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同 - 緣起牛背,因是為你。
序2014年的11月,第一次去了 牛背山 。看了雲海,沒有日出。乘麵包車到街心花園,那是第一次戶外徒步之旅,根本上不去,心裡想著,一定還要再來。
2015年的4月,第二次去了 牛背山 ,雲海、日出、佛照 金山 都有了,從魚進溝出發,全程徒步,累的半死,內心確是激動無比,心想著不會再去第三次了。
2016年的3月,因為一個約定,再一次上了 牛背山 ,沒有最初那麼多的期待,彼時的 牛背山 游客匆匆,無數的登山徒步、雲海星空愛好者來到這裡。在上山的途中,“四人同”這三個字悄悄的走進了心裡,他沒有 牛背山 那麼出名,可總覺得這三個字又非比尋常。心裡想著,如果還有第四次,那麼一定是因為“四人同”。
何去,由心定。2017年1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的某一個清晨,一篇名叫《2017年戶外大事件》文章出現在朋友圈,李志森 33天穿越羌塘、張諾婭華人首個完成“長距離徒步界三重冠”的女性、阿左昊昕幺妹峰今年首登、雛菊 中國 首位單人單車 成功 穿越屍骨之路的女騎手等等,太多太多故事足以澎湃人心,他們與我而言是遙不可及的,沒有去走他們的路的實力,但他們的出現就像是一種指引,告訴你,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做著你沒想過的事,生活是真的可以不一樣的過活。
提出要去徒步的是華仔,一個15年徒步搭車走過川藏線、 青藏線 的女子。這位女子的確不同於一般的女子,可稱之為瘋一般的女子,感冒不適都不是理由藉口,說走就走。她的理由就是:逃離 成都 的霧霾。
我可以做的,就是趁著有時間、有機會去能去的、想去的地方。
行前準備:
我們選擇的是班車出行,沒有計劃跟團隊,不確定居住點,所以帶上了帳篷和睡袋。
29號的晚上,跑去沃爾瑪買了一堆吃的,因為要自己背包了,所以盡可能的少帶。
登山杖、防滑的徒步鞋、抓絨衝鋒衣+保暖衣+太空服+衝鋒褲+保暖褲、頭燈。
常備藥品:散列通(擔心因為感冒引起高反,這個治療高反頭疼是很有效的,個人覺得) 2017.12.30 在黑夜的穿梭前行早上7點起床,7點半準時出發,前往新南門客運站,乘坐的是8:30前往 海螺溝 的班車,中途在冷磧鎮下車。因為是節假日,中途有些地方還是有些堵車,實際到達時間是下午3點半。下了車就會有很多當地師傅問你要去哪兒,我們的計劃是從魚進溝開始徒步之旅。大概因為很多人是跟團或是 自駕 ,這個點,師傅徘徊了好久也沒有接到其他的客人,就帶著我們上了魚進溝,20元一個人。師傅說耽擱了我們的時間就多送我們一程,結果把我們送到了離魚進溝更遠的地方,但是!!!是大路。。。我們走了好長一段路全是修好了的路,沒有記憶里的懸崖徒步。。。 今天的目的地是 長海 子扎營,但因為被帶到了大路,又增加了路程,天已經越來越黑了,要上 長海 子基本不可能了,第一次負重背包,肩膀已經開始疼起來了,邊走邊思考,要不要停下,可又不甘心等著,明天還是一樣的要上去,也就是這個時候,來了一輛車,載了一行上 牛背山 的人,打眼一看,原來是在下車就遇到過的七哥,當時他還笑說我們兩個是女漢紙,得不得行哦,結果這會兒就碰到我倆黑燈瞎火的在路上走著。。。大概是看荒郊野外,也沒別的車了,原本已經開出100米了,又剎住了車,問了下車上的客人,就讓我倆趕緊上車,捎上我們去 長海 子。這裡要非常感謝一下七哥,後面還給我們指路,提醒我們不要走錯路了。
因為到時候時間比較早,我們就決定繼續往上走,走到不想走的時候為止。。。。這段路程,我們沒有遇到任何同路人。從高處可以看到下方的村莊,格外的祥和寧靜。 這個時候的山上已經有飄雪,約10點,我們扎營入睡。小看了天氣的寒冷,用的是一個雙人睡袋,在此提醒,冬季要露營的,一點要準備防寒繫數高的睡袋,不然真的要冷瓜起。
第一天,晚安了。
2017.12.31 原來你們也在這裡早上7點起,兩個人哆哆嗦嗦的,起來吧,冷,不起,還是冷。想著還要背那麼一大包,突然就有點想不通了。在家躺被窩多好啊,非得跑著荒山野嶺來,作啊!轉念又想,什麼時候不能躺被窩啊,躺被窩的時間還少麽,躺被窩的人能享受到這樣的新鮮空氣麽。
起床靠什麼?全憑意志。
收拾好行李,繼續出發。 前進的路只有一條,因為下雪的緣故,許多小路被掩蓋了。大概走了2小時,遇到了第一組下山的行人,兩個男生,背著大包,輕輕鬆松就下山了(再一次感受到體力好的優勢)。
很長一路,沒有遇見其他行人,塑造出一種” 千山 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的氛圍。 這是最大的一個分岔路口,三個方向,中間那條牛屎最多,如果讓我選,就得帶偏了
也是在這兒,我們遇到一行特別的人,也因為他們的出行隨後的路途沒有那麼單調。
在昨晚上山的途中,有遇到一個開車師傅,很是焦慮的問我們有沒有見過13個聾啞人,那時的確沒碰見。而在這兒,我們正不知往哪兒走,索性把包一扔,坐下休息,突然從右邊的那條路出來了一群人。我與華仔特別激動,這可是這一路遇見的第一個大部隊啊!他們也很是高興,估計也是走了很長的路才遇到行人。打了招呼才發現,他們就是昨晚車師傅詢問的人。通過手機打字瞭解到他們也是昨晚在半山搭的帳篷,迷了一段路,這會兒繞出來了,也不確定是往哪邊走。
我不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沒問過要從哪兒來,沒有言語交流,只是從肢体動作,我能感受到那份友好和愉悅。都說語言很強大,但很多時候動作是可以超越任何言語的,只是一個眼神,便能明白了”一起結伴一程“的含義。
申勝,眼睛特別好看的一位伙伴,特別會照顧人,大概是看我倆走不動了,直接走過來把我們最大的背包換走了,就這麼一瞬間,我跟華仔愣了又楞,簡直男友力max ,當時的心情真的可以寫一篇《論登山徒步男性同伴存在的重要性》 這裡可以說說徒步 牛背山 和四人同完全不一樣的感受。走 牛背山 的時候,大部分都走的小路,儘管上山很累,但是走的路程大大縮短。而這次走四人同。。。因為這植被豐富,海拔越是上升雪的覆蓋面積越廣,很多小路都被蓋上雪,只有跟著大路一直走一直走,開始覺得自己還OK,沒問題,但走到後面。。。就是感覺這路真特麽的長啊,怎麼沒個盡頭。。。陸陸續續有遇見下山的人,不管走了多久,都告訴你還有3小時
這裡不得不佩服的是,他們一行人大部分都遠遠走在了我們前面,有落下的2個人,我們也是一前一後的相競走著。但到了最後3分之一的路途的時候,我跟華仔基本是走10步休息一步了,背包的重量壓的根本直不了背,有感覺肩膀已經腫了,這一次深刻的瞭解自己的體力,我想以後要去,真的不會再考慮背帳篷睡袋了,能不帶東西就少帶東西。
大概是下午3點左右,我們到達了第一個營地,碰到了他們在這兒休息吃飯,後面的路就基本分開了,他們上了山頂準備扎營。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遇到了另外一個熟人。大概是在這樣的環境,遇到了自己認識的人就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黑板是戶外領隊,這次帶了一隊人上了四人同,碰見他時,他正要去接還沒到頂的隊友,這裡給個聯繫方式,有想出去玩但又不知道怎麼去的朋友,建議跟組織走吧,首先住宿有保證,其二,不會迷路,其三,有人會一直想到你沒上山,去接應。後來的時間基本上就是跟他的隊友一起玩,讓這個跨年夜有了更多的意義。 2017-2018山上的跨年之夜大部分的跨年我們都是跟著家人或者朋友,而這個跨年夜是跟隨自己的心。
在海拔3000+的山上,沒有暖氣,我們自己生火取暖。
沒有信號,沒有看過手機,但一起看了煙花,這不是最繁華的煙花,卻是最難得的煙花。
原本做好通宵不睡的打算了,因為遇到了黑板,給我們騰出了床鋪,不然那天晚上鬼知道怎麼熬。也謝謝胖哥,胖哥也是個有趣的人,你見過240斤的人登山麽?反正我是遇見了,而且他還上去了。我總是覺得登山給人帶來一種堅持,自己選擇的路管它有多苦有多難,就要堅持走下去,不到頂不罷休。
也許你們坐在 成都 的火鍋店、燒烤攤、壓著馬路、酒吧里吃著玩著。
我們在四人同的山上,有方便火鍋,有酒,有歌聲,還有你們。
2017年已經真的走遠了,不再迴首,是該擁抱新的2018了。 2018.1.01 坐看雲起時因為還有1公里多的路程,6點半起床,看到天上的星星很是明亮,月亮也是又大又圓。向山頂出發,迎接2018年第一輪日出。太陽真正升起的時間是8點05分左右。
今天的雲海日出不是最壯觀的,與 牛背山 相比,四人同美在是意境,如畫的層次感,宛如童話世界,明明寒冷,卻美得溫暖。
寫到這裡,四人同算是圓滿了,不知道還會不會再來,嘴上說著”是游戲不好玩麽 被窩不夠暖麽 腦殼進水了麽 ,幹嘛要到這兒來 “ ,而看到這樣的風景的時候,真是覺得如果哪天累了,還不如到這裡來看看,沒有那麼多人情世故,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人,飲兩三口,樂得逍遙自在。
何歸:只為途中與你們相見我們沒有買回程的票,坐了到 甘谷 地的車,這兒有 海螺溝 方向和 康定 方向來往的車輛。計劃視情況而定如何回程,如果有人願意搭我們,就順風車回去,如果沒有,有大巴的話就跟著大巴車回去。而出人意料的是,我們就這樣走在路上,還沒有招手,只是回頭看了一眼來往的車輛,真的就有一輛車停了下來!!!是一輛川w的車,車主是一個退休了的叔叔帶著阿姨去了 康定 溜了一圈,準備回程。在車上,叔叔給我們講起他為何來這兒的緣由。叔叔是步兵,早在80年代就已經在真正的川藏線守衛這方的安寧。歲月的變遷,如今的川藏線跟當年早已變了樣,他說那個時候的路只有現在的3分之2,沒有二郎山隧道,翻過的二郎山常年暴雨、濃霧、滑坡、崩塌、泥石流,那個時候的兵也是最苦的,眾所周知,一條川藏線,魂斷多少人。
就這樣一路走,一路聽他講著過去也過不去的故事。這是他時隔30+年第一次回到這裡,時間並沒有洗去他的回憶,川藏線真的是一個情懷,那麼多的人嚮往真的不是只因為風景。後輩憶苦思甜,自我找尋,不斷來到這裡。長路放逐腳掌,雙足放逐故鄉,只為了這份信仰。
2015年的4月,第二次去了 牛背山 ,雲海、日出、佛照 金山 都有了,從魚進溝出發,全程徒步,累的半死,內心確是激動無比,心想著不會再去第三次了。
2016年的3月,因為一個約定,再一次上了 牛背山 ,沒有最初那麼多的期待,彼時的 牛背山 游客匆匆,無數的登山徒步、雲海星空愛好者來到這裡。在上山的途中,“四人同”這三個字悄悄的走進了心裡,他沒有 牛背山 那麼出名,可總覺得這三個字又非比尋常。心裡想著,如果還有第四次,那麼一定是因為“四人同”。
何去,由心定。2017年1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的某一個清晨,一篇名叫《2017年戶外大事件》文章出現在朋友圈,李志森 33天穿越羌塘、張諾婭華人首個完成“長距離徒步界三重冠”的女性、阿左昊昕幺妹峰今年首登、雛菊 中國 首位單人單車 成功 穿越屍骨之路的女騎手等等,太多太多故事足以澎湃人心,他們與我而言是遙不可及的,沒有去走他們的路的實力,但他們的出現就像是一種指引,告訴你,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做著你沒想過的事,生活是真的可以不一樣的過活。
提出要去徒步的是華仔,一個15年徒步搭車走過川藏線、 青藏線 的女子。這位女子的確不同於一般的女子,可稱之為瘋一般的女子,感冒不適都不是理由藉口,說走就走。她的理由就是:逃離 成都 的霧霾。
我可以做的,就是趁著有時間、有機會去能去的、想去的地方。
行前準備:
我們選擇的是班車出行,沒有計劃跟團隊,不確定居住點,所以帶上了帳篷和睡袋。
29號的晚上,跑去沃爾瑪買了一堆吃的,因為要自己背包了,所以盡可能的少帶。
登山杖、防滑的徒步鞋、抓絨衝鋒衣+保暖衣+太空服+衝鋒褲+保暖褲、頭燈。
常備藥品:散列通(擔心因為感冒引起高反,這個治療高反頭疼是很有效的,個人覺得) 2017.12.30 在黑夜的穿梭前行早上7點起床,7點半準時出發,前往新南門客運站,乘坐的是8:30前往 海螺溝 的班車,中途在冷磧鎮下車。因為是節假日,中途有些地方還是有些堵車,實際到達時間是下午3點半。下了車就會有很多當地師傅問你要去哪兒,我們的計劃是從魚進溝開始徒步之旅。大概因為很多人是跟團或是 自駕 ,這個點,師傅徘徊了好久也沒有接到其他的客人,就帶著我們上了魚進溝,20元一個人。師傅說耽擱了我們的時間就多送我們一程,結果把我們送到了離魚進溝更遠的地方,但是!!!是大路。。。我們走了好長一段路全是修好了的路,沒有記憶里的懸崖徒步。。。 今天的目的地是 長海 子扎營,但因為被帶到了大路,又增加了路程,天已經越來越黑了,要上 長海 子基本不可能了,第一次負重背包,肩膀已經開始疼起來了,邊走邊思考,要不要停下,可又不甘心等著,明天還是一樣的要上去,也就是這個時候,來了一輛車,載了一行上 牛背山 的人,打眼一看,原來是在下車就遇到過的七哥,當時他還笑說我們兩個是女漢紙,得不得行哦,結果這會兒就碰到我倆黑燈瞎火的在路上走著。。。大概是看荒郊野外,也沒別的車了,原本已經開出100米了,又剎住了車,問了下車上的客人,就讓我倆趕緊上車,捎上我們去 長海 子。這裡要非常感謝一下七哥,後面還給我們指路,提醒我們不要走錯路了。
因為到時候時間比較早,我們就決定繼續往上走,走到不想走的時候為止。。。。這段路程,我們沒有遇到任何同路人。從高處可以看到下方的村莊,格外的祥和寧靜。 這個時候的山上已經有飄雪,約10點,我們扎營入睡。小看了天氣的寒冷,用的是一個雙人睡袋,在此提醒,冬季要露營的,一點要準備防寒繫數高的睡袋,不然真的要冷瓜起。
第一天,晚安了。
2017.12.31 原來你們也在這裡早上7點起,兩個人哆哆嗦嗦的,起來吧,冷,不起,還是冷。想著還要背那麼一大包,突然就有點想不通了。在家躺被窩多好啊,非得跑著荒山野嶺來,作啊!轉念又想,什麼時候不能躺被窩啊,躺被窩的時間還少麽,躺被窩的人能享受到這樣的新鮮空氣麽。
起床靠什麼?全憑意志。
收拾好行李,繼續出發。 前進的路只有一條,因為下雪的緣故,許多小路被掩蓋了。大概走了2小時,遇到了第一組下山的行人,兩個男生,背著大包,輕輕鬆松就下山了(再一次感受到體力好的優勢)。
很長一路,沒有遇見其他行人,塑造出一種” 千山 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的氛圍。 這是最大的一個分岔路口,三個方向,中間那條牛屎最多,如果讓我選,就得帶偏了
也是在這兒,我們遇到一行特別的人,也因為他們的出行隨後的路途沒有那麼單調。
在昨晚上山的途中,有遇到一個開車師傅,很是焦慮的問我們有沒有見過13個聾啞人,那時的確沒碰見。而在這兒,我們正不知往哪兒走,索性把包一扔,坐下休息,突然從右邊的那條路出來了一群人。我與華仔特別激動,這可是這一路遇見的第一個大部隊啊!他們也很是高興,估計也是走了很長的路才遇到行人。打了招呼才發現,他們就是昨晚車師傅詢問的人。通過手機打字瞭解到他們也是昨晚在半山搭的帳篷,迷了一段路,這會兒繞出來了,也不確定是往哪邊走。
我不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沒問過要從哪兒來,沒有言語交流,只是從肢体動作,我能感受到那份友好和愉悅。都說語言很強大,但很多時候動作是可以超越任何言語的,只是一個眼神,便能明白了”一起結伴一程“的含義。
申勝,眼睛特別好看的一位伙伴,特別會照顧人,大概是看我倆走不動了,直接走過來把我們最大的背包換走了,就這麼一瞬間,我跟華仔愣了又楞,簡直男友力max ,當時的心情真的可以寫一篇《論登山徒步男性同伴存在的重要性》 這裡可以說說徒步 牛背山 和四人同完全不一樣的感受。走 牛背山 的時候,大部分都走的小路,儘管上山很累,但是走的路程大大縮短。而這次走四人同。。。因為這植被豐富,海拔越是上升雪的覆蓋面積越廣,很多小路都被蓋上雪,只有跟著大路一直走一直走,開始覺得自己還OK,沒問題,但走到後面。。。就是感覺這路真特麽的長啊,怎麼沒個盡頭。。。陸陸續續有遇見下山的人,不管走了多久,都告訴你還有3小時
這裡不得不佩服的是,他們一行人大部分都遠遠走在了我們前面,有落下的2個人,我們也是一前一後的相競走著。但到了最後3分之一的路途的時候,我跟華仔基本是走10步休息一步了,背包的重量壓的根本直不了背,有感覺肩膀已經腫了,這一次深刻的瞭解自己的體力,我想以後要去,真的不會再考慮背帳篷睡袋了,能不帶東西就少帶東西。
大概是下午3點左右,我們到達了第一個營地,碰到了他們在這兒休息吃飯,後面的路就基本分開了,他們上了山頂準備扎營。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遇到了另外一個熟人。大概是在這樣的環境,遇到了自己認識的人就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黑板是戶外領隊,這次帶了一隊人上了四人同,碰見他時,他正要去接還沒到頂的隊友,這裡給個聯繫方式,有想出去玩但又不知道怎麼去的朋友,建議跟組織走吧,首先住宿有保證,其二,不會迷路,其三,有人會一直想到你沒上山,去接應。後來的時間基本上就是跟他的隊友一起玩,讓這個跨年夜有了更多的意義。 2017-2018山上的跨年之夜大部分的跨年我們都是跟著家人或者朋友,而這個跨年夜是跟隨自己的心。
在海拔3000+的山上,沒有暖氣,我們自己生火取暖。
沒有信號,沒有看過手機,但一起看了煙花,這不是最繁華的煙花,卻是最難得的煙花。
原本做好通宵不睡的打算了,因為遇到了黑板,給我們騰出了床鋪,不然那天晚上鬼知道怎麼熬。也謝謝胖哥,胖哥也是個有趣的人,你見過240斤的人登山麽?反正我是遇見了,而且他還上去了。我總是覺得登山給人帶來一種堅持,自己選擇的路管它有多苦有多難,就要堅持走下去,不到頂不罷休。
也許你們坐在 成都 的火鍋店、燒烤攤、壓著馬路、酒吧里吃著玩著。
我們在四人同的山上,有方便火鍋,有酒,有歌聲,還有你們。
2017年已經真的走遠了,不再迴首,是該擁抱新的2018了。 2018.1.01 坐看雲起時因為還有1公里多的路程,6點半起床,看到天上的星星很是明亮,月亮也是又大又圓。向山頂出發,迎接2018年第一輪日出。太陽真正升起的時間是8點05分左右。
今天的雲海日出不是最壯觀的,與 牛背山 相比,四人同美在是意境,如畫的層次感,宛如童話世界,明明寒冷,卻美得溫暖。
寫到這裡,四人同算是圓滿了,不知道還會不會再來,嘴上說著”是游戲不好玩麽 被窩不夠暖麽 腦殼進水了麽 ,幹嘛要到這兒來 “ ,而看到這樣的風景的時候,真是覺得如果哪天累了,還不如到這裡來看看,沒有那麼多人情世故,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人,飲兩三口,樂得逍遙自在。
何歸:只為途中與你們相見我們沒有買回程的票,坐了到 甘谷 地的車,這兒有 海螺溝 方向和 康定 方向來往的車輛。計劃視情況而定如何回程,如果有人願意搭我們,就順風車回去,如果沒有,有大巴的話就跟著大巴車回去。而出人意料的是,我們就這樣走在路上,還沒有招手,只是回頭看了一眼來往的車輛,真的就有一輛車停了下來!!!是一輛川w的車,車主是一個退休了的叔叔帶著阿姨去了 康定 溜了一圈,準備回程。在車上,叔叔給我們講起他為何來這兒的緣由。叔叔是步兵,早在80年代就已經在真正的川藏線守衛這方的安寧。歲月的變遷,如今的川藏線跟當年早已變了樣,他說那個時候的路只有現在的3分之2,沒有二郎山隧道,翻過的二郎山常年暴雨、濃霧、滑坡、崩塌、泥石流,那個時候的兵也是最苦的,眾所周知,一條川藏線,魂斷多少人。
就這樣一路走,一路聽他講著過去也過不去的故事。這是他時隔30+年第一次回到這裡,時間並沒有洗去他的回憶,川藏線真的是一個情懷,那麼多的人嚮往真的不是只因為風景。後輩憶苦思甜,自我找尋,不斷來到這裡。長路放逐腳掌,雙足放逐故鄉,只為了這份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