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旅行【承德】避暑山莊導游全書(上)-含攻略





①金輪寶:取其輪迴不息之意;
②主藏寶:又稱珠寶、摩尼寶,取其圓明之意;
③女寶:取其妙靜之意;
④臣寶:取其能守人之意;
⑤象寶:取其大眾之意;
⑥馬寶:取其致遠之意;
⑦將軍寶:取其克覆之意。
與“七珍”並稱的還有 八寶 ,,即八吉祥。二者往往合稱“佛教七珍 八寶 ”。八吉祥,由八種識智即眼、耳、鼻、音、心、身、意、藏所感悟顯現。描繪成八種圖案紋飾。作為藏傳佛教藝術的裝飾。清代乾隆時期又將這八種紋飾製成立體造型的陳設品。常與寺廟中供器一起陳放。八吉祥簡稱輪、螺、傘、蓋、花、罐、魚、長。各個寶物有不同的象徵。關於這個在這裡多說幾句,因為八吉祥在藏傳佛教里特別常見,很多人都想去 西藏 ,但是到了 西藏 又真正能看懂多少內容呢?靈魂又能接受多少洗禮呢?讀懂這些宗教符號,讓我們的旅行真正帶給我們內心以滋養才是有意義的旅行。

1、法輪:古時,是一種強 大武 器,也是一種宇宙間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佛教以此輪象徵佛法象輪子一樣旋轉不停,永不停息的度化眾生,其意義有三,摧破之意,輾輪之意,圓滿之意。法輪代表佛足,表示佛廣度眾生,常轉法輪。
2、法螺:徵聲震四方,代表名聲遠揚,海螺吹出的聲音能傳播到極遠的地方,佛教用海螺象徵佛遍揚十方的法音。
3、寶傘:象徵遮蔽魔障, 代表至上權威和保佑平安。佛教取其“張弛自如,曲復眾生”之意,以傘象徵遮蔽魔障,守護佛法,同時認為寶傘也象徵著佛陀教誨的權威。寶傘喻為佛頭。可以保護眾生在輪迴中不受煩惱、痛苦和障礙,幫助眾生依止佛的法門來修持。
4、寶蓋:即勝利幢,原為古時的一種軍旗,呈圓柱形,不似傘可曲張,首領以此軍旗之幢,統領全軍以向敵軍。佛教以此智慧之幢用來比喻抵棄一切煩惱魔軍,象徵摧破之義,從而戰勝煩惱得解脫及覺悟。勝利幢代表佛身,在三千世界中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勝過佛,佛就如此勝利幢一樣,不斷的說法,使眾生得到解脫。

5、蓮花象徵至清至純的清凈,代表純潔心靈。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柔美異常,能使人們免於不凈,並能給他人帶來種種的悅意。蓮花在佛教中是清凈、聖潔、吉祥的象徵,清靜無染象徵解脫一切煩惱。蓮花代表佛的舌頭,佛在說法時候流利順暢,宛如金蓮。
6、寶瓶:象徵財運和吉祥如意,代表財富匯聚和 長壽 。瓶內通常裝甘露和無價珍寶,瓶口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樹,即象徵著吉祥、清凈和財運,又象徵著俱寶無漏、福智圓滿、永生不死。寶瓶更是密宗修法灌頂時的必備法器之一,象徵佛之善法的寶庫,能滿足眾生的一切願望。寶瓶象徵佛的頸,寶瓶中充滿甘露,代表佛不斷說法利益眾生。就世間法而言,寶瓶象徵著我們掌握著財富之源,更象徵著我們象寶瓶一般可以裝載和擁有無限的財富和福報,福報無量壽無量。
7、金魚:徵自由和超越,代表 富裕 和祥和。魚行水中,暢通無礙,可透視混濁的泥水,故金魚有慧眼之意。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間、自由豁達得解脫的修行者,以雌雄一對金魚象徵解脫的境地,又象徵著複蘇、永生、再生等意。金魚的眼睛象徵佛眼,金魚眼睛常開,就象佛時時刻刻照顧眾生,永不舍離眾生。
8、盤長,又稱“吉祥結”,象徵心靈的溝通,代表永恆的愛,能夠成就各人特殊的願望,並增長人們互相溝通的智慧等。佛教認為吉祥結代表佛無盡的教法,能夠迴環貫徹、求無障礙。吉祥結又稱吉祥網,如網狀,故還象徵著若依佛法能從生存的海洋中撈起智慧珍珠和覺悟珍寶。吉祥結代表佛的心,佛心廣大圓滿,充滿智慧。世間法而言,吉祥結象徵我們能夠增進相互心靈的溝通和理解,能從各個方面去理解不同的事物,增長智慧,也代表事業能網布全世界,廣大而通暢。

2、宗鏡閣幸存的遺物在這一區域參觀,你會發現有幾件特殊的展品被單獨放置在一個獨立空間,這也引起了我的註意。回來查閱資料才知道怎麼回事。原來,避暑山莊內有一個使用純銅打造的兩層樓閣——宗鏡閣,在日軍侵華期間被毀,陰差陽錯地留下匾額和楹聯,就保存在此處。


走近銅匾,還能清楚地看見乾隆皇帝的印章,銅匾四周還雕刻著九條龍,遨游在雲海之間,足見當年銅殿製造的精細做工。在龍頭 和龍 身上,還能發現金色的痕跡,從這些沒有氧化的地方也不難想象,當年全部用銅打造的銅殿,是何等的金光燦燦、輝煌壯觀。

3、石鼓銅匾楹聯的對面就是著名的國寶——石鼓,如果看過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對石鼓應該不陌生。由於天朝多數游客到哪兒都喜歡摸一摸,銅匾和此處的石鼓都用玻璃窗圍起來了,只能遠處看看而已。
“石鼓”,最早於唐代在 陝西 雍縣的野地上被人發現,被放置到 陝西 鳳翔 孔廟中。後來宋徽宗命人以黃金填嵌石鼓上的文字,陳放於內府稽古閣。明清時,相繼陳列於國子監、孔廟。乾隆皇帝於乾隆55年(1790年)在 北京 國子監見到了石鼓,恐怕它日久越發殘損,於是命人仿製了兩套,一套藏於 北京 國子監,一套藏於 承德 文廟。這裡展出的這套就是乾隆仿製藏於 承德 文廟的那套。舊石鼓現存於 北京 故宮博物院。

(九)後寢過了萬歲照房,就是宮殿區的後半部分——後寢,是帝後和嬪妃們居住的地方。北殿為煙波致爽殿。

1、國恥之地

煙波致爽殿兩側有兩個跨院。東邊的叫東所, 咸豐 在 承德 時是慈安皇后的住所,分為前、中、後三殿,後殿現在展出的是清代宮廷鐘錶,這個跟澹泊敬誠殿院落相通,前邊已經有過介紹。西邊的叫西所, 咸豐 在 承德 時是慈禧的住所,現在展出的是慈禧當年的一些生活用品和照片。


2、慈禧生活用品展

後殿3間,設有3室,東西兩室為慈禧休息更衣、梳妝的地方,中間一室為起坐間,設有寶座,當年小皇帝同治每天都要到這裡向慈禧請安。
前殿3間,是慈禧日常活動的場所,現在陳設的文物是當年慈禧在避暑山莊所使用的生活用品。主要有:慈禧享用過的燕窩、蜜餞、虎骨膏, 美國 和 英國 進送的香煙,象牙梳理具,蟒袍、百蝶衣、盆底鞋,供貓狗穿用的衣物等。
慈禧一生非常奢侈,吃的是山珍海味,用的是金銀玉器,一餐價值千金。她有三大愛好賭博、養狗、看戲。賭博,只能贏不能輸;玩狗,不惜銀兩為狗做狗衣;看戲,不但看,而且還演,經常把自己扮演成觀世音 菩薩 。慈禧一生,可謂在政治上出盡了風頭,在生活上享盡了人間榮華寶貴。













出岫雲門,苑景區的無限風光便將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