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水、江南的人、江南的路「周莊+錢塘江+上海」
開張江邊全景圖。每年八月十八這裡可是最佳觀潮聖地啊 不知道什麼時候在這裡種的這麼大棵香 樟樹 “資味”上海:思南路+武康路+田子坊雖然有著同樣的吳儂軟語,雖然氣候地理相同,雖然它是天朝的第一大經濟城市,可是切切實實的接觸和感受而言,實在稱不上能喜歡這個城市。可能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緣故,經濟可能多多少少決定一個城市的氣質和人土風情吧。與首都相比,它少了包容和忍耐性,與其他城市相比,少了熱情和友善。特別是那 上海 的司機實在是屌爆了,態度差極了,還不是個例(實在沒法不吐槽)。喜歡一個城市,首先得喜歡一個城市的人,然後才可能喜歡上這個城市,不是麽?所以對大 上海 的描述是,稱不上喜歡,但是可以逛逛。
雖說老家離大 上海 特近,但是每次到訪這個城市都是匆匆又匆匆,不是公出就路過,不是轉火車就是轉飛機,哪怕有一點點的時間都是跟著別人朝人朝涌動的大景點賞人群,很少去壓壓大馬路,哪怕有點時間,坐下來慢慢喝個咖啡品個甜點,看看這個城市的車水馬龍霓虹燈火。 上海 這個城市,其實有很多可以壓馬路看風景人又相對較少的地方,還是值得一去的。那裡有“老 上海 ”的味道。
2017年1月中旬的某一天,南方的冬天(有太陽的時候溫暖如春,沒有太陽的時候異常寒冷),又是匆匆到訪。不過這次趕上周末,特意改簽了時間,留出半天的時間想去壓壓那些沒走過的馬路。幸運的是趕上了天氣異常的好,陽光明媚,空氣里掠過一絲寒冬的風,稍有寒意。
提前做了點簡單攻略,按網友們推薦的 上海 文藝小資可拍照的地方上榜名單大概有十來個,鑒於距離有限、時間有限的問題,挑選了三個比較高榜首的:武康路、 思南 路、田子坊。事實證明,除了田子坊,武康路和 思南 路還是值得一去的。 一、 思南 路:舊租借的"文藝復興"
二、武康路: 上海 百年近代史的濃縮
三、田子坊:弄堂里的"文藝"天地 思南路:舊租借的"文藝復興"為紀念在1912年8月13日去世的 法國 著名音樂家Massenet而命名為Massenet,Rue(馬斯南路)。1914年,在 上海 法租界第三次擴張的當年,法租界公董局修築了這條馬路。
周邊包括 法國 公園(現:復興公園),南有天主教聖伯多祿堂, 上海 交通大學醫學院(原 上海 市第二醫科大學)和廣慈醫院(今 瑞金 醫院),東有 法國 學堂(今科學會堂)等著名標誌。
這一帶附近道路有: 思南 路、淮海中路、復興中路、 重慶 南路、香山路等等;
點評:超愛這一帶,道路兩邊到處都是復古式的小洋房,馬路兩邊都是梧桐樹,即使在這麼寒冬凋零沒有樹葉的冬天里,也能完全想象梧桐綠成一長片的景象,這裡有建築,有文化,有歷史,還有特色的咖啡店,當然還有出了名的名副其實的阿娘面館。如有機會,一定要等梧桐蓋路的時候再來走一趟,想來是另外一番意外的景色。
交通:
地鐵2號線、13號線新天地站下5號口出(我們走的路線),地鐵13號線到淮海中路站下車;
從地鐵新天地(商業街區)一路步行,完全是壓大馬的感覺。
游玩建議時間:
愛拍照的可以在這溜達大半天都不為少,一路走的話至少也得1個小時
建築:
由於太匆忙,沒顧得上一一對照哪裡是哪裡,完全就是隨意走走,隨處看看。
思南 路上的建築:
41號:華拉斯住宅(Wallace Residence)今 上海 市文史館;
45-93號:受保護的“有特色的花園住宅”;
51-56號: 思南 公館
51號61號:大律師薛篤弼寓所。 江西 都督李烈鈞住宅;
65號-73號:義品村別墅區建於1921年,弄內十四幢各擁有四百平方米花園的 西班牙 式小洋房;
73號:周公館, 中國 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今 中國 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
87號:梅蘭芳寓所;
上海 市盧灣區第二看守所;
雖說老家離大 上海 特近,但是每次到訪這個城市都是匆匆又匆匆,不是公出就路過,不是轉火車就是轉飛機,哪怕有一點點的時間都是跟著別人朝人朝涌動的大景點賞人群,很少去壓壓大馬路,哪怕有點時間,坐下來慢慢喝個咖啡品個甜點,看看這個城市的車水馬龍霓虹燈火。 上海 這個城市,其實有很多可以壓馬路看風景人又相對較少的地方,還是值得一去的。那裡有“老 上海 ”的味道。
2017年1月中旬的某一天,南方的冬天(有太陽的時候溫暖如春,沒有太陽的時候異常寒冷),又是匆匆到訪。不過這次趕上周末,特意改簽了時間,留出半天的時間想去壓壓那些沒走過的馬路。幸運的是趕上了天氣異常的好,陽光明媚,空氣里掠過一絲寒冬的風,稍有寒意。
提前做了點簡單攻略,按網友們推薦的 上海 文藝小資可拍照的地方上榜名單大概有十來個,鑒於距離有限、時間有限的問題,挑選了三個比較高榜首的:武康路、 思南 路、田子坊。事實證明,除了田子坊,武康路和 思南 路還是值得一去的。 一、 思南 路:舊租借的"文藝復興"
二、武康路: 上海 百年近代史的濃縮
三、田子坊:弄堂里的"文藝"天地 思南路:舊租借的"文藝復興"為紀念在1912年8月13日去世的 法國 著名音樂家Massenet而命名為Massenet,Rue(馬斯南路)。1914年,在 上海 法租界第三次擴張的當年,法租界公董局修築了這條馬路。
周邊包括 法國 公園(現:復興公園),南有天主教聖伯多祿堂, 上海 交通大學醫學院(原 上海 市第二醫科大學)和廣慈醫院(今 瑞金 醫院),東有 法國 學堂(今科學會堂)等著名標誌。
這一帶附近道路有: 思南 路、淮海中路、復興中路、 重慶 南路、香山路等等;
點評:超愛這一帶,道路兩邊到處都是復古式的小洋房,馬路兩邊都是梧桐樹,即使在這麼寒冬凋零沒有樹葉的冬天里,也能完全想象梧桐綠成一長片的景象,這裡有建築,有文化,有歷史,還有特色的咖啡店,當然還有出了名的名副其實的阿娘面館。如有機會,一定要等梧桐蓋路的時候再來走一趟,想來是另外一番意外的景色。
交通:
地鐵2號線、13號線新天地站下5號口出(我們走的路線),地鐵13號線到淮海中路站下車;
從地鐵新天地(商業街區)一路步行,完全是壓大馬的感覺。
游玩建議時間:
愛拍照的可以在這溜達大半天都不為少,一路走的話至少也得1個小時
建築:
由於太匆忙,沒顧得上一一對照哪裡是哪裡,完全就是隨意走走,隨處看看。
思南 路上的建築:
41號:華拉斯住宅(Wallace Residence)今 上海 市文史館;
45-93號:受保護的“有特色的花園住宅”;
51-56號: 思南 公館
51號61號:大律師薛篤弼寓所。 江西 都督李烈鈞住宅;
65號-73號:義品村別墅區建於1921年,弄內十四幢各擁有四百平方米花園的 西班牙 式小洋房;
73號:周公館, 中國 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今 中國 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
87號:梅蘭芳寓所;
上海 市盧灣區第二看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