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呼倫貝爾(2017國慶親子)
都要上車要走的時候,小周同學說還要再爬一次。看看多拼,上衣脫光也不覺得冷,奔跑吧! 爬個草垛子容易嗎?看這架勢,老早就助跑了。試問:哪個景區能讓你這般肆意瘋跑?所以,想自由行,想無比暢快的自由行,想帶孩子自由揮發天性,就來 呼倫貝爾 吧! 垛高人為峰,欲與天公試比高。 有朋友看到這些圖片問:那裡到底是冷啊,還是熱啊?不告訴你,自己來體驗吧 草場周圍的風景,像極了一幅深秋時節的油畫。這是超級喜歡超級喜歡的一個地方,翻看起這些照片時,小周同學說,還想去爬草垛子。是啊,有機會三見 呼倫貝爾 嗎?此時已經是下午快3點了,如果不是天黑的早,如果不是要趕著去 臨江 ,怎麼玩的夠呢? 老葛同志總是在給他照完相之後問:我的髮型怎麼樣?哈哈 這場景,不像是再聽爸爸講那過去的故事。 離開草垛子,沿著 額爾古納 河,一路向 臨江 。 在疾馳的車上飽覽界河。 下午快四點我們到達 臨江屯 。今天我們沒有吃午飯。安頓好住處後,趕緊讓老闆做飯,也算是午飯晚飯一起吃。每人30元。 在 內蒙古 和 俄羅斯 接壤的地方有一條河叫 額爾古納 河,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以 額爾古納 河為界以 額爾古納 河為界以,簽訂以 額爾古納 河為界,在河邊有一個屯子,因當地人稱 額爾古納 河為江,故此得名“ 臨江屯 ”。屯子不大隻有八十多戶人家,有三分之二是 俄羅斯 血統。我們住的不是入村的主街道,人就顯得更少了。 這是我們住宿的木刻楞,樓上兩間房子被我們承包了。房間也挺大,不過不隔音。站在走廊,俯瞰屯子,四周風光盡收眼底。 這家房子暖氣不太好,後半夜有些冷,我們感覺不太明顯,小葛同學一家感覺明顯,不過也沒有大礙。 這是臨近的幾家院子,南面就是白樺林。還是那一句,到處都是白樺林。這裡的院子裡面設施都是散散落落的。 三年後,又來到這個邊陲小村子,心裡又親切又熟悉,又有些陌生。蓋的木刻楞越來越多了,家家戶戶都用柵欄圍了起來,看起來是統一了一些,但總覺得也少了些什麼。總體來說還是原生態的古樸的清凈的。 我和小周同學爸爸在村子里四處走左。這個院子貌似沒有主人的樣子,好像油畫中的小木屋哦。 這個院子也不再接待游客了,沒有供暖設施,而且他的房子相比而言已經落後了。 房子後面的山坡上有一個高高的瞭望塔。這裡是早上看日出的地方,夏季還可以在清晨看晨霧。 這是 呼倫貝爾 獨有的農村機械吧。 在藍天白雲下,這些機械武器好霸氣的樣子, 下午四點半,我們開始吃飯,即刻趕往 臨江 東山坡看日落。五點左右趕到的時候,夕陽已經落下去了。所以提醒親們,國慶節左右來看日落,最好四點半就到東山坡,等一會就能看到了。帶著一絲遺憾徘徊在 額爾古納 河畔。 日落後的 額爾古納 河依然美麗,靜謐、安詳,現世安穩就是這個時刻吧。不管歷史變遷,不管風雲變幻,河流依然靜靜流淌、樹林依然靜靜默立,夕陽染紅山邊。此刻令人沉醉。 望向北方,接近山的天邊出現了絢麗的晚霞,兩顆白樺靜靜地依偎著界河。 山坡下的土路就是沿界河行走的路。 好好的白樺樹不知怎麼就斷在草地上。 游人漸漸從東山頭退去。我們坐車返回到村子里,來到了 額爾古納 河邊, 臨江屯 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和2014年夏天相比,水位下降不少,遜色不少。山底的晚霞依然沒有完全退去,倒影在河裡,形成一條美麗的色帶。 河邊靜靜的,只有我們幾個人和偶爾幾個游人過來感受這份靜謐。剛入夜的夜空幽藍幽藍,空氣分外清冽。 回頭望向村子,一輪明月高懸在村子上空,一片銀輝毫無保留地灑在這個邊陲小村子。今晚繁星閃爍,我站在木刻楞二樓眺望夜空,在城市感受不到的空曠、靜謐、悠遠。明天就是中秋節了,好多年了,一個在異鄉度過的中秋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今天晚上睡得也早,小周同學還有一篇作文沒有寫,就附在床邊寫作文,老師要求的題目是:我熟悉的一個人。第二天早上我問他寫的誰,他笑而不答。國慶節過後回到家交作文,讓家長簽字,我才知道他寫的是小葛同學,和小葛同學在這次 呼倫貝爾 旅行中發生的兩件事情,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也算是一氣呵成,通過事件寫出了小葛同學的特點。這也是旅行的收穫吧。 第三天:臨江--老鷹嘴--莫爾道嘎--根河為了看日出,五點就起床了,走出房間看看東邊已經泛起了微紅。返回屋子簡單洗漱一下,向 臨江 北面的山坡走去。他們幾個在呼呼大睡。早上的 臨江 更加靜謐,天天已微微亮,也有三三兩兩的游人去往看日出的方向。雖然是清晨,風兒清冽,加上走得快,竟有了熱乎乎的感覺,一心想要趕快走到看日出的地方。大概走了近15分鐘,在緩行不平的山路上,看到了東邊的燦爛霞光,日出前的霞光。紅色、橘色、橘紅色、深藍、灰藍、淺藍相映在一起。 將近六點的時候,臨近山邊的地方出現了黃白色,預示著太陽即將噴薄而出。山坡上已經聚集了50多個游人,有幾個長槍短炮占好了機位,在等待那激動人心的一刻。 日出前的 臨江屯 。初冬的 臨江屯 早上不再有霧。夏天的清晨是霧鎖 臨江 ,也是攝影發燒友追逐的景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