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冬游伊朗--伊斯法罕篇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Qeysarieh大門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Qeysarieh大門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Qeysarieh大門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Qeysarieh大門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Qeysarieh大門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Qeysarieh大門 沙阿清真寺(伊瑪目清真寺)沙阿清真寺(伊瑪目清真寺)(Masjed-e Shah),不討論這座清真寺大門口的鐘乳石裝飾有多漂亮,其它清真寺也有。但是,這個大門口除了是清真寺入口還是整個廣場的入口 ,所以它與對面的Qeysarieh大門相呼應。淺黃色的 大理 石(我估計以前是白色的)上有幾何圖形、花朵和書法圖案鑲嵌,是這程所見清真寺最漂亮的大門。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東南 西北 四個IWAN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南面IWAN的主殿採用雙層天花板,內部天花板36.3米,外部天花板51米,建議站在穹頂中央下方黑色的回音石上翻一下書頁,感受一下那個擴音效果,會出乎意料的,別在那兒亂叫影響國家形象。後來我們在主殿遇上一當地男子在唱詩,醉了,以致我到處找相應的CD。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主殿還有一幅瓷片圖畫中出現鳥等動物,這在以花草藤蔓為主的清真寺中是較為罕有的。另在西面的庭院里還有兩塊簡易梯形柱的日晷(上午看西面的一塊,下午看東面的一塊)西面的IWAN里還有一幅嵌有黑色圖案為主的瓷片圖畫,代表著土地,藍色代表水,綠色代表生命,黑色在下,綠色藤蔓在上,周圍環以藍色表示人類以土地為生命的根源,水滋潤著生命繁衍。我們遇上一個教文學的老年退休老師,擴音效果後的種種的絕妙之處都是他給我們講解的,當然,最後他問我要點人民幣...也是該付的。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對比上下兩幅圖,左右門柱花瓶的不對稱,阿伯解析說,神是完美的,但人無完人。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沙阿清真寺 八重天宮(Hasht Behesht)在沙阿清真寺久久不捨得離開,但我們還有一個任務:八重天宮(Hasht Behesht)在伊瑪目廣場外西面1-2公里的一個公園裡,下午四點關門導致我們落空了,只能外觀這座裝修奢華的世俗建築。首先四面外牆都有天使、鳳凰、水鴨等漂亮的壁畫。內部的天花板如 阿裡卡 普宮的音樂廳的,外面的柱廳與 阿裡卡 普宮、四十柱宮的都一樣,天花板又是沒完沒了的鏡片,在我看來是沒完沒了的安全隱患。我們決定次日再來一次,結果我們錯有錯著地去了四十柱宮......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八重天宮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八重天宮 前一天在買牛奶的士多里見著還算帥氣的芮先生,這家伙講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開始他跟我們冒充 新疆 人,後來才知他在伊瑪目廣場有多間商鋪,在不方便刷卡的 伊朗 (部分店鋪一次性消費200刀以上的話可刷VISA卡)凡門口貼有微信和支付寶支付的店都是他的店,我們感覺到 中國 人民的巨大消費能力在全世界出了名。娘娘馬上打了一大支雞血,約好芮生今天交易藏紅花。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伊瑪目廣場
伊斯法罕自助遊攻略
↑伊瑪目廣場 藏紅花不是 西藏 產的,是由 伊朗 傳過去的。芮先生也有出售藏紅花,三種不同的檔次花蕊。要判斷藏紅花的質量要看鮮紅的花蕊部分的長度,顏色,一般能保留“一根三蕊”的較長較紅艷的為上品。食法:拿八根用紙包好,揉碎沖熱水喝或者放入電飯煲同煮,飯出來是呈金黃色,在 伊朗 基本每一頓飯都是藏紅花飯。藏紅花最為 中國 人知是活血化淤,女人大姨媽和懷孕時不能服用,芮先生說藏紅花還有抗抑鬱作用。想起我親愛的剛,給我買了好大一盒...... 伊瑪目廣場芮先生說他在華東師範大學獃過,在那兒教英語,其實他應該去教波斯語吧。芮先生的地毯店在廣場西面24號鋪位,門口一大束的鮮鳳尾花,我喜歡,我也喜歡他家的地毯。因為不存在語言障礙了,芮先生給我們好好地上了一次地毯的課。地毯是一個家庭財富的象徵,因為有棉的,羊毛的,絲的好幾種材質,絲的是最貴的,羊毛的居中,芮先生給我們示範了點火燒不著,蹭蹭又去掉痕跡的神奇。另外,絲質的地毯不僅顏色豐富鮮艷,而且在不同角度可以看到顏色深淺的變化。也不是面積越大價格越貴,而要看織的密度,越密越貴,而且對比一下手感就明顯感覺一分錢一分貨。芮先生還表示不同的省分有不同的織法,織地毯是他們的家族事業。我好奇在這個急速發展的世界里,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問題。芮先生表示一個工人每天辛勤工作十小時的話,要十年才能織好一張擺在我們面前1.2X0.7米這麼大的一張絲質地毯。年輕人會繼承麽?他也表示有難度。那麼,如我以前在 雲南 、 貴州 搜的苗繡,遲早有一天,這種優質的傳統手工藝品只能在拍賣行和博物館會見到。市場上充斥著劣質的產品,而不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