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五月,臺灣,與家人同行,環島初體驗。

港與旗津半島相望,是一處以黃澄沙灘、碧藍海水浴場、迷人的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聞名的灣澳;渾然山海襯著繁忙進出 高雄
港的各國船隻,可謂最具港都特色的風景區。距市中心車程約20分鐘,原本是一處以海水浴場及天然珊瑚礁聞名的灣澳,後經 高雄
市政府陸續開發,規化成一個完善的風景區,西子夕照為 臺灣 八大勝景之一,1980年更在此地建立了全 臺灣 僅有的一所海濱大學- 中山
大學,使西子灣更添加了幾許的文化氣息。(圖為: 中山 大學對出海傍)


↑打狗英國領事館離開剛纔的海傍沿著沿山樓梯,就到山上的打狗 英國 領事館!建於1866年,清 咸豐 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後簽訂 天津 條約, 中國
被迫開放五口通商,第三年又增大 臺灣 的打狗港(即今 高雄 港)。 英國
於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在打狗港的哨船頭小丘上,設立領事館,處理關稅及商務。據文獻記載,這棟紅磚到頂的西洋式建築先前為英商天利洋行所建,由 英國
首任駐打狗領事郇和承租。約建於1865年至1866年之間,在 臺灣 現存西式近代建築中,—可列為 臺灣 第一號洋樓,同時也是清代外國人在 臺灣
正式建造的第一座領事館,困守鎮北,是 高雄 市彌足珍貴的古跡。仁立於城門,令人感嘆時空的轉換,頗能激發歷史省思之情。十八王公廟和前清打狗 英國
領事館毗鄰,香火鼎盛,具有“雕樓畫梁”的閩式建築風格。

↑打狗英國領事館
↑打狗英國領事館“ 臺灣 機車男”一枚

其它地方再也找不到了。


高雄 到 墾丁 有100多公里,由於限速我們走了差不多三個小時。 墾丁 國家公園是 臺灣
的第一座國家公園,1982年9月1日公告計劃,1984年1月1日成立管理處。位於 屏東 縣境內、 臺灣 最南端的 恆春
半島上。陸地面積18,084公頃,海域面積15,185公頃,海陸域合計共33,269公頃,園區南北長約24公里,東西寬約24公里,全境屬熱帶。

臺灣 島南端起伏的低矮丘陵 和平 坦的臺地,飽覽天海一角與珊瑚礁林的秀麗景色。(上圖為: 香港 電視連續劇《衝上雲霄2》拍攝地點之一)



先到餐廳吃飯,這次是到原住人開的餐廳,很純正的 臺灣 風味,飯後入住 臺東 卑南 鄉溫泉村 龍泉
路30-32號的高野大飯店,集溫泉度假的大型綜合性酒店,內有溫泉(知本溫泉),因為check in得太晚咱團友們都沒泡溫泉。(圖為:飯店 通道 )






臺灣 的珊瑚寶石質量好,所以將近有99%都銷到國外,並有“珊瑚王國”的美稱。第二個景點是到“伽路蘭游憩區”,伽路蘭游憩區位於 臺東 縣 東河鄉
,海岸線綺麗的風化、海蝕景觀,奇型礁岩星羅分佈,海岸線紋路殊異,加上游憩區腹地廣大,無視覺障礙,草地柔軟,如今已成為 東海
岸必游之地。(第一、二個景點照片這裡欠奉)

↑石梯坪第三景點是石梯坪游憩區,石梯坪於1983年被 臺灣
內政部劃定為花東沿海保護區內的自然保護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設立之後,將此地劃設為石梯坪游憩區。石梯坪游憩區是一處綿延一公里、佈滿灰白色奇岩怪石的海濱,原為火山噴發後所形成的一片凝灰岩(火山碎屑岩)質的地層,這一帶海岸由於岩層間軟硬的差異,經長年海蝕後,硬的外凸,軟的內凹,岩石又以一定傾角向東南方的海中傾斜,所以形成了石梯狀的形態。
正因如此,石梯坪以特殊的地質聞名,整個地質剖面約100公尺:底部是約30公尺厚的安山岩(一種中性的鈣鹼性火山噴出岩)熔岩,上方被白色的凝灰岩和火山礫岩所覆蓋,剖面的頂部就是岩性疏鬆的灰白色凝灰岩。沿著石板步道,可深入觀察海蝕溝、海蝕崖、海蝕平臺、隆起的珊瑚礁等地形地質景觀。石梯坪沿岸隨處可見奇形怪石,隆起的珊瑚礁上有許多圓洞,是螃蟹和熱帶魚棲息遨游的場所。由於海浪的衝擊,海蝕岩臺上有很多壺穴,大小深淺不同,裡面常常有圓滑的石礫滑動,有的壺穴突出地面,狀如澡盆。石梯坪一帶的岩臺上生長著許多海岸植物,如仙人掌、
馬安 藤等,它們聚集成群,極具觀賞價值。站在石梯坪怪石林立的海岸上,面對碧波萬頃、浩瀚湛藍的太平洋,看海浪洶涌,波濤澎湃,浪花飛濺,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石梯坪

↑石梯坪照片中Babe的身後就是太平洋。

↑太魯閣國家公園第四景點是 花蓮 “太魯閣國家公園”。位於 臺灣 島東部,地跨 花蓮 縣、 臺中 縣、 南投 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 臺灣
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聽導游介紹是蔣經國領導時期組織修建的),稱為中橫公路系統。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另外園內的高山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孓遺生物,如山椒魚等。
太魯閣國家公園以雄偉壯麗、幾近垂直的 大理 岩峽谷景觀聞名。沿著立霧溪的峽谷風景線而行,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斷崖、峽谷、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 大理
岩層和溪流等風光。四百萬年前, 菲律賓 海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而成 臺灣 ,慢慢隆起的中央山脈表層岩層受到風化侵蝕作用而剝離, 大理
岩因而露出地表。這些 大理
岩受到立霧溪長期侵蝕下切作用與地殼不斷隆起上升,形成幾乎垂直的U型峽谷。公園內巨峰林立,從清水到南湖大山頂,落差達3742公尺,造就了層次複雜的植物林相,並提供野生動物棲息活動的空間。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從山崖的斷層可以感受得到歲月的紋理。

↑太魯閣國家公園進入景區的游客都必須戴安全帽(圖為:站在欄桿處的老爸觀看懸崖峭壁下的溪流)

↑太魯閣國家公園穿山公路從隧道里橫空出世。

↑太魯閣國家公園這是我個人此次旅游印象特別深的一個景點,太魯閣公園雖說是人工開鑿,若不是修路的原因世人今天也看不到此蔚為奇觀的深山與流水。

↑太魯閣國家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