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爪哇,從布洛莫活火山到龍目島庫塔




到岸後走到訂好的bungalow,其實淡季完全不用預定,walk in可以找到更適合的。T島各處還在 大興 土木,估計游客漸漲。等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才入住此程最失敗的酒店。出門吃飯,海水一般清澈,不及 菲律賓 ,好在天氣很好。
跟往常無異,午睡後找海灘嬉水浮潛,回駐地清洗。浮潛能夠看到海灘邊白化嚴重的珊瑚,稍遠就有不少魚了。沙灘還是細軟的 白沙 ,人也很少。
晚餐去了當地人的快餐店,10元的配搭盒飯。還在晚餐,大雨傾盆而至……飯時還跟老人們講雨季容易被淹,果不其然飯後就是涉水澤國了。雨稍小,用塑料袋套頭奔,奔入水淹澤國的巷道。後來跑出來訂第二天浮潛tour時,中介說是新年來第一場雨。不過海邊主道依舊歌舞升平,全不受影響。



早十點從港口出發,船是玻璃底的,不下海浮潛的也可以看到海底。雨季不下雨的時候風浪也大過旱季,第一個點適應一下。第一個點是珊瑚,沒有陽光顏色不夠艷麗。
第二個點剛剛下去就感覺到刺痛,當下反應應該是被咬了,果然聽到叫Jellyfish,趕緊上船。從玻璃底可以看到雞蛋大小的水母游來游去。好在不大,雖然遭了十多處,兩三小時後就散去了。
午餐在A島,給的是在T島上船時點的簡餐。吃飯時有兜售珍珠飾品,珠型色澤不均勻,但價格不錯,跟老人熬到300三條。
飯後到第三個潛點,這裡經常出現海龜。這裡出海每次下海會有一個“導游”,跟緊他會發現更多,這次有機會看到了海龜。在T島還有一個海龜保護組織,從農人手中找來海龜蛋,在掩體孵化後放在池子里養大,再放歸大海。






從Bangsal到 聖吉吉 差不多1小時車程,300K車費,沿途都在海邊行駛,這一段因為火山灰的緣故,沙灘都是黑色,風浪也比較大,適合衝浪。
到了Homestay,老闆模樣是全不像當地人,問過知道是 日本 人。小店就乾凈多了。
照例找地方午飯,周圍是當地人的小食攤,基本就三種食物,粉面和炒飯,鮮榨果汁不錯,牛油果類的5元一大杯。
飯後去找了下附近海灘,浪濤洶涌,聲響震耳。當地的小孩就在海邊抱一塊泡沫跟著浪玩耍。傍晚我們也融入了衝浪的行列。但沒有掌握要領,常常被浪打翻,退浪又吸進海裡。不過玩耍總是愉快的。
晚餐還是小食攤解決,回到住處,住店的小派對已經開始了。大家圍棚而坐,花生米糯米酒,唱歌吉他。老人們也感受下國際小分隊的歡樂。





酒店在庫塔附近,近乎山地的沿海公路,偶爾看到山崖海濱。這是此程最後一站,酒店含早晚餐。整個酒店都是以當地材料修建,高開間斜頂草屋,露天衛生間,石木竹的綜合應用。按例午餐午休後再去海灘。這裡的海灘已是白色細沙,港灣泊船,山崖秀美。玩了倆小時各種拍,到雨來前又乘酒店免費巴士回住處。




從Kuta往回時雨季的雨如期而至,躲了四次,一次在一個傳統民居的景點,一次在路邊當地人歇息的草棚,一次在一家未完成的房屋裡,還有一次在另一處沙灘入口的 大樹 下。來 龍目島 南部,更多的是西方人,大多是來衝浪和學習衝浪。設施和條件應該還做不到國人喜歡的酒店狀態。
午餐回到安頓老人的餐廳,這是這個海灘唯一條件不錯的餐廳,收費也相對高些。老人們已通過到餐廳的 中國 人點了餐。這裡飲品的吸管很有特色,是細竹管。在衛生間也寫明不要扔來自外部的紙,而用他們綠色生態的紙。白色基調,掛畫也是當地特色趕牛入海灘的畫面。午餐後下海玩了一下“衝浪”。沒有租浪板,不過感覺如果上手,還是能找到方法。這裡的浪比起 聖吉吉 附近的黑沙大浪要溫柔許多,由著浪頭起伏,把握大浪來時跳躍上浪頭的時機還是很好玩的。
差不多雨來時我們往回,酒店的車已經來接了。休整後本來想再出門一趟,雨還是擋了腳步。正好老闆開店,跟這個49歲的老搖滾聊了聊。原來他和兒子都是學建築的,開了這個很好利用當地材料的店,開業也不到一年。除了這裡時斷時續的信號和尚未完工的游泳池,其他都很好。
是夜,老闆和家人的小樂隊在客人延遲到來的情況下,還是搞了小演出,又成了我們一家人專場。坐好巴巴掌拍好,老人們說起他們熟悉的印尼民歌《哎喲媽媽》,可惜太古老,沒法演奏。








早餐後帶著小狗又去了一次selang benalak,微浪清風,不知何時歸。
繼續往Kuta方向騎了一段,看見一涼棚,上去望海。雨季展現了偶爾的碧海藍天。預留時間往回,路邊偶遇一條半米長的蜥蜴,想停車拍照,一激動摩托翻了,蜥蜴也跑不見了。
從酒店到機場半小時車程, 龍目島 機場不大,要進到裡面才有換票的。一時心想托運行李以免上機找不到地方擱,哪知這飛機相當空。這一舉動直接導致後來花了一小時等待行李。
出了 雅加達 的T1,同樣用了機場門口的 租車 , 租車 分成了幾個區域,價格也分成幾檔。我們去的區域收費300K,不堵車半個多小時,堵車是一個多小時,然而 雅加達 就沒見不堵的時候。到 雅加達 已經臨近5點,附近逛了下mall,沒再去大清真寺等地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