEAN ATLANT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