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者的國度—色彩斑斕葡萄牙(裡斯本/辛特拉/阿爾科巴薩/巴塔利亞/法蒂瑪/托馬爾)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3b/8b/6cccbe7f5afab25ff51a12a3ba510b83.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ca/d4/0d022082961149c95124be6da2d68d15.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5e/7e/7d6feb12086885719038f3dc3dca1f58.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12/90/f78f8ff483f7950ff3af14a083ed7be1.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a3/e3/b96f79f2d1192f425303554890336f1e.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b3/12/9237ccbafe5e6bcf0aa092ba45d91b61.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的象徵。坐落在特茹河河口北岸的貝倫塔附近;這裡也是15、16世紀地理大發現時代到 印度
和東方去的帆船起航的地方,附近的很多建築、設施都與地理髮現的人物或事件相關,是感受 葡萄牙 昔日輝煌的著名景點。 紀念碑外形如同一艘展開巨帆的 卡拉 維爾帆船,船頭面向特茹河,高56米,長46米,寬20米,上面雕刻著33位與地理大發現相關的 葡萄牙
歷史人物。船頭為亨利王子手捧三桅帆船的雕像,在他身後船帆東、西兩側的坡道上,各排列著16個人物塑像,他們都是在地理大發現時代具有影響的 葡萄牙 人。 紀念碑背面正好形成了一個十字架,是登頂入口,我們買了票乘坐電梯來到碑頂,此時天氣不錯,附近的景色和海港風貌明媚動人。 紀念碑頂部觀賞:西面是貝倫塔,此時嚴重背光;南面是特茹河,泛著粼粼波光; 東面是425大橋,為 歐洲 第一長橋,也是世界第三長懸索橋,橫跨特茹河兩岸,連接 裡斯本 和對岸的阿爾馬達市(Almada),這座橋是 金門
大橋的姊妹橋,兩座橋的承建商也是同一家公司。大橋於1966年建成,最初是以當時的獨裁統治者 薩拉 查的名字命名,被稱作 薩拉 查橋。 葡萄牙
於1974年4月25日推翻了 薩拉
查的獨裁政權,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時刻,就將Salazar大橋改名為“4月25日大橋”。橋的對岸是已經樹立幾百年的航海保護神,一個張開雙臂的基督,與人們熟知的
里約熱內盧 的耶穌像相像。那兒是俯瞰 裡斯本 的絕佳地點,可惜我們昨天走錯路到了那邊都沒上去欣賞一下夜景。 北面可以看到美麗的帝國廣場和噴泉。穿過帝國廣場時已經感受到它的美,可在這兒才能完整地欣賞到它整齊對稱的美,果然不識 廬山
真面目,只源身在此山中。帝國廣場後面就是美麗的修道院,這兒可以看到修道院全貌,有人說熱羅 尼姆
斯修道院是世界最長的修道院,從這兒看的確如此。修道院後面是貝倫區比較新的住宅區,還有葡超貝倫人隊的 羅斯 特洛足球場。 一定要記得從紀念碑頂部俯瞰紀念碑廣場,紀念碑北面至 巴西利亞
大道之間的大廣場用不同類型的石材鋪設而成,主體圖案是一個巨大的圓形風玫瑰,圓形外以波浪紋填滿廣場,風玫瑰中心是碑前的廣場上用花崗岩鋪成了一個圓形的玫瑰圖,中間是宏偉的世界地圖,記載了
葡萄牙 輝煌的航海史(1434年—1542年)。地圖上面刻有 葡萄牙 航海曆史上的標誌點,清楚地標明瞭 葡萄牙 地理髮現路線、到達的地點和時間。 登頂下來還有展覽,我們之前浪費的時間過多,此時要趕去貝倫塔了,沒時間看。想到我們這個以前割裂的世界從大航海開始被連接起來,這是對人類文明進程的重要貢獻,更加意識到若昂一世和亨利王子的偉大,心中滿滿敬意。
大發現紀念碑外形如同一艘展開巨帆的 卡拉
維爾帆船,船頭面向特茹河,高56米,長46米,寬20米,船頭為亨利王子手捧三桅帆船的雕像,在他身後船帆東、西兩側的坡道上,各排列著16個人物塑像,他們都是在地理大發現時代具有影響的
葡萄牙 人。紀念碑頂部觀賞,西面是貝倫塔,此時嚴重背光東面是425大橋,為 歐洲 第一長橋,也是世界第三長懸索橋,橋的對岸是已經樹立幾百年的航海保護神,一個張開雙臂的基督,與人們熟知的 里約熱內盧
的耶穌像相像。北面可以看到美麗的帝國廣場和噴泉。穿過帝國廣場時已經感受到它的美,可在這兒才能完整地欣賞到它整齊對稱的美,果然不識 廬山 真面目,只源身在此山中。帝國廣場後面就是美麗的修道院,這兒可以看到修道院全貌,有人說熱羅 尼姆 斯修道院是世界最長的修道院,從這兒看的確如此。修道院後面是貝倫區比較新的住宅區,還有葡超貝倫人隊的 羅斯 特洛足球場。一定要記得從紀念碑頂部俯瞰紀念碑廣場,紀念碑北面至 巴西利亞
大道之間的大廣場用不同類型的石材鋪設而成,主體圖案是一個巨大的圓形風玫瑰,圓形外以波浪紋填滿廣場,風玫瑰中心是碑前的廣場上用花崗岩鋪成了一個圓形的玫瑰圖,中間是宏偉的世界地圖,記載了
葡萄牙 輝煌的航海史(1434年—1542年)。地圖上面刻有 葡萄牙 航海曆史上的標誌點,清楚地標明瞭 葡萄牙 地理髮現路線、到達的地點和時間。港灣里停泊著游艇登頂下來還有展覽,時間關係沒細看。從大發現紀念碑走向貝倫塔途中所見 貝倫塔 Torre de Belém貝倫塔就像聳立在 美國 紐約 入港處的自由女神像一樣,聳立在 裡斯本 港口成為 葡萄牙 的象徵。 貝倫塔是一座五層防禦工事,位於 葡萄牙 裡斯本 的貝倫區。它建於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時期的1514年到1520年間,用來防禦位於貝倫區的港口,是為紀念航海家瓦斯科·達·加瑪的航行而建立的,它向人們講述著那段奠定了現代世界基礎的大航海時代。1983年,貝倫塔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貝倫塔是 葡萄牙
文藝復興式代表性建築,共有五層,塔身胸牆上有伊斯蘭風格的窗花格,圖案中有騎士團十字形徽章等。內部則是莊嚴的曼努埃爾式建築。主建築像一座拔地而起的方形高樓,頂部角上各有一座小碉樓,圍繞主樓的城牆設有炮台和小碉樓。 走過吊橋,穿過大門,就可以看到壁壘的內部。牆上共有十六個炮位可以安裝大炮以禦敵。地板中間高,邊緣低,這樣有助於保護大炮,也可以快速的排乾積水。在屋頂的中央有個哥特式的矩形天窗,用作壁壘的通風口,以便大炮開火的硝煙能快速散去。在壁壘的地板下麵有一些儲藏室,最大的一間可以從北面的樓梯到達。這些儲藏室一開始被用來放補給品,後來變成地牢。 登頂要走狹窄陡峭的樓梯,多邊形平臺的角上有崗亭,每座都有一扇瞭望窗和胡椒盒形狀的屋頂。雖然這裡也算登高賞景的地方,不過由於隔著垛口厚厚的石壁視野有些受阻。 貝倫塔實行單項通行的措施,上行和下行需要看門上的指示燈標識。 二層是一個大平臺,在平臺的中央有一圈欄桿,圍著下麵的天井。欄桿的南面有一座勝利聖母像(Nossa Senhora do Bom
Sucesso),也被稱之為葡萄處女(Virgem das Uvas)。
塔的正面朝南,入口在壁壘平臺上。塔的朝南面上有著極好的石雕。在第二層的陽臺上有用花邊裝飾的楣和欄桿,在上面有一個巨大的曼努埃爾一世國王之盾(Royal
Shield of King Manuel I)。它是國王威望的象徵,裝飾有曼努埃林圖案,包括結、繩、環形球體、基督軍令十字架和自然主義特征。 二層平臺上每個小碉樓下麵基座上都有一隻白犀牛雕塑,數百年的風吹雨打已經風化,難以辨識。 登 塔下 來周邊轉轉,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又下起了雨,離開時亮燈了,好美!可惜打著傘風雨中持機不穩,拍得不漂亮。 貝倫塔就像聳立在 美國 紐約 入港處的自由女神像一樣,聳立在 裡斯本 港口成為 葡萄牙 的象徵。貝倫塔是 葡萄牙 文藝復興式代表性建築,共有五層,塔身胸牆上有伊斯蘭風格的窗花格,圖案中有騎士團十字形徽章等。登頂要走狹窄陡峭的樓梯,多邊形平臺的角上有崗亭,每座都有一扇瞭望窗和胡椒盒形狀的屋頂。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28/21/e3b31efe5d31705f6133b0e656358ddd.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65/6c/9af7541a3def320293f2bfe283e4c9b5.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23/d9/c049cfa42b37ae75ac97ec3b52d8463e.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f5/44/5d39192fe8d5b2c92dba20488d45cfb2.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傑羅尼莫斯修道院Monastery of Jerónimos 傑羅尼莫斯修道院是16世紀初曼努埃爾一世國王委托建造的一座傑出的建築作品。它被認為是Manueline風格的“寶石”,完全是 葡萄牙
風格,融合了晚期哥特式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特征,與皇家象徵相聯繫,使其真正出類拔萃。 地址:Praça do Império 1400-206 Lisboa, 1400-206 Lisboa到達方式:公交車727、28、729、714、751、15至Mosteiro dos Jerónimos下車即可熱羅 尼姆 修道院修道院的西邊有一大片停車場,當地人好像是免費的,外來的2歐元無限停。開放時間:10月至次年4月10:00-17:30,5月至9月10:00-18:30,周一、1月1號、複活節周日、5月1號、6月13號、12月25號休息門票:10歐元,青年、學生及65歲以上老人5歐元;修道院的教堂可以免費參觀。電話:+351-213-620-034;網址: ****** ( *** ) 大發現紀念碑Padrao
dos Descobrimentos 大發現紀念碑於1960年為紀念“航海家”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而修建,氣勢不凡。紀念碑外形為一艘展開巨帆的帆船,上面雕刻著33位與地理大發現相關的 葡萄牙
歷史人物。碑高52米,內有7層,常年有展覽,還可以登上最高處去欣賞周圍的景色和海港的風貌。 地址:Av. Brasília, 1400-038 Lisboa到達方式:公交車728、714、727、729、751至Belém-Jerónimos站,下車後步行5分鐘開放時間:3月至9月周一至周日10:00-19:00,其中3月周一休息;10月至次年2月周一至周日10:00-18:00;12月25日、1月1日及5月1日休息登頂門票:6歐元,13至18歲年輕人3歐元,65歲以上老年人5歐元電話:+351-213-031-950;網址: ****** ( *** ) 貝倫塔Tower of
Belém 貝倫塔是一座五層防禦工事,位於 葡萄牙 裡斯本
的貝倫區。它建於曼努埃爾一世時期的1514年到1520年間,用來防禦位於貝倫區的港口以及附近的哲羅姆派修道院。 塔內供奉的是 裡斯本
守護神-聖·維森特。後來逐漸轉型為海關、電報收發塔和 燈塔 ,也曾經是大航海家的起始點。值得一提的是在 西班牙
統治時期,這裡曾經用來關押重要的政治犯。塔內可以看到陰森的由倉庫改造成的地牢,目前塔內存有16世紀火炮等文物。1983年被國際教科文組織正式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被評為
葡萄牙 七大奇跡之一。 地址:Av. Brasília, 1400-038 Lisboa到達方式:公交車727、28、729、714、751、15至Mosteiro dos Jerónimos,下車後步行約7分鐘貝倫塔東邊的海港邊上有一大片停車的地方,本地人好像是免費,外來的2歐元隨便停。開放時間:10月至次年4月10:00-17:30,5月至9月10:00-18:30,周一、1月1日、複活節周日、5月1日、6月13日及12月25日休息;
最晚進場:關閉前半小時門票:6歐元,持青年卡者、學生及65歲以上老人3歐元進塔有人數限制,旺季需要提前買好票,登塔階梯狹窄,實行單項通行的措施,上行和下行需要看門上的指示燈標識,綠燈才能走。電話:+351-213-620-034;網址: ****** ( *** ) 貝倫蛋撻店,Pastéis
de Belém 葡式蛋撻的發源地正是貝倫,著名的貝倫蛋撻店就在貝倫區的公交車站這裡。據說18世紀那時修道院要用大量的蛋白給衣服上漿,剩下的蛋黃就用來做點心,如今 葡萄牙 國內流傳著的用蛋黃做甜點的菜譜大多都是那個時候流傳下來的。不久後
葡萄牙 的自由黨人發起革命,許多修道院被迫關門,窮困潦倒的修女們把蛋黃製作的甜點沿街售賣,蛋撻的配方就在那個時候被一個糖廠老闆買走。 1837年,糖廠老闆在貝倫區開了一家專門製作蛋撻的店,取名為貝倫蛋撻店,Pastéis de
Belém。直到今天,貝倫蛋撻店依然門庭若市,所製作的蛋撻也依然沿用著這份古老的配方。二百年來,原始配方一直被 葡萄牙
當地著名的糕點師嚴加守護,至今仍是商業機密。 航海家亨利王子 Henry,1394-1460亨利王子是 葡萄牙 國王若昂一世King John I的第三個兒子,即恩里克王子,以雄才大略,開拓進取著稱,是 葡萄牙
崛起過程中的關鍵性人物,是地理大發現時代必須大書特書的人物。 在窮其一生對航海事業的不斷追求中,亨利王子獲得了航海家亨利的稱號,即使他幾乎從未真正航行於他所組織,支持的探險,但在探險的準備和推進活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親自參與了海船的改進,從
意大利 網羅大批航海人才,並且在 裡斯本 創建了航海學校,教授航海、天文、地理等知識。王子本人隱居在聖·維森提角(Cape St Vincent
)附近的薩格雷斯(Sagres ),遠離 裡斯本
的喧囂,陪同他一起的有很多著名的製圖師和工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裡應該算是航海史中的世界中心。精確的地圖,航海課程的傳授,全新的造船技術,一個個令人振奮的發明從這裡走向世界。 歷史學家評價說,無論對 葡萄牙 還是對整個 歐洲
,亨利王子的一生及其事業的重要性是無法估量的。從航海時代起,每一個從事地理大發現的人,都是沿著他的足跡前進的。 11月13日 裡斯本老城區公元前205年, 羅馬 人統治了 裡斯本 ,凱撒為其命名Felicitas Julia,意為“祝賀凱撒”。 羅馬 人和西哥特人建設了 裡斯本
,再後來摩爾人占領該市長達近500年,1147年 葡萄牙 第一代國王阿方索一世奪取了 裡斯本 ,1245年 裡斯本 成為 葡萄牙 王國的首都和貿易中心。 葡萄牙 最輝煌的時期從十五世紀後期開始,當達迦馬發現通往 印度 的新航線,加布拉將 巴西 變為殖民地時, 裡斯本 便成為了 歐洲 最 富裕 的城市。 然而,1755年的 裡斯本 大地震摧毀了三分之二的城市, 葡萄牙 的國力也開始走下坡,19世紀拿破侖入侵 裡斯本 又受到進一步破壞。 因此,我們來之前就有心裡準備,這裡不像其他 歐洲 國家,看不到太多古跡,只是一個讓人非常愜意城市,而且由於是七丘之城,建築佈局立體,色彩絢麗,很漂亮。
我們這天是買好了日票隨意逛。早餐後退了房行李存住處。
先乘公交去離住處最近的 比爾 升降機位於 聖保羅 街的下站,升降機將從這裡沿 Rua da Bica de Duarte
Belo街爬升245米到上城區的康普洛街。1892年6月28日,比卡升降機對公眾開放。由於其巨大的歷史和文化意義,2002年被列為 葡萄牙
國家古跡。誰知我們吃了個閉門羹,維修停業。話說 比爾
升降機的起點站居然就在街邊一棟很普通的房子里,跟著谷歌地圖到了這兒以為錯了,要不是大門上方掛著Ascensor da
Bica的牌子和門上貼著維修停業的告示,一定以為谷歌搞錯了。
轉而乘坐有軌電車去羅西奧廣場。羅西奧廣場是交通樞紐,已經幾次走過,這次穿過這個廣場去聖胡斯塔升降機。沒有遇到傳說中的排大隊,於是乘坐升降機上去俯瞰 裡斯本
。
聖胡斯塔升降機下來,沿著商鋪林立的 奧古斯塔 步行街,走過 奧古斯塔 凱旋門,來到帝國廣場。
穿過整個廣場一直走到古代船碼頭,在塔古斯河邊休息了一會兒,返回去阿爾法瑪區。
在聖盧西亞觀景台欣賞阿爾法瑪區美景後,去了 裡斯本 主教堂。
步行去聖喬治城堡,一路上坡,到了城堡門口才意識到時間不對,這就是隨意走的弊端,此時距黃昏時間還早,拍 裡斯本 全景大逆光。於是決定不進去,在門口品嘗了
葡萄牙 的特色食物codfish cake後,到附近走了走,這邊有一兩個可以俯瞰右側 裡斯本 的點,之後下山。
裡斯本 的老電車很有範兒,是 歐洲 最古老的電車之一,我們乘坐熱門28路電車來到下城商業區。逛逛街,買點特色產品,最後來到上城的 阿爾坎塔拉 聖伯多祿花園。
花園挨著榮耀升降機上方終點站。這裡本來是欣賞黃昏美景的好地方,可惜正在維修,現場被一個大鐵絲網攔住了,只有邊上一點可以觀望。黃昏的光影挺漂亮,可惜這點地方只能看到局部,我們拍了點照片離開。
乘坐榮耀升降機下到 光復 廣場,廣場上矗立這 葡萄牙 光復 戰爭紀念碑,過到廣場對面,再次來到Hard Rock
Café覓食。今天來得早,不但有空位,二樓還空無一人,餐廳裝飾很有特點,從不拍餐廳的我等餐無聊,居然拍了不少照片。
餐後不到8點就回到住處了,與房東聊了會兒天,致謝告辭。
乘坐有軌電車轉地鐵到達機場,今天這個交通日票真是用足了,超值呀!
我們是早上5點的飛機,事先在 裡斯本
機場官網查到機場里有休息室,裡面有斜躺椅和電源點,所以計劃在這裡過夜,誰知休息室夜裡關門,也沒有付費的休息倉之類,悲催的我們在長椅上度過了幾小時。 羅西奧廣場 Rossio羅西奧廣場是 裡斯本 最熱鬧的地方,被著名的餐館、酒店和商店圍繞,還有著名的羅西奧火車站和瑪麗亞二世國家劇院,它們都是大地震之後19世紀中晚期的建築。除了
歐洲 廣場上常有的噴泉,這裡更引人註意的是滿鋪黑白相間波浪條紋的 馬賽 克拼貼風格地磚,夠別緻。
羅西奧廣場又稱為國王佩德羅四世廣場,廣場中間紀念 石柱 頂端的人物就是佩德羅四世。1807年拿破侖打到 葡萄牙 的時候,9歲的佩德羅和整個王室一起逃到 巴西
。1820年王室被請回 葡萄牙 ,王子佩德羅卻獨自留在了 巴西 。後來他領導了 巴西 的獨立運動,成為 巴西 皇帝佩德羅一世。直到1834年佩德羅在 英國
人幫助下重新奪回統治權,扶植他15歲的女兒瑪麗亞二世登上王位,自己成為攝政王。不過幾個月之後,操勞過度的佩德羅四世就病逝了,享年只有36歲。 聖胡斯塔升降機Santa Justa走過羅西奧廣場來到著名的聖胡斯塔升降機,升降機位於卡爾莫修道院東側的商業步行街上,將地勢較高的卡爾莫廣場和龐巴爾下城較低的街道連接在一起。升降機始建於1900年,完成於1902年,原本使用蒸汽動力,1907年改為使用電力。2002年被評為國家歷史古跡。聖胡斯塔升降機高45米,設有兩個升降機籠,均為木質內飾,最多可乘載20名乘客,是
裡斯本 唯一垂直的升降機。 我們運氣不錯,電梯底下排隊的人不多,公交日票乘坐免費,於是乘機上到最高層。到最高層還可以通過螺旋樓梯到達頂層陽臺,但需要買票,事先瞭解到如果不拍人像只拍景,上去與在這裡看到的相同,所以我們沒上去,僅在這裡觀賞了聖若熱城堡、羅西奧廣場和龐巴爾下城的景色,可以看出重建的下城區的棋盤形格局。
之後又乘坐電梯下來,連旁邊的卡爾莫修道院都沒去。升降機旁邊的卡爾莫修道院,曾經是 裡斯本 最重要的修道院,在1755年大地震中倒塌,只留下高大的哥特式框架。 聖胡斯塔升降機升降機旁邊的卡爾莫修道院聖胡斯塔升降機可以俯瞰羅西奧廣場升降機上觀賞聖若熱城堡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d5/67/9fb906703326ca01e2dc2a54738fee8c.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0e/0f/89f9db519ebfe9d027ad61d198e36dd1.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f2/67/0b7739e83296461158b27293239a51d9.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1c/c4/a22eb699764bada60de390ad234af538.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克拼貼地磚,喜歡!穿過凱旋門就到商業廣場了。 商業廣場是 裡斯本 的最重要廣場之一,毗鄰特茹河,又名宮殿廣場,毀於1755年大地震的里韋拉宮就曾位於此處。廣場三面環繞著黃色的市政大樓, 奧古斯塔
街凱旋門位於商業廣場北側,廣場中間矗立著國王約瑟夫一世的騎馬像,是 歐洲 不多的大型廣場之一。 白色的 奧古斯塔 凱旋門建成於1873年,為了紀念 裡斯本
的震後重建。最初的設計方案是一座鐘樓,但在1個多世紀的建造過程中逐漸成為了一座精雕細琢的拱門。頂端7米高的榮耀女神頭戴桂冠,象徵 葡萄牙
王室,其下有一組歷史人物雕像,中間是 葡萄牙 國徽。人物雕像右面的兩尊是努諾•阿爾瓦雷斯•佩雷拉和龐巴爾侯爵,左邊的是達•伽馬和 韋里亞
托。兩個斜卧的人物是流經 葡萄牙 的兩條大河——特茹河和杜羅河的河神。逢塔必登的我居然忘記凱旋門可以登頂,錯過了。 廣場中心的國王約瑟夫一世坐騎像,完成於1775年。大地震給他帶來了心理恐懼,從此不理朝政,讓龐巴爾侯爵獨攬大權。 廣場瀕臨泰格斯海灣古代船碼頭,我們在那裡坐了一會兒,水邊的兩根 石柱
上刻滿葡文,當年這應該也是一個碼頭,位置正好面對著昔日的王宮,據說就曾是里韋拉宮的碼頭。 休息了一會兒我們走去阿爾法瑪區。
奧古斯塔 步行街看 奧古斯塔 凱旋門商業廣場是 裡斯本 的最重要廣場之一白色的 奧古斯塔 凱旋門建成於1873年,頂端7米高的榮耀女神頭戴桂冠,象徵 葡萄牙 王室,其下有一組歷史人物雕像,中間是 葡萄牙
國徽。人物雕像右面的兩尊是努諾•阿爾瓦雷斯•佩雷拉和龐巴爾侯爵,左邊的是達•伽馬和 韋里亞 托。兩個斜卧的人物是流經 葡萄牙
的兩條大河——特茹河和杜羅河的河神。這裡也是俯瞰 裡斯本 的好地方。 水邊的兩根 石柱 上刻滿葡文,當年這是一個碼頭,據說就曾是里韋拉宮的碼頭。廣場中心的國王約瑟夫一世坐騎像完成於1775年。 裡斯本主教堂 Sé de Lisboa很快就看到了 裡斯本 主教堂,快到的路上曾停留了一下想拍張小黃車與大教堂同框的照片,可惜總是不湊巧,沒等到合適的。 主教堂坐落在 裡斯本 最古老的阿爾法瑪區,在摩爾人統治時期這裡是最繁華的地區。教堂前身是一座清真寺,1147年 葡萄牙
開國國王阿方索趕走摩爾人後下令改建,是 裡斯本 最早的教堂。
這裡也經受過多次地震的考驗, 裡斯本 大地震曾將一切都毀掉了,禮拜堂、墓室和鐘樓上的尖塔等都遭到嚴重損壞。震後的18世紀後期曾進行過一些修複,並引入了巴
洛克 風格。
今天人們看到的是自1930年修複之後的大教堂,它融合了多樣的建築風格,採用新 羅馬
和新哥特風格對教堂中殿、鐘樓、窗戶及迴廊等進行了大規模重建。教堂主立面從整體看是 羅馬
式風格,大門和鐘樓的窗戶都是典型的半圓拱形,但門上方的玫瑰花窗卻將哥特式元素引入其中,哥特式的迴廊擁有美麗的雙層拱形門。 葡萄牙 Afonso
四世還將主教堂作為了皇家的萬神廟。教堂的寶物室里展覽了銀器、主教禮冠、主教大袍、雕像、手抄本和與 裡斯本 守護神聖文森相關的遺物等。
想拍張小黃車與大教堂同框的照片,可惜沒等到合適的。主祭壇教堂的寶物室里展覽了銀器、主教禮冠、主教大袍等很多風格不同的漂亮耳堂 觀景台 Miradouro de Santa Luzia主教堂出來繼續阿爾法瑪區里游走。 阿爾法瑪是 裡斯本 最古老的城區,分佈在聖若熱城堡和塔古斯河之間的山坡地帶。其名稱來源於阿拉伯語 Al-
hamma,意為噴泉或浴室。該區擁有許多重要歷史名勝,許多法多酒吧和餐館。
在摩爾人統治時期,阿爾法瑪就是整個城市。後來城市擴展到西面的Baixa。阿爾法瑪成了漁 民和 窮人居住區。1755年11月1日早晨, 裡斯本
發生9級地震,地震所造成的損失加上接踵而至的海嘯和火災將整個 裡斯本 夷為平地,阿爾法瑪老城區是 裡斯本 在經歷大地震之後唯一幸免於難的區域。 我們來到聖盧西亞觀景台,牆上一幅大型青花瓷磚畫描繪了1755年 裡斯本 大地震前從河上看到的 裡斯本
景象。恰好遇到一個民間雜耍藝人在表演,那技術是真高超呀,這時此地人很少,也許他只是在排練。旁邊有座白色小教堂,牆壁上也有幅青花瓷磚畫,描繪了大地震前在今商業廣場閱兵的盛況。陽臺也用青花瓷磚作了裝飾,非常有
裡斯本 特色。坐在陽臺上欣賞迷人的特茹河,下方是層層疊疊的阿爾法瑪橙黃屋頂,愜意! 繼續向東是一個270度視野的大平臺,平臺上有賣畫和手工藝品的小攤,向南看波光粼粼的塔古斯河及其入 海口 一覽無餘,向東可以欣賞建於17世紀宏偉壯觀的城外
聖維森特 修道院等。 路邊有一座石雕,雕像上的人物是被奉為 裡斯本 守護神的 聖維森特 , 聖維森特 手中還捧著一艘乘載兩隻烏鴉的小船,這應該是有講究的,可我不知道其寓意。 這裡是多路有軌電車的必經之處,可以拍到極具 裡斯本 特色的經典畫面。
聖盧西亞觀景台牆上一幅大型青花瓷磚畫描繪了1755年 裡斯本 大地震前從河上看到的 裡斯本 景象。恰好遇到一個帥哥在練雜技,那技術是真高超呀旁邊有座白色小教堂,牆壁上也有幅青花瓷磚畫,描繪了大地震前在今商業廣場閱兵的盛況。陽臺也用青花瓷磚作了裝飾,非常有 裡斯本 特色。坐在陽臺上欣賞迷人的特茹河,下方是層層疊疊的阿爾法瑪橙黃屋頂,愜意!附近路邊有一座石雕,雕像上的人物是被奉為 裡斯本 守護神的 聖維森特 , 聖維森特 手中還捧著一艘乘載兩隻烏鴉的小船向東是一個270度視野的大平臺,向南看波光粼粼的特茹河及其入 海口 一覽無餘,向東可以欣賞建於17世紀宏偉壯觀的城外 聖維森特 修道院等。這裡是多路有軌電車的必經之處,可以拍到極具 裡斯本 特色的經典畫面。我們去聖喬治城堡,一路向上經過狹窄的街道,可以看到城市建築,紀念品店以及很多穿行的電車。忽然聽到動聽的手風琴樂曲,抬頭看到陽臺上拉手風琴的帥哥, 南歐 人真浪漫! 聖喬治城堡 Castelo de São Jorge聖喬治城堡歷史悠久,由 凱爾 特人建於5世紀,後來9世紀時摩爾人又加以擴建。1147年, 葡萄牙
第一位國王阿方索一世攻剋了城堡並俘虜了城堡中的摩爾人。這裡一度被改造為皇宮。占地6000平方米,曾經是重要的戰略制高點,被各個時代統治者先後占領。 聖喬治城堡是 裡斯本 市中心的制高點。我來這裡主要是想拍 裡斯本
全景,此時忽然意識到時間不對,我很菜,在這種光比強烈的逆光里拍的照片沒法看,於是不進城堡了。 城堡門口的一家小店賣 葡萄牙 的特色食物codfish cake,裡面包著流質奶酪,女兒說脆酥好吃,我覺得一般,這是當年殖民者出海遠征時的典型食物。 吃完點心周邊走走,來到一處可以俯瞰右側 裡斯本 的點,這裡順光,但可拍的只有遠處的福拉 聖維森特
修道院。還可以看到下方的廢墟,滿佈塗鴉牆,很多人專門去欣賞。順便說一句, 裡斯本 的塗鴉隨處可見,展現這了座城市的藝術活力,喜歡的可以安排點時間去尋覓。 下山後我們乘坐大家都推薦的28路電車去聖伯多祿花園,電車內部很有歷史感,難得的體驗。我們計劃在聖伯多祿花園欣賞 裡斯本
黃昏景色,時間還早,在附近下車先逛會兒街。 聖喬治城堡是 裡斯本 市中心的制高點。我來這裡主要是想拍 裡斯本 全景,我們到的時間不對,於是沒進城堡。城堡門口的一家小店賣 葡萄牙 的特色食物codfish cake,裡面包著流質奶酪,這是當年殖民者出海遠征時的典型食物。走到一處小花園這裡可以俯瞰右側 裡斯本 的點,可拍的只有遠處的福拉 聖維森特 修道院。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f7/14/0deba19bb0b8c98df076e329e083990e.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de/bd/4ecc567eab4f15911769eaa98cf6a1ae.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62/3e/ab706dbff4203881cb9000ad5d3f6402.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14/e4/230832d133fb2179bcd51a6fe6e34232.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及塔霍河美景。
這裡可以看到聖若熱城堡,向南延伸至 裡斯本 主教座堂,向北延伸至弗蘭卡堂,還可以看到恩寵聖母堂大型建築群和城外聖文森修道院對稱的塔和白色立面。 這裡本來是欣賞黃昏美景的好地方,可惜正在維修,現場被一個大鐵絲網攔住了,只有邊上一點可以觀望。黃昏的光影挺漂亮,可惜這點地方視線受限,只能看到局部,我們拍了點照片離開。 花園挨著榮耀升降機上方終點站,我們從這裡乘坐升降機去下城。
阿爾坎塔拉 聖伯多祿花園可供觀賞 裡斯本 及塔霍河美景。這裡可以看到聖若熱城堡,向南延伸至 裡斯本
主教座堂,向北延伸至弗蘭卡堂,還可以看到恩寵聖母堂大型建築群等。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bb/e0/f276de7f825ed3301ecc5e8015b5a52a.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3c/d7/b5401249c5b8234aafedf94088f57cdf.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4a/9a/e01440cde32e29f161fb32ace0c062c9.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裡斯本 最繁華的自由大街和上城區最密集的餐館和酒吧區,在上下城之間來往,乘坐它最方便。 1885年10月24日,榮耀升降機對公眾開放。最初它使用水力作為動力,1886年改為使用蒸汽作為動力,最後在1915年改為電力驅動。2002年被列為國家歷史古跡。 我們運氣不錯,坐到了升降機最前面司機的位置,開心!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75/a1/b3f350cb36b26117125d156c070de312.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f0/08/c91e8e89cb323567518e2d3b49dbc46a.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葡萄牙自助遊攻略](https://note.mafengwo.net/img/a3/20/d6754eea1d281efe65398dff41d4ed8a.jpeg?imageView2%2F2%2Fw%2F1280%2Fq%2F5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50)
電車公司保留了一些線路和老電車,現在,這些老式有軌電車成為這個城市的魅力所在,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師都喜歡找它拍照,它成為了 裡斯本 的一張旅游名片。 裡斯本 最經典的28路電車沿東西方向穿過 裡斯本 老城的阿爾法瑪區,途經了很多有特色的區域,看盡老城、 新城 、古堡、廣場的如畫美景,成為了旅游熱點。 28路電車線路圖及時刻表: ****** ( *** ) 隨處可見的有軌電車,可惜沒拍到滿意的。 Hard Rock Café
乘坐榮耀升降機下到 光復 廣場,去對面的Hard Rock Café覓食。
光復 廣場上矗立著 葡萄牙 光復 戰爭紀念碑,這場 葡萄牙 和 西班牙 之間的戰爭發生在1640-1668年間。
Hard Rock Café是一家著名品牌的主題餐廳連鎖店,中文常常譯為滾石餐廳。這家主打 意大利 菜 和美
式菜,以音樂裝潢為特色,店內展示著搖滾巨星們穿過的演出服裝、用過的樂器以及照片等,古典的裝潢與搖滾風格不同但又毫不違和,是搖滾樂迷必來打卡的吃貨勝地。
我們點了店里的招牌菜火烤肋排等,味道不錯,不過味蕾退化的我沒覺得驚艷,大約花費50歐元左右。
地址:我不知道。到達方式簡單,就在榮耀升降機下城終點站的對面,穿過 光復 廣場就到了。
我們來得早,不但有空位,二樓還空無一人,餐廳裝飾很有特點,從不拍餐廳的我等餐無聊,居然拍了不少照片。還難得地想起拍食物,不過又是在開吃以後。
此時二樓空無一人難得地想起拍食物,不過又是在開吃以後。樓下人已經很多牆上展示著搖滾巨星們穿過的演出服裝、用過的樂器以及照片等牆上展示著搖滾巨星們穿過的演出服裝、用過的樂器以及照片等
沙丁魚世界mundo fantastic da sardine沙丁魚的奇幻世界官網是 ***
,店鋪設計和產品外包裝比較獨特,口味選擇很多,如鱸魚、鱈魚、三文魚等。其中有一個系列外包裝是按年份的並寫上該年份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出生年份的那款,挺有意思。
裡斯本 很多地方都有這家店,不用刻意去找 裡斯本觀景平臺小結裡斯本 號稱七丘之城,建築依岸邊丘陵地勢分佈,佈局立體,色彩絢麗,很漂亮。因此拍攝 裡斯本
城市風光成為很多人的喜愛,我將事先搜集和去過的觀景平臺整理如下,掛一漏萬,僅供參考。
平臺一: 奧古斯塔
街凱旋門Arco da Rua Augusta
這是國家地理曾經推薦過觀看 裡斯本 的最美景點,可惜我居然忘記可以登頂,也就不知道登頂入口和價格。據說登頂可以飽覽整座 裡斯本
的橘紅色陶瓦屋頂,利用阡陌縱橫的街道線條,尋找最佳的拍攝構圖角度;還可以飽覽帝國廣場及特茹河美景。
平臺二:聖喬治城堡
Castelo de São Jorge
聖喬治城堡是 裡斯本
城區的最高點,城堡本身也是一個保存完好的歷史建築,同時城堡的平臺也為觀賞這座城市提供了最好的平臺,這裡可以將城區內的傳統建築及特茹河畔美麗的風景一覽無餘。這裡拍攝大全景上午順光,傍晚的日落時分也極美,推薦上午或者傍晚的時候來。
門票:10歐元,25歲以下學生5歐元,65歲以上老人及殘疾人8.5歐
電話:+351-218-800-620;網址: ***
平臺三:聖盧西亞觀景台
Miradouro de Santa Luzia Lisboa 免費
阿爾法瑪是 裡斯本
最古老的一個城區,聖盧西亞觀景台是欣賞阿爾法瑪區的最佳之處!觀景台的牆壁與陽臺有大量青花瓷磚的壁畫和裝飾,旁邊有個小教堂,三角梅點綴其間,使它也成為 裡斯本
美麗風光中的一部分。
再往東的一個大平臺擁有270度的遼闊視野,可以飽覽陽光下波光粼粼的迷人特茹河,以及另一側層層疊疊的橙黃屋頂。這裡不時有賣畫和手工藝品的小攤,徜徉其間十分愜意。
抵達方式:電軌車28路可達。
平臺四:大發現紀念碑
大發現紀念碑是俯瞰美麗的帝國廣場和熱羅 尼姆 斯修道院的好地方,也是欣賞特茹河風光遠觀大耶穌像和“四二五”大橋的地方。
登頂門票:6歐元,13至18歲年輕人3歐元,65歲以上老年人5歐元
平臺五:聖胡塔斯升降梯
乘坐電梯到最高層可以觀賞聖若熱城堡、羅西奧廣場和龐巴爾下城的景色,可以看出重建的下城區的棋盤形格局。要拍人像需要再買票通過螺旋樓梯到達頂層陽臺,如果只拍風景可以不去頂層陽臺。
平臺六: 阿爾坎塔拉
聖伯多祿花園Jardim de São Pedro de Alcântara
阿爾坎塔拉 聖伯多祿花園靠近 裡斯本 上城。這裡可供觀賞到聖若熱城堡,向南延伸至 裡斯本
主教座堂,向北延伸至弗蘭卡堂,還可以看到恩寵聖母堂大型建築群和城外聖文森修道院對稱的塔和白色立面,是欣賞黃昏美景的好地方。我們去時正在維修,只有邊上一點可以觀望,視線受限,但我去前看過別人在這兒拍的照片視野很好。
抵達方式:榮耀升降機上方終點站。
平臺七:miradouro
da grace
可以把小城和4.25大橋一起入鏡,傍晚時分最美。
抵達方式:電軌車28路可達。
平臺八:【Amoreiras 360 View】
這裡是 裡斯本
為數不多可以俯瞰整座城市全貌的觀景台之一。坐落在商場的頂樓,觀景台買票處在一樓的問訊處,有中文標識。觀景電梯的入口在商場二樓,不是特別好找,穿過迴廊在裡面坐上電梯,半分鐘內便可抵達觀景台。
抵達方式:電軌車28路可達。
平臺九:山上聖母觀景台
Miradouro da Senhora do Monte
Miradouro da senhora do
monte是遠眺全城的好地方,可以看到包括聖喬治城堡在內的全城風光,這個觀景台距離市區更遠一些,但也因此可以飽覽更完整的 裡斯本
全景。它位於恩寵區(Graça)的最高點,沒有游客的嘈雜和喧鬧,觀景臺面向西南,既可以看到特茹河,又可以看到西面的落日。
28路電車senhora do
monte下車後再步行幾分鐘可到,據說停車很難。我考慮到這種視野開闊的大場面要出好片,對器材、天氣和技術要求應該較高,我就知難而退了。
平臺十:大耶穌像cristo rei
大耶穌像高110米,坐落在“四二五”大橋(Ponte 25 de Abril)一端的青山上。雕塑的基座處有個公共觀景台,為游客提供了從高處觀賞 裡斯本
城、塔霍河和宏偉壯觀的4月25日大橋的好地方,值得上去發發獃。只去觀景台不需要門票。
到達方式:從Cais de Sodré坐渡輪至Cacilhas站,下船後換乘101路公交車至終點站Cristo Rei下車即可;或是在Marquês de
Pombal乘坐753路至Portagem,下車後步行10分鐘
門票:5歐元,8-12歲兒童2.5歐元,7歲以下兒童免費;網址: *** 裡斯本大地震在 裡斯本 旅行,1755年發生的大地震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裡斯本 在輝煌的大航海時代曾經是 歐洲 最 富裕 的城市之一,是大地震改變了一切。
地震發生在1755年11月1日星期六上午9點40分,烈度相當於8.4級。地震隨即引發了巨大海嘯,波及地區除了 歐洲 沿岸國家及 北非 地區外, 連南
美的葡屬殖民地 巴西 都受到了影響。在這場災難中, 裡斯本 首當其衝。這天是全聖節,信徒們都在教堂里祈禱,到處燭光閃閃。
大地震翻倒了燭臺,全城相繼引發火災。地震、海嘯、大火三災同時發生,幾乎摧毀了 裡斯本
的一切。市區百分之八十五的房屋被破壞,其中包括皇宮、教堂、圖書館,在大地震中死亡的人數介於3-5萬之間。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書籍、繪畫、航海資料蕩然無存,光里韋拉宮一處就喪失了二十萬冊珍貴典籍。大地震帶來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相當於當時
葡萄牙 32-48%的GDP。
大地震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加劇了 葡萄牙 的政局動蕩,削弱了殖民擴張的野心。這場自然災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徹底改變了 葡萄牙 的命運,國勢日趨衰弱。 11月14 裡斯本Lisbon--北京Beijing
我們 裡斯本 回 北京 的飛機是早上5點,想到凌晨2點就要出發去機場,睡不了一會兒就要起床折騰,計划去機場過夜。
事先在 裡斯本 機場官網查到機場里有休息室,裡面有斜躺椅和電源點;而且現在很多機場都有付費的休息倉等休息地點,所以前一天晚上9點就乘坐地鐵去機場了。
沒想到機場里沒有付費的休息倉之類,查到的旅客休息室夜裡關閉,悲催的我們在長椅上度過了幾小時。
飛機5點準時起飛,我們在 阿姆斯特丹 轉機回 北京 。
葡萄牙 ,我一定還會再來!
以下是我去前在 裡斯本
機場官網查到的信息,附在這裡也許有人用的著。
裡斯本 機場提供名為Living
Spot的指定休息區。這間休息室配有斜躺椅和電源點,供疲憊的旅客在飛行前尋找一些無壓力的時間。地點:1號航站樓,位於安全區內,靠近19-20號門。但24點關閉。
旅行者報告的其他好睡眠點:
•1號航站樓的美食廣場有一些長椅,但它們可能會很快填滿!
•1號航站樓,16號門附近可能有幾個沙發。
•1號航站樓的國際大門,在40-50號大門附近,在不使用時往往更安靜。
•1號航站樓的安檢前區域, 漢堡 王有幾個軟墊長椅。
本帖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