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琅勃拉邦”游記

琅勃拉邦 市,又名“鑾佛邦”,系 老撾 上寮重鎮, 琅勃拉邦 省首府,距離首都 萬象 大約500多公里,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城市。 琅勃拉邦 市
位於南康江與湄公河匯合處,群山環繞,鬱郁蔥蔥的樹木掩映著寺廟、佛塔還有百姓住家,679座古老建築被自然景色包圍,民風純樸,自然生態保護完好,空氣中充滿了
平和 、寧靜而又迷人的氣息。
琅勃拉邦自助遊攻略
二千年前,這裡是一個 老撾 部落的都城,當時稱“孟沙瓦”,意為“王都”。13至14世紀是老聽族國家, 瀾滄
國王法昂的祖父擊敗周邊部落,自號川東王,這裡成為老族文化中心。1353年法昂統一 老撾 ,建立 瀾滄 王國,定都於此,改名川銅(意為“金城”)。“ 瀾滄
王國”,意思是:“百萬大象之國”。“ 瀾滄 王國”的國名用的“ 瀾滄 ”兩個字,看來有紀念 中國 瀾滄 江的意思,由此推斷, 老撾 人的祖先源於 中國 雲南

當時的國王得其岳父 柬埔寨
國王贈高1.3米的勃拉邦金佛(意為“薄金佛”),並把這尊佛像視為“王國的保護者”,作為國寶珍藏在市內一座古老、精美的寶塔中。1560年,塞塔提拉王遷都 萬象
,將勃拉邦佛留在舊都作為鎮城之寶,該城由此更名為“ 琅勃拉邦 ”,意為“勃拉邦佛之都”。1945至1975年間, 老撾 王國定都 萬象 , 琅勃拉邦
仍為王都。這座面積不到10平方公里的小城成為 老撾 歷史與文化的象徵。
琅勃拉邦 是 老撾 佛教中心,寺廟、佛 塔林 立,僅市區內就有30多座寺廟, 東南亞 名寺有古老的維蘇那 拉特 寺,還有香通寺,我們前去禮拜。此寺廟是
琅勃拉邦 最宏偉的寺廟,1560年建造,一直受王室保護。大殿代表了經典的 琅勃拉邦
寺廟建築風格,後牆上鑲嵌著壯觀的生命之樹圖案。殿內裝飾華美的木柱支撐著覆有法輪的房頂。王室的葬儀禮堂。陳列著一輛豪華的12米高的出殯儀仗馬車和王室成員的骨灰罈。禮堂外嵌板上雕刻著史詩《羅摩衍那》中的場面。
琅勃拉邦
是佛都,居民篤信小乘佛教,每天清晨的和尚沿街化緣是世界一大景觀。清晨五時半,天矇矇亮,我們來到香通寺附近,像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排排坐在人行道的小櫈上,,不是等著分果果,而是準備給僧侶們佈施齋飯。佈施在
老撾 歷史悠久,是古老傳承的延續,是 老撾 這個地界佛教原生態的傳統。
由於出行通知上預先有此項內容告知,對於佈施的食品,我早有準備,我帶了一袋 陝北 延安 產的“狗頭棗”。
如果你沒有準備佈施的食品,又想參加佈施,怎麼辦呢?辦法總是比困難多,街道中有眾多的 老撾
大媽、大姐做佈施的生意,竹筒糯米飯20000圓老幣(約等於人民幣18圓錢),可以買二桶,份量大約相當於900~1000克,還給每個買者配一條長長的色織布帶斜掛在身上。
老撾
平民百姓,70%以上的人都是以糯米飯裹腹。晚上將糯米泡在水中,經過一夜浸泡,糯米已經變軟,放在容器內大火蒸,蒸熟的糯米飯又軟又黏,還散髮著糯米的甜香,吃起來非常美味。
老撾
人在吃糯米飯的時候要先“塑形”,將糯米飯盛放在竹簍里,使勁將它揉捏成團,糯米飯揑得越緊實,吃起來口感越地道,蘸著特殊的調料入口。由於糯米飯製作簡單,味美易保存,在
老撾 深受歡迎。早上,蒸一鍋糯米飯,一家人吃上一天。
琅勃拉邦自助遊攻略
袈裟在清晨的太陽照射下,化緣的和尚排成長長的隊列向我們走來,這陣勢看上去頗有幾分震撼!前面二位僧侶身穿紫色袈裟,身份應該是比較高。我將 中國 延安
“狗頭棗”佈施給領隊僧人,他拿起來認真的看了一下,臉上露出了笑容。我也不知道他認識還是不認識漢字?反正他開心了!微笑,對人是禮物,對己是財富。今天,你微笑了嗎?
菩薩 保佑你!阿彌陀佛!
和尚每人腰間有一個小竹簍,佈施者每人一勺糯米飯,到我面前時,我看大多數和尚的竹簍已經裝滿了。路旁有一些藍色塑料大簍子,僧侶們將竹簍中多餘的糯米飯放入大簍子。繼續前行,接受佈施。我緊跟著僧侶隊伍,轉過街角,眼前的場景更加讓我感到震撼!一排跪著十幾個孩子,捧著各種容器,以塑料袋居多。僧侶們將自己竹簍中的糯米飯放入孩子們的容器中,我頓時領悟,“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你佈施給僧侶,僧侶們又佈施給窮苦的孩子。這是一個原生態的循環。
都說 老撾 窮,但我們在 老撾
沒見到乞丐。窮,卻沒見有乞丐,這豈不是咄咄怪事?眾施主施捨的糯米飯,除了給僧侶們食用外,多餘的部分應該是給了那些沒飯吃的人們。而那些家裡孩子多的窮苦人家,為了吃飽飯就直接跪在這街邊請求施捨。小女孩真是可憐見的。小男孩還害羞呢。
琅勃拉邦自助遊攻略
比山高的是人,比路長的是腿。我坐在“浦西山”頂峰,沐浴在 老撾 原生態的清風中,看雲卷雲舒,俯瞰千年古都 琅勃拉邦 城景,心情那個愉悅喲!爽!實在是爽!
當地有句俗語“不游浦西山,沒到 琅勃拉邦 。” 參觀過王宮博物館後,我們來攀登浦西山。山頂有24米高的鍍金“宗西佛塔”,是 老撾
新年游行隊伍出發的地方,是古城的地標性建築。塔身仿佛凌空而起,傳說是神仙創造 琅勃拉邦
時站立的地方。在佛祖留下腳印的地方有一個寺廟。我的原則,無論什麼教,逢寺必拜,逢廟必敬!“普西山”帕華寺、“瓦宗寺”,我均一一禮拜!我佛慈悲!
時隔幾年,中老鐵路已經修通了,設有 琅勃拉邦 站,而且是個大站。我在攀登浦西山時,沿途在山上播撒了六、七十粒 中國 棗樹種籽。不知道 中國 的棗樹是否適應
老撾 的氣候?是否能長出來?長出來是否結棗?後來者,如果去 琅勃拉邦 旅游,攀登浦西山,幫忙看一看,棗樹是否長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