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為“門前冷落車馬稀”,但唯獨愛這靜靜韻味
一直想著浦口太遠,但還是坐地鐵轉公交到達了 中山 碼頭。因為有個一直想看看有著百年曆史的浦口火車站,🚞那裡的獨特和歷史氣息吸引著我從南貫穿到北…
聽爺爺講,早年 中山 碼頭人頭攢動,車水馬龍好熱鬧,可是現在冷清了許多,橋多了,路多了,船就少了。
現在一眼望去都是集裝箱的貨船,天氣良好時可以看到長江大橋。不一會坐著輪渡到了浦口碼頭…
今天也為這百年曆史的火車站配了自己最喜愛的旗袍,只緣身在民國中。
走出碼頭,一抬頭就看見了一個三層樓的 南京 北站,又叫浦口火車站,是有 南京 名族資本家王佐卿先生1908年-1914年承建,至今正好100年,是保存良好的民國特色火車站,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廊在車站側邊,穩重大氣, 大方 ,與別的站點盡顯與眾不同的氣息。
車站前方是廣場和 中山 停 靈臺 ,1929年 中山 先生靈柩在此放置。停 靈臺 最顯著的特征是體現方圓合一的特點,古樸氣息撲面而來。
浦口火車站位於長 江南 岸,民國時期唯一進京入口,津浦鐵路南端終點。照片所在原候車大廳
現如今裡面基本是雜物堆積,未好好規整。繞著候車大廳半圈就到了通往月臺的排隊處。
寫到這要峰迴路轉了,拱形長廊候車室外面有一個鐵門現在管理稍嚴,可能要花10元坐三輪車從遠處繞行。在那邊先看到的是鐵路哦。
比較清晰的軌道有三條,還有交錯,交叉的短道鐵道。像是為短途運輸的而設計的。鐵道上面雜草叢生,石子鋪路。還有車展人員揮舞著小旗,進行運輸,也好,讓這條軌道隨著時間依然留住生機勃勃。 最主要介紹的就是月臺了,斑駁的痕跡讓人自發地感嘆曾經這裡發生的故事。月臺兩邊的 法國 梧桐現在已經是參天入雲亭亭如蓋了。
1918年冬,朱自清去 北京 上學,在浦口火車站與父親話別,寫下了散文名篇《背影》。1919年春,毛澤東送 湖南 留法學生去 上海 ,在浦口火車站丟失了一雙布鞋,陷入困頓,幸遇老鄉,解了燃眉之急,這個典故出自(斯諾《西行漫記》)
1919年,孫 中山 在《實業計劃》里,把這裡列入建設重點。1927年,郭沫若在浦口火車站中轉渡江,到 南昌 去尋找革命同志。
1929年5月28日,裝運孫 中山 先生的靈柩的火車通過津浦鐵路從北平運抵浦口火車站,在這裡稍作停靠後通過浦口碼頭過江,最後安葬於 中山 陵……那麼多歷史人物也讓我們心生敬意。


昨日回家的時候,特地看了情深深雨矇矇有火車站的情節,真是在這裡拍攝的,一樣的站點。
也查了一下,電影《屠城血證》、《國寶》、《國歌》、《 南京 大屠殺》、《紫蝴蝶》、《理髮師》,電視劇《陳奐生上城》、《徐悲鴻》、《情深深,雨矇矇》、《如此多嬌》等等,無不攝有該站鏡頭。浦口火車站儼然成了 中國 影視劇的火車站拍攝基地。
沒想到曾經人群涌動的月臺在這一天是我一個人的舞臺。
小知識送給你們:浦口月臺是建築中的月臺,雨廊等附屬建築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車站大樓四周的走廊,也是 南京 最早一批採用進口熱軋H型鋼建造。 
一條條軌道承載多少歷史,碾過了多少歷史時間。月臺的背後是佳作的誕生地。我們這些後輩在這裡靜靜觀望,回味著,思索著該怎麼延續下去智慧的結晶。
現在一批批攝影愛好者用鏡頭記錄了軌道的一個個細節,記錄著附近廠房,發電廠,老房子的最素然的樣貌。
這裡依然有些老城民在這裡守護,似乎在告誡我們不要忘記斑駁歷史,之後的續寫要靠我們了。
聽爺爺講,早年 中山 碼頭人頭攢動,車水馬龍好熱鬧,可是現在冷清了許多,橋多了,路多了,船就少了。
現在一眼望去都是集裝箱的貨船,天氣良好時可以看到長江大橋。不一會坐著輪渡到了浦口碼頭…



車站前方是廣場和 中山 停 靈臺 ,1929年 中山 先生靈柩在此放置。停 靈臺 最顯著的特征是體現方圓合一的特點,古樸氣息撲面而來。





1918年冬,朱自清去 北京 上學,在浦口火車站與父親話別,寫下了散文名篇《背影》。1919年春,毛澤東送 湖南 留法學生去 上海 ,在浦口火車站丟失了一雙布鞋,陷入困頓,幸遇老鄉,解了燃眉之急,這個典故出自(斯諾《西行漫記》)
1919年,孫 中山 在《實業計劃》里,把這裡列入建設重點。1927年,郭沫若在浦口火車站中轉渡江,到 南昌 去尋找革命同志。
1929年5月28日,裝運孫 中山 先生的靈柩的火車通過津浦鐵路從北平運抵浦口火車站,在這裡稍作停靠後通過浦口碼頭過江,最後安葬於 中山 陵……那麼多歷史人物也讓我們心生敬意。



也查了一下,電影《屠城血證》、《國寶》、《國歌》、《 南京 大屠殺》、《紫蝴蝶》、《理髮師》,電視劇《陳奐生上城》、《徐悲鴻》、《情深深,雨矇矇》、《如此多嬌》等等,無不攝有該站鏡頭。浦口火車站儼然成了 中國 影視劇的火車站拍攝基地。





現在一批批攝影愛好者用鏡頭記錄了軌道的一個個細節,記錄著附近廠房,發電廠,老房子的最素然的樣貌。
這裡依然有些老城民在這裡守護,似乎在告誡我們不要忘記斑駁歷史,之後的續寫要靠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