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美食大盤點,致那些讓我心心念的泉州美食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吃貨,對吃也不是特別感興趣,但是在 泉州 生活的這4年裡,它的美食真真正正征服了我,以至於離開 泉州 才兩個月我就開始回憶起那隻屬於 泉州 的味道了。
於是乎,閑暇之餘,把自己在 泉州 期間知道的美食都分享給大家,如果大家有機會去 泉州 ,請一定不要忘記平常 泉州 的美食,絕對會讓您贊不絕口。 食飽類潤餅菜、蚵仔煎、麵線糊、肉粽、醋肉、紅燒牛排、牛肉炕塊、糯米灌大腸、芋圓、芋泥、官橋豆乾、地瓜粉團、麵粉芡、滷麵、洪瀨酸菜面、炒米粉、官橋山珍豆簽、深滬壺仔飯、 沙茶面、咯攤 湯水類土筍凍、牛肉羹、上元圓、豆花、石花膏、花生仁湯、三合面、豬血湯、肉燕、菜頭酸、白粬、過飢草湯、大腸羹 丸捲類深滬水丸、包心魚丸、牛肉貢丸、馬鮫羹、拳頭母、春捲、雞捲、 崇武 魚捲、捆蹄、酥肉丸、烏龍茶丸 面點類碗糕、菜粿、榜舍龜、虎咬草、豬油鎚、糖粿、英都麻糍、麻團、菜包、大花包、小籠包、水煎包、浮粿、麥餡粿、 石獅 甜粿、安海咸粿、龜粿、九層粿、黑龜粿、白米粿、 赤水 煎粿、糯米糍、咸筍包 糕餅類滿煎糕 、油炸酥、綠豆餅、信杯餅、韭菜盒、烤肉餅 茶配類蒜蓉枝、桔紅糕、蓼花、貢糖、 金桔糖、洪瀨雞爪、炸雞排、 安溪 柿餅、衙口花生、豬油粨
深滬壺仔飯粗略做法是:把肉、蛋、香菇、海蠣乾、蝦米等配料與飯裝在陶罐中蒸。 優質的拳頭母以新鮮碎肉為主材質攪拌製成,其中須有瘦肉和肉筋,否則影響口感。在攪拌好的肉泥 裡加 入切碎的香菇、肥肉和炸好的蔥頭,是拳頭母區別於肉丸的關鍵所在。 菜粿以米漿和白蘿蔔為主要原料,蒸製成糕,再過油炸。因為蘿蔔在閩南語中叫做“菜頭”,所以“菜粿”實際上是“菜頭粿”的簡稱。 土筍凍主料是一種海星蟲,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而成土筍凍,其肉質清甜,味美甘甜。配上醬油、芥末等調料,老少皆宜,清涼解暑。 潤餅餡料裡面的主食有:五花肉、胡蘿蔔、高麗菜、嫩豆乾、凈筍乾、海蠣等。 泉州 海蠣煎是由海蠣配上雞蛋和地瓜粉做出來的,最後蘸上番茄醬吃的感覺不要太美味。 泉州 的洪瀨雞爪非常出名,絕對想吃第二次。 泉州 的薑母鴨是用老薑和母鴨子一起做的,非常滋補。 泉州 的馬蹄糕一般會在早餐中出現。 泉州 的滿煎糕在西街經常會看到,非常好吃,而且非常管飽,裡面是甜的。 泉州 的麵線糊我就不多說了,每天早餐必吃,養胃還好吃。 泉港的浮粿是地瓜粉和海蠣混上雞蛋清一起炸出來的,非常美味的海鮮小吃。 泉州 滷麵是必備的主食,裡面各種海鮮,非常美味。 泉州 蘿蔔糕,吃起來那感覺真的是太美味了,原來蘿蔔都可以這麼好吃。 春捲內陷以紅蘿蔔為主,有時還加入些海苔和白糖。外包一層麵粉皮,下油鍋炸至金黃可食。雞捲原料中並無雞肉,而是由五花肉、洋蔥、馬蹄、豆皮等常見材料精製而成的。 泉州 水丸 泉州 肉粽,裡面是鹹的,推薦 泉州 東街鐘樓肉粽和藍氏肉粽,基本天天爆滿,端午節就更不用多說了,都是排著隊買粽子。 泉州 永寧 書煎包,早餐必備。 石花膏是閩南有一道風味獨特的消暑飲品。其主要原料石花草,是一種生長在 臺灣 海峽中潮或低潮帶礁石上的食用海藻。將石花煮出的膠液盛入碗盆等容器常溫冷卻,凝固後即成晶瑩透亮、富有彈性的石花膏。 崇武 魚捲是將捕撈的馬鮫、鰻魚等肉質鮮美的魚類去皮剔骨打製成茸,加入輔料和地瓜粉蒸製成魚捲的方法。正宗的 崇武 魚捲多選用當地最肥美的海魚作為主料,以馬鮫、鰻魚、鯊魚為最佳。加工時先去掉骨頭及內臟,然後用利刃仔細刮肉去皮,用手揉成漿狀,揉時一邊加進適量的鹽水上勁,最後加上精緻地瓜粉、雞蛋清、碎豬肉、青蔥等佐料,用手調勻讓魚肉發酵。待魚茸麵團成熟後再用手搓捲成一條條圓狀體,放進蒸籠以烈火蒸熟,食用時切片即可。 好了好了,實在不能再寫了,因為我真的好餓,好想吃 泉州 的美食,我想有機會我一定還會去 泉州 的,從西街走到東街,從 中山 路走到塗門街,要把美食全部再吃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