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從敦煌到蘭州
↑莫高窟 ↑莫高窟 七層塔樓 ↑莫高窟 壁畫 ↑莫高窟 ↑莫高窟 從 莫高窟 出來,趕往沙漠露營。雖然夕陽很美,但是露營條件相對還不成熟。露營的在 鳴沙山 的背面。不能吃苦,不能堅持不洗澡的同學還是不要參加了。我就是半夜讓老闆送出來,臨時訂了其他賓館。不過據說老闆也暫時不想做了,可能以後等政府統一規劃後會比較好吧。 沙漠夕陽,很美 ↑敦煌 露營地,吃的是老闆的燒烤 ↑敦煌 晚上住的帳篷 ↑敦煌 Day3 玉門關--雅丹--陽關敦煌 旅游分兩線,昨天走的是東線,今天走的是西線,因為去雅丹路在修,所以路特別不好走,幸好今天晨光旅游安排的是中巴,顛簸點也沒啥。照例5點起床出發。 敦煌古城 位於 敦煌 市至 陽關 公路的南側。距市中心25公里。現在是一個影視城,據說大唐玄奘剛在這裡拍過。 ↑敦煌古城 濃濃的西部味道 ↑敦煌古城 這個房子讓我想到了阿凡提和巴依老爺。 ↑敦煌古城 ↑敦煌古城 鳥瞰古城 ↑敦煌古城 城外的民國風情 ↑敦煌古城 《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 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 玉門關 。
這首詩是一幅 西北 邊疆壯美風光的畫捲,又是一首對出征將士滿懷同情的怨歌,二者統一於短短的四句詩中,引人遐想,耐人尋味,使人對盛唐邊塞有較全面深入的瞭解。全詩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絕千古。 ↑玉門關 據兩關之 玉門關
玉門關 ,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據《漢書·地理志》, 玉門 關與另一重要關隘 陽關 ,均位於 敦煌 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玉門關 內部正在修葺的小方盤城,站在這裡思緒一下子回到2000年前的漢朝…… ↑玉門關 城邊的老黑溝也許是當時的將士的重要水源? ↑玉門關 戈壁灘中一座城 ↑玉門關 公元前127年,大將衛青(?—前106)“出雲中以西至 隴西 ,擊胡之樓煩、白羊王於 河南 ,得胡首虜數千,牛羊百餘萬。於是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這是漢長城修築的第一階段。
公元前121年,漢軍收復 河西走廊 , 於是“漢始築令居以西,初置 酒泉 郡,以通 西北 國。”即修築由今 甘肅 永登 至酒泉的河西長城,這是漢長城修築的第二階段。
公元前111年至公元前110年間,再修由今 甘肅 酒泉 至 玉門關 段的長城,這是漢長城修築的第三階段。
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100年間,又修建自 玉門關 至今 新疆 羅布泊 段的長城,這是漢長城修築的第四階段。
至此,經過20多年的斷續修築,形成了一條東起遼東,西至 新疆 羅布泊 的漢代長城,總長度超過10000千米。 漢長城中, 河西走廊 段意義最為重大。西 漢中 央政府在河西長城沿線,修築了一系列烽燧亭障,重要關隘還置軍駐守,保證了古代“ 絲綢之路 ”河西段的安全通暢,大大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往來及文化交流。 經過2000多年的風吹雨打,漢長城之留下了那麼一點。 ↑玉門關 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雅丹魔鬼城貌。“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現泛指乾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
雅丹魔鬼城離 敦煌 比較遠,特別是路上正在修路,一路顛簸啊,顛簸啊,終於到了那裡。這裡風大天然,放眼望去寸草不生,不過正是因為風,是的這裡的石頭有了獨特的形狀。
遠處的 獅子 好像是在迎接每一位游客。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獅身人面像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孔雀回眸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西海艦隊
另外這裡提供吉普車包車服務,一輛車400,可以去景區大巴去不到的地方。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 陽關 無故人。
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地出向西域的 通道 。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 陽關 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嚮往的壯舉。但當時陽關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物與內地大不相同。
陽關 位於 河西走廊 的 敦煌 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鄉“古董灘”上,為漢王朝防禦 西北 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關隘,也是 絲綢之路 上中原通往西域及 中亞 等地的重要門戶,憑水為隘,據川當險,與 玉門關 南北呼應。
↑陽關 過了雕像後面的大門就到了換通關文牒的地方,換完通關文牒,就相當於當初的出關了 ↑陽關 荒山,騎馬的人兒, 絲綢之路 的感覺 ↑陽關 柵欄下麵就是古 絲綢之路 ,綠洲加荒漠,閉上眼睛,似乎當年的趕路人還在。 ↑陽關
黃河 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 玉門關 。
這首詩是一幅 西北 邊疆壯美風光的畫捲,又是一首對出征將士滿懷同情的怨歌,二者統一於短短的四句詩中,引人遐想,耐人尋味,使人對盛唐邊塞有較全面深入的瞭解。全詩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絕千古。 ↑玉門關 據兩關之 玉門關
玉門關 ,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據《漢書·地理志》, 玉門 關與另一重要關隘 陽關 ,均位於 敦煌 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玉門關 內部正在修葺的小方盤城,站在這裡思緒一下子回到2000年前的漢朝…… ↑玉門關 城邊的老黑溝也許是當時的將士的重要水源? ↑玉門關 戈壁灘中一座城 ↑玉門關 公元前127年,大將衛青(?—前106)“出雲中以西至 隴西 ,擊胡之樓煩、白羊王於 河南 ,得胡首虜數千,牛羊百餘萬。於是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這是漢長城修築的第一階段。
公元前121年,漢軍收復 河西走廊 , 於是“漢始築令居以西,初置 酒泉 郡,以通 西北 國。”即修築由今 甘肅 永登 至酒泉的河西長城,這是漢長城修築的第二階段。
公元前111年至公元前110年間,再修由今 甘肅 酒泉 至 玉門關 段的長城,這是漢長城修築的第三階段。
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100年間,又修建自 玉門關 至今 新疆 羅布泊 段的長城,這是漢長城修築的第四階段。
至此,經過20多年的斷續修築,形成了一條東起遼東,西至 新疆 羅布泊 的漢代長城,總長度超過10000千米。 漢長城中, 河西走廊 段意義最為重大。西 漢中 央政府在河西長城沿線,修築了一系列烽燧亭障,重要關隘還置軍駐守,保證了古代“ 絲綢之路 ”河西段的安全通暢,大大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往來及文化交流。 經過2000多年的風吹雨打,漢長城之留下了那麼一點。 ↑玉門關 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雅丹魔鬼城貌。“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現泛指乾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
雅丹魔鬼城離 敦煌 比較遠,特別是路上正在修路,一路顛簸啊,顛簸啊,終於到了那裡。這裡風大天然,放眼望去寸草不生,不過正是因為風,是的這裡的石頭有了獨特的形狀。
遠處的 獅子 好像是在迎接每一位游客。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獅身人面像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孔雀回眸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西海艦隊
另外這裡提供吉普車包車服務,一輛車400,可以去景區大巴去不到的地方。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 陽關 無故人。
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地出向西域的 通道 。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 陽關 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嚮往的壯舉。但當時陽關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物與內地大不相同。
陽關 位於 河西走廊 的 敦煌 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鄉“古董灘”上,為漢王朝防禦 西北 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關隘,也是 絲綢之路 上中原通往西域及 中亞 等地的重要門戶,憑水為隘,據川當險,與 玉門關 南北呼應。
↑陽關 過了雕像後面的大門就到了換通關文牒的地方,換完通關文牒,就相當於當初的出關了 ↑陽關 荒山,騎馬的人兒, 絲綢之路 的感覺 ↑陽關 柵欄下麵就是古 絲綢之路 ,綠洲加荒漠,閉上眼睛,似乎當年的趕路人還在。 ↑陽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