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國漫步(南非行記)




紀念館一層“英雄大廳”
游客穿過巨大的柚木前門進入到紀念館,此時,迎接他們的是一個令人驚奇的建築物:宏偉的高穹頂大廳,它的體積是25×25×41米, 大理 石的地板、給人印象深刻的 大理 石中楣(92米長,2.3米高),大廳描述了大遷徙時期的歷史場景。四個黃色 比利時 玻璃製成的巨大拱窗位於大廳的側面,皆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讓人覺得這裡就是一個令人敬畏的地方,就如寺廟一樣……

與歷史有關的中楣是由27塊 意大利 大理 石組成。上面的雕塑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景象,儘管它們是由四個不同的藝術家共同完成的,但它確實是一個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其描述了1835至1852年遷徙過程中的悲傷和喜悅; 不但描繪出了大遷徙的政治歷史及其意義,還描繪出了它在社會文化方面的巨大意義。

位於先民紀念館地下展廳的博物館收藏著很多先民時期的展品,這些展品配有大背景說明板,從各個角度全面地介紹了當時先民的情況,包括他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們與 南非 其他種族之間的互動關係。展廳中還有當時先民的衣服、交通工具和武器等實物。在展廳的中部有一個傳統的加工作坊,展示了製作車輪、加工皮革和雕制木器的工具,此外還設有專門的場地展示先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器具,如咖啡磨粉器、搗製藥草的棒槌和臼、製作蠟燭和皮鞋的模具等。








紀念塔位於紀念館底層,也是紀念館的中心焦點所在。“Cenotaph”一詞意為“空墓穴”,是彼得·雷蒂夫(Piet Retief)和其他在大遷徙中犧牲的移民象徵性的安息之地。它由自由邦省Parys地區的紅色 黃岡 岩而建。
衣冠冢(即:象徵性的墓穴)位於紀念塔禮堂的中部,每年12月16日正午12點的時候,陽光就會由紀念塔的穹頂開口照射進來。
明媚的陽光照射在“Ons vir jou, Suid-Afrika”上,意思是“一切為了你—— 南非 ”。建築師Gerard Moerdijk 詳細介紹了它的意義:陽光的照射象徵著上帝對移民先驅工作和生活的祝福。








建築物的四角有四座與整個建築融為一體的人物雕塑。他們分別代表四位在 荷蘭 移民遷徙戰鬥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沃特勒克斯的領袖,全部由灰白色花崗岩刻制而成。據說雕刻的人物原形都是根據遷徙者後人的真人容貌雕刻的,非常逼真。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晚期,這架牛車捐贈給 比勒陀利亞 師範學院,置於其門廳之中。該學院因搬遷後而不能安置它;歷經多次轉移後,最終被捐贈給先民紀念館。2003年,埃里克·霍爾姆修複了這架馬車,併在上面添加了傳統畫。
離開“先民紀念館”穿越 比勒陀利亞 (茨瓦內)的中心城區,到達下一景點“ 南非 總統府”。

比勒陀利亞 市政廳是很有特色的歐式建築。市政廳的巨型圓頂鐘塔有獨特的共32個鐘的鐘琴,還有擁有六千八百枝風管的巨大管風琴。市政廳前有紀念 比勒陀利亞 創始人比勒陀利烏斯父子(Andries Pretorius & M.W.Pretorius)的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