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東歐丨捷克·奧地利·匈牙利









克魯姆洛夫 和 哈爾施塔特 都是很美的小鎮,但如果兩個只能游覽一個的話,我還是更推薦哈鎮。雖然 克魯姆洛夫 已經夠小了,哈鎮好像還要更小,但是它依山傍湖,寧靜美麗,而且木屋和小店也是好美,這麼用心地種樹種花,還要半山腰上的美麗墓地,和小伙伴一致覺得住在這裡的人幸福指數一定很高。

叫了taxi說要去火車站,本以為是到 哈爾施塔特 的火車站,結果沒多久就到了,才發現是Obertraun的火車站,司機說 哈爾施塔特 站在另一頭,挺遠的需要坐船還是怎麼的,而這裡坐火車過去只要一個站,很近,於是我們就下車了。其實我們是知道有倆火車站、一近一遠的,只是以為打車的話就也能到哈爾施特他的車站了,結果似乎不行呀。
買了票看時刻表的時候才發現,雖然兩個站確實很近,三四分鐘就到 哈爾施塔特 站了,但是車次非常少啊,差不多一個小時才有一趟,現在要等下一趟還得半個小時。再看看我們之前買好的從 哈爾施塔特 去 維也納 的車票,好巧,我們待會兒能到達哈的時間和我們下一趟火車需要從哈出發的時間居然是一樣的…於是我仔細看了時刻表和站名,也許這裡發出的車就是能到 維也納 的呢~結果發現並沒有 維也納 這個站…那我們怎麼趕得上,只能默默打算好待會一下車馬上找站台希望能跳上那一趟車,實在沒趕上也就另外買一張票了…旅途中這種插曲總是很多的,我們三個剛好都是經歷過臨時買車票甚至機票的人…但是我越想越覺得這個一樣的時間太巧,再仔細看票,發現去 維也納 是要換乘的,而中途換車的站就是能從obertraun這裡出發到達的,也就是說我們要搭的確實是同一趟車,只是提早了一個站上車…發現這個事情之後瞬間心情輕鬆了,所以在突然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時,人還是容易有點方,換乘這一茬當時就忘了,只想起要找能不能到 維也納 ……
還好,一切順利。



維也納維也納 ,大概不用多做介紹了。 維也納 (Vienna),位於多瑙河畔,是 奧地利 共和 國的首都,也是 奧地利 最大的城市 和政 治中心。因市內古典音樂氣氛濃厚,引來各國音樂家聚集於此,有“世界音樂之都”和“ 樂都 ”等美譽。
到達 維也納 中央火車站後,打車來到酒店,此時已是下午, 維也納 的天氣不是很好,很陰沉,後來還下起大雨來。 克恩滕大街今天除了晚上預訂了金色大廳的音樂會,下午並沒什麼游覽行程,主要就是到克恩滕大街買買東西。
克恩滕大街是 維也納 中心區的一條著名購物街,據說類似於 北京 的王府井,施華洛世奇的總店就在大街上。因為施華洛世奇就是 奧地利 品牌,這家總店的物品比較齊全,其他地方斷貨的飾品在這裡也能找到,所以還是值得來看一看的。不過價格好像倒也沒什麼優勢,有朋友說 布拉格 的都比這裡要便宜一些。店裡人不少,尤其是 中國 人和 韓國 人。
採購完施華洛世奇,我們又在其他幾家店轉了轉,發現時間還早,於是前往陶希特唱片行。 陶希特唱片行陶希特唱片行不算是一個景點,只是曾經在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出鏡,去的影迷多了,似乎就慢慢成了一個景點。我雖然挺喜歡這系列電影,也對唱片店里拍的場景印象深刻,但之前還真沒想著要去。恰巧半個月前,一個朋友去了 維也納 併在朋友圈發了照片,發現唱片店和當初拍電影時幾乎一模一樣啊,這才萌生了去看一看的想法。
當時主角在電影里聽的唱片應該已經絕版了,老闆還留著一張,我們進去時,老闆正在和一個姑娘交談,問她是不是因為電影來的,是不是 中國 人,2333看來這部電影在 中國 的影迷夠多的。姑娘說是 俄羅斯 的(所以老闆是怎麼能問出你是不是 中國 來的,長相差別不要太多…),老闆又問要不要和唱片拍照,姑娘欣然同意。原來唱片已經成了拍照道具啊…





後來在附近隨便進了一家看起來也還不錯的餐廳。



七八月份已經沒有 維也納 愛樂樂團的演出,只有Mozart Orchester 在演出,雖然咖位差了挺多,但本著“來都來了”的傳統想法,我們還是在網上預訂了今晚的演出票,最便宜的票是49歐元,雖然位置不太好,但反正也不是戲劇,能聽到也就行了,畢竟貴啊。附上網址: https://www.musikverein.at/








我們看演出之前還在說,如果聽著聽著太無聊了咋整,畢竟要聽兩個多小時,而我們都不太懂古典樂…後來事實證明也不至於太無聊,至少我們三個都在聽(或是發獃),也沒掏出手機來玩耍。但是旁邊坐著的兩個人從剛開始沒多久就睡著了…睡著了…也沒有要對這個現象上升什麼,只是我是真的不太能理解,也不是多麼高深的東西,就算沒有鑒賞水平,就當做一般音樂也是好聽的啊,演出才開始就睡覺,那為什麼還要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