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走,從吳哥到曼谷國(一):巴肯寺的王都之謎,巴肯山的落日霞光。盡善!盡美!
二佬驚魂在 柬埔寨 與 泰國 自由行開始了。二佬,我和賴雲超,兩個五十歲、不懂外語、少有出國的自由行,語言不通,缺少出國經驗,少有玩“洋格”,聽不懂看不懂如瞎子聾子一般尋找吳哥、漫游 金邊 、闖盪 曼谷 ,經歷驚險。特別是深藏於密林之中最近一百多年才被世人所發現的“世界奇跡”以其精湛的藝術和傳奇的歷史及神秘的宗教意義,讓我們獲得一次驚動震撼靈魂的神奇之旅。
柬泰之行,是一次挑戰與嘗試;吳哥漫游,是一種崇拜與吸引。
9月16日,女兒送我們到機場,準時登機,卻因 暹粒 的雨季而延遲一小時起飛。降落之時,俯視下麵一個片汪洋。確實是雨季,確實是 東南亞 特有的熱帶雨林,近來一定是連受暴雨襲擊。
下午3點,其實已是 北京 時間的4點,手機上已經把時間自動調整,及時把手錶往後拔了一小時。踏上了異鄉的土地—— 暹粒 國際機場。熱烈的熱帶陽光將我擁抱。
過安檢,遇到了被索要小費的尷尬。填入鏡表,蓋入境章,都留下了買路錢。網上說, 中國 人過關被要小費已經成了他們的慣性。雖有不爽,也無可奈何。
女兒幫我們預約的TUTU(摩托車加個帶篷的雙人座)把我們從機場接到酒店。以為萬事大吉,卻被通訊與語言關為難了很久。
想了不少辦法,電話、微信向女兒咨詢,翻譯軟件與酒店工作人沒法交流,換了不同的人來一起互相領會對方的意思,一直折騰著。好不容易才用上了 柬埔寨 的通信卡,並聯繫上了TUTU,送我們去看巴肯山日落。 ↑巴肯寺 搽了防曬霜,十美元的Tutu,把我們送到了巴肯山腳下。巴肯山上的巴肯寺,用它瑰麗的晚霞將我迎接—— ↑巴肯寺 巴肯山的意義,它是二佬驚魂在吳哥的第一站;巴肯山日落景色是 吳哥窟 旅游的經典畫面;巴肯山上的巴肯寺修建在山丘上,是吳哥王朝第一座借助自然的山勢來建廟的建築;巴肯寺留下了耶輪跋摩放棄舊都羅洛斯而遷都吳哥作為王朝 新都 的不解之謎。 ↑巴肯寺 隨著人流,沿著一段碎石路上山。在路口,就遇到了草棚下乞討的難民。這些難民,他們都是鄉下農民,因誤觸地雷,斷手缺足,臉上大片燒灼的傷疤,沒有眼瞳的空洞眼眶看著游客,用單調的樂器演奏著樂曲,所表達是就是向游客的乞討。 ↑巴肯寺 柬埔寨 之前叫“真臘”王國,它的舊都在距今天的吳哥王城13公裡外的羅洛斯。那裡至今仍留有羅洛斯遺址。到耶輪跋摩一世年代,他放棄了羅洛斯,選擇了吳哥作為新的國都。
有人說,如果要追究耶輪跋摩一世為何遷都的原因,就值得攀登一次巴肯山。於是,我來到了巴肯山。上山的路很粗糙,路面上滿是石坷垃。兩旁是密集的樹木叢林。透過林間葉蔓,不時的高大殘缺的建築物撞進視野。 ↑巴肯寺 巴肯山並不高,卻也是吳哥王城的至高點。走了一段上坡路,就可以看到遼闊的河流與平地。夕陽下在西斜,不容我停留太多。我希望著,能在太陽下山前,能登到山頂,能登上象徵著 印度 教信仰中的宇宙中心—— 須彌山 。巴肯寺的建造者,他們,把巴肯山上的巴肯廟視為 須彌山 的意義。這也許是耶輪跋摩一世遷都的原因所在。
遠眺太 陽西 垂的方向,遠方的西池被濃厚的雲彩覆蓋著,只亮起一條銀線。 ↑巴肯寺 啊,在並不太高的巴肯山上,巴肯寺殘破卻巍然屹立的身影出現了。巴肯寺,依著巴肯山的山勢,層層疊疊,向著高處簇擁,形成向上升起的崇高峻偉的“山”的形式。在九世紀末,真臘王朝已轉為信奉 印度 教。 印度 教的信仰里, 須彌山 上住著濕婆神。我便向“山”巔而去,去尋找神靈的濕婆。 ↑巴肯寺 然而,一道長隊阻攔了我急切的腳步。要登臨巴肯廟,得排隊依次而上。為了我不讓國廟承受的負擔過重,管理者限制了寺廟的參觀人數,每次最多容納300人。所以,要上廟宇,須排除等待。每從廟裡出來一個游客,才能另放一個進去。心急的賴哥沒有耐性排隊了,獨自一人到寺廟的四周逛去了。我不想放過傳說中的巴肯山日落奇景,便加入進這道城牆邊上的游客長隊中。 ↑巴肯寺 巴肯寺那斷垣殘壁的寺廟就是面前,可還是嫌隊列的移動太慢太慢。我的目光穿過長龍似的人縫,可以看到它一角的磚塔,磚石破露著一堆搖搖欲墜的石磚。 ↑巴肯寺 突然聽到游客長隊中發出了一聲驚叫——啊,彩虹!是的,我舉目一望,在我的右面的天空出現了一道七彩的虹影,像一彎虹橋,一頭連著晴空,一頭落在寺廟的磚石上。似神靈的降臨,叫人屏息不語。暮色似乎在這一瞬間靜止。 ↑巴肯寺 驚艷的彩虹出現在蒼老的石頭上,日落時的彩霞映照著吳哥的黃昏。 ↑巴肯寺 已經排到了巴肯寺的入口,巴肯寺完全的置於我的面前。它層層疊疊的身姿完整的呈現於我。寺廟的壇台共有五層,一層一層,逐步的向上縮小,底座的一層長76米,最上一層長47米。每一層都均衡的建有磚塔,大大小小、疏疏密密,總共有60座之多。 ↑巴肯寺 我的身旁,靜卧著一頭石牛。它面向的巴肯寺,似乎在把 須彌山 仰望。霞光落在它的身上,落在它脖子上的黃綢上,落在它靜穆的目光里,我感受到從它身上發出來的一股神靈的力量。 ↑巴肯寺 終於輪到我進入巴肯寺了。工作人員發給我一張入門的牌子,它是參觀結束後的游客從 通道 下來時移交給我的。這是一種簡單而巧妙的控制人數的方法。出一個,進一個,用牌子來控制數量,絕對不會錯。當輪到我獲得了準入的資格後,像是從起跑線上聽到發令槍聲的比賽者,一陣狂奔,直往寺廟的最高。因為,西邊的太陽已經在遠山處落下了半張臉。
↑巴肯寺 ↑巴肯寺 一口氣,我爬上了巴肯寺的最頂層頂。這裡已經沒有四牆,僅剩下一個開闊的平臺, 和平 臺上散落的磚塔與殘缺的石屋。我來不及去觀賞那些石塔,也顧不上去愛撫那些歲月的石牆石像。我要與太陽賽跑一般,去抓住它最後的一瞬輝煌。 ↑巴肯寺 我站立的位置,這是一個歷史的節點。一千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9世紀末,耶輪跋摩一世遷都吳哥,建了一座四公里見方的王城。907年,他又選擇了巴肯山作為國家寺廟的所在。從此以後,吳哥王朝強盛了兩三百年。從此以後,王朝毀滅,一座王城被掩藏被塵封。時光機又在幾百年之後的19世紀,在深深的密林中,展露出它的真容。 ↑巴肯寺 巴肯寺,尚存堅固的城座與石牆、磚塔。它們無語的佇立,我也無語的面對著它們堅毅的身影。每一天,都會有瑰麗的落霞撫摸著它的肌體與骨骼;這一個黃昏,它用這樣的方式將我迎接。能與之相遇,我是幸運的;能享受到這一抹溫暖之光,我是幸福的。 ↑巴肯寺 驚魂的時刻,遠道而來的,慕名而至的,無論膚色,不問來路,大家都會能與之相融而慶幸。拍照的,靜坐的,漫步的,眺望的,都因擁有這屬於全世界共有的輝煌而喜悅。一群 中國 孩子正在欣喜的與巴肯寺合影,我也將這美好的一瞬留存。 ↑巴肯寺 ↑巴肯寺 位於平臺正中的殘存的建築,是寺廟的中央聖殿。它是這座神廟的中心,是所有 印度 教崇拜的神祇所居住的地方。目光穿過聖殿中央的 石門 ,它像一扇為我打開的窗欞。“窗外”,雲彩飄浮,人影晃動。透過這扇窗,仿佛可以看到比巴肯寺更早的年代——最早統一 柬埔寨 的國王,闍耶跋摩二世,他宣稱自己是 印度 教的神王,是 印度 教的濕婆在世間的化身。是他開創了象徵著濕婆在 須彌山 的住所,才造就了他的後世繼續者在巴肯山上建造巴肯寺的建築奇跡。 ↑巴肯寺 四面都有一樣的門與 通道 。對稱與均衡是吳哥建築的特色。還有人總結說,吳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代遺跡之一,它將 中國 長城的雄偉、泰姬陵的細緻繁複以及金字塔的象徵手法和對稱美全部融為一體。 ↑巴肯寺 ↑巴肯寺 吳哥的石窟與神廟,不僅是宗教聖地,不僅是靈感的源泉,也是藝術的寶庫。那些壁畫,那些雕像,那些石刻,都是一件件驚艷的藝術品。 ↑巴肯寺 平臺的東南 西北 ,加上居中的位置,各有一座石塔。在吳哥寺廟建築中,“塔”除了佛教的本章外,還代表“山”的構造。高棉建築的進化始終都圍繞著一個重要的主題——寺廟與山。寺廟最好建在一座真正的山上(巴肯寺是最早實現這個理念的寺廟,也是王國遷都於此地理由)。如果沒有山,人們就會建造在多層平臺上塔堂來代表聖山。巴肯寺雖是真正的巴肯山上,仍然在各層平臺上建塔。頂端的五塔如五座“山峰”。 ↑巴肯寺 沿著平臺繞了一圈,為的是不落下每一座“山峰”。我雖然不太懂得 印度 教,也不是它的信徒,但在這個宗教的世界里,我也寧願相信,這些“ 須彌山 ”,一定有神靈的存在。 ↑巴肯寺 因為相信,所以敬畏。因為敬畏,才會珍愛。 柬埔寨 的數百座寺廟自從被 法國 人發現後,歷經百餘年,除戰火與天然災害外,幾乎沒有人為的破壞,也很難發現“王小二到此一游”的 中國 式留言。 ↑巴肯寺 餘暉將要落盡,游客已在散去。我,還有幾個形隻影單的陌路人,還留戀在沉醉的晚霞中。 ↑巴肯寺 往東南的方向可以看見 吳哥窟 的全貌,我卻沒能找到那個美好的角度。當然,在建造巴肯寺的時候,山下還是一片荒野。 吳哥窟 的建成,是在耶輪跋摩一世之後的兩百年以後,那時才是高棉王朝的全盛時期。 ↑巴肯寺 霞光構畫出古寺美妙的剪影,霞光也點亮了山下聖明的燈光。
柬泰之行,是一次挑戰與嘗試;吳哥漫游,是一種崇拜與吸引。
9月16日,女兒送我們到機場,準時登機,卻因 暹粒 的雨季而延遲一小時起飛。降落之時,俯視下麵一個片汪洋。確實是雨季,確實是 東南亞 特有的熱帶雨林,近來一定是連受暴雨襲擊。
下午3點,其實已是 北京 時間的4點,手機上已經把時間自動調整,及時把手錶往後拔了一小時。踏上了異鄉的土地—— 暹粒 國際機場。熱烈的熱帶陽光將我擁抱。
過安檢,遇到了被索要小費的尷尬。填入鏡表,蓋入境章,都留下了買路錢。網上說, 中國 人過關被要小費已經成了他們的慣性。雖有不爽,也無可奈何。
女兒幫我們預約的TUTU(摩托車加個帶篷的雙人座)把我們從機場接到酒店。以為萬事大吉,卻被通訊與語言關為難了很久。
想了不少辦法,電話、微信向女兒咨詢,翻譯軟件與酒店工作人沒法交流,換了不同的人來一起互相領會對方的意思,一直折騰著。好不容易才用上了 柬埔寨 的通信卡,並聯繫上了TUTU,送我們去看巴肯山日落。 ↑巴肯寺 搽了防曬霜,十美元的Tutu,把我們送到了巴肯山腳下。巴肯山上的巴肯寺,用它瑰麗的晚霞將我迎接—— ↑巴肯寺 巴肯山的意義,它是二佬驚魂在吳哥的第一站;巴肯山日落景色是 吳哥窟 旅游的經典畫面;巴肯山上的巴肯寺修建在山丘上,是吳哥王朝第一座借助自然的山勢來建廟的建築;巴肯寺留下了耶輪跋摩放棄舊都羅洛斯而遷都吳哥作為王朝 新都 的不解之謎。 ↑巴肯寺 隨著人流,沿著一段碎石路上山。在路口,就遇到了草棚下乞討的難民。這些難民,他們都是鄉下農民,因誤觸地雷,斷手缺足,臉上大片燒灼的傷疤,沒有眼瞳的空洞眼眶看著游客,用單調的樂器演奏著樂曲,所表達是就是向游客的乞討。 ↑巴肯寺 柬埔寨 之前叫“真臘”王國,它的舊都在距今天的吳哥王城13公裡外的羅洛斯。那裡至今仍留有羅洛斯遺址。到耶輪跋摩一世年代,他放棄了羅洛斯,選擇了吳哥作為新的國都。
有人說,如果要追究耶輪跋摩一世為何遷都的原因,就值得攀登一次巴肯山。於是,我來到了巴肯山。上山的路很粗糙,路面上滿是石坷垃。兩旁是密集的樹木叢林。透過林間葉蔓,不時的高大殘缺的建築物撞進視野。 ↑巴肯寺 巴肯山並不高,卻也是吳哥王城的至高點。走了一段上坡路,就可以看到遼闊的河流與平地。夕陽下在西斜,不容我停留太多。我希望著,能在太陽下山前,能登到山頂,能登上象徵著 印度 教信仰中的宇宙中心—— 須彌山 。巴肯寺的建造者,他們,把巴肯山上的巴肯廟視為 須彌山 的意義。這也許是耶輪跋摩一世遷都的原因所在。
遠眺太 陽西 垂的方向,遠方的西池被濃厚的雲彩覆蓋著,只亮起一條銀線。 ↑巴肯寺 啊,在並不太高的巴肯山上,巴肯寺殘破卻巍然屹立的身影出現了。巴肯寺,依著巴肯山的山勢,層層疊疊,向著高處簇擁,形成向上升起的崇高峻偉的“山”的形式。在九世紀末,真臘王朝已轉為信奉 印度 教。 印度 教的信仰里, 須彌山 上住著濕婆神。我便向“山”巔而去,去尋找神靈的濕婆。 ↑巴肯寺 然而,一道長隊阻攔了我急切的腳步。要登臨巴肯廟,得排隊依次而上。為了我不讓國廟承受的負擔過重,管理者限制了寺廟的參觀人數,每次最多容納300人。所以,要上廟宇,須排除等待。每從廟裡出來一個游客,才能另放一個進去。心急的賴哥沒有耐性排隊了,獨自一人到寺廟的四周逛去了。我不想放過傳說中的巴肯山日落奇景,便加入進這道城牆邊上的游客長隊中。 ↑巴肯寺 巴肯寺那斷垣殘壁的寺廟就是面前,可還是嫌隊列的移動太慢太慢。我的目光穿過長龍似的人縫,可以看到它一角的磚塔,磚石破露著一堆搖搖欲墜的石磚。 ↑巴肯寺 突然聽到游客長隊中發出了一聲驚叫——啊,彩虹!是的,我舉目一望,在我的右面的天空出現了一道七彩的虹影,像一彎虹橋,一頭連著晴空,一頭落在寺廟的磚石上。似神靈的降臨,叫人屏息不語。暮色似乎在這一瞬間靜止。 ↑巴肯寺 驚艷的彩虹出現在蒼老的石頭上,日落時的彩霞映照著吳哥的黃昏。 ↑巴肯寺 已經排到了巴肯寺的入口,巴肯寺完全的置於我的面前。它層層疊疊的身姿完整的呈現於我。寺廟的壇台共有五層,一層一層,逐步的向上縮小,底座的一層長76米,最上一層長47米。每一層都均衡的建有磚塔,大大小小、疏疏密密,總共有60座之多。 ↑巴肯寺 我的身旁,靜卧著一頭石牛。它面向的巴肯寺,似乎在把 須彌山 仰望。霞光落在它的身上,落在它脖子上的黃綢上,落在它靜穆的目光里,我感受到從它身上發出來的一股神靈的力量。 ↑巴肯寺 終於輪到我進入巴肯寺了。工作人員發給我一張入門的牌子,它是參觀結束後的游客從 通道 下來時移交給我的。這是一種簡單而巧妙的控制人數的方法。出一個,進一個,用牌子來控制數量,絕對不會錯。當輪到我獲得了準入的資格後,像是從起跑線上聽到發令槍聲的比賽者,一陣狂奔,直往寺廟的最高。因為,西邊的太陽已經在遠山處落下了半張臉。
↑巴肯寺 ↑巴肯寺 一口氣,我爬上了巴肯寺的最頂層頂。這裡已經沒有四牆,僅剩下一個開闊的平臺, 和平 臺上散落的磚塔與殘缺的石屋。我來不及去觀賞那些石塔,也顧不上去愛撫那些歲月的石牆石像。我要與太陽賽跑一般,去抓住它最後的一瞬輝煌。 ↑巴肯寺 我站立的位置,這是一個歷史的節點。一千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9世紀末,耶輪跋摩一世遷都吳哥,建了一座四公里見方的王城。907年,他又選擇了巴肯山作為國家寺廟的所在。從此以後,吳哥王朝強盛了兩三百年。從此以後,王朝毀滅,一座王城被掩藏被塵封。時光機又在幾百年之後的19世紀,在深深的密林中,展露出它的真容。 ↑巴肯寺 巴肯寺,尚存堅固的城座與石牆、磚塔。它們無語的佇立,我也無語的面對著它們堅毅的身影。每一天,都會有瑰麗的落霞撫摸著它的肌體與骨骼;這一個黃昏,它用這樣的方式將我迎接。能與之相遇,我是幸運的;能享受到這一抹溫暖之光,我是幸福的。 ↑巴肯寺 驚魂的時刻,遠道而來的,慕名而至的,無論膚色,不問來路,大家都會能與之相融而慶幸。拍照的,靜坐的,漫步的,眺望的,都因擁有這屬於全世界共有的輝煌而喜悅。一群 中國 孩子正在欣喜的與巴肯寺合影,我也將這美好的一瞬留存。 ↑巴肯寺 ↑巴肯寺 位於平臺正中的殘存的建築,是寺廟的中央聖殿。它是這座神廟的中心,是所有 印度 教崇拜的神祇所居住的地方。目光穿過聖殿中央的 石門 ,它像一扇為我打開的窗欞。“窗外”,雲彩飄浮,人影晃動。透過這扇窗,仿佛可以看到比巴肯寺更早的年代——最早統一 柬埔寨 的國王,闍耶跋摩二世,他宣稱自己是 印度 教的神王,是 印度 教的濕婆在世間的化身。是他開創了象徵著濕婆在 須彌山 的住所,才造就了他的後世繼續者在巴肯山上建造巴肯寺的建築奇跡。 ↑巴肯寺 四面都有一樣的門與 通道 。對稱與均衡是吳哥建築的特色。還有人總結說,吳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代遺跡之一,它將 中國 長城的雄偉、泰姬陵的細緻繁複以及金字塔的象徵手法和對稱美全部融為一體。 ↑巴肯寺 ↑巴肯寺 吳哥的石窟與神廟,不僅是宗教聖地,不僅是靈感的源泉,也是藝術的寶庫。那些壁畫,那些雕像,那些石刻,都是一件件驚艷的藝術品。 ↑巴肯寺 平臺的東南 西北 ,加上居中的位置,各有一座石塔。在吳哥寺廟建築中,“塔”除了佛教的本章外,還代表“山”的構造。高棉建築的進化始終都圍繞著一個重要的主題——寺廟與山。寺廟最好建在一座真正的山上(巴肯寺是最早實現這個理念的寺廟,也是王國遷都於此地理由)。如果沒有山,人們就會建造在多層平臺上塔堂來代表聖山。巴肯寺雖是真正的巴肯山上,仍然在各層平臺上建塔。頂端的五塔如五座“山峰”。 ↑巴肯寺 沿著平臺繞了一圈,為的是不落下每一座“山峰”。我雖然不太懂得 印度 教,也不是它的信徒,但在這個宗教的世界里,我也寧願相信,這些“ 須彌山 ”,一定有神靈的存在。 ↑巴肯寺 因為相信,所以敬畏。因為敬畏,才會珍愛。 柬埔寨 的數百座寺廟自從被 法國 人發現後,歷經百餘年,除戰火與天然災害外,幾乎沒有人為的破壞,也很難發現“王小二到此一游”的 中國 式留言。 ↑巴肯寺 餘暉將要落盡,游客已在散去。我,還有幾個形隻影單的陌路人,還留戀在沉醉的晚霞中。 ↑巴肯寺 往東南的方向可以看見 吳哥窟 的全貌,我卻沒能找到那個美好的角度。當然,在建造巴肯寺的時候,山下還是一片荒野。 吳哥窟 的建成,是在耶輪跋摩一世之後的兩百年以後,那時才是高棉王朝的全盛時期。 ↑巴肯寺 霞光構畫出古寺美妙的剪影,霞光也點亮了山下聖明的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