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66座經典教堂(中歐·43) 日內瓦·聖彼得大教堂(瑞)
入選理由:新教歸正宗創始人 加爾 文的佈道基地。
日內瓦 (Geneva)位於 日內瓦 湖西 南角,是 瑞士 聯邦的第二 大城 市,也是一個世界著名的聯合國城市。
↑日內瓦 ▲ 圖1. 日內瓦 的地理位置。
日內瓦 的出名不僅在於它是今天的聯合國城,而且由於約翰· 加爾 文在這裡倡導的宗教改革, 日內瓦 被喻為“新教的 羅馬 ”。
法語區宗教改革的中心人物 加爾 文於1536年定居 日內瓦 ,併在此發表《基督教原理》。從1536年開始的幾十年間, 加爾 文曾在 日內瓦 聖彼得 大教堂宣傳新教教義,該教堂是 加爾 文的佈道基地,至今教堂還保存著他用過的椅子和座位。
↑日內瓦 ▲ 圖2. 聖彼得 大教堂。
聖彼得 大教堂(St. Peters Cathedral,也稱聖皮埃爾大教堂)位於 日內瓦 湖不遠的一條小巷子里,是 日內瓦 老城區的標誌性建築。 聖彼得 大教堂建於1160年到1232年間,是 羅馬 式、哥特式相互融合的建築。
↑日內瓦
↑日內瓦
↑日內瓦
↑日內瓦 ▲ 圖6. 聖彼得 大教堂內部簡樸的陳設帶著明顯的新教特色。
↑日內瓦 ▲ 圖7.遠處是 日內瓦 湖。
↑日內瓦 ▲ 圖8.
1534年,宗教改革者 加爾 文受 羅馬 教廷迫害,亡命 瑞士 ,翌年發表《基督教原理》,高揚改革大旗。但是在之後的數十年間, 加爾 文卻成為 日內瓦 精神和實質上的獨裁者。巴爾扎克曾評論說: 加爾 文的宗教恐怖統治比 法國 大革命最壞的血洗還要可憎。
↑日內瓦 ▲ 圖9.位於 日內瓦 大學里的“宗教改革紀念碑”。
也許與其神學院的前身有關, 日內瓦 大學里最著名的景觀是“宗教改革紀念碑”,那是一面沿古城牆遺址建立的長達100米的巨大石牆。該紀念碑立於1909年,以紀念 加爾 文誕生400周年和該大學成立350周年。
↑日內瓦 ▲ 圖10.
紀念碑的中部是4尊5米高的雕塑,自左至右分別是:泰奧多爾·德貝茲(1519年~1605年,法籍新教神學家, 加爾 文的重要門徒);約翰· 加爾 文(1509年~1564年, 法國 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學家、 加爾 文教派的創始人);威廉·法瑞爾(1489年~1565年, 日內瓦 宗教改革家);約翰· 諾克 斯(1513~1572年, 蘇格蘭 牧師,宗教改革領導人)。
在紀念碑的上方刻有宗教改革和 日內瓦 的格言:“黑暗過後是光明”(拉丁文:Post Tenebras Lux)。在中央雕像的底座上刻著基督象徵符號:ΙΗΣ。除了大型浮雕外,牆的下部另有8幅小型浮雕和文字說明。這座宗教改革紀念碑再現了16世紀 歐洲 宗教改革運動,也記述了 日內瓦 之所以成為“新教的 羅馬 ”的由來與始末。
既然是宗教改革紀念碑,而且同是新教,為什麼沒有創始人 德國 的馬丁·路德的一席之地?為什麼沒有英王亨利八世的一席之地?難道是 加爾 文的歸正宗排斥路德宗和 英格蘭 的安利甘宗?倘若真是如此,那麼這座紀念碑就應該冠名“新教的三大宗派之一: 加爾 文的歸正宗紀念碑”。
2020-5-25
日內瓦 (Geneva)位於 日內瓦 湖西 南角,是 瑞士 聯邦的第二 大城 市,也是一個世界著名的聯合國城市。

日內瓦 的出名不僅在於它是今天的聯合國城,而且由於約翰· 加爾 文在這裡倡導的宗教改革, 日內瓦 被喻為“新教的 羅馬 ”。
法語區宗教改革的中心人物 加爾 文於1536年定居 日內瓦 ,併在此發表《基督教原理》。從1536年開始的幾十年間, 加爾 文曾在 日內瓦 聖彼得 大教堂宣傳新教教義,該教堂是 加爾 文的佈道基地,至今教堂還保存著他用過的椅子和座位。
聖彼得 大教堂(St. Peters Cathedral,也稱聖皮埃爾大教堂)位於 日內瓦 湖不遠的一條小巷子里,是 日內瓦 老城區的標誌性建築。 聖彼得 大教堂建於1160年到1232年間,是 羅馬 式、哥特式相互融合的建築。
1534年,宗教改革者 加爾 文受 羅馬 教廷迫害,亡命 瑞士 ,翌年發表《基督教原理》,高揚改革大旗。但是在之後的數十年間, 加爾 文卻成為 日內瓦 精神和實質上的獨裁者。巴爾扎克曾評論說: 加爾 文的宗教恐怖統治比 法國 大革命最壞的血洗還要可憎。
也許與其神學院的前身有關, 日內瓦 大學里最著名的景觀是“宗教改革紀念碑”,那是一面沿古城牆遺址建立的長達100米的巨大石牆。該紀念碑立於1909年,以紀念 加爾 文誕生400周年和該大學成立350周年。
紀念碑的中部是4尊5米高的雕塑,自左至右分別是:泰奧多爾·德貝茲(1519年~1605年,法籍新教神學家, 加爾 文的重要門徒);約翰· 加爾 文(1509年~1564年, 法國 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學家、 加爾 文教派的創始人);威廉·法瑞爾(1489年~1565年, 日內瓦 宗教改革家);約翰· 諾克 斯(1513~1572年, 蘇格蘭 牧師,宗教改革領導人)。
在紀念碑的上方刻有宗教改革和 日內瓦 的格言:“黑暗過後是光明”(拉丁文:Post Tenebras Lux)。在中央雕像的底座上刻著基督象徵符號:ΙΗΣ。除了大型浮雕外,牆的下部另有8幅小型浮雕和文字說明。這座宗教改革紀念碑再現了16世紀 歐洲 宗教改革運動,也記述了 日內瓦 之所以成為“新教的 羅馬 ”的由來與始末。
既然是宗教改革紀念碑,而且同是新教,為什麼沒有創始人 德國 的馬丁·路德的一席之地?為什麼沒有英王亨利八世的一席之地?難道是 加爾 文的歸正宗排斥路德宗和 英格蘭 的安利甘宗?倘若真是如此,那麼這座紀念碑就應該冠名“新教的三大宗派之一: 加爾 文的歸正宗紀念碑”。
20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