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到過的突尼斯,後會有期(志願者歸來,在突尼斯的50個日夜)


推薦指數:🌟🌟🌟🌟🌟
建議游覽時間:半天
艾爾 ·傑姆鬥獸場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鬥獸場,是世界3大鬥獸場之一,它被認為是 北非 最具吸引力的 羅馬 時代建築,它的規模僅次於古 羅馬 鬥獸場。 法國 大作家福樓拜將它譽為“ 羅馬 帝國在 非洲 存在的標誌和象徵”。鬥獸場外觀呈橢圓形,周長超過450米,最多可容納四萬五千名觀眾。
傑姆本地並不生產巨石,據說鬥獸場所有的石塊全是靠奴隸們從200公里以外的 加貝斯 開采和搬運過來的,修建工程堪稱艱巨無比。公元前238年,下令修建鬥獸場的戈爾迪國王在對 羅馬 帝國的對抗中戰敗後自盡。傑姆鬥獸場自此便衰退了。
1979年 艾爾 ·傑姆鬥獸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去的時候游客少,滿足拍拍的欲望,門票只要10迪拉姆.相機加收一塊。可以看圖說話.也是推薦的 突尼斯 之旅必須的一個景點.五月天的一張專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去馬 特馬 他有些困難,推薦包車,如果坐louage要轉兩次車,再打車進去,回來的時候是聯繫進來的司機送我們出去的。要不然進去了很難出來了,真的~一定要提前聯繫好司機,或者包車。
建議瀏覽時間:1天
馬 特馬 他位於 突尼斯 的南部,已經比較靠近沙漠地區了,氣候非常乾燥。我是為了看看柏柏爾人洞穴民居才去到馬 特馬 他的。
在 撒哈拉沙漠 邊緣,當地的柏柏爾人以為適應沙漠氣候而發展出來的地下生活方式而聞名,他們的家園呈現出一幅非常原始的景象:黃色的山坡,到處可見凹陷之地,這些大坑頗似月球地貌,裡面是柏柏爾人為了在沙漠中生存,依丘陵地勢開鑿的地下“窯洞”Ksar,有的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在岩石山脊中間,梯田和海棗樹頑強地生存著。這樣的洞穴可以讓柏柏爾人避開沙漠中強烈的 日光 ,擋住漫天的飛沙,而且還可以儲存穀物、棗椰果、橄欖、葡萄酒等。












Sidi Driss洞穴沒有窗,只有一道不上鎖的門,但因處在地下的緣故,白天在裡面亦不感到悶熱,而夜裡還有些清涼。
Sidi Driss洞穴中最大的院子里有七個岩洞客房,這裡的盥洗室、倉庫、接待前臺都有獨立的洞穴。洞穴有兩層,二層洞穴走廊的牆上貼滿了當時斯皮爾博格拍攝《星球大戰》時的工作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