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末跟隨MEVLANA游土耳其
↑布爾薩 穆斯林得多愛藍和綠色,所以為清真寺製作的瓷磚都以藍綠色係為主,風格還是朴素 大方 的,也沒有珠寶華飾,也不會有人偷竊和搶劫,加上信徒虔誠的愛惜和維護,才可以跨越這麼多的時間出現我們的眼前。 ↑布爾薩 ↑布爾薩 ↑布爾薩 我是雪白純潔的棉花寶寶Pamukkale是由Pamuk(棉花)和Kale(城堡)兩個字組成的,棉花是指其色白如棉,遠看像棉花團,其實是堅硬的石灰岩地形。城堡是說它由整個山坡構成,一層又一層,形狀像城堡,故得名 棉花堡 。
那是堆積棉絮一般的一座“城堡”,玉一樣的半圓形白色天然階梯層層疊疊,猶如雪砌的梯田,遠看像大朵大朵的棉花矗立在山丘上,無數涓涓細流從丘岩間的縫隙潺潺流下,溫熱的水蒸氣讓 棉花堡 氤氳在淡淡的縹緲霧氣里,泉水積在臺階之間,形成一汪汪波瀾不興的水池,這便是有世界七大奇觀之譽的 土耳其 棉花堡 。(SU抄自某度)
↑棉花堡 ↑棉花堡 儘管我們去過 九寨溝 看過 黃龍 ,這樣的天池也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天工雖一樣的原理,但上帝和真主更寵愛土國,這裡的鈣華是雪白的,溫泉倒映進去的藍天和陽光,薄荷般的淺藍,養眼得不要不要的,可惜現在是12月,雖然水溫很好,卻不能現場就泡去。為了保護萬年鈣華,游客可以光腳走近去親密接觸這不真實的“雪景”。 ↑棉花堡 ↑棉花堡 ↑棉花堡 ↑棉花堡 據說2000多年來,從 希腊 人、 羅馬 人、塞爾柱人、奧斯曼人都深愛這裡的露天溫泉, 棉花堡 上還有希拉 波里 斯(Hierapolis)衛城,現在當然都只有斷壁殘垣還埋入地下,當年應該就是貴族們的溫泉度假別墅和會所吧。 ↑棉花堡 ↑棉花堡 水裡 的神靈,看我如是吧。。。。。 對不起親 ↑棉花堡 萬城之城-伊斯坦布爾--得瑟吧得瑟,你有這個資本!歡迎來到萬城之城--- 伊斯坦布爾 ,跨亞歐,扼黑海- 地中海 的城池,這裡才應該叫“中”國吧。。。。想當年奧斯曼帝國的風光,真是無限繁華! ↑伊斯坦布爾 在GALATA的塔上看海峽對面的藍色清真寺。 ↑伊斯坦布爾 因為被航班拖了一天,在伊城只有一天,建築上最最出色的聖 索非亞 教堂只能路過了,遺憾。
我們通過度媽來瞭解一下它有多牛吧:
首先,現存的教堂是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之命而於532至537年間建造,在之後一千年一直是世界上最大教堂,直到1519年被 塞維利亞 主教座堂取代。聞名於其巨大的圓頂,被譽為拜占庭式建築的典範及“改變了建築史”。
其次:設計師都是大牛---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Isidore of Miletus)及數學家 特拉 勒斯的安提莫斯(Anthemius of Tralles)。
第三:滄桑的身份歷史--正教大教堂、清真寺、拉丁大教堂、博物館。
索菲亞大教堂的名字源自 希腊 語“Ἁγία Σοφία”(上帝智慧)及拉丁語“Sancta Sophia”,原是正教會牧首 座堂,並且是拜占庭帝王儀式的首要場地,如加冕典禮。一度成為清真寺,現時是 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 的一所博物館。除了在1204年至1261年成為拉丁帝國的大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由360年落成直至1453年期間都是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1453年5月29日,聖索菲亞大教堂被轉為清真寺,直至1934年被改為博物館。
應該感謝當年 蘇丹 皇帝在改清真寺時只是讓人用泥把壁畫全部塗上,而不是鏟去。
↑聖索菲亞教堂 德國 皇帝送的禮物。。。。看看你們的禮物! ↑伊斯坦布爾 藍色清真寺,原名 蘇丹 艾哈邁 德清 真寺, 土耳其 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紀初由伊斯蘭世界著名古典建築師錫南的得意門生Mehmet Aga設計建造,因清真寺內牆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瓷磚裝飾故名,是 伊斯坦布爾 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藍色清真寺屬阿拉伯風格的圓頂建築,周圍有六根尖塔,象徵伊斯蘭教六大信仰,藍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伊斯坦布爾 勝利者都喜歡從 埃及 搶方尖碑,這個碑可惜因為尺寸太大,當時的船裝不下,只好丟了底下的最重的一部分。 ↑伊斯坦布爾 請跪下聽我介紹--藍色清真寺肯定是獅子座伊斯蘭教教義規定,信徒禮拜的方向必須朝向聖地 麥加 的克爾白。
傳說 麥加 聖寺有7塔,只有在 麥加 的清真寺才能有6塔。
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 的素丹艾哈邁 德清 真寺/藍色清真寺大圓頂直徑達27.5米,另有4個較小圓頂,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高43米,而且比一般清真寺多出一根。 是因為:在興建時,建築師聽艾哈邁德一世“黃金的”的命令,沒想到“黃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結果藍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建造藍色清真寺未使用一根鐵釘,建築結構嚴謹,外觀造型獨特,400年間歷經數次大地震安然無恙。清真寺的260個小窗、2萬多塊藍色磁磚、數百塊地毯和眾多阿拉伯書法藝術作品是該寺的重要看點。
↑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 我們在藍色清真寺裡面,包了頭,脫了鞋子,裝在塑料袋里自己拎著。人家穆斯林真正開始做禮拜時就不能進了,裡面此刻充滿的是異教徒們的萬國腳汗味。 ↑伊斯坦布爾 特別有城堡的感覺吧!建築給人心靈多大的影響力,可能比想象還多。 ↑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 我是古城EFES,沒看過聖經的人請起開!
以弗所,世上最大的 希腊 羅馬 古城
以弗所(Efes),這個新約《聖經》中出現過的地名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希腊 羅馬 古城。這裡曾經是 羅馬 帝國的五 大城 市之一,在古 希腊 和 羅馬 時期曾經繁榮盛極一時。
早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這裡就出現了人類的活動跡象,但 希腊 人登上歷史舞臺後,這裡才迎來了繁榮。當時以弗所憑藉著便利的海上貿易,發展成為 地中海 地區經濟文化最為繁盛的城市。
公元前334年, 亞歷山大 大帝把以弗所納入 希腊 帝國的版圖,此時是以弗所最為鼎盛的時期,人口達到了22萬,是整個小亞細亞地區商業、政治文化宗教的中心。古代的以弗所是一個繁榮的貿易港口城市,距離入 海口 不到1公里,但是經過幾百年的變遷它的入 海口 漸漸被淤泥填塞,以弗所賴以生存的海洋貿易遂告終結,加上 地中海 沿岸頻發的地震,以弗所難逃被遺棄的噩運,又經過了上千年最終淪為今天我們看到的 大理 石廢墟。
廢墟上的貓多到不可想象,都有點懷疑喵星人是這裡精靈。
古城 大理 石道路、高大巍峨的圖書館、大浴場、公共廁所、議會廳、劇院、妓院的遺跡都在,2000年前生活在這裡的還是很爽的。 ↑以弗所古城 ↑以弗所古城 ↑以弗所古城 我們是本城最美貌的菇涼在小鎮上遇上也是來旅游的妹紙,可愛陽光。 ↑布爾薩 在 土耳其 ,我們都得比較謙虛,人家的歷史真是有考古證明的5000的歷史,而且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是亞歐非的結點,東西貿易的必經之地,多少 中國 的絲綢、瓷器、茶葉運到這裡再分銷出去。正因為這麼重要的地理位置,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與 中國 的戰亂與爭霸相比,這裡才是真正的坐火藥桶上,誰強大誰就控制這裡,你方唱罷我登場,這些統治都留下了痕跡, 希腊 的劇場、 羅馬 的柱、拜占庭的穹頂、奧斯曼的瓷磚,更別說那些清真寺的尖塔、水池,山谷里的黑暗教堂地下城。。。。。真是值得慢慢憑吊懷念。如此想來 中國 的重覆式的歷史單純許多。 我是話癆,非喜勿繼續且說去程,飛都飛到地窩堡機場(註意,這個堡是讀PU),說是達不到降落條件,天上盤旋半小時,活活給停吐魯蕃了,本來還是開心的,以為可以出去玩呢,結果就集中在候機廳等通知,一等就是三小時。
那是堆積棉絮一般的一座“城堡”,玉一樣的半圓形白色天然階梯層層疊疊,猶如雪砌的梯田,遠看像大朵大朵的棉花矗立在山丘上,無數涓涓細流從丘岩間的縫隙潺潺流下,溫熱的水蒸氣讓 棉花堡 氤氳在淡淡的縹緲霧氣里,泉水積在臺階之間,形成一汪汪波瀾不興的水池,這便是有世界七大奇觀之譽的 土耳其 棉花堡 。(SU抄自某度)
↑棉花堡 ↑棉花堡 儘管我們去過 九寨溝 看過 黃龍 ,這樣的天池也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天工雖一樣的原理,但上帝和真主更寵愛土國,這裡的鈣華是雪白的,溫泉倒映進去的藍天和陽光,薄荷般的淺藍,養眼得不要不要的,可惜現在是12月,雖然水溫很好,卻不能現場就泡去。為了保護萬年鈣華,游客可以光腳走近去親密接觸這不真實的“雪景”。 ↑棉花堡 ↑棉花堡 ↑棉花堡 ↑棉花堡 據說2000多年來,從 希腊 人、 羅馬 人、塞爾柱人、奧斯曼人都深愛這裡的露天溫泉, 棉花堡 上還有希拉 波里 斯(Hierapolis)衛城,現在當然都只有斷壁殘垣還埋入地下,當年應該就是貴族們的溫泉度假別墅和會所吧。 ↑棉花堡 ↑棉花堡 水裡 的神靈,看我如是吧。。。。。 對不起親 ↑棉花堡 萬城之城-伊斯坦布爾--得瑟吧得瑟,你有這個資本!歡迎來到萬城之城--- 伊斯坦布爾 ,跨亞歐,扼黑海- 地中海 的城池,這裡才應該叫“中”國吧。。。。想當年奧斯曼帝國的風光,真是無限繁華! ↑伊斯坦布爾 在GALATA的塔上看海峽對面的藍色清真寺。 ↑伊斯坦布爾 因為被航班拖了一天,在伊城只有一天,建築上最最出色的聖 索非亞 教堂只能路過了,遺憾。
我們通過度媽來瞭解一下它有多牛吧:
首先,現存的教堂是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之命而於532至537年間建造,在之後一千年一直是世界上最大教堂,直到1519年被 塞維利亞 主教座堂取代。聞名於其巨大的圓頂,被譽為拜占庭式建築的典範及“改變了建築史”。
其次:設計師都是大牛---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Isidore of Miletus)及數學家 特拉 勒斯的安提莫斯(Anthemius of Tralles)。
第三:滄桑的身份歷史--正教大教堂、清真寺、拉丁大教堂、博物館。
索菲亞大教堂的名字源自 希腊 語“Ἁγία Σοφία”(上帝智慧)及拉丁語“Sancta Sophia”,原是正教會牧首 座堂,並且是拜占庭帝王儀式的首要場地,如加冕典禮。一度成為清真寺,現時是 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 的一所博物館。除了在1204年至1261年成為拉丁帝國的大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由360年落成直至1453年期間都是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1453年5月29日,聖索菲亞大教堂被轉為清真寺,直至1934年被改為博物館。
應該感謝當年 蘇丹 皇帝在改清真寺時只是讓人用泥把壁畫全部塗上,而不是鏟去。
↑聖索菲亞教堂 德國 皇帝送的禮物。。。。看看你們的禮物! ↑伊斯坦布爾 藍色清真寺,原名 蘇丹 艾哈邁 德清 真寺, 土耳其 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紀初由伊斯蘭世界著名古典建築師錫南的得意門生Mehmet Aga設計建造,因清真寺內牆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瓷磚裝飾故名,是 伊斯坦布爾 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藍色清真寺屬阿拉伯風格的圓頂建築,周圍有六根尖塔,象徵伊斯蘭教六大信仰,藍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伊斯坦布爾 勝利者都喜歡從 埃及 搶方尖碑,這個碑可惜因為尺寸太大,當時的船裝不下,只好丟了底下的最重的一部分。 ↑伊斯坦布爾 請跪下聽我介紹--藍色清真寺肯定是獅子座伊斯蘭教教義規定,信徒禮拜的方向必須朝向聖地 麥加 的克爾白。
傳說 麥加 聖寺有7塔,只有在 麥加 的清真寺才能有6塔。
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 的素丹艾哈邁 德清 真寺/藍色清真寺大圓頂直徑達27.5米,另有4個較小圓頂,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高43米,而且比一般清真寺多出一根。 是因為:在興建時,建築師聽艾哈邁德一世“黃金的”的命令,沒想到“黃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結果藍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建造藍色清真寺未使用一根鐵釘,建築結構嚴謹,外觀造型獨特,400年間歷經數次大地震安然無恙。清真寺的260個小窗、2萬多塊藍色磁磚、數百塊地毯和眾多阿拉伯書法藝術作品是該寺的重要看點。
↑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 我們在藍色清真寺裡面,包了頭,脫了鞋子,裝在塑料袋里自己拎著。人家穆斯林真正開始做禮拜時就不能進了,裡面此刻充滿的是異教徒們的萬國腳汗味。 ↑伊斯坦布爾 特別有城堡的感覺吧!建築給人心靈多大的影響力,可能比想象還多。 ↑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 我是古城EFES,沒看過聖經的人請起開!
以弗所,世上最大的 希腊 羅馬 古城
以弗所(Efes),這個新約《聖經》中出現過的地名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希腊 羅馬 古城。這裡曾經是 羅馬 帝國的五 大城 市之一,在古 希腊 和 羅馬 時期曾經繁榮盛極一時。
早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這裡就出現了人類的活動跡象,但 希腊 人登上歷史舞臺後,這裡才迎來了繁榮。當時以弗所憑藉著便利的海上貿易,發展成為 地中海 地區經濟文化最為繁盛的城市。
公元前334年, 亞歷山大 大帝把以弗所納入 希腊 帝國的版圖,此時是以弗所最為鼎盛的時期,人口達到了22萬,是整個小亞細亞地區商業、政治文化宗教的中心。古代的以弗所是一個繁榮的貿易港口城市,距離入 海口 不到1公里,但是經過幾百年的變遷它的入 海口 漸漸被淤泥填塞,以弗所賴以生存的海洋貿易遂告終結,加上 地中海 沿岸頻發的地震,以弗所難逃被遺棄的噩運,又經過了上千年最終淪為今天我們看到的 大理 石廢墟。
廢墟上的貓多到不可想象,都有點懷疑喵星人是這裡精靈。
古城 大理 石道路、高大巍峨的圖書館、大浴場、公共廁所、議會廳、劇院、妓院的遺跡都在,2000年前生活在這裡的還是很爽的。 ↑以弗所古城 ↑以弗所古城 ↑以弗所古城 我們是本城最美貌的菇涼在小鎮上遇上也是來旅游的妹紙,可愛陽光。 ↑布爾薩 在 土耳其 ,我們都得比較謙虛,人家的歷史真是有考古證明的5000的歷史,而且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是亞歐非的結點,東西貿易的必經之地,多少 中國 的絲綢、瓷器、茶葉運到這裡再分銷出去。正因為這麼重要的地理位置,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與 中國 的戰亂與爭霸相比,這裡才是真正的坐火藥桶上,誰強大誰就控制這裡,你方唱罷我登場,這些統治都留下了痕跡, 希腊 的劇場、 羅馬 的柱、拜占庭的穹頂、奧斯曼的瓷磚,更別說那些清真寺的尖塔、水池,山谷里的黑暗教堂地下城。。。。。真是值得慢慢憑吊懷念。如此想來 中國 的重覆式的歷史單純許多。 我是話癆,非喜勿繼續且說去程,飛都飛到地窩堡機場(註意,這個堡是讀PU),說是達不到降落條件,天上盤旋半小時,活活給停吐魯蕃了,本來還是開心的,以為可以出去玩呢,結果就集中在候機廳等通知,一等就是三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