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西北,絲路遺韻【武威、張掖、嘉峪關、敦煌】
繞過大佛殿便是藏經殿,令人矚目的是,
這裡展出了國寶級的《北藏》和明代正統年間用金泥抄寫的《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張掖大佛寺保藏有一批篇目內容極為齊全的佛教典籍,總數達六千多捲。
其中最重要的有:明英宗在位期間,由宮廷司禮監在 北京 雕刻印刷,特敕賜的《大明三藏聖教北藏 》。
該經全部採用手寫漢文木雕印刷,不僅書法雋秀,刀工精美,而且圖文並茂,
裝幀工藝高超,是不可多得的佛教藝術珍寶。
由於有了頒賜給大佛寺的《北藏》做藍本,時值駐守在張掖的欽差太監王貴,
又出資將《北藏》的第一部分《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用金泥重新抄錄,共600捲。
在大佛寺原藏經殿中,有幸看到了這部金經。
金經以名貴的紺青紙為本,用金泥書寫,整部經書端莊 大方 、
華美的龍紋圖案,工整秀麗的書法,精美絕倫,不僅是佛典之寶,
也是大佛寺的鎮寺之寶,稱為價值連城的「國寶」。
這麼多的佛經,不但歷經了自然災害、亂世戰火,
更在文革紅衛兵瘋狂損壞的十年浩劫中,竟然仍舊保存完好,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據介紹,1941年,馬步芳的部隊進駐大佛寺之前,國民黨張掖縣書記張聲威與本寺顯和尚商定,
將所有經櫃封存在藏經殿東排金柱之後,砌上磚牆,全部秘密泥封在藏經殿佛龕內,使佛經免遭破壞。
上個世紀,對古經捲保護創造奇蹟的是僧尼本覺(1901—1975),
1952年尼姑本覺,受恩師諦賢的指派,來到大佛寺住藏經閣看管經書,
幾十年裡,本覺對經捲默默守護,任憑世人用盡心計利誘威逼打探經書下落,她始終守口如瓶,
使得眾多經書國寶逃過多次劫難。
尤其是文革期間,直到1975年,她火化圓寂後,
人們才在她的住所里發現了一暗門,打開後才發現了這些稀世之寶藏。
這個發現不亞於 敦煌 的藏經洞,本覺法師終身護經之功績深為世人所敬仰。
在藏經閣側邊於1998年為她樹立的盤坐蓮花、雙手合十、善目笑顏向遠方的雕像。
在大佛殿大殿上的匾額,
「無上正覺」是「無上正等正覺」的縮寫。
意思是指「修行達到完全的智慧和覺悟,也就是達到了無上的境界」,
這不正是本覺尼師的人生寫照嗎?
七彩丹霞地質公園在張掖的丹霞地質公園,我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
遼闊的彩色丘陵,令人震撼,讓人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七彩丹霞奇特的地貌,斑斕的色彩,磅礴的山體,是絕對的視覺震撼,
無怪乎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景觀。
七彩丹霞最令人震撼的莫過於其多變的色彩,
紅、橙、黃、綠、青、藍、紫的色調,順著山勢起伏呈現波浪狀,猶如斜鋪的彩條布,
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異常豔麗。
究竟要經歷了怎樣的風雨侵蝕,日積月累,
才形成今日層次分明的色彩?
你永遠不會知道~
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的紅色礫石、
砂岩和泥岩 ,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既魔幻又絢麗。
藍天、白雲、山峰、丹霞,構成了張掖最驚艷的風景。
登上觀景台,極目遠眺,即便是小尺度的石峰,層級錯落交替,
亦是蒼勁雄渾,充滿陽剛之美。
七彩丹霞最震撼人的,
在於黎明破曉時的燦若明霞,
更在於黃昏時的變換無窮,雨後的艷麗亦頗有可觀。
根據個人觀察,4號觀景台不見得是日落的最佳拍攝地點,
由於多數人都慕名停留在4號觀景台等待日落,
反而錯失了在其他觀景台觀賞日落的經驗,
其實很可惜。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歎!
站在觀景台高處俯瞰丹霞日落,暖陽灑在七彩的丘陵上,斑斕至極。
住宿於景區外的農家院有一個優惠,
只要在進入景區時登記好,憑著票蓋章,
則可以在第二天清晨繳納20元的觀光車費後再次進入,
這是為了方便一些攝影愛好者拍攝日出。
這裡展出了國寶級的《北藏》和明代正統年間用金泥抄寫的《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張掖大佛寺保藏有一批篇目內容極為齊全的佛教典籍,總數達六千多捲。
其中最重要的有:明英宗在位期間,由宮廷司禮監在 北京 雕刻印刷,特敕賜的《大明三藏聖教北藏 》。
該經全部採用手寫漢文木雕印刷,不僅書法雋秀,刀工精美,而且圖文並茂,
裝幀工藝高超,是不可多得的佛教藝術珍寶。
由於有了頒賜給大佛寺的《北藏》做藍本,時值駐守在張掖的欽差太監王貴,
又出資將《北藏》的第一部分《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用金泥重新抄錄,共600捲。
在大佛寺原藏經殿中,有幸看到了這部金經。
金經以名貴的紺青紙為本,用金泥書寫,整部經書端莊 大方 、
華美的龍紋圖案,工整秀麗的書法,精美絕倫,不僅是佛典之寶,
也是大佛寺的鎮寺之寶,稱為價值連城的「國寶」。
這麼多的佛經,不但歷經了自然災害、亂世戰火,
更在文革紅衛兵瘋狂損壞的十年浩劫中,竟然仍舊保存完好,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據介紹,1941年,馬步芳的部隊進駐大佛寺之前,國民黨張掖縣書記張聲威與本寺顯和尚商定,
將所有經櫃封存在藏經殿東排金柱之後,砌上磚牆,全部秘密泥封在藏經殿佛龕內,使佛經免遭破壞。
上個世紀,對古經捲保護創造奇蹟的是僧尼本覺(1901—1975),
1952年尼姑本覺,受恩師諦賢的指派,來到大佛寺住藏經閣看管經書,
幾十年裡,本覺對經捲默默守護,任憑世人用盡心計利誘威逼打探經書下落,她始終守口如瓶,
使得眾多經書國寶逃過多次劫難。
尤其是文革期間,直到1975年,她火化圓寂後,
人們才在她的住所里發現了一暗門,打開後才發現了這些稀世之寶藏。
這個發現不亞於 敦煌 的藏經洞,本覺法師終身護經之功績深為世人所敬仰。
在藏經閣側邊於1998年為她樹立的盤坐蓮花、雙手合十、善目笑顏向遠方的雕像。
在大佛殿大殿上的匾額,
「無上正覺」是「無上正等正覺」的縮寫。
意思是指「修行達到完全的智慧和覺悟,也就是達到了無上的境界」,
這不正是本覺尼師的人生寫照嗎?
七彩丹霞地質公園在張掖的丹霞地質公園,我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
遼闊的彩色丘陵,令人震撼,讓人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七彩丹霞奇特的地貌,斑斕的色彩,磅礴的山體,是絕對的視覺震撼,
無怪乎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景觀。
七彩丹霞最令人震撼的莫過於其多變的色彩,
紅、橙、黃、綠、青、藍、紫的色調,順著山勢起伏呈現波浪狀,猶如斜鋪的彩條布,
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異常豔麗。
究竟要經歷了怎樣的風雨侵蝕,日積月累,
才形成今日層次分明的色彩?
你永遠不會知道~
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的紅色礫石、
砂岩和泥岩 ,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既魔幻又絢麗。
藍天、白雲、山峰、丹霞,構成了張掖最驚艷的風景。
登上觀景台,極目遠眺,即便是小尺度的石峰,層級錯落交替,
亦是蒼勁雄渾,充滿陽剛之美。
七彩丹霞最震撼人的,
在於黎明破曉時的燦若明霞,
更在於黃昏時的變換無窮,雨後的艷麗亦頗有可觀。
根據個人觀察,4號觀景台不見得是日落的最佳拍攝地點,
由於多數人都慕名停留在4號觀景台等待日落,
反而錯失了在其他觀景台觀賞日落的經驗,
其實很可惜。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歎!
站在觀景台高處俯瞰丹霞日落,暖陽灑在七彩的丘陵上,斑斕至極。
住宿於景區外的農家院有一個優惠,
只要在進入景區時登記好,憑著票蓋章,
則可以在第二天清晨繳納20元的觀光車費後再次進入,
這是為了方便一些攝影愛好者拍攝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