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1.】鄉村酒店,田園風光,科隆大教堂,街景
↑科隆大教堂 在這裡,
無數的藝術珍寶讓你流連忘返;
有無窮無盡的拍攝題材等你來發現;
無論你有否宗教信仰都會肅然起敬;
你願意停下呼吸,讓時光凝結,從每一處明暗,每一處細節中,尋找那把打開歷史之門的鑰匙。 ↑科隆大教堂 科隆 大教堂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科隆 建城於 羅馬 時代,進入中世紀後 科隆 保持了它的重要地位,在一系列很有作為的大主教的領導下成為神聖 羅馬 帝國的思想中心。
1164年,德意志帝國皇帝、 科隆 大主教萊納德征戰 意大利 米蘭 時,奪得一件珍貴的戰利品——朝拜初生基督的東方三聖王的遺骸。遺骨運回後, 科隆 很快就成為神聖 羅馬 帝國內最重要的朝聖地。朝聖的人為 科隆 也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這又促使更多的人在此定居, 科隆 也因此更加繁榮起來。 ↑科隆大教堂 12世紀開始 科隆 與 耶路撒冷 、君士坦丁堡和 羅馬 一起被並稱為聖城,它當時的正式拉丁語名稱為Sancta Colonia Dei Gratia Romanae Ecclesiae Fidelis Filia(上帝授予的神聖的 科隆 , 羅馬 教廷忠實的女兒)。1238年, 法國 國王從拜占庭皇帝手中購得耶穌受難時戴的荊冠,於是 巴黎 成為 科隆 最強有力的競爭者。
↑科隆大教堂 為保住聖地的地位, 科隆 人決定建造一座絕無僅有的大教堂來存放和供奉聖跡。 德國 早期教堂建築是典型 羅馬 風格。12世紀以後,市民階級興起,政治和經濟變化,建築形式隨之改變。大教堂的興建是天主教和中世紀文化在 歐洲 蓬勃興起的象徵,而 科隆 大教堂的建築風格也自然選取了當時 新興 的哥特式。
↑科隆大教堂 1248年, 科隆 地區主教康拉德·馮·霍施塔登為大教堂動工舉行了奠基儀式,工程時斷時續,19世紀初,隨著德意志民族意識的覺醒,作為 德國 統一象徵的 科隆 主教座堂獲得了越來越重要的意義,教堂的最終完工也再次獲得機遇。1842年,教堂在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支持下重新開工,直到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整個建造耗時超過600年,實際上 科隆 大教堂太大了,它不斷地需要維護,因此也被稱為“永久工地”。
↑科隆大教堂 二戰期間,英美空軍轟炸 德國 。 科隆 位居萊茵河要津,其下游腹地是工業的集中區,成為挨炸最慘重的城市之一。1942年, 科隆 受到 英國 和美 國地毯式轟炸,遭到嚴重破壞,市內90%的建築被毀。由於 德國 天主教透過 羅馬 教廷提出要求,這座古教堂才得以幸免。 科隆 大教堂雖然沒有被毀掉,但也中了盟軍十多枚炸彈。戰爭結束後,康拉德· 阿登 納總理對於家鄉 科隆 情有獨鐘,主持重修了 科隆 大教堂,使其煥然一新。 科隆 人對於兩位“康拉德”——1248年的主教和1948年的總理的貢獻推崇備至,而後者除了使 科隆 大教堂重現輝煌之外,還一手締造了今日的新 德國 。 ↑科隆大教堂 科隆 大教堂由兩座最高塔為主門,內部以十字形平面為主體的建築群。教堂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一般教堂的長廊,多為東西向三進,與南北向的橫廊交會於聖壇成十字架; 科隆 大教堂為罕見的五進建築,內部空間挑高又加寬。設計師們利用了 羅馬 式大教堂建築中的拱門設計,創造了有尖角的拱門、肋形拱頂和飛拱,幫助立柱共同支撐穹隆式弔頂——這也便是哥特式建築的精髓之所在。在 科隆 大教堂里,每一根主柱周圍都有拱牆相對應,通常是五拱,也有三拱和七拱。 ↑科隆大教堂 從建築規模和裝飾藝術質量來看, 科隆 大教堂均勝過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築,因而使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科隆大教堂 高塔直指蒼穹,象徵人類與上帝溝通的渴望 ↑科隆大教堂 科隆 大教堂是 科隆 的驕傲,也是 科隆 的標誌,更成為著名的游覽勝地,是 德國 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教堂四壁窗戶總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全裝有描繪聖經人物的彩色玻璃,使教堂顯得更為莊嚴。 ↑科隆大教堂 據說,畫面如此漂亮,卻只有用4種顏色,而且很有講究:金色——代表人類共有一個天堂,寓意光明和永恆;紅色——代表愛;藍色——代表信仰:綠色——代表希望和未來。在陽光反射下,這些玻璃金光閃爍,絢麗多彩。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從東方去朝拜初生耶穌的“東方三聖王”的屍骨,被陳放在一個12世紀末或13世紀初造的金盒子里,安放在聖壇上。這個祭壇因此被認為是西方最重要的祭壇。 ↑科隆大教堂 科隆 大教堂的巍峨壯觀令所有瞻仰到它的人嘆為觀止。它的高度居世界第三,論規模,它是 歐洲 北部最大的教堂。 科隆 大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被譽為哥特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
無數的藝術珍寶讓你流連忘返;
有無窮無盡的拍攝題材等你來發現;
無論你有否宗教信仰都會肅然起敬;
你願意停下呼吸,讓時光凝結,從每一處明暗,每一處細節中,尋找那把打開歷史之門的鑰匙。 ↑科隆大教堂 科隆 大教堂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科隆 建城於 羅馬 時代,進入中世紀後 科隆 保持了它的重要地位,在一系列很有作為的大主教的領導下成為神聖 羅馬 帝國的思想中心。
1164年,德意志帝國皇帝、 科隆 大主教萊納德征戰 意大利 米蘭 時,奪得一件珍貴的戰利品——朝拜初生基督的東方三聖王的遺骸。遺骨運回後, 科隆 很快就成為神聖 羅馬 帝國內最重要的朝聖地。朝聖的人為 科隆 也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這又促使更多的人在此定居, 科隆 也因此更加繁榮起來。 ↑科隆大教堂 12世紀開始 科隆 與 耶路撒冷 、君士坦丁堡和 羅馬 一起被並稱為聖城,它當時的正式拉丁語名稱為Sancta Colonia Dei Gratia Romanae Ecclesiae Fidelis Filia(上帝授予的神聖的 科隆 , 羅馬 教廷忠實的女兒)。1238年, 法國 國王從拜占庭皇帝手中購得耶穌受難時戴的荊冠,於是 巴黎 成為 科隆 最強有力的競爭者。
↑科隆大教堂 為保住聖地的地位, 科隆 人決定建造一座絕無僅有的大教堂來存放和供奉聖跡。 德國 早期教堂建築是典型 羅馬 風格。12世紀以後,市民階級興起,政治和經濟變化,建築形式隨之改變。大教堂的興建是天主教和中世紀文化在 歐洲 蓬勃興起的象徵,而 科隆 大教堂的建築風格也自然選取了當時 新興 的哥特式。
↑科隆大教堂 1248年, 科隆 地區主教康拉德·馮·霍施塔登為大教堂動工舉行了奠基儀式,工程時斷時續,19世紀初,隨著德意志民族意識的覺醒,作為 德國 統一象徵的 科隆 主教座堂獲得了越來越重要的意義,教堂的最終完工也再次獲得機遇。1842年,教堂在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支持下重新開工,直到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整個建造耗時超過600年,實際上 科隆 大教堂太大了,它不斷地需要維護,因此也被稱為“永久工地”。
↑科隆大教堂 二戰期間,英美空軍轟炸 德國 。 科隆 位居萊茵河要津,其下游腹地是工業的集中區,成為挨炸最慘重的城市之一。1942年, 科隆 受到 英國 和美 國地毯式轟炸,遭到嚴重破壞,市內90%的建築被毀。由於 德國 天主教透過 羅馬 教廷提出要求,這座古教堂才得以幸免。 科隆 大教堂雖然沒有被毀掉,但也中了盟軍十多枚炸彈。戰爭結束後,康拉德· 阿登 納總理對於家鄉 科隆 情有獨鐘,主持重修了 科隆 大教堂,使其煥然一新。 科隆 人對於兩位“康拉德”——1248年的主教和1948年的總理的貢獻推崇備至,而後者除了使 科隆 大教堂重現輝煌之外,還一手締造了今日的新 德國 。 ↑科隆大教堂 科隆 大教堂由兩座最高塔為主門,內部以十字形平面為主體的建築群。教堂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一般教堂的長廊,多為東西向三進,與南北向的橫廊交會於聖壇成十字架; 科隆 大教堂為罕見的五進建築,內部空間挑高又加寬。設計師們利用了 羅馬 式大教堂建築中的拱門設計,創造了有尖角的拱門、肋形拱頂和飛拱,幫助立柱共同支撐穹隆式弔頂——這也便是哥特式建築的精髓之所在。在 科隆 大教堂里,每一根主柱周圍都有拱牆相對應,通常是五拱,也有三拱和七拱。 ↑科隆大教堂 從建築規模和裝飾藝術質量來看, 科隆 大教堂均勝過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築,因而使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科隆大教堂 高塔直指蒼穹,象徵人類與上帝溝通的渴望 ↑科隆大教堂 科隆 大教堂是 科隆 的驕傲,也是 科隆 的標誌,更成為著名的游覽勝地,是 德國 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教堂四壁窗戶總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全裝有描繪聖經人物的彩色玻璃,使教堂顯得更為莊嚴。 ↑科隆大教堂 據說,畫面如此漂亮,卻只有用4種顏色,而且很有講究:金色——代表人類共有一個天堂,寓意光明和永恆;紅色——代表愛;藍色——代表信仰:綠色——代表希望和未來。在陽光反射下,這些玻璃金光閃爍,絢麗多彩。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從東方去朝拜初生耶穌的“東方三聖王”的屍骨,被陳放在一個12世紀末或13世紀初造的金盒子里,安放在聖壇上。這個祭壇因此被認為是西方最重要的祭壇。 ↑科隆大教堂 科隆 大教堂的巍峨壯觀令所有瞻仰到它的人嘆為觀止。它的高度居世界第三,論規模,它是 歐洲 北部最大的教堂。 科隆 大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被譽為哥特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