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非洲,終生無憾”——妖妖姐INTO THE WILD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獨居或成對生活的紫胸佛法僧停留在枝頭,等待飛蟲。漂亮的身形羽毛是典型的藍綠色,拖著長尾說明它們是成年了。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白腰林鵙和紅腳的冕麥雞,白腰林鵙頭頂和腰都是灰色,頭二側是白色胸也是,飛起來類似鸚鵡,叫起來“吱吱,嘎嘎,唧唧”
冕麥雞我之前有拍到和文中提及過,這裡就略啦。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Dik Dik一種體型細小的羚羊,以它們的聲響來冠名。喜歡生活在灌木,它們非常機警,所以能拍到這樣清晰度非常有幸了。聽說它們奉行一夫一妻制,一生都會恩愛相伴,所以如果能看到一隻,那麼意味著邊上定有它的伴侶相隨。一對的它們如果有其中先行離去,另一隻亦會隨之仙逝。真的聽了為之動容。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下午的收穫不算太豐,於是回到住地。聽說住帳篷營地最主要任務就是完成洗漱這是頭等大事,這裡的用水,不要矯情水質,因為野外就是收集雨水加上外面用車拉來的水混用。 ↑Kati Kati Camp 所以想要洗澡要提前和工作人員說下,要過幾分鐘才可以。這幾分種里,工作人員會在帳篷幾米遠外生火燒水,再註入我們帳篷外有個帆布水桶,接著拉高水桶形成高低差水壓,成為我們的淋浴另外也為了防止動物接近水源。 ↑Kati Kati Camp 所以這裡生活是種不可多得的野外體驗, 不斷提醒自己用水要快再快,因為我慢一分鐘,外面工作人員就要多一次燒水,打水,提水,裝水。拿出本人最快紀錄,還是辛苦工作人員為我打了四桶水。
在老公洗澡時,我和工作人員閑聊,看他怎麼生火,用什麼水時,結果幾米遠外,就是聞到水味過來的疣豬一家。
還在我們帳篷排水管意外發現條蛇,好在它不算大,看它圓頭估計是無毒那種,不必驚奇我對蛇為什麼沒有怕意,全得益於初中時期,俺滴親媽讓我市場買了蛇自己跟著販子學殺,為了給我皮膚打下好的基礎是夠狠的吧。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老公很環保,只洗用了一桶水,所以火燒太旺,不需要了,工作人員取來水澆熄了火。 ↑Kati Kati Camp 我問他:這裡晚上都會出現什麼動物,除了狒狒外,真有大象麽?不踏壞帳篷?
“大象是真的會來,不會傷害的。因為動物一般不攻擊,除非餓或覺得你對它們是威脅。
問:這敞開的大水桶就是我剛纔洗澡的蓄水桶?(一共二個,其實一個快見底了)
“是呀,這個就是給大象喝的”
問:那如果乾季沒有雨,那水呢?如果雨季天天下雨,你又如何生火,給大家有熱水呢?
“那就是靠這藍色的方桶了,它能保溫至少三天呢”他還讓我伸手指試試水溫,果真還很燙手。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CAMP魅力來自於它帶給人的“完全回歸自然”的感覺,讓自己成為無比廣闊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和所有動物只隔一帆布的距離,感受伸手摘星的奇妙體驗,吃飯時有隻土狼在我的餐桌前最多5米從容走過。但是手機都在“集中營”充電,來不及去拿。 ↑Kati Kati Camp 晚飯時所有旅客坐在位子上,由服務員依次拿著食物到座位前添加。食物有麵包,湯,米飯,茄子,羊肉,番茄,甜點。服務員既是廚師,又是伙夫,服務員,還是保鏢和守夜人,還有兩個女旅客索性要求到草原上生篝火,放兩把椅子聊天,我對老公說我和她們的膽子只差幾杯酒而已。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一般入夜回到帳篷休息,沒事避免外出帳篷走動,有事找工作人員,都要用馬燈晃打信號,讓工作人員來接你,進出帳篷的速度要快,以免蛇蟲小動物竄入。哦有意思的是這裡的morning call 就是直接工作人員到點在帳篷外很低聲地叫我們。 ↑Kati Kati Camp D9【Serengeti中部--肯尼亞- Masai mara】今天要驅車趕往 tarime關口Isebania 邊境入境 肯尼亞 ,所以也就多拍路邊風情,沿路順過的動物。6點半開,7點20出Serengeti在路上,我們問了ZUBIN得知晚上我們帳篷外有很多種聲音尤其後半夜動物發出嘻嘻索索聲音是動物在舔草上的露水。 ↑Kati Kati Camp 村落很落後,但是依舊顯現著當地人鬆散自由的生活,不急不趕的悠閑 ↑Kati Kati Camp 邊境路上發現禿鷹和長嘴鳥吃路邊一頭死去到牛。 ↑Kati Kati Camp 一路有很多村莊,也稍為勤快們的把樹幹圍城圓形牛欄。路還遇警察檢查車輛,喇叭,轉向燈,反光鏡,雨刮器,其實就是收費藉口。
我還是沿路儘量偷偷拍下了一些當地人民的生活面貌,約3H過了馬拉河全是拳頭大的石頭路,非常鋒利,路上還有礦場在採石(坦桑石)。基本上人住的地方看不到什麼野生動物出入,看來雙方磨合的很好,互不打擾。所有的水包括飲用水,日常用水,牲口飲水在河裡取,也難怪疾病傳播快。這裡的慢節奏,幾乎只有一個獃字,獃獃地木表情的趕集市,放羊,耕地,發獃取水。城裡人在摩托車上發獃,農村人在土堆上發獃。
13:30左右我們在再次進入 肯尼亞 ,車輛也重新換過,新司機就是令我們最滿意的James。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下午16:30左右來到Narok county 剛出Oloololo GATE就出現了位橫穿馬路的長頸鹿,如今的我都已審美疲勞。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James專業知識也夠全,更可貴的是洞察仔細的,知道做為游客的我們想看什麼,什麼時候該停車,什麼時候告訴我們相關動物的習性。southern ground hornbill外形奇特的紅臉地棲犀鳥是 非洲 常見的地犀鳥。這隻是公的因為,它嘴和腳是紅色的,雌的嘴是蘭紫色的。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疣豬大熱天的,這些野豬喜歡在泥里滾,既幫助降溫,又防止蟲子叮咬,泥土裹上身,形成天然的防曬霜Kori bustard草原上溜達的 南非 大鴇,像個無家可歸的漂泊者,眼神卻很堅定,多少帶著高傲氣息。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水羚 waterbuck在 馬賽 馬拉和 納庫魯 可以看到,故明思義它喜歡近水而居,這樣的濕地容易得到水份和食物。別看它們現在文靜模樣,它們可以遇到危險能快速游泳而逃滴。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一過邊境James就為我們貼心的升起了safari車頂,眼前是紅土路,站著車內看著車二旁間綠間黃的草原對世界保持微微喜悅的心情,知道在匱乏的生活中也能有豐滿的快樂。 馬賽 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 肯尼亞 西南部與 坦桑尼亞 交界地區,與 坦桑尼亞 塞倫蓋蒂動物保護區相連。該保護區始建於1961年,面積達1800平方公里。保護區內動物繁多,數量龐大,約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保護區(禁獵區)之一。
遠處駝鳥,果然這裡水份足,草長的很高很密。有一句話:遠離樹,遠離這密集草原,因為很多肉食動物都在裡面等著下酒菜呢。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和諧共處的大角斑羚和斑馬,大角斑羚背脊有三道橫線,就像刀割線,起初我以為是過於瘦顯露的骨頭,後來一查都有。有了這記號他們很好認,而且它們的長角扭成螺旋,喉部有一撮下垂的掛毛,雄的額頭有像綿羊毛一片。它們英文名非常好記,ELAND哈,對!像極了一個 韓國 衣服品牌。
冕麥雞我之前有拍到和文中提及過,這裡就略啦。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Dik Dik一種體型細小的羚羊,以它們的聲響來冠名。喜歡生活在灌木,它們非常機警,所以能拍到這樣清晰度非常有幸了。聽說它們奉行一夫一妻制,一生都會恩愛相伴,所以如果能看到一隻,那麼意味著邊上定有它的伴侶相隨。一對的它們如果有其中先行離去,另一隻亦會隨之仙逝。真的聽了為之動容。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下午的收穫不算太豐,於是回到住地。聽說住帳篷營地最主要任務就是完成洗漱這是頭等大事,這裡的用水,不要矯情水質,因為野外就是收集雨水加上外面用車拉來的水混用。 ↑Kati Kati Camp 所以想要洗澡要提前和工作人員說下,要過幾分鐘才可以。這幾分種里,工作人員會在帳篷幾米遠外生火燒水,再註入我們帳篷外有個帆布水桶,接著拉高水桶形成高低差水壓,成為我們的淋浴另外也為了防止動物接近水源。 ↑Kati Kati Camp 所以這裡生活是種不可多得的野外體驗, 不斷提醒自己用水要快再快,因為我慢一分鐘,外面工作人員就要多一次燒水,打水,提水,裝水。拿出本人最快紀錄,還是辛苦工作人員為我打了四桶水。
在老公洗澡時,我和工作人員閑聊,看他怎麼生火,用什麼水時,結果幾米遠外,就是聞到水味過來的疣豬一家。
還在我們帳篷排水管意外發現條蛇,好在它不算大,看它圓頭估計是無毒那種,不必驚奇我對蛇為什麼沒有怕意,全得益於初中時期,俺滴親媽讓我市場買了蛇自己跟著販子學殺,為了給我皮膚打下好的基礎是夠狠的吧。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老公很環保,只洗用了一桶水,所以火燒太旺,不需要了,工作人員取來水澆熄了火。 ↑Kati Kati Camp 我問他:這裡晚上都會出現什麼動物,除了狒狒外,真有大象麽?不踏壞帳篷?
“大象是真的會來,不會傷害的。因為動物一般不攻擊,除非餓或覺得你對它們是威脅。
問:這敞開的大水桶就是我剛纔洗澡的蓄水桶?(一共二個,其實一個快見底了)
“是呀,這個就是給大象喝的”
問:那如果乾季沒有雨,那水呢?如果雨季天天下雨,你又如何生火,給大家有熱水呢?
“那就是靠這藍色的方桶了,它能保溫至少三天呢”他還讓我伸手指試試水溫,果真還很燙手。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CAMP魅力來自於它帶給人的“完全回歸自然”的感覺,讓自己成為無比廣闊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和所有動物只隔一帆布的距離,感受伸手摘星的奇妙體驗,吃飯時有隻土狼在我的餐桌前最多5米從容走過。但是手機都在“集中營”充電,來不及去拿。 ↑Kati Kati Camp 晚飯時所有旅客坐在位子上,由服務員依次拿著食物到座位前添加。食物有麵包,湯,米飯,茄子,羊肉,番茄,甜點。服務員既是廚師,又是伙夫,服務員,還是保鏢和守夜人,還有兩個女旅客索性要求到草原上生篝火,放兩把椅子聊天,我對老公說我和她們的膽子只差幾杯酒而已。 ↑Kati Kati Camp ↑Kati Kati Camp 一般入夜回到帳篷休息,沒事避免外出帳篷走動,有事找工作人員,都要用馬燈晃打信號,讓工作人員來接你,進出帳篷的速度要快,以免蛇蟲小動物竄入。哦有意思的是這裡的morning call 就是直接工作人員到點在帳篷外很低聲地叫我們。 ↑Kati Kati Camp D9【Serengeti中部--肯尼亞- Masai mara】今天要驅車趕往 tarime關口Isebania 邊境入境 肯尼亞 ,所以也就多拍路邊風情,沿路順過的動物。6點半開,7點20出Serengeti在路上,我們問了ZUBIN得知晚上我們帳篷外有很多種聲音尤其後半夜動物發出嘻嘻索索聲音是動物在舔草上的露水。 ↑Kati Kati Camp 村落很落後,但是依舊顯現著當地人鬆散自由的生活,不急不趕的悠閑 ↑Kati Kati Camp 邊境路上發現禿鷹和長嘴鳥吃路邊一頭死去到牛。 ↑Kati Kati Camp 一路有很多村莊,也稍為勤快們的把樹幹圍城圓形牛欄。路還遇警察檢查車輛,喇叭,轉向燈,反光鏡,雨刮器,其實就是收費藉口。
我還是沿路儘量偷偷拍下了一些當地人民的生活面貌,約3H過了馬拉河全是拳頭大的石頭路,非常鋒利,路上還有礦場在採石(坦桑石)。基本上人住的地方看不到什麼野生動物出入,看來雙方磨合的很好,互不打擾。所有的水包括飲用水,日常用水,牲口飲水在河裡取,也難怪疾病傳播快。這裡的慢節奏,幾乎只有一個獃字,獃獃地木表情的趕集市,放羊,耕地,發獃取水。城裡人在摩托車上發獃,農村人在土堆上發獃。
13:30左右我們在再次進入 肯尼亞 ,車輛也重新換過,新司機就是令我們最滿意的James。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下午16:30左右來到Narok county 剛出Oloololo GATE就出現了位橫穿馬路的長頸鹿,如今的我都已審美疲勞。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James專業知識也夠全,更可貴的是洞察仔細的,知道做為游客的我們想看什麼,什麼時候該停車,什麼時候告訴我們相關動物的習性。southern ground hornbill外形奇特的紅臉地棲犀鳥是 非洲 常見的地犀鳥。這隻是公的因為,它嘴和腳是紅色的,雌的嘴是蘭紫色的。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疣豬大熱天的,這些野豬喜歡在泥里滾,既幫助降溫,又防止蟲子叮咬,泥土裹上身,形成天然的防曬霜Kori bustard草原上溜達的 南非 大鴇,像個無家可歸的漂泊者,眼神卻很堅定,多少帶著高傲氣息。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水羚 waterbuck在 馬賽 馬拉和 納庫魯 可以看到,故明思義它喜歡近水而居,這樣的濕地容易得到水份和食物。別看它們現在文靜模樣,它們可以遇到危險能快速游泳而逃滴。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一過邊境James就為我們貼心的升起了safari車頂,眼前是紅土路,站著車內看著車二旁間綠間黃的草原對世界保持微微喜悅的心情,知道在匱乏的生活中也能有豐滿的快樂。 馬賽 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 肯尼亞 西南部與 坦桑尼亞 交界地區,與 坦桑尼亞 塞倫蓋蒂動物保護區相連。該保護區始建於1961年,面積達1800平方公里。保護區內動物繁多,數量龐大,約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保護區(禁獵區)之一。
遠處駝鳥,果然這裡水份足,草長的很高很密。有一句話:遠離樹,遠離這密集草原,因為很多肉食動物都在裡面等著下酒菜呢。 ↑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和諧共處的大角斑羚和斑馬,大角斑羚背脊有三道橫線,就像刀割線,起初我以為是過於瘦顯露的骨頭,後來一查都有。有了這記號他們很好認,而且它們的長角扭成螺旋,喉部有一撮下垂的掛毛,雄的額頭有像綿羊毛一片。它們英文名非常好記,ELAND哈,對!像極了一個 韓國 衣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