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兩日游

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對角線構圖法。牆上僅用一席綠色帘布使得新娘及家主所在位置突出。
這幅畫上,那個新娘表現得不是太開心。


這個著名畫家叫委拉斯凱茲(1599—1660),十七世紀 西班牙 畫家。


這幅沒有反光,上面就是沒玻璃。


是 荷蘭 17世紀繪畫大師楊·維梅爾的《畫室》。
畫家面對模特在畫畫。他一生沒有自畫像,只有這個背影。
楊·維梅爾(1632—1675年), 荷蘭 風俗畫家。 代表作品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花邊女工》。

亂七八糟的一家人,頭頂上的籃子里有一把劍,意味深長。

講解說,畫作表現的是一個皇后,將要被俘虜,她決定自殺。用毒蛇咬死自己。她表現得很安詳,可旁邊的女僕都很恐懼。有的還在哭泣。
這幅,畫得真是精美。但作者是誰,忘了。

看看他的地位:
提香·韋切利奧(Tiziano Vecellio,1490—1576)被譽為西方油畫之父,是 意大利 文藝復興後期 威尼斯 畫派的代表畫家。
提香·韋切利奧早期作品受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影響很深。提香的作品比起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畫家的作品,更重視色彩的運用。對後來的畫家如魯本斯和普桑都有很大的影響。

提香·韋切利奧,相傳以90歲高齡告別人世。漫長的一生中,幾乎取得與米開朗基 羅平 分秋色的盛名。
雖然提香並無盛期文藝復興三傑那樣的博學多才,但他在色彩方面的造詣和絕技,是無人可與之匹敵的。
提香·韋切利奧之前的油畫,人們大多採用先畫素描稿,再層層上色的透明細膩的多次畫法。提香·韋切利奧在後期的作品中大膽採用了直接用色彩塑造形象的油畫技法,用明顯的筆觸描繪對象,使色彩在繪畫中不再依附於素描關係,具有了獨立意義。

提香的色彩和油畫技法,對後代畫家有著深遠的影響。

阿爾佈雷 希特·丟勒(1471-1528)生於 紐倫堡 , 德國 畫家、版畫家及木版畫設計家。
丟勒作為 德國 最偉大的畫家,他的藝術探索對 德國 的影響是深遠的。正如有人評論的那樣,“丟勒是德意志的代表民族畫家。他同時又是把 意大利 文藝復興思想帶進德意志,並開創了德意志民族藝術新紀元的藝術奠基人。”
恩格斯也曾高度評價過他,並把他和達· 芬奇 視為是需要巨人的時代所產生的巨人。

大師一生有600多幅油畫,2000幅素描,其中自畫像就有100多幅。

好畫太多。
國外這種直接掛的方式,真是好。讓人湊近欣賞,可以看得非常仔細。
接下來,到了雕塑館。我們是3點進館的,6點館要關門。最後半小時,去了雕塑館,走馬觀花,像跑步一樣在裡面轉了一下,挑自己覺得好看的拍了幾張照。


她目光朝下,仿佛在思考什麼。神情有點憂郁。

但是左邊這個又似乎像男的。
方面便一樣的頭髮,很生動。

是耶蘇小時候的樣子。這是我聽講解的。




表現的是某個主教非常認真地抄經書。夜以繼日特別敬業的那種。

時間快來不及了。我又在四周逛了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