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城紀🍃
行程安排
Day1. 同里 -觀前街-誠品書店
Day2.拙政園-山塘街-老閶門
以往去過的好幾個地方都想寫下游記,可行程太長資料繁多所以總是犯懶難以提筆,這次 蘇州 之行只有一天半的行程,正好當作小小的練筆,好激勵自己完成另外幾個游記的宏圖偉業吼吼 蘇遇此次的 蘇州 之行,源於煙花三月下 揚州 的春心涌動(也是源於想吃一口時令的青團,用 江南 的水, 江南 的糯米, 江南 的豆沙, 江南 的麥草做成的土生土長並且剛剛出鍋的青團)。近幾年每每到了春天,都渴望坐在 江南 岸邊,吹一吹溫潤的季風,然後發獃、發獃。前一陣正值早春,看到一篇關於青團的帖子,便再也不想按捺身處黃沙陰霾中的自己,心中只有一個執念:下,江,南。至於在 揚州 與 蘇州 之間, 蘇州 以青團+誠品書店+高鐵班次多,這三個優勢而勝出,畢竟我們是朝七晚五的職業女性,除了詩意還是要回家上班的。最終, 蘇州 ,在冥冥之中與你不期而遇。 這張照片拍攝於周六早晨8點酒店外,光華橋西的公交車站旁。一夜春雨的飄飄灑灑,潤澤了整個蘇城,滿眼的蔥蔥綠綠,拂面的溫潤春風,此刻只想一屁股坐在馬路牙子上,發獃,發獃 ↑姑蘇區 蘇州 城市街頭的花香,清晨乾凈整潔的路面,粉牆黛瓦穿街走巷時的靜謐。 ↑同里 ↑同里 ↑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 ↑鈕家巷 ↑拙政園 ↑拙政園 ↑拙政園 ↑老閶門 走進一個地方的生活,必定要品食當地的飯羹 ↑啞巴生煎 早晨慢慢享用剛出鍋的生煎,應該是是 蘇州 人生活的日常吧。
我們誤打誤撞,找到了藏在居民區里的生煎老店—啞 巴生 煎(蘇 安新 村店)。取餐窗口寫著:饅頭取處,我心想,哪有饅頭。。後來搜到一篇關於生煎的文章才知道,原來 蘇州 人管生煎包也叫生煎饅頭。桌上貼著吃生煎的秘訣:先開口,吸湯汁,再吃生煎。生煎上桌,剛出爐的先涼上一會兒,咬開一個小口,貪婪地吮吸生煎包里的湯汁,湯汁含在生煎里,略甜。裡面的湯超燙,不能急,不然會爆漿燙嘴。把湯汁嘬幹了,再吃肉餡兒和皮兒。肉餡有點點甜,普遍能接受那種程度,但我這種比較喜甜食的人,吃了兩個後都覺得有點膩,不比在家時,咸口兒的小籠包能吃一屜半。話說回來,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口中香氣繚繞,生煎饅頭的底是精華,小小一塊,像鍋巴一般越嚼越香。 ↑啞巴生煎 7塊錢一碗的素交面,滿滿一大碗,喜歡這種面的口感,細,軟硬適中 ↑啞巴生煎 看了看臺子上擺的肉粽子,琢磨了一下還是沒有嘗試,怕大早上吃下去跩的慌 ↑啞巴生煎 蘇州 還有另一特色的吃食,泡泡小餛飩,忘了嘗嘗,留個空白吧,人生兜兜轉轉,美食總不會被辜負的 ↑同里 蘇州 的大街小巷很多地方都飄著一股蒸食物的味道,各種糕團點心,而這次蘇城紀的絕對主角,是春天時令的糕點—青糰子。
鮮,是食物的鮮美之味,也是時令的新鮮初嘗。尋鮮,尋的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情懷。也許是一碗面、一塊糕、一道家常菜、一家隱世小店、一個有故事的人……
蘇州 人嗜甜,飲食中少不了一些可以體現甜蜜的元素。那些小巧玲瓏、五顏六色、甜而不膩的蘇式糕團,一直深得 蘇州 人的喜愛。當時令遇上甜蜜的糕團,在 蘇州 綠意盎然的春天裡,會碰撞出怎樣的飲食“火花”?我們的祖先早已給出了一個完美的答案:青團。 ↑同里 拿起一個還熱乎著的青團,輕輕咬一口,微燙的豆沙餡就流出來了,甜度剛剛好,而且非常綿軟細膩。麵皮糯糯的,很有韌勁,帶著濃郁的青草香氣。吃下一口,滿口清甜,回味許久,青團的魅力,真的不一般。或許你也會像我們一樣,因為一口甜蜜的青團,愛上一條滄桑的老街。 ↑同里 每年三月初至清明, 蘇州 的老字號糕團店里會飄來青團特有的漿麥草香。咬一口軟糯的青團,細膩的豆沙餡在舌尖化開,這感覺,就好像把春天吃進嘴、吞下肚,那種滿足感和飽腹感,是山珍海味、玉露瓊漿很難比擬的。 ↑同里 一顆顆青團碧綠生青,富有 光澤 ,像綠寶石一樣好看。 ↑同里 襪底酥,忘了吃, 蘇州 的小吃太多了,有緣再見。 ↑鈕家巷 這是在鈕家巷外的一家咖啡店,離 平江 路不遠,評價很高,但店名忘了 因為很小很小,我和妹子轉了半天都沒有找到,但它的位置很獨特,真真是一家街角的咖啡店,店里只有一個小哥兒,很帥很帥,像王力宏,牆上掛了很多獲獎證書,陰雨綿綿,凍的我們夠嗆,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焦糖瑪奇朵,還給我們拉了不一樣的花,店里兩張小桌子,還開著超大的熱風,我倆就在店里坐了很久很久 ↑老蘇州大客堂·特色小吃 南京 和蘇杭併為蟹黃包發源三大地, 蘇州 的蟹黃包更是有不同於 南京 的風味,湯足料多,餡料更加香甜,是 蘇州 很傳統的小吃。 ↑老蘇州大客堂·特色小吃 篤篤篤糖粥
糖粥細膩纏綿,用糯米熬出來,澆上又稠又厚的豆沙,拌上桂花,香甜不膩,小圓子軟糯可口,赤豆沙香甜入心
蘇州 的童謠:篤篤篤,買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吃子你的肉,還子你的殼。
後來翻閱了資料,才知道糖粥上的豆沙是要和下邊的糯米攪拌在一起,我和星星兩個北方女漢完全不知道糖粥的吃法,從上到下一勺一勺崴著吃,還以為自己的很淑女呵呵 ↑老蘇州大客堂·特色小吃 梅花糕是此次 蘇州 之行中我最熟悉的小吃了,之前在 南京 的小攤上被梅花糕焦焦彈彈的外殼和軟軟綿綿的餡料所傾倒,這次還是要再回味一下當年的甜蜜。
梅花糕是 江南 著名的風味特色小吃。源於明朝,發展到清朝時就成為 江南 地區最著名的傳統特色糕類小吃。相傳乾隆皇帝下 江南 時見其形如梅花,色澤誘人,故作品嘗,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回味無窮,勝過宮廷御點,拍手稱快。因其形如梅花,便賜名梅花糕,流傳至今。 ↑老蘇州大客堂·特色小吃 ↑老蘇州大客堂·特色小吃 兩面黃
兩面黃是 蘇州 傳統的麵食名吃,曾被稱為“麵條中的皇帝”。
此面有硬“兩面黃”和軟“兩面黃”之分,硬“兩面黃”是生面油炸,軟“兩面黃”是下的硬面濾乾再炸,要兩面都炸成金黃色,香味飄出,然後撈出放在盤子上,再將澆頭連滷澆在面上,讓麵條吸足鹵汁,味道又香又可口。 ↑拙政園 蘇州 粽子是 江蘇 傳統的地方名點,端午節食俗。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第二天我們為了儘早進拙政園,就在拙政園門口隨便買了個肉粽吃,不知道是因為餓了還是真的很好吃,軟糯的江米夾雜著肉塊,熱騰騰香噴噴,真是太美味了,顛覆了我只吃甜粽的觀念。
一般在外地碰到好吃的食物,只要是能打包帶走的,我都會再買一些,帶回家給家人或者自己繼續吃。逛完園子,我回到攤前問老闆多買點能不能便宜,我說要十個!老闆被我驚到了,但一下能賣十個,還是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可以。 ↑拙政園 ↑拙政園
Day1. 同里 -觀前街-誠品書店
Day2.拙政園-山塘街-老閶門
以往去過的好幾個地方都想寫下游記,可行程太長資料繁多所以總是犯懶難以提筆,這次 蘇州 之行只有一天半的行程,正好當作小小的練筆,好激勵自己完成另外幾個游記的宏圖偉業吼吼 蘇遇此次的 蘇州 之行,源於煙花三月下 揚州 的春心涌動(也是源於想吃一口時令的青團,用 江南 的水, 江南 的糯米, 江南 的豆沙, 江南 的麥草做成的土生土長並且剛剛出鍋的青團)。近幾年每每到了春天,都渴望坐在 江南 岸邊,吹一吹溫潤的季風,然後發獃、發獃。前一陣正值早春,看到一篇關於青團的帖子,便再也不想按捺身處黃沙陰霾中的自己,心中只有一個執念:下,江,南。至於在 揚州 與 蘇州 之間, 蘇州 以青團+誠品書店+高鐵班次多,這三個優勢而勝出,畢竟我們是朝七晚五的職業女性,除了詩意還是要回家上班的。最終, 蘇州 ,在冥冥之中與你不期而遇。 這張照片拍攝於周六早晨8點酒店外,光華橋西的公交車站旁。一夜春雨的飄飄灑灑,潤澤了整個蘇城,滿眼的蔥蔥綠綠,拂面的溫潤春風,此刻只想一屁股坐在馬路牙子上,發獃,發獃 ↑姑蘇區 蘇州 城市街頭的花香,清晨乾凈整潔的路面,粉牆黛瓦穿街走巷時的靜謐。 ↑同里 ↑同里 ↑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 ↑鈕家巷 ↑拙政園 ↑拙政園 ↑拙政園 ↑老閶門 走進一個地方的生活,必定要品食當地的飯羹 ↑啞巴生煎 早晨慢慢享用剛出鍋的生煎,應該是是 蘇州 人生活的日常吧。
我們誤打誤撞,找到了藏在居民區里的生煎老店—啞 巴生 煎(蘇 安新 村店)。取餐窗口寫著:饅頭取處,我心想,哪有饅頭。。後來搜到一篇關於生煎的文章才知道,原來 蘇州 人管生煎包也叫生煎饅頭。桌上貼著吃生煎的秘訣:先開口,吸湯汁,再吃生煎。生煎上桌,剛出爐的先涼上一會兒,咬開一個小口,貪婪地吮吸生煎包里的湯汁,湯汁含在生煎里,略甜。裡面的湯超燙,不能急,不然會爆漿燙嘴。把湯汁嘬幹了,再吃肉餡兒和皮兒。肉餡有點點甜,普遍能接受那種程度,但我這種比較喜甜食的人,吃了兩個後都覺得有點膩,不比在家時,咸口兒的小籠包能吃一屜半。話說回來,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口中香氣繚繞,生煎饅頭的底是精華,小小一塊,像鍋巴一般越嚼越香。 ↑啞巴生煎 7塊錢一碗的素交面,滿滿一大碗,喜歡這種面的口感,細,軟硬適中 ↑啞巴生煎 看了看臺子上擺的肉粽子,琢磨了一下還是沒有嘗試,怕大早上吃下去跩的慌 ↑啞巴生煎 蘇州 還有另一特色的吃食,泡泡小餛飩,忘了嘗嘗,留個空白吧,人生兜兜轉轉,美食總不會被辜負的 ↑同里 蘇州 的大街小巷很多地方都飄著一股蒸食物的味道,各種糕團點心,而這次蘇城紀的絕對主角,是春天時令的糕點—青糰子。
鮮,是食物的鮮美之味,也是時令的新鮮初嘗。尋鮮,尋的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情懷。也許是一碗面、一塊糕、一道家常菜、一家隱世小店、一個有故事的人……
蘇州 人嗜甜,飲食中少不了一些可以體現甜蜜的元素。那些小巧玲瓏、五顏六色、甜而不膩的蘇式糕團,一直深得 蘇州 人的喜愛。當時令遇上甜蜜的糕團,在 蘇州 綠意盎然的春天裡,會碰撞出怎樣的飲食“火花”?我們的祖先早已給出了一個完美的答案:青團。 ↑同里 拿起一個還熱乎著的青團,輕輕咬一口,微燙的豆沙餡就流出來了,甜度剛剛好,而且非常綿軟細膩。麵皮糯糯的,很有韌勁,帶著濃郁的青草香氣。吃下一口,滿口清甜,回味許久,青團的魅力,真的不一般。或許你也會像我們一樣,因為一口甜蜜的青團,愛上一條滄桑的老街。 ↑同里 每年三月初至清明, 蘇州 的老字號糕團店里會飄來青團特有的漿麥草香。咬一口軟糯的青團,細膩的豆沙餡在舌尖化開,這感覺,就好像把春天吃進嘴、吞下肚,那種滿足感和飽腹感,是山珍海味、玉露瓊漿很難比擬的。 ↑同里 一顆顆青團碧綠生青,富有 光澤 ,像綠寶石一樣好看。 ↑同里 襪底酥,忘了吃, 蘇州 的小吃太多了,有緣再見。 ↑鈕家巷 這是在鈕家巷外的一家咖啡店,離 平江 路不遠,評價很高,但店名忘了 因為很小很小,我和妹子轉了半天都沒有找到,但它的位置很獨特,真真是一家街角的咖啡店,店里只有一個小哥兒,很帥很帥,像王力宏,牆上掛了很多獲獎證書,陰雨綿綿,凍的我們夠嗆,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焦糖瑪奇朵,還給我們拉了不一樣的花,店里兩張小桌子,還開著超大的熱風,我倆就在店里坐了很久很久 ↑老蘇州大客堂·特色小吃 南京 和蘇杭併為蟹黃包發源三大地, 蘇州 的蟹黃包更是有不同於 南京 的風味,湯足料多,餡料更加香甜,是 蘇州 很傳統的小吃。 ↑老蘇州大客堂·特色小吃 篤篤篤糖粥
糖粥細膩纏綿,用糯米熬出來,澆上又稠又厚的豆沙,拌上桂花,香甜不膩,小圓子軟糯可口,赤豆沙香甜入心
蘇州 的童謠:篤篤篤,買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吃子你的肉,還子你的殼。
後來翻閱了資料,才知道糖粥上的豆沙是要和下邊的糯米攪拌在一起,我和星星兩個北方女漢完全不知道糖粥的吃法,從上到下一勺一勺崴著吃,還以為自己的很淑女呵呵 ↑老蘇州大客堂·特色小吃 梅花糕是此次 蘇州 之行中我最熟悉的小吃了,之前在 南京 的小攤上被梅花糕焦焦彈彈的外殼和軟軟綿綿的餡料所傾倒,這次還是要再回味一下當年的甜蜜。
梅花糕是 江南 著名的風味特色小吃。源於明朝,發展到清朝時就成為 江南 地區最著名的傳統特色糕類小吃。相傳乾隆皇帝下 江南 時見其形如梅花,色澤誘人,故作品嘗,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回味無窮,勝過宮廷御點,拍手稱快。因其形如梅花,便賜名梅花糕,流傳至今。 ↑老蘇州大客堂·特色小吃 ↑老蘇州大客堂·特色小吃 兩面黃
兩面黃是 蘇州 傳統的麵食名吃,曾被稱為“麵條中的皇帝”。
此面有硬“兩面黃”和軟“兩面黃”之分,硬“兩面黃”是生面油炸,軟“兩面黃”是下的硬面濾乾再炸,要兩面都炸成金黃色,香味飄出,然後撈出放在盤子上,再將澆頭連滷澆在面上,讓麵條吸足鹵汁,味道又香又可口。 ↑拙政園 蘇州 粽子是 江蘇 傳統的地方名點,端午節食俗。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第二天我們為了儘早進拙政園,就在拙政園門口隨便買了個肉粽吃,不知道是因為餓了還是真的很好吃,軟糯的江米夾雜著肉塊,熱騰騰香噴噴,真是太美味了,顛覆了我只吃甜粽的觀念。
一般在外地碰到好吃的食物,只要是能打包帶走的,我都會再買一些,帶回家給家人或者自己繼續吃。逛完園子,我回到攤前問老闆多買點能不能便宜,我說要十個!老闆被我驚到了,但一下能賣十個,還是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可以。 ↑拙政園 ↑拙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