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實拍體驗:原來普洱茶餅是這麼做出來的!
普洱 茶是 西雙版納 歷史最久,最具標誌性的文明符號,熱度近年來一直節節攀升,其傳統工藝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今天我們就來到了 瀾滄江 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優質 普洱 茶的重要原料產地——南糯山。
在這裡,我們親身體驗了尋找古茶樹王、採摘古樹茶葉,更有機會親自體驗了用古樹茶葉壓制茶餅的過程。

如今,壓制茶餅的工藝有手工石磨壓制和機械壓制兩種。機械壓制的效率固然很高,但隨著人們對 普洱 茶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手工石磨壓茶工藝的優勢就日益凸顯出來了。

古法手工石磨壓茶的技術要求也很高,並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在短時間之內上手,即使是有多年技術經驗的壓茶師傅,一天最多也只能壓300片左右而已。
古法手工壓制茶餅的方法:
○ 揀茶。由於初制曬青的過程通常是露天完成,難免會有雜物,因此需要先挑出黃片、竹篾絲、編織袋等雜物。
○ 稱重。一般茶餅的重量是375g,所以製作一餅 普洱 茶餅需要準備375g的毛茶茶料。精準的重量是 普洱 茶餅均勻的前提保證。
○ 蒸茶。把毛茶放入蒸桶內,放入“內飛”(壓在茶餅里的標有廠方或訂製者標記的紙片。由於是壓在茶餅內,不象包裝紙那樣可以調換,因此有比較好的識別作用),鐵桶下方是持續的高溫蒸氣,桶中的毛茶,經過蒸氣,迅速變軟, 茶膠 溶出,茶才能壓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