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關西——京都/奈良/大阪七夜八天自助游

室內門楣上的畫作是典型的工筆,但偏又有現代的裝飾畫的元素( 比如 用正方形表現浪花的水滴),極有意思。

午餐: 蟹道樂
晚餐:超市美食
伏見稻荷說是火車,實際就5分鐘的車程。出“伏見”站就是 大社 。
來得挺早,已有不少 日本 人在此參拜。我們就忙著去捕捉光影。矮鳥居密密地連綴成隧道,掛有燈籠的彎道,成為很多攝影愛好者必拍的景緻。陽光強時,便會有生動的投影打在一片紅色之上,形成跳躍的節奏。
往山上一路走,鳥居逐漸稀疏破舊,依然看不到盡頭。





中午11點半開門,也不見有排隊的情況,在門廳等安排位置,幾分鐘就可以入席。
蟹肉 沙拉 、蟹肉火鍋、蟹籽壽司依次上來,慢慢悠悠,無須解饞,坐享其成。最後上的燒蟹殼很有意思,緊實的凈蟹肉加調味料,以蟹殼作皿,直接在爐上加熱烹飪,看上去稀里糊塗一團糟,鼻腔還會有有蟹殼燒焦的糊味,入口卻咸鮮感口。
兩人各點一種套餐,人均150元。






清水寺 開敞的舞臺,翼然浮現在青山翠谷間,卻沒有居高臨下的威勢。氣宇軒昂,透出的也是平靜。
高臺寺 游人不多,是北政所為豐臣秀吉祈福的尼庵,庭院有 江南 的特色,山坡上的傘亭、時雨亭造型獨特、兩相呼應,極具情趣。
從 高臺寺 下山,無意間穿進小路,就走到二三年阪。正是黃昏,陽光西斜昏黃,坐在老房子門前的矮凳上,看石板路上有身穿和服的年輕人翩然經過,好像穿越回古老的時光。















國寶觀音坐像雄偉的居於正堂中心,千尊一人高的觀音立像,以幾乎同一姿態整齊立於兩側,垂目慈悲。即使如我等沒有信仰者,步入這樣一種氛圍,也很容易因為震撼而有所放下。

午餐: 二月堂 外餐廳
晚餐:下御門江戶川料理
興福寺、東大寺、二月堂、春日大社興福寺 的國寶館主要陳列各時期的佛像,值得一看。 日本 造像風格長期保持一致,而在 中國 ,盛唐風氣就絕不似魏晉風骨。這種差異,不知是否與歷史演進緩急不同有關。
東大寺 的主殿號稱世界最大木結構建築,華麗巍峨,參觀完後,可以經過 二月堂 (也有像 清水寺 一般懸空高立的的大殿)和若草山,沿山路步行至 春日大社 。 春日大社 的千盞明燈,分散在綠野中和山道兩側,滿眼皆是,只比 伏見稻荷大社 的鳥居少了聚集的氣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