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半個中國去告別最後的學生時代

鹿苑可以買食物進去喂鹿.我實在害怕動物.都是遠觀.裡面的鹿還是挺可憐的.是被切掉了鹿角的.
在太陽石拍完照之後,想回到”外面的世界”有點辛苦.如果不是自駕游,要步行兩公里才能到達最近的公交站- 太陽島 道口站.當然走到街邊可以看到很多”的士”.然後就不要慫的好好和司機談一下價格,我們以10元成交到車站去.路上司機還一直說”我平常都是15的!”
接下來的行程我們跑到了 哈爾濱 商業大學.說實話有時候這個世界真的很奇妙.上年十一月份在青旅住了一個月認識的朋友就在 哈爾濱 上學.從未想過我們有可能在 哈爾濱 碰面.既然真的跑到 哈爾濱 來了,那肯定是要見上一面,還要以 哈爾濱 老鐵們之間最常的見面方式-擼串
阿裡 巴巴大串(商大店)
學海街1611號(商業大學西門對面)


阿~留個念想以來再來擼吧
飽餐一頓三個人才花了好像是110塊.便宜啊!吃的真的超級飽捏!!我覺得很好吃啊~不過朋友說這是他在 哈爾濱 吃過最不好吃的
吃飯時,青旅朋友問我有沒有去 哈爾濱 大劇院的行程.由於時間問題,真的沒能趕過去.青旅朋友說:“離我們學校很近啊,走路過去半小時,等下吃完可以去看看啊~”“好啊好啊,吃飽剛好當散步!”所以吃飽後,真的撐,我們就踏上了前往大劇院的路程.路上其實挺危險的,因為去的路上馬路兩旁是沒有人行道的,所以我們三就是走在馬路的最邊緣罷了.車雖然真的不多,但也因此大貨車的經過是“嗖”的一下就過去.還以為自己是在賽車現場.我們走啊,走啊,走了大半小時後,終於到達了大劇院的對面.然而這個對面,還要經過一條很長很長很長的橋.因為天已經黑到看不清,而且路燈也不多,所以真的不知道橋的長度.但是聽聞非常長!繞進一個公園,踏上了木板橋,這時發現對面大劇院已經關燈了啊!關燈了還看啥啊!最終在雙腳已經走了一天的抗議中和大劇院熄了燈的無奈中,我們停止了前進的步伐.
朋友之前的拍的大劇院


所以踏進了青旅朋友的大坑後,我的步數以遠遠領先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在微信運動里奪得了冠軍.
三萬多步的結果就是可以在青旅其他租客響亮的嘮嗑聲中沾床秒睡.


當時被快遞車擋住了,考慮安全,一是不敢再往馬路中走,二是怕有人看我拍照要嗆我(其實我可能想多了.哈哈哈哈哈哈)隊伍至少三十來人

離開人工湖,不自覺走向飯堂想去看看北方校園的早餐有沒有什麼不同.一大批穿著軍服的孩子走進了飯堂,真好真羡慕,在這樣涼爽舒適的天氣里軍訓(雖然是有太陽,但是真的比起南方的九月份涼爽不要太多倍好伐).當我踏入飯堂,不!撲面而來的熱氣讓人想止步. 不過基於好奇心和想喝上杯豆漿的心,我還是進去溜達了.說實話, 哈爾濱 室外的溫度真的特別舒服.但室內就不敢恭維.就像公交車上一樣.第一天坐上公交車就實在是難受.外面的風很舒服.而車廂內悶得讓人有點呼吸困難.而這樣的情況似乎只有我感受到. 大家一點窗都不開.我因為風大穿了外套在車上又硬是熱出了點汗.幸好後來輪替到窗邊的一大叔打開了窗戶,我才被拯救.
好吧.回到飯堂里,想買杯豆漿的我因為沒有飯卡又不好意思和別人交涉,最後溜達一圈就快速走出了飯堂.哇~踏出飯堂外面又是宜人的好溫度.接著溜達的路上,發現校園裡還有很多路邊攤在賣早餐,然而早餐竟然是 漢堡 包和雞肉捲.好家伙!一大早就吃這麼油膩??
當我慢悠悠饒了校園一圈後(其實我不知道已經一圈了),朋友聯繫了我
“找到路來了?”
“誒~在飯堂沒有飯卡沒能買豆漿.話說北方人早餐都吃 漢堡 包?商委紅腸隊伍拍的好長喔~”
“你已經來了?”
“七點進入你學校”
“那你現在應該逛了10圈了”
“哪有,學校還是挺大的啊”
後來陪著朋友在學校里拍畢業照時,我才發現學校是真的小啊!
之前想著他遠在 哈爾濱 ,應該是沒什麼機會陪拍畢業照的了.這次我就這樣來了,剛好陪他先拍一波.帶著兩包麗麗薯片穿山越嶺到 哈爾濱 作為鮮花,也算是留下了一份不錯的回憶.
旅行完回來才發現我手上的照片真的不多阿!很多時候總想著認真的用眼睛去記下我所見,然後看著看著就沒拍照.Anyway. 黑龍江 工程學院到此一游結束


拍完照,我們打車去到老道外.
怎麼說,這次來 哈爾濱 ,我很期待老道外的行程的.就莫名對舊建築很有好感.
來到老道外這邊我們先去到了道外區 靖宇 街的中華巴 洛克 風情街.
正常來游玩沒有學校這個行程,建議大家是可以悠哉的睡到自然醒,然後來到這邊拍拍拍,吃吃吃.
吃呢,我們沒在這吃.因為中午計劃好吃笨鍋燉,本來想打卡的張包鋪還是沒進去嘗到.張包鋪的包子也是褒貶不一.但最少六個起,兩個人不好嘗試.








現在的道外區是過去的道外區與太平區合併的一個新道外區.所以這片即將消失的區域被大家通稱為“老道外”. 三四十年代,老道外的繁華程度超過秋林所在的南崗,超過中央大街所在的道里,是 哈爾濱 最繁華的地方,繁華到令人驚嘆.
踏入老道外前,遇到了百年老字號”老鼎豐”.我們打卡了一下有名的”麻薯肉鬆包”



老鼎豐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中式糕點,也有各種各樣的西式麵包,還有各種腸類.主要是價格還挺實惠的.








我們在那邊走了一大圈,北三道街幾乎幾乎是空了.還有一條小街道是比較熱鬧有些人煙的,其餘都是待拆的空房.朋友說:”你看雖然都很爛了,但是還是可以看得出原先的建築雕刻是很漂亮.”
其實當天在老道外是莫名有些壓抑感的,走在那些無人的坍塌破爛不堪的房子間,胸口異常悶悶的,最後離開前就和朋友說道:”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站在這好像就感受到了時代變遷.”
離開那片區域後,外面就是一片熱鬧,川流不息的車,來來往往的人.
今天是六月四號.離開 哈爾濱 好多天了.當我在寫游記寫到老道外這部分時,胸口又是悶悶的.挺慶幸我看到了最後的老道外,明明從未在這片區域生活過,但是不知道為何就是對著有著特別的喜歡.或許是喜歡在網絡上瞭解到的當時老 哈爾濱 的生活.分享兩篇文章也讓你們瞭解一下.
①.在 哈爾濱 ,回不去的是老道外,消失的是老 哈爾濱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78223800575351169&wfr=spider&for=pc
②.見證 哈爾濱 百年變遷史的老道外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115/15/30368336_606749778.shtml
像第二篇說的那樣,“我更喜歡老道外的生活方式,大雜院開放式的鄰裡關係;自娛自樂的樂觀態度,勤奮簡樸的奮鬥精神;豪放開朗的包容性格;靈活多樣的經商意識;薄酒素菜的飲食習慣;精打細算的持家風格.這就是老道外人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寶貴的精神遺產”
我想下次再有機會到 哈爾濱 ,應該是看不到老道外了.
但是又像第一篇文章最後說的,“時代在前進,老道外也要前進.”我也像作者那樣期待老道外鳳凰涅磐,以後再創另一個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