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山山而川:後疫情時期歐洲行記

【序】2023年2月4日,時隔3年零4個月,1242天之後,我終於又一次踏上 歐洲 的土地。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高崎國際機場疫情3年,無數次夢回 德國
,夢裡與同事說著德語,在Langquaid小鎮的彩色房子間散步,在聖誕市場品嘗熱紅酒……曾經以為無法度過黎明前最黑的黑夜,還好終於,我們沒有在那沒有黑暗的地方見面。
而距離2011年第一次來 德國 ,竟已整整12年。12年前同樣的兔年新年,年輕、稚嫩、懵懂又無知的剛滿22歲的我,平生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出國,經 莫斯科
轉機,輾轉抵達 柏林 ,開啟了一段全新的人生。
德國 8年之於我,開闊了人生的眼界,造就了獨立的個性,也於無意中塑造了許多根深蒂固的生活習慣。這一次重返 歐洲
,是與過去的自己對話,同時將每天的日常生活放入舊時的環境予以校正,也意外得到一些新生活的指引。做時間的主人,認真經營每天的生活,是這次旅行對未來的期望。 【荷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卻只看到煙。

飛機降落 阿姆斯特丹 ,窗外似有濛濛細雨。
進入廊橋,迫不及待地偷偷掀開口罩,先深深地呼吸幾口 歐洲 的空氣。機場的氣味,與12年前第一次抵達的 柏林 機場,和多次路過的 慕尼黑
機場,竟然如出一轍,讓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細細品味,似乎每多吸入一口這熟悉的空氣,就有多一些的細胞被喚醒,我是真的回來了。
與王先生分享這一訊息,王先生說,是 歐洲 通用的清潔劑的味道吧……就無語。
為什麼要說出來呢?說出來以後,世界就變小了呀。
排隊入境時,第一次置身於大批不戴口罩的人群中。再回頭一看,王先生早已摘了口罩。而我,在入境時被要求摘下口罩,在之後的10天里,便再也沒有戴過。這該死的3年,不想再有任何回憶。
等待的間隙,忍不住把機場來來回回逛了好幾遍,一分一秒都不想浪費。超市裡的小蘋果,麵包店琳琅滿目的麵包, 歐洲
審美的精品店,形色鬆弛的往來行人,推著嬰兒車、帶著狗狗、拿著氣球和鮮花迎接家人,目之所及,是我愛的那個 歐洲 。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 ——Emmeloord久聞其名的馬鈴薯小鎮,對於王先生來說,是一街一巷的無比熟悉;而對於第一次造訪的我,還處於剛重返 歐洲 的興奮期,一草一木皆是回憶。
旅館不包早飯,付錢試吃了一次卻大呼過癮,好幾年沒有吃到如此豐盛的 歐洲
大陸早餐了。夾黃油和各式火腿的Semmel,用小蛋杯和小勺吃的溏心蛋,沒有任何花樣的咖啡,再配上有些奢侈的炒雞蛋、煎培根和香腸,甚至還有擺成玫瑰花形狀的煙熏三文魚(應該是
荷蘭 早餐特有,在 德國
從未有此待遇),讓我們毫不猶豫地付錢連吃3天。當年很是嫌棄的Semmel,一口咬下眼淚差點出來。三文魚吃太多的後果,是在最後一天晚上消化不良上吐下瀉,一晚上幾乎沒有睡覺,第二天仍然義無反顧地獨自踏上前往
阿姆斯特丹 的特種兵之旅,這是後話。
白天的鄉間小旅社仍然滿滿的慵懶氣息。光線昏暗的大廳里,客人三三兩兩,有在此碰面的商務人士,也有打發時間的當地居民。老夫婦安靜地對坐,一個看報紙,另一個做填字游戲,彼此之間許久都不講一句話。用德語點到一杯想念已久的Apfelschorle,配著搖曳的蠟燭和質朴的小花,又是熟悉的味道。去超市掃貨,一進超市的門,一秒穿越回Aldi,氣味與貨品的擺放方式是那麼地像,便宜的膨化花生、蜂蜜腰果和用大紙箱裝的一大袋一大袋的土豆、洋蔥,是當年做窮學生時的青澀回憶。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凡德瓦克酒店這次來,更喜歡冬天的 歐洲 。短暫的白晝,8點才開始亮的天,下午4點早早又天黑,清晨車窗上刮不掉的冰,寒冷得令人無法呼吸的空氣。開車經過成片的麥田,倒插的
荷蘭 國旗是 荷蘭 農民對政府的抗議,我的目光卻定格在麥田上空那一群群的烏鴉上,梵高臨終前的最後一幅畫,原來如此平凡地存在於 荷蘭 鄉村每一片普通的田野。
臨行前一天終於聯繫上的一位合作伙伴,約我們黑天半夜地去他的辦公室。合作多年的老伙伴,疫情3年後第一次見面,工作的話題卻寥寥無幾,談得更多的,是這些年彼此的變化。這位老哥在年輕時就心儀這幢辦公樓,無奈當時仍在大公司打工,錢也不夠,只能作罷;53歲終於離開大公司開始自己創業,這幢辦公樓竟然又在轉賣,於是這一次順利拿下。我們一同坐在他的“夢中情房”中喝著茶吃著點心,聆聽這個溫暖的故事。圈圈點點,兜兜轉轉,想要的東西,最終都會實現。
稍顯凌亂的每一間辦公室的牆壁上,都掛滿了各國各地、各色各樣的地圖。我說“看來你很喜歡地圖”,老哥整個眼睛都亮了,開始給我們詳細講述他的一系列旅游的經歷與計劃,
比如 40天徒步完成 西班牙 的朝聖者路線,計劃中的 新西蘭 之行,又講到每周與太太一同上的舞蹈課,多麼美妙和充實的生活。
工作、財富與快樂,什麼最重要? 這位53歲才開始創業、卻依然如此熱愛生活的伙伴給出了他的答案。
在Emmeloord的最後一晚幾乎徹夜未眠,但仍在漆黑的清晨驅車40分鐘至最近的火車站,獨自先行前往 阿姆斯特丹
。天色尚未發亮,火車站已滿是拿著麵包和咖啡趕路的上班族,雖步履匆匆,卻沉默堅定,大家都在漫漫長夜中沉穩地活著。 ——阿姆斯特丹在 阿姆斯特丹
的兩天,沉浸在自由與藝術的氛圍中。公路上一串串的自行車,各色人種和諧相處,果然人的思想很大程度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中,很難再說出“主流民族”的論調。
除此之外, 阿姆斯特丹 也是之前被低估的老牌 西歐 首都,王宮、教堂、博物館、音樂廳交相輝映, 高密
度的運河、橋梁與草坪穿插其中,水壩廣場鴿子成群,往來行人神態放鬆,在歡笑,在與朋友聊天,在遛狗,在購物,在享受生活和冬日難得的陽光。即使是工作日的上班族,也少有緊張急迫之感,騎車飛速經過的小哥哥跟著音箱放聲高歌,公交車上掛著耳機的年輕姑娘把買來的食品和生活用品抱了滿懷,還有一群群年輕人在冷到發抖的河邊一邊吸煙一邊喝著白葡萄酒,肆意打發著時光。
被程式化的生活困住太久,似乎已經失去了享受生活的能力。每天早上匆匆忙忙地起床,在臉上糊一層稀薄的粉底,渾渾噩噩地去趕地鐵上班,中午吃著重覆又無聊的飯菜,晚上精疲力盡地回到家,刷手機到深夜,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新的一年,想買一個小沙發放在朝南的次卧陽臺,周末看看書、午後小憩、泡茶、聽音樂、點蠟燭……有些事確實是“非必要”,細想想,真的是嗎?
當一個人終於老去,留在記憶中的,一定都是非必要的事。
在 阿姆斯特丹 的兩天,逛了 荷蘭
國立博物館、安妮之家和心心念念的梵高美術館。在國立博物館,沒有趕上維米爾的特展,但是看到了超大號的《夜巡》,是倫勃朗光與影的游戲。提前讀完了《安妮日記》,對其中一些情節的理解,如猶太人生活中的處處受限、戰爭對平民帶來的危害、生活一夜之間的顛覆,經過去年的那些魔幻經歷,似乎更加能夠感同身受。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安妮之家提前閱讀了梵高的生平,對於這位大師的景仰,讓梵高美術館成為 荷蘭 之行的重頭戲。一層一層走上去,從自畫像,到《吃土豆的人》,到《嚮日葵》和《鳶尾花》,再到
阿爾勒
的日常,以及那幅令人驚喜的不知名的蘋果靜物,直到此行期待的最高潮——《麥田群鴉》,竟然沒有展出!本該展出這幅畫的位置,擺放著另一幅畫作,是滿幅的盤根錯節。
無法忘記第一次在畫冊上看到這幅畫時的震撼。田野與天空濃重的油彩,黑壓壓的群鴉,短促而不安的筆觸,不祥與詭異的色彩,似乎油畫本人開口對我說:看我,我是抑鬱症。
無比期待看到真跡,卻不能如願,也因此得知所有畫作都會輪換展出。在紀念品商店看到了印刷品和各式周邊,先是興奮,卻又猶豫了,最終買了一幅《鳶尾花》,輾轉帶回國內,並掛在了卧室床頭。可能日常的生活,還是多一些明快的色彩更好;而麥田與群鴉,在幾天前開車路過的農田,已經與我打過招呼了。
梵高的其它幾幅作品,最為經典的《星月夜》存於 美國 紐約 現代藝術博物館,而《羅納河上的星空》則存於 巴黎 奧賽博物館。因為此行也包含 巴黎
,得知這一消息時第一時間衝去官網訂票,卻因時間實在無法安排,此次旅行註定不能遇見。
那麼,親愛的文森特,我們後會有期。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梵高博物館不到兩天的時間安排3個博物館,因為時間過於緊湊,導致中間都沒有時間吃飯,也理解了之前國內的朋友對於我長住 歐洲
擁有逛博物館的便利的羡慕,只是當時的我完全不懂得珍惜。
荷蘭 之旅,興奮滿足。重返 歐洲 的欣喜,時時處處的熟悉, 荷蘭 鄉村的美麗, 阿姆斯特丹 的時尚、精緻與優雅,如久旱之甘霖,也讓我更加期待接下來的旅程。

遺落在站臺上的一本書,是無心之舉,還是有意為之?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離開 阿姆斯特丹 前在機場看到的標語。做一個決定,然後開始改變。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只要活著的人還活著,死去的人就不會死去。 【德國】當我走在這裡的每一條街道,我的心似乎從來都不能平靜。

落地 慕尼黑 ,第一眼看到的,是白底的 德國 車牌,然後是各種德語提示與標識,終於不用忍受怪裡怪氣的 荷蘭
語了。機場的味道,反而聞不出了,可能我的鼻子已經習慣了 歐洲 的氣味。
坐火車去張伯伯家,機場竟然 新建
了火車站,不需要坐公交車到Freising換乘了,也因此失去了重走當年路的機會。火車票的買法也不同了,甚至整個城市的地鐵圖和區塊劃分都不一樣了。 慕尼黑
,在我的夢中,總是當年的樣子;然而眼前的種種變化,卻提醒我時光的流逝。
到達Moosburg,張伯伯已在站外等候。4年未見,這位可敬的伯伯也添了不少白髮。
次日上午,我提交了提前支取養老保險的申請,王先生註銷了在 德國 的銀行卡。我們兩位曾經在 德國 工作生活的人,終於進一步斬斷了自己與 德國
所剩的為數不多的連結。
因為王先生的貪睡,很意外地擁有了一個獨自一人的下午,於是立刻坐火車去了市中心。
回到 德國 就像回到家一樣,終於不再像在 荷蘭
時那樣局促地釘在一個座位上,而是可以很自然地去不同的車廂,去坐樓上的座位。一個人坐火車,沉浸在過去的舊時光里,目之所及,是S1沿途熟悉的每一站,火車車窗上貼著的彩色的Kinderspielecke,Neufahrn站的Müller麵包店,熟悉的報站聲,胖胖的檢票員,交織著窗外的田野和火車運行的聲音和節奏,恍惚間,似乎穿越回當年無數次乘坐這條線路往返的時間,而今天只是無數個平凡的、陽光燦爛的下午。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弗賴辛“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之前帶客戶到北德購買二手農機,送走客戶後,我和司機星夜駕車返回,兩人都困得不行之際,廣播里突然播出了這首歌,我們兩人都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那一刻,我的思緒飄回了從
北京 回集寧的那趟綠皮火車,和窗外家鄉特有的,沒有什麼植被光禿禿連綿不絕的群山。
那是2015年的春天,那時的我擔心著論文、畢業、找房、搬家和駕照,擔心自己沉迷打工無法畢業,擔心入職 德國 公司能否勝任,擔心自己要在 德國
孤獨終老,看不清未來的方向;那時,家離我是那麼地遠。
在當時的一篇文章里,我曾寫道:晨光里,我將再次從這個車站出發。
而今天,我又路過Freising車站,一切似乎沒有變化,一切其實不復當年。8年時光里,他鄉曾是故鄉;時至今日,他鄉卻仍是他鄉。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a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FREISING STATION火車站走出地鐵車廂,穿過Marienplatz站台的橘色外牆來到地面,我終於回到魂牽夢縈3年的地方。曾經疫情最嚴重時,看到別人游記里一張拍Marienplatz地鐵口的照片都會讓我破防,而此刻,我終於又站在這裡,看著修繕完畢的Frauenkirche雙塔,依然那麼美麗的市政廳,掛滿各色Lebkuchen的書報亭,和來往熙攘的人群,無比湛藍的天空,飛機划過的白線……
慕尼黑
的美,很難用照片去記錄,我迄今為止五分之一的人生都浸潤在這裡,求學、打工、實習、工作;戀愛、分手、交新朋友、不再聯繫;坐車、搬家、逛街、購物,匆匆忙忙無數次路過的鐘樓,陪客人shopping的精品街,給不同的人拍過照的野豬銅像,永遠找不到的HB啤酒館……從青澀懵懂到慢慢摸索出一點規律,從拮据到慢慢可以花一點小錢,從初來乍到的新鮮,到呼朋喚友的放縱,再到戀愛的甜蜜、失戀的悲傷、前途的迷茫、逐漸的清晰,直至最終的離開,和今日的重逢,一切的一切,都在
慕尼黑 。
經歷過的日子,早已長成人生年輪的一部分,永遠無法磨滅,不管這裡是故鄉,還是他鄉。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瑪利亞廣場在一座從未認真逛過的教堂的地下室,我認真閱讀一位700多年前 德國 貴族的生平。1282年出生於 慕尼黑
,1294年(12歲)以公爵身份開始統治,1314年(32歲)被選為德意志神聖 羅馬 帝國的國王,1325年(43歲)在 羅馬
加冕,1347年(65歲)去世於Fürstenfeld修道院(今位於 奧地利 )。
我就站在那裡,借助地下室非常昏暗的光線,閱讀黃銅銘牌上那些書寫習慣已與今日不太相同的 德文 。隨著這位 巴伐利亞 路德 維希
四世皇帝生平的逐漸清晰,前兩年讀過的 歐洲
中世紀的歷史與小說,也慢慢在腦海中變得鮮活。小說中的那些人物,無論是修建教堂的工匠,還是居心叵測的教士,亦或善良正直的修道院院長,他們都曾是活生生的人,在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老病死,周而複始。那一刻,歷史不再只是帝王征戰的成敗,小說也跳出了文學的範疇,這些年不遺餘力搭建的知識體系,在那一刻因突如其來的貫通而發生了巨大的震動,我的雙手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起來。
那一刻,整個墓室寂靜無聲。
幾天前,也是同樣的我,為梵高的《麥田群鴉》戰慄,又在安妮的故居落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義,在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體現。人生短暫,抓緊每一寸光陰去認識這個世界,拓展自己的邊界,感知世界的美好,就是此生最大的追求與幸福。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瑪利亞廣場也是藉著Frauenkirche修繕完成的光,我竟然乘電梯登上了遠觀8年的教堂南塔,人生圓滿。在塔頂環繞一周,在每一扇窗戶前認真閱讀這一方向上面對的名勝古跡,
慕尼黑 竟然有這麼多我還不知道的景點,真的汗顏……當年的我,天天都在乾什麼啊。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聖母教堂然後,又順勢去了之前逛街無數次路過卻從未想過進去參觀的St. Michael教堂 ,那位風流倜儻的路德 維希
二世皇帝就埋葬於此,但墓室今天因工作人員生病而不開放。還好在新天鵝堡,早已與這個孤獨的靈魂打過招呼。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瑪利亞廣場今天老友重逢的話題是人生的3個最慘瞬間。初到 慕尼黑
時,租不到房,沒有傢具,地板歪斜,屋子寒冷,為了省錢徒手搬沙發,拼命打工,搬草皮……到後面失戀,朋友陸續畢業離開,被打工絆住,論文寫不下去,永無止境的寒冬……正式入職前拼命考駕照,騎車去觀察紅綠燈,沒有買車前天天騎車上下班,後來買了燒機油的車,天天提心吊膽,深冬刮車窗……時至今日,我們可以大笑著談論這些往事,不會覺得痛苦,反而都是人生的經歷。
還好,我們沒有太辜負當年受過的苦難,或好或壞、或高或低,都在這個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位置。看到朋友們都沒有變化,在不同的地方各自安好,心中滿是欣慰。
相聚的時光總是短暫,不能放肆地沉迷過去,甚至沒有一個夜晚可以盡情沉淪,只因明天又是新的旅程擺在眼前。
告別老友走回火車站的路上,路過兩旁五彩斑瀾的店鋪,看著自己櫥窗上的倒影,某一個瞬間,之前的一些片段突然在腦海中掠過:我們一群人一起旅行,每個人都背著雙肩包,彼此沉默走過一些模糊的街巷,那時我們都還無比年輕。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慕尼黑皇家啤酒館離開 慕尼黑
前,在張伯伯的熱心帶領下,全方位無死角重游Freising。當年痛恨的沒有公交、在濃霧中拼命騎車才能到達、也曾在考完試的返程途中堆雪人的Dürnast,
我本已沒有太多印象,沒想到另一位老友竟然找出了當年的舊照。當年的晨霧和今日的陽光對比之下,有一棵 大樹 被砍掉了。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Weihenstephan再次回到四宿29號,走過那個擠擠挨挨的自行車棚、吃過燒烤的後院、聽過《愛情愛情》的二宿草坪和無數次等公交車的小玻璃房。開車上山,在Weihenstephan山頂的觀景台遠眺Alps,然後轉向另一面,路過啤酒系、無數迎風飄揚的藍色TUM校旗、曾經採韭菜的山坡和上了四個學期臺階課的健身房,又在下山途中經過小湖、景觀園林系、植物營養系、閉關寫論文的計算機房和圖書館。對母校的回憶,就在這一系列景點的串連中剛剛清晰,又要告別。
去機場的路上經過的Besucherpark,是之前坐635公交車去機場時無數次路過卻從未進去的地方,直到這次機場修建了火車站,再也不必到Freising換乘;何況以後即使有機會再來
德國
,也是可以預想的匆忙,像Besucherpark這樣不算景點的景點,想必是永遠不會有機會去參觀了。那幾架斑駁的舊飛機,就那樣日復一日地停在山坡上,註視著一些人的離開。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Weihenstephan在 慕尼黑 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塔頂之游、老友重聚、張伯伯悉心的安排,都使我在最終離開之時,很奇怪地沒有什麼遺憾和惋惜,而是感覺很飽滿充實。 慕尼黑
之於我,也像一個太熟悉的老友,在她的懷抱中,可以省略所有的客套, 比如
打卡、拍照、逛景點、撿腳印、吃某個食品或買什麼東西,統統都不是必要。只要在她的懷抱中靜靜地待著,就可以暫時忘記現在的生活,穿越回過去的舊時光。
剛到 德國 時,每次回國都會背方便面、老乾媽和國內流行的衣服、用品過來;剛剛回國時,每次再回 德國
也喜歡買面膜、噴霧和保健品一類的東西回去。這次再來時,卻發現對於之前特別喜歡和想買的東西,想吃的Butterbrezel麵包和Wiener
Schnitzel等等,都不太在意了;曾經爛熟於心的交通法規,慢慢也淡忘和生疏了;碰巧買到的之前最愛的Pfefferbeißer香腸,在 布魯塞爾
登機前,就著 巴黎 火車站買的麵包吃完了,沒有帶走。
我想,是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而生活永遠是相似的,在什麼山,唱什麼歌,唯一重要的是對待生活的態度。新的一年,希望多去經歷生活中的美好,去騎車,去賞花,去公園讀書。因為過於極簡的人生,沒有太多色彩供日後回憶。
絢爛的晚霞,是 慕尼黑 對我們的送別,願後會有期。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慕尼黑機場
我在這裡歡笑,我在這裡哭泣;
我在這裡活著,也在這兒死去。 【法國】C’est la vie.

法國 ,是初到 德國 留學時,第一次出國旅行的目的地。隨後,除了去 摩洛哥 時在 巴黎 轉機,就再也沒有回來過。這一次跟著王先生拜訪客戶,時隔12年再次回到
法國 ,唯一空閑的一天,全部給了盧浮宮。
話說12年前的那次旅行,盧浮宮當然是去了的,但當時跟著旅行團,只知道匆忙尋找三大“鎮館之寶”,對於藝術和歷史的理解少之又少。
這一次,在盧浮宮泡了整整一天,清晨進館,左手地圖,右手講解器,從一個展廳到另一個展廳,不食不休地逛了整整9個小時。當年走馬觀花的繪畫與雕塑,經過12年的沉澱,多少有了一些淺淺的體會。

來自敘利亞一座教堂的 馬賽 克地磚被整體平移過來,如同當年在 大英 博物館中看到的一整個 希腊 神廟的廟門一般,光是從體量上便令人大為震撼。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盧浮宮當年完全無法欣賞的《殘軀》,這一次360度環繞觀賞了好幾遍,似乎從雕塑那似蹲未蹲、似蹲欲起的姿態中,看出了古 羅馬
雕塑對人體骨骼與肌肉形態之美的欣賞與追求。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盧浮宮一尊之前沒有留意過的雕像,一位青年男子愜意地趴睡在床墊上,床墊的每一塊紋理和凹凸都是那麼地真實而生動。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盧浮宮希腊
神話中,維納斯因嫉妒凡間公主普賽克的美貌,派兒子丘比特將其置於死地,丘比特卻被普賽克的善良與美貌吸引,於是違背母親的意願,將其秘密迎娶到自己的宮殿里。經過一系列事件,普賽克被地獄盒子中的“睡魔”擊中,靈魂化作蝴蝶飛出體外。就在此時,丘比特展翅降臨、將普賽克輕輕吻醒,而從昏睡中醒來的普賽克伸出雙臂,迎向愛神,兩人自然相擁的體態中透露出無比的優美與深情。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盧浮宮《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是為紀念 希腊 羅地島公元前3世紀的一場勝利海戰而製作的,作者已無從考證。勝利女神是泰坦神 帕拉斯
的女兒,但在戰爭中站在了宙斯一方。戰爭勝利後,女神於船頭迎風挺立,高展的雙翼羽毛飛揚,衣裙似乎也隨著海風流動,即使缺失面部表情,卻仍然充分體現出勝利者的昂揚雄姿和歡乎凱旋的激情。
“勝利女神”是我12年前初逛盧浮宮時,“鎮館三寶”中唯一之前沒有聽說過的一件,也是看過之後最欣賞、最喜愛的一件,今日亦然。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盧浮宮1815年拿破侖下臺後,逃亡國外的路易十八重返 法國
,“波旁王朝”第二次復辟。1830年7月,查理十世企圖進一步增強皇權,限制人民的選舉權和出版自由,並宣佈解散議會。 巴黎
市民奮勇起義,拿起武器與保皇黨展開戰鬥,最後占領王宮,查理十世逃亡 英國 。巷戰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萊辛的姑娘在街頭舉起象徵法 蘭西 共和 制的三色旗。
天空雖陰雲密佈,但自由終將引導人民。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盧浮宮順著地圖一層層地逛,逛到最後發現時間不夠,而我還有一個非常非常想要朝聖的藏品。於是在閉館前15分鐘放棄了既定路線,跟隨地圖一路狂奔,中間還因緊張跑錯了幾次,甚至在經過亞述館那些似曾相識的巨大浮雕時都沒有時間停下腳步。閉館的廣播不停地響,一度以為這一次要錯過它了,那塊瘦高的黑色玄武岩卻突然出現在一個不可能的方位上。
它,是《漢謨拉比法典》。

幾年前讀過的《人類簡史》,以一個更高的維度擊碎了許多既有的認知,其中一個印象非常深刻的章節,便是《漢謨拉比法典》與 美國
《獨立宣言》之間的對比。公元前1776年的 古巴 比倫,傷害上等人、平 民和
奴隸需要賠償的價格不等;而一個人若殺死一名年輕女子,則需處死他的女兒。1776年 美國 獨立之際,其宣告的第一句話則是:我們相信人人生而平等。
孰對?孰錯?
人們相信某種秩序,並非因為它是客觀的現實,而是因為相信它可以讓人提升合作效率,共同打造更美好的社會。人類社會的種種,不過是智人的想象,而所謂的“普世價值”也不過是統治的手段,沒有什麼永恆不變的正義。
在這樣一個虛幻的世界,普通人還應該追求什麼?
既然現實都不再現實,那這座宮殿中的所有藏品,又有什麼現實的意義?
然而我依然不遠萬里來到這裡,不知疲倦地疾走一整天,只為在有限的時間里多看一件藏品,往自己那個還非常不完善的知識體系中多加入一塊磚瓦。作為一個不務正業的理科生,可能這個體系終其一生都不會完美,我也在學習與遺忘中不斷與自己拉扯,但每每拉通一件事情,那一刻的欣喜卻是實實在在,可能唯有虛空,才能對抗更大的虛空,這也是我理解的生而為人的意義所在。
站在這塊古老的岩石前,想著以上不著邊際的東西,腦海中最後浮現的,是我們 中國 的文學家蘇軾在《 赤壁 賦》中的一句: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這一次的盧浮宮暴走之行,也就此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盧浮宮重新回到亞述館,心情已是完全的放鬆。夕陽的光透過透明的天庭,溫柔地灑在這些3000年前的戰士身上。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盧浮宮經歷了一整天的極限暴走,終於離開盧浮宮時,外面的世界已在燈火之中。這一天,穿越了幾千年的時空隧道,和從 埃及 、兩河到古典 歐洲 、 希腊 、 羅馬
、中世紀、文藝復興以至於 非洲 和 大洋洲 的無數文明之後,現實的那個世界,一直靜靜地等在外面,溫柔地接納我的回歸。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盧浮宮漫步在塞納河邊,遠遠看到河對岸的艾菲爾鐵塔亮起了燈,游船往來穿梭,修複中的 巴黎
聖母院靜靜矗立在黑暗中。年輕人在河岸邊往來穿梭,有騎車的,有跑步的,有喝著咖啡閑聊的,有裹著圍巾吸煙的,不知這裡面有沒有新一代的高更、梵高、蔣勛和三毛,在六便士的世界里,追尋他們心中的月亮。
慕尼黑自助遊攻略

↑塞納河一整天沒有吃飯,又在河邊繞了一大圈,才去尋找小紅書推薦的那家油封鴨腿。離開了光怪陸離的河岸, 巴黎
的小巷突然顯得黢黑,我卻走得警覺而放鬆。旅行最重要的部分之於我,就是一個人在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無依無靠,無牽無掛,沉浸式暴走,窺探另一種生活的一角,再將這經歷編織進自己的體系。
不想回去呀,只要一回去,這次旅行就已經結束了,而所有這些美妙的感覺,也將不復存在。

Ne laisse pas le temps te décevoir,
ll ne peut être conquis.
Dans la tristesse dans la douleur,
aujourd'hui demain,
au fil du temps le temps,
c'est la vie. 【尾聲】回國後,一切又回到了日常。每天依舊去上班,甚至連粉底液都不塗了,每天都是“自信”的素顏。年中腳上磨了一個大泡不能著水,不得不發明出極簡洗澡法卻上了癮,同時為了不塗護髮素,突然就習慣了短髮。不上班的日子,確實開始琢磨一些新的東西,躺椅買了,坐在上面(快要)讀完了平生第一本純英文書,有時也在上面享受午後的陽光,或是睡前的靜謐。完成了幾幅拼圖和模型,除了費腰,真沒有什麼比安靜的晚上一個人聽歌拼圖更治愈的事。又開始騎自行車,解鎖了一些新的路線,也會在下班時繞路去麵包店,去兩年前無比吸引我的亮馬河畔吹吹風。又彈了一次電子琴,甚至又吹了一次圓號,然後把琴重新包好,而加入樂團的事,基本上與這個MBA的學位一樣,已經放棄。
與學校相關的唯一放鬆的一天,下班後在食堂吃過晚飯,然後在校園裡閑逛了2個小時。走過教學樓,走過圖書館,走過掛滿衣服的擁擠的宿舍樓,走過燈火通明的軍訓操場。在水果店買了一份水果,看著年輕的女生們三三兩兩輓著手,聊著那個年紀的話題從我身邊飄過。在樂團一角坐下,時隔12年再次摸號,雖仍勉強能吹,但也不是可以立刻加入合練的水平,而靜下心來的枯燥練習之於現在的我,是太奢侈了。
我問負責人排練廳什麼時候可以用,他答“沒有其它活動的晚上8點之後”。尚不提這個時間對於不住在校園裡的上班族過於晚了,“沒有其它活動”又如何界定呢?
負責人是個大二左右的 東北 小男生,他答“顯而易見”。
就在那一刻,我知道我回不去了。
12年的時間與閱歷,給了我獨闖世界的勇氣,同時也斷掉了我重回校園、簡單學習的可能。就像那些飄過我身邊的小女生,我不羡慕她們的青春(因為我曾經也一天沒少地經歷過),我更滿足於現在的從容。看著她們,我會回憶起當年的我,但不想重走一次當年,因為人生,是條單行道,一味地重走,如何去遇見那些還未經歷的美好。
而 歐洲 也一樣。在 歐洲 生活時的經歷已成歷史,偶爾回味,一定好於沒完沒了地沉浸在回顧當年中。當年很好,當下也很好。
曾經讀到過一篇非常喜歡的文章,叫做《一個人住第六年》,是一個獨居在 日本
的女生寫的。裡面最觸動我的是結尾的一句話:獨居生活帶給我許多體驗和財富,還包括離開獨居生活的勇氣和能力。
這一次回到 歐洲 ,很多的回憶與懷念之下,我獲得的是更積極地面對當下生活、續寫人生篇章的勇氣。過往種種,皆成為我;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相關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