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巴爾幹半島十一國游(二) ——拉脫維亞
預約游記 通道 : http://www.mafengwo.cn/note/activity/appointment/
由 帕爾努 驅車赴下一站: 拉脫維亞 首都 裡加 ,沿 裡加 灣開行,距離180公里,車程3小時,因 波羅的海 三國均為 申根 國家,故大巴通過非常方便。車行大約1小時許,導游曾提醒了我們,二國邊界通關關口已被棄用,而公路邊會有一標識表明。
拉脫維亞 共和 國(Latvijas Republika)位於 東北 歐,原蘇聯加盟 共和 國之一。拒絕加入獨聯體後成為第一個脫離前蘇聯的國家,於1991年獨立,首都為 裡加 。獨立以來的 拉脫維亞 人勤勞而且樂觀,就算是生活壓力重重,他們依然有 北歐 人血統里的散漫,懂得如何悠閑的享受平靜的生活。
2004年加入歐盟,同年成為北約成員國,2007年成為 申根 國。
拉脫維亞 男女比例非常懸殊,據統計,女性占全國居民的54%,位居世界第一,號稱“十女配一男”,使該國成為了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國家。女郎兼具 俄羅斯 女性的美貌和 西歐 女性的優雅,而且知識層次普遍較高。大街上能經常碰到天使臉蛋魔鬼身材的單身美女,她們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國的男游客。
裡加 (Riga)是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工商業中心,也是 波羅的海 三國中最大的城市。 裡加 充滿了神話色彩,被譽為 歐洲 “東方的 巴黎 ”,極具動感的酒吧和音樂廳與高高的尖塔和塔樓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森林覆蓋面積占國土44%,城市綠化很好,鄉村也很美麗


在 裡加 我們參觀了以下景點:
1, 拉脫維亞 紅色步兵紀念碑(LatvianRiflemenStatue)
位於步兵廣場,建於1999年,步槍兵紀念碑記錄著另一段令 拉脫維亞 人自豪的歷史,據說這個步兵團在一戰期間曾對抗俄國軍隊,後來又成為了蘇聯紅軍一支強悍隊伍。

此華麗建築位於市政廳廣場的 東北 側,初建於1334年,從16世紀到19世紀重建過很多次,這裡一直是一些民間組織的所在地。但在17世紀時這座建築被一個叫“黑頭商會”的組織所獨占,黑 頭屋 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黑頭商會的監護人是 羅馬 軍團指揮官聖 毛里求斯 ,他是摩爾人,黑頭商會就用摩爾人的黑頭作為標記和袖章。但是黑 頭屋 在二次大戰時被完全摧毀,現在看到的黑 頭屋 是1995年-1999年間按19世紀前的原樣重 新建 。現為博物館。




始建於1209年,1211年完工,位於 裡加 老城中心區域,是一座哥特式建築,為 拉脫維亞 第二大教堂(第一為園頂大教堂)。
巴 洛克 式的鐘樓完成於1746年,它曾經是世界上最高(123.25米)的木質教堂鐘樓,1973年重建後改為金屬結構(登頂7歐/人)。



在教堂頂端上有一個生鐵鑄成的公雞,雞身一面為金色,一面為黑色。這隻公雞也叫風信雞,有著辨別風向的作用,當金色一面對著城市時表示順風,海上的船隻可以進港;當黑色一面對著城市時,表示逆風,船隻不能進港。而在當地,公雞又認為是能驅鬼辟邪。
5,聖. 安東 教堂

圓頂(聖. 瑪莉)大教堂赫然矗立在圓頂教堂廣場(Doma Laukums)上,是 波羅的海 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始建於1211年,於1884年完工。裡面的管風琴,由6768根管子組成。這架管風琴造型奇特,有26個風箱,最長的達10米,最短的僅有13毫米,至今這架管風琴還能演奏。

位於圓頂教堂廣場後面的三兄弟屋為三幢建築,分別代表了 裡加 在中世紀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這也是如今 裡加 保存最完整的石頭建築。這些建築的風格有點像 布拉格 的黃金巷,展示了當地人利用狹小的土地空間的能力。
這三座小屋的名稱與 愛沙尼亞 首都 塔林 的“三姐妹屋”相呼應。 裡加 的“三兄弟”民宅與 塔林 的“三姐妹”相比,這裡的三棟建築明顯粗糙許多,而且還不是一個時期修建的,據說分別建於15世紀末期、17世紀中葉和17世紀末期。中間的建築保存不錯,明顯受到 荷蘭 建築風格的影響,山牆立面帶有濃郁的哥特式風格。現為 裡加 建築博物館。門牌為17號、19號、21號。

天主教教堂,建於1225年, 拉脫維亞 第一場路德教禮拜儀式就是在這裡舉行的,如今這裡是 裡加 天主教會大主教教區所在地。是 裡加 唯一的尖塔上帶有風鈴的教堂,它是這個城市的典型特征。



裡加 惟一保存至今的中世紀古城門,為紀念北方戰爭時期 瑞典 軍隊所表現出來的英勇氣概,於1689年修建。共25座城門,小巷深處僅剩下一座。



這座高42米的雕塑建於1935年,是 拉脫維亞 自由、獨立和主權的重要象徵,為紀念在 拉脫維亞 獨立戰爭(1918年-1920年)期間陣亡的軍人而興建。


國家歌劇院是 拉脫維亞 最著名的文化中心,它是 拉脫維亞 建築史和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國家歌劇院的前身是建於1863年的新古典風格的建築,之前是德語城市劇院,在後來的100多年裡進行了多次翻新。在2001年,歌劇院又附加了一個可容納300人的現代音樂廳,因而吸引著大批音樂愛好者以及游客。

13,“貓宅”(Kaku nams)
利沃尼亞廣場的一座黃色的房子,在這裡發生過一段有趣的故事。自中世紀起,黑貓便成了魔鬼的象徵,貓屋的主人曾經是一位當地極其富有的 德國 商人 。


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特指20世紀初 法國 的建築流派。阿爾伯特街是 裡加 的一條街道,得名於阿爾伯特主教(1165-1229)。據介紹這條街有750座以其新藝術風格的建築著稱,也使 裡加 成為全世界這類風格建築最多的城市,街道兩旁靜立著堪稱世界一流的精美房屋,構成了 裡加 歷史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於恰逢周日,該市組織長跑活動( 拉脫維亞 銀行舉辦“支持國際金融貸款”活動),大巴無法進入此街,應按行程游覽而未進行,超遺憾!其實可以步行的,估計參觀時間有限,步行無法完成吧?!
總游覽時間只有1.5小時。
因 波羅的海 三國均為 申根 國家,故大巴通行非常方便,午餐後便一路行車赴 立陶宛 維爾紐斯 ,距離300公里,車程4小時10分鐘。
晚19:30入住酒店: 立陶宛 維爾紐斯 Crowne Plazaa(皇冠假日酒店),整理後在酒店用晚餐。
請繼續閱讀:
波羅的海 、巴爾幹半島十一國游(三)
— 立陶宛
14,新藝術街(阿爾伯特街Albert Street)
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特指20世紀初 法國 的建築流派。阿爾伯特街是 裡加 的一條街道,得名於阿爾伯特主教(1165-1229)。據介紹這條街有750座以其新藝術風格的建築著稱,也使 裡加 成為全世界這類風格建築最多的城市,街道兩旁靜立著堪稱世界一流的精美房屋,構成了 裡加 歷史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於恰逢周日,該市組織長跑活動( 拉脫維亞 銀行舉辦的“支持國際金融貸款”活動),大巴無法進入此街,應按行程游覽而未進行,超遺憾!其實可以步行,估計參觀時間有限,步行無法完成吧?!
總游覽時間只有1.5小時。
因 波羅的海 三國均為 申根 國家,故大巴通行非常方便,午餐後便一路行車赴 立陶宛 維爾紐斯 ,距離300公里,車程4小時10分鐘。
晚19:30入住酒店: 立陶宛 維爾紐斯 Crowne Plazaa(皇冠假日酒店),整理後在酒店用晚餐。
請繼續閱讀:
波羅的海 、巴爾幹半島十一國游(三) — 立陶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