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三毛無關的撒哈拉
一說撒哈拉,幾乎身邊的所有人,尤其是女人,都會提到三毛。沒讀過三毛,因為花同樣多的時間,我這種顏控會優先選擇去再刷一遍楊洋的《微微一笑很傾城》。
既然沒讀過,也就無所謂預期,腦子裡空空如也的,就這麼闖進了這片沙漠。 邊走邊看的風景所謂三天兩夜的沙漠之旅,其實兩天一夜都在路上奔波。乘著land cruiser從 馬拉喀什 出發去沙漠邊上的莫爾祖加,一路看Atlas山,看橄欖樹林,看Ziz峽谷,看Berber人的村莊,每日從早到晚近十個小時的車程,倒也不覺得累。因為隨時抬頭睜眼,車窗上都像是貼著大幅的明信片,連綿不斷的播放著,以至 於都 懶得去拍照。 ↑摩洛哥 ↑阿特拉斯山 偶爾還會出現一群山羊從山坡岩壁上傾瀉而下,遠看還以為是黑白相間的石子滾落到馬路中央,大搖大擺的,攔斷你的去路。那羊像是知道你在看它,任憑牧羊人牧羊犬怎麼哄攆,都不會走快一步。 在駱駝背上唱《愛的代價》等到莫爾祖加跨坐在駱駝背上,它緩緩站起來的那一刻,便覺得,之前的車馬勞頓都是值得的。
記憶 中國 內的景點,騎馬騎驢基本都是象徵性轉一圈,最多十分鐘就交錢走人。而這麼騎著駱駝,在沙漠里一腳深一腳淺,如同廣告宣傳中那樣生生走足了一個小時的,實在不可思議。
四人一組的駝隊,用繩子前後連成一串,領隊人在最前面走,沒錯,用腳踩著沙子走,我們騎了多久,他就走了多久。
小腿觸及駱駝頸項的皮毛,像毛氈地毯似的厚且硬,卻不扎腳,暖暖地讓人覺得踏實。就這麼高低起伏著,左右搖晃著,向著不知在何處的目的地,我們緩慢地前行著。無邊的黃沙之中,唯一可以聽見的,就是駝掌陷入沙子的聲音,和上坡時駱駝輕微的喘氣聲。
我想,此情此景應該唱首歌。腦海裡浮現出的,居然是高中時梁詠琪那首《愛的代價》的MV畫面,瘦高的白衣短髮女孩,就是在這樣的沙漠里赤腳走著。“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不知不覺嘴裡已經哼出聲音。前面的外國姑娘回頭對我莞爾一笑,雖然聽不懂我唱的什麼,大概也覺得旋律入耳吧。
↑撒哈拉沙漠 竟然是性感日落時分,我們抵達了營地。身著藍袍的Berber族小伙子指著後面的沙丘高處,讓我們上去看夕陽。
沒走兩步,鞋就灌滿了沙子,索性脫下來一手拎著,另一手提著長袍的下擺,赤腳反倒走得更容易。
不知道三毛描寫的撒哈拉是什麼模樣,眼前這完美的弧線,細膩的肌理,在夕陽下綿延起伏,對我來說,既不粗獷,也不豪放,反倒非常的……
性感。對。
尤其是光腳踩下去,溫熱的沙粒摩擦在皮膚錶面,性感得快要起雞皮疙瘩。
沒想到,堂堂的撒哈拉大沙漠,映入我一介小女子的眼中,竟會投射出德芙巧克力的廣告:如絲般柔滑。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恨不能把自己埋進沙子小時候母親嫌臟,說女孩子別老去玩沙子。於是我就一直忍,忍到現在,然後把積攢的所有的欲望都發泄在了沙漠里。
本來想像文藝青年那樣張開雙臂奔跑,結果一腳踩在自己的長袍邊上,直接就滾下坡去。倒是一點不疼。我也懶得站起來了,乾脆手腳攤開,把自己四仰八叉平鋪在性感的撒哈拉脊背上。還不知恥的學千頌伊在雪地里畫圈的那一幕……
回國之後,真是得少追劇了。
用手抓沙子,實在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無論你如何用力,只要是握拳,沙子便會從指縫間溜走,越用力,越想要抓住,反倒漏得越快越多。
什麼時候知道攤開掌心,不再用力,而是合併手指輕輕捧起,沙子便不再流了。
我是活到三十多歲,才明白這麼簡單的道理。如果當初母親不阻止我玩沙,是不是能醒悟得更早些? 沙漠里也不能啃饃饃等太陽沉到沙丘的另一面,人們也陸續回到了營地。藍袍小伙子早已備好茶水點心,讓旅途疲憊的客人稍事歇息。
難以置信這是搭在沙漠之中的營地。五彩繽紛的 摩洛哥 地毯拼接成公共路徑,通向廚房、餐廳和各自的帳篷。每一間帳篷都有獨立洗手間、浴室,還帶馬桶和熱水……簡直就是掩蓋在帳篷外殼下的酒店標間。
加了方糖的薄荷茶,就著酥脆的奶油餅干,即使手機完全無服務,即使同營的人不怎麼健談,時間仍然不知不覺的,就像指縫中的沙一般,愉悅動人地流走了。
夕陽的餘暉漸漸落幕,取而代之的,是燭燈與篝火。每一盞,雖然只能照亮周圍的一小片地方,但星星點點的連起來,卻把營地整個染成了溫暖的赤金色,完全感覺不到夜晚的寒意。
原以為沙漠里只要有水喝、有饃饃啃,就應該備感欣慰,沒想到等待我們的卻是一頓豐盛晚宴:
吞拿魚 沙拉 ,一向忌素的某人竟然把西紅柿和洋蔥生吃乾凈了,說是有小時候的味道;我最愛的chicken couscous,雞肉嫩滑多汁,吃完已經開始打嗝;都猜差不多該上水果結尾了吧,居然端上了塔吉鍋。不知煨了多久的野山羊肉,湯汁稠得粘嘴,瘦肉和軟筋層層相間,不膻不膩,最後一塊都沒有剩下。當然,水果還是不能少的,酸奶酪包裹的石榴籽,吃完世界都變成粉紅色了。
果斷決定去沙丘走走,有助於消食。入夜的沙子有些微涼,踩上去,觸感也變得愈發像絲綢。一步,兩步,三步……光線漸漸變得明亮,似乎沙丘背面有燈。
帶著好奇心,我們加快了步伐,匍匐著爬上最陡最高的那一坡。然後,我站在沙丘邊緣楞住了幾秒:這是太陽,不對,……月亮?
一輪巨大的金色圓盤掛在夜空中,那麼的近,近得仿佛伸手就能夠到;那麼的亮,亮得幾乎要把沙丘那邊照成白晝。她當然是月亮,只有溫柔的月亮,才可以允許你這麼久久的望著她,片刻捨不得挪開視線。
這一瞬間,腦海裡再也找不到任何偶像劇畫面、或是任何流行歌曲,可以匹配她的美好。 一個落下,一個升起“Wake up, wake up!”
隱約聽見帳篷門口有人喚起床。我微微翻了個身,賴在溫暖的被窩裡不想動彈。
“See the sunrise!(看日出)”
一個激靈,我就跟觸了電似的從床上彈起來了。罩上長袍,披上外套,拖鞋都忘了穿,就一邊揉眼睛、一邊就朝著營地大門外跑去了。
爬到半腰,抬頭看見天上掛著的圓盤,呃……不是看日出麽,難道我起晚了?
背後聽見有人叫,回頭一看,藍袍小伙子又好氣又好笑地使勁往我爬的反方向指,沙丘後隱隱有光。
好吧,看來月亮還沒下去,太陽也還沒出來。我起得正好。
不慌不忙地下來,又重新爬到另一面的沙丘高處,同營的好幾個人已經坐在那不知多久了。
其實,我一直不太明白人們對於日出的執著。在 巴釐島 的時候,朋友曾經相邀去連夜爬火山看日出,我因為實在討厭熬夜,所以沒去。
不就是太陽從地平線蹦出來麽,住 濤島 的那一年多,海邊日出日落看得如同家常便飯,能有多大的不同? 事實證明,沙漠,真有不同。
因為足夠開闊,足夠平坦,沒有山川阻擋,也沒有雲霧繚繞,於是,你幾乎像立足在一個地球的切麵上,向東,可以看見太陽升起,向西,可以看見月亮下沉。這是一場交接儀式,日和月,在交接照亮這個世界的權力。
沒有落,便沒有升;沒有黯淡,便沒有閃耀。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見日出,而不見月落。如果不是因為跑錯方向,可能我也沒有意識到,日出的對面,還有一輪月亮依依不捨地停在天邊。
就像一張好的照片,有明有暗,才顯得出質感和立體感,要看最美最好的日出,一定要站在能同時見到月落的地方。
比如 撒哈拉。 從沙漠返回莫爾祖加的路上,我嘲笑某人晚上不睡、早上賴床,以至於錯過了最精彩的日出。他問,你怎麼確定你看到的是最精彩的?我一時語塞。
他說,半夜他睡不著,走到帳篷外抽煙,沒想到月亮把營地照的跟打了探照燈似的明亮,沙漠看著白茫茫像雪地。然後,一抬頭,天上有流星滑過。
不得不承認,我聽完有些嫉妒。我問他,你許願了麽,他說忘了。
多可惜。
如果看見流星的人是我,我一定會許下願望,讓所有我愛的人,終有一天都能來到這裡。
既然沒讀過,也就無所謂預期,腦子裡空空如也的,就這麼闖進了這片沙漠。 邊走邊看的風景所謂三天兩夜的沙漠之旅,其實兩天一夜都在路上奔波。乘著land cruiser從 馬拉喀什 出發去沙漠邊上的莫爾祖加,一路看Atlas山,看橄欖樹林,看Ziz峽谷,看Berber人的村莊,每日從早到晚近十個小時的車程,倒也不覺得累。因為隨時抬頭睜眼,車窗上都像是貼著大幅的明信片,連綿不斷的播放著,以至 於都 懶得去拍照。 ↑摩洛哥 ↑阿特拉斯山 偶爾還會出現一群山羊從山坡岩壁上傾瀉而下,遠看還以為是黑白相間的石子滾落到馬路中央,大搖大擺的,攔斷你的去路。那羊像是知道你在看它,任憑牧羊人牧羊犬怎麼哄攆,都不會走快一步。 在駱駝背上唱《愛的代價》等到莫爾祖加跨坐在駱駝背上,它緩緩站起來的那一刻,便覺得,之前的車馬勞頓都是值得的。
記憶 中國 內的景點,騎馬騎驢基本都是象徵性轉一圈,最多十分鐘就交錢走人。而這麼騎著駱駝,在沙漠里一腳深一腳淺,如同廣告宣傳中那樣生生走足了一個小時的,實在不可思議。
四人一組的駝隊,用繩子前後連成一串,領隊人在最前面走,沒錯,用腳踩著沙子走,我們騎了多久,他就走了多久。
小腿觸及駱駝頸項的皮毛,像毛氈地毯似的厚且硬,卻不扎腳,暖暖地讓人覺得踏實。就這麼高低起伏著,左右搖晃著,向著不知在何處的目的地,我們緩慢地前行著。無邊的黃沙之中,唯一可以聽見的,就是駝掌陷入沙子的聲音,和上坡時駱駝輕微的喘氣聲。
我想,此情此景應該唱首歌。腦海裡浮現出的,居然是高中時梁詠琪那首《愛的代價》的MV畫面,瘦高的白衣短髮女孩,就是在這樣的沙漠里赤腳走著。“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不知不覺嘴裡已經哼出聲音。前面的外國姑娘回頭對我莞爾一笑,雖然聽不懂我唱的什麼,大概也覺得旋律入耳吧。
↑撒哈拉沙漠 竟然是性感日落時分,我們抵達了營地。身著藍袍的Berber族小伙子指著後面的沙丘高處,讓我們上去看夕陽。
沒走兩步,鞋就灌滿了沙子,索性脫下來一手拎著,另一手提著長袍的下擺,赤腳反倒走得更容易。
不知道三毛描寫的撒哈拉是什麼模樣,眼前這完美的弧線,細膩的肌理,在夕陽下綿延起伏,對我來說,既不粗獷,也不豪放,反倒非常的……
性感。對。
尤其是光腳踩下去,溫熱的沙粒摩擦在皮膚錶面,性感得快要起雞皮疙瘩。
沒想到,堂堂的撒哈拉大沙漠,映入我一介小女子的眼中,竟會投射出德芙巧克力的廣告:如絲般柔滑。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恨不能把自己埋進沙子小時候母親嫌臟,說女孩子別老去玩沙子。於是我就一直忍,忍到現在,然後把積攢的所有的欲望都發泄在了沙漠里。
本來想像文藝青年那樣張開雙臂奔跑,結果一腳踩在自己的長袍邊上,直接就滾下坡去。倒是一點不疼。我也懶得站起來了,乾脆手腳攤開,把自己四仰八叉平鋪在性感的撒哈拉脊背上。還不知恥的學千頌伊在雪地里畫圈的那一幕……
回國之後,真是得少追劇了。
用手抓沙子,實在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無論你如何用力,只要是握拳,沙子便會從指縫間溜走,越用力,越想要抓住,反倒漏得越快越多。
什麼時候知道攤開掌心,不再用力,而是合併手指輕輕捧起,沙子便不再流了。
我是活到三十多歲,才明白這麼簡單的道理。如果當初母親不阻止我玩沙,是不是能醒悟得更早些? 沙漠里也不能啃饃饃等太陽沉到沙丘的另一面,人們也陸續回到了營地。藍袍小伙子早已備好茶水點心,讓旅途疲憊的客人稍事歇息。
難以置信這是搭在沙漠之中的營地。五彩繽紛的 摩洛哥 地毯拼接成公共路徑,通向廚房、餐廳和各自的帳篷。每一間帳篷都有獨立洗手間、浴室,還帶馬桶和熱水……簡直就是掩蓋在帳篷外殼下的酒店標間。
加了方糖的薄荷茶,就著酥脆的奶油餅干,即使手機完全無服務,即使同營的人不怎麼健談,時間仍然不知不覺的,就像指縫中的沙一般,愉悅動人地流走了。
夕陽的餘暉漸漸落幕,取而代之的,是燭燈與篝火。每一盞,雖然只能照亮周圍的一小片地方,但星星點點的連起來,卻把營地整個染成了溫暖的赤金色,完全感覺不到夜晚的寒意。
原以為沙漠里只要有水喝、有饃饃啃,就應該備感欣慰,沒想到等待我們的卻是一頓豐盛晚宴:
吞拿魚 沙拉 ,一向忌素的某人竟然把西紅柿和洋蔥生吃乾凈了,說是有小時候的味道;我最愛的chicken couscous,雞肉嫩滑多汁,吃完已經開始打嗝;都猜差不多該上水果結尾了吧,居然端上了塔吉鍋。不知煨了多久的野山羊肉,湯汁稠得粘嘴,瘦肉和軟筋層層相間,不膻不膩,最後一塊都沒有剩下。當然,水果還是不能少的,酸奶酪包裹的石榴籽,吃完世界都變成粉紅色了。
果斷決定去沙丘走走,有助於消食。入夜的沙子有些微涼,踩上去,觸感也變得愈發像絲綢。一步,兩步,三步……光線漸漸變得明亮,似乎沙丘背面有燈。
帶著好奇心,我們加快了步伐,匍匐著爬上最陡最高的那一坡。然後,我站在沙丘邊緣楞住了幾秒:這是太陽,不對,……月亮?
一輪巨大的金色圓盤掛在夜空中,那麼的近,近得仿佛伸手就能夠到;那麼的亮,亮得幾乎要把沙丘那邊照成白晝。她當然是月亮,只有溫柔的月亮,才可以允許你這麼久久的望著她,片刻捨不得挪開視線。
這一瞬間,腦海裡再也找不到任何偶像劇畫面、或是任何流行歌曲,可以匹配她的美好。 一個落下,一個升起“Wake up, wake up!”
隱約聽見帳篷門口有人喚起床。我微微翻了個身,賴在溫暖的被窩裡不想動彈。
“See the sunrise!(看日出)”
一個激靈,我就跟觸了電似的從床上彈起來了。罩上長袍,披上外套,拖鞋都忘了穿,就一邊揉眼睛、一邊就朝著營地大門外跑去了。
爬到半腰,抬頭看見天上掛著的圓盤,呃……不是看日出麽,難道我起晚了?
背後聽見有人叫,回頭一看,藍袍小伙子又好氣又好笑地使勁往我爬的反方向指,沙丘後隱隱有光。
好吧,看來月亮還沒下去,太陽也還沒出來。我起得正好。
不慌不忙地下來,又重新爬到另一面的沙丘高處,同營的好幾個人已經坐在那不知多久了。
其實,我一直不太明白人們對於日出的執著。在 巴釐島 的時候,朋友曾經相邀去連夜爬火山看日出,我因為實在討厭熬夜,所以沒去。
不就是太陽從地平線蹦出來麽,住 濤島 的那一年多,海邊日出日落看得如同家常便飯,能有多大的不同? 事實證明,沙漠,真有不同。
因為足夠開闊,足夠平坦,沒有山川阻擋,也沒有雲霧繚繞,於是,你幾乎像立足在一個地球的切麵上,向東,可以看見太陽升起,向西,可以看見月亮下沉。這是一場交接儀式,日和月,在交接照亮這個世界的權力。
沒有落,便沒有升;沒有黯淡,便沒有閃耀。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見日出,而不見月落。如果不是因為跑錯方向,可能我也沒有意識到,日出的對面,還有一輪月亮依依不捨地停在天邊。
就像一張好的照片,有明有暗,才顯得出質感和立體感,要看最美最好的日出,一定要站在能同時見到月落的地方。
比如 撒哈拉。 從沙漠返回莫爾祖加的路上,我嘲笑某人晚上不睡、早上賴床,以至於錯過了最精彩的日出。他問,你怎麼確定你看到的是最精彩的?我一時語塞。
他說,半夜他睡不著,走到帳篷外抽煙,沒想到月亮把營地照的跟打了探照燈似的明亮,沙漠看著白茫茫像雪地。然後,一抬頭,天上有流星滑過。
不得不承認,我聽完有些嫉妒。我問他,你許願了麽,他說忘了。
多可惜。
如果看見流星的人是我,我一定會許下願望,讓所有我愛的人,終有一天都能來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