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六國游(2019)
前言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已經持續了二年有餘,原計劃中的一系列旅游計劃一直無法實施。閑來無事,翻開相冊,看到了2019年10月那次 中歐 之行的圖片,令人難忘,不禁感嘆,我們何時才能擁有疫情前那樣的美好年代呢!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那次旅行的很多細節都已在腦海中變得模糊了。因此決定,我要把那美好的時刻,以游記的方式記錄下來,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也可以供大家參考。 行程五洲行 - 德國 \+ 波蘭 \+ 斯洛伐克 \+ 匈牙利 \+ 奧地利 \+ 捷克 12日跟團游 Day 1:北京 ~ 柏林:航班 HU489 PEK/TXL10:20 首都機場集合,辦理出境及登機手續, 13:20 搭乘航班飛往 德國 柏林 ,當晚20:00抵達後入住酒店休息。
備註:旅行社為每兩個家庭免費提供一套隨身WiFi設備。
柏林 機場:
與首都國際機場的規模相比, 柏林 機場好小。外面下著小雨,等待我們的旅游大巴接機,去酒店。 當晚住在 柏林 郊區的假日酒店: Day 2:柏林 ~ 華沙 (大巴 570 Km)柏林 (Berlin)位於 德國 東北 部,是 德國 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 德國 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人口約370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東 柏林 成為了東德的首都,而西 柏林 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 柏林 牆圍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 柏林 重新獲得了 德國 首都的地位。
德國 人與 西歐 和 北歐 國家的人種都屬於日耳曼人,他們在 羅馬 帝國時期與 凱爾 特人(包括 愛爾蘭 、 蘇格蘭 、 威爾士 )、斯拉夫人一起被 羅馬 人並稱為 歐洲 的三大蠻族,也是現今 歐洲 人的代表民族之一。
上午游覽 德國 首 都柏林 的幾個著名景點(天氣:小雨):
1)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外觀):
柏林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Kaiser Wilhelm Gedächtniskirche )位於 德國 柏林 市繁華地段布賴特沙伊德廣場,是19世紀末,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在 柏林 建造一座教堂,以紀念他的祖父、德意志帝國的第一個皇帝威廉一世,並命名為“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教堂曾於1943年11月22日夜晚被炸毀,只剩下西頭鐘樓。1957年作為危險建築物將被拆除之際,遭到市民的抗議。後來政府和市民達成妥協,保留下了殘缺的鐘樓,併在原教堂的位置上重修了一座教堂,於1961年12月聖誕節前竣工。它是 柏林 僅存的二戰遺跡之一,被炸毀的鐘樓尖頂,又被形象地稱為“斷頂教堂”,殘破的屋頂訴說著那段不堪迴首的歷史,是留給人們對戰爭的警世紀念。 現在已經在教堂周圍建造了新教堂和鐘樓,新教堂外表並不起眼,但它在框架中嵌入了彩色玻璃,在光線照射下顯得格外亮麗,教堂也因這些彩色的玻璃幕牆而聞名。 2) 巴黎 廣場,國會大廈,和 勃蘭登堡 門:
1788至1791年由C.G.朗漢斯(C.G.Langhans)設計的 勃蘭登堡 門(BrandenburgerTor)位於 柏林 市中心,坐落在 巴黎 廣場(PariserPlatz)旁,是舉世聞名的 柏林 標誌性建築。隨著1961年 柏林 牆的建造, 勃蘭登堡 門在其後28年間始終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城門。作為 德國 重新統一的標誌和象徵,它凝聚著此座城市的當代與歷史。 勃蘭登堡 門前後各以六根多立克式立柱為支撐, 通道 只對行人開放。著名的女神四銅馬(Quadriga)雕像於1794年安放在城門上,展現勝利 維多利亞 (Viktoria)女神駕駛一輛四馬兩輪戰車的英姿。
勃蘭登堡 門: 國會大廈: 廣場上的紅葉: 總統辦公樓: 3)查理檢查站:
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位於弗里德里希大街和Zimmerstrasse大街的交界處,是冷戰的見證和象徵,從1961年到1990年,這裡是盟軍、非 德國 人和外交人員在東西 柏林 之間通行的關口。
註:附近的麥當勞里有免費廁所。 東 柏林 一側: 西 柏林 一側: 雙腳跨越東,西 柏林 : 4) 柏林 牆遺址紀念公園:
柏林 牆(Berlin Wall)是冷戰時期民主 德國 (東德)建立的邊防系統,目的是阻止民主 德國 (含首 都東 柏林 )和德意志聯邦 共和 國(西德)所屬的西 柏林 之間人員的自由往來。 柏林 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 柏林 牆是 德國 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1989年11月9日,民主 德國 政府宣佈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 德國 以及西 柏林 , 柏林 牆被迫開放。1990年6月,民主 德國 政府正式決定拆除 柏林 牆。
柏林 牆遺址紀念公園保留了一段帶有隔離帶和崗亭的 柏林 牆,可以讓參觀者實地觸摸到歷史實物。這裡曾是一片無人區和死亡之地。如今地面上鋪了草坪,水泥的 柏林 牆和生了銹的金屬架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之下呈現出一片祥和肅穆的氣氛。現在 柏林 牆原址擁有 柏林 牆遺址紀念公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 柏林 牆遺址紀念公園位於 柏林 輕軌北火車站和 柏林 地鐵伯恩瑙大街站之間;東邊畫廊位於 柏林 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 柏林 牆上創作的不同主題繪畫組成的畫廊。
東邊畫廊上最著名的繪畫:畫家迪米特裡弗魯貝爾的作品《兄弟之吻》。
在畫這幅圖像時,他還是 莫斯科 大學一位默默無聞的藝術系大學生,描繪前蘇聯領導人勃 列日 涅夫親吻前東德領導人昂納克,《兄弟之吻》讓他一舉成名。 東邊畫廊一隅: 柏林 牆實體: 奧伯鮑姆橋:
建於1732年的奧伯鮑姆橋(Oberbaumbrücke)是 柏林 施普雷河上的一座雙層橋梁,上層跑火車,下層走汽車。它連接過去被 柏林 牆分割的弗里德里希斯海因和克羅伊茨貝格兩區,已經成為 柏林 統一的重要標誌。 註:逛完之後可以去假日酒店里用一下免費衛生間。
之後驅車來到 中國 駐 柏林 大使館旁的大明酒家用午餐。餐後出發,一路向東,前往 波蘭 首都 華沙 。
Day 3:華沙 ~ 克拉科夫 (大巴 310 Km)自 柏林 向東行車100公里,就進入了 波蘭 境內。 波蘭 (Poland)是一個由16個省組成的民主 共和 制國家,首都 華沙 位於其 東北 部。 波蘭 東與 烏克蘭 及 白俄羅斯 相連, 東北 與立陶宛及 俄羅斯 的飛地 加裡寧格勒 州接壤,西與 德國 接壤,南與 捷克 和 斯洛伐克 為鄰,北面瀕臨波羅的海。
在歷史上, 波蘭 人與 捷克 人和 斯洛伐克 人屬於“斯拉夫人”的一個分支,即西斯拉夫人;巴爾幹半島上的 斯洛文尼亞 人, 克羅地亞 人, 塞爾維亞 人, 黑山 人,波斯尼亞人,馬其頓人和 保加利亞 人等屬於斯拉夫人的一個南部支系,即南斯拉夫人;而 俄羅斯 人, 烏克蘭 人, 白俄羅斯 人屬於東斯拉夫人。
波蘭 王國建立於公元1025年。1569年與立陶宛大公國共同組建 波蘭 立陶宛聯邦,成為 歐洲 強國之一。18世紀下半葉開始衰落。並於俄普奧三次瓜分 波蘭 中亡國。拿破侖戰爭期間在 法國 的扶持下短暫復國,建立 華沙 大公國。拿破侖·波拿巴戰敗後,再次被俄普奧瓜分。一戰後恢復獨立, 成立資產階級 共和 國。但不久又在二戰中被蘇聯和納粹 德國 瓜分。戰後建立 波蘭 人民 共和 國。1980年爆發團結工會大罷工,1989年實行總統和議會制,同年改名為 波蘭 共和 國。1999年加入北約,2003年加入歐盟。
我們的旅游大巴行駛在低矮的波德平原,略有起伏,平均海拔只有173米。一馬平川,一望無際的黑土地使人想起了 中國 的北大荒。哥白尼,肖邦,居裡夫人。。。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和音樂家都誕生在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度,其民族精神令人欽佩! 五百多公里的路程跑了一下午,傍晚時分到達 華沙 ,雨也停了,入駐 華沙 郊區的酒店。 早餐上的蜂巢蜜,頭一次見到可以這樣吃 華沙 (Warsaw)地處 波蘭 中部的 維斯 瓦河兩岸,都會區人口378萬,城市面積510平方公里,是歐盟第九大首都城市、50個世界一線城市之一。今天的 華沙 依然保持著老城和 新城 的佈局,各種歷史紀念物、名勝古跡大都集中在老城區,特別是宏偉的宮殿、巨大的教堂、各式各樣的箭樓、城堡等,每年吸引著大批來自境外的游客。老城區位於 維斯 瓦河西岸,中世紀巍峨壯觀的紅色尖頂建築群集中在這裡,四周環繞著採用紅磚砌成的13世紀的內牆和14世紀的外牆,四角有高聳的古式城堡。聞名的古老建築有被譽為“ 波蘭 民族文化紀念碑”的昔日皇宮、 聖約翰 教堂、 羅馬 教堂、 俄羅斯 教堂等。
上午在 華沙 古城瀏覽(天氣:晴):
1)哥白尼雕像:
尼古拉·哥白尼(Mikołaj Kopernik,1473 ~ 1543),文藝復興時期 波蘭 天文學家、數學家、教會法博士、神父。哥白尼40歲時提出了“日心說”,更正了人們的宇宙觀。並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 2)聖十字教堂:
聖十字教堂 (Church of the Holy Cross) 緊鄰哥白尼雕像,正對著 華沙 大學主校園。是 華沙 最著名的巴 洛克 式教堂之一,這裡安放著蕭邦的心臟。興建於1682年,1757年完成;1944年二戰期間被毀,後來重建、目前由遣使會神甫管理。19世紀初,這裡曾是 華沙 最大的天主教堂。1946年重建。 3)無名烈士墓:
華沙 無名烈士墓建於1925年,位於畢蘇茨基廣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毀壞,如今的無名烈士墓是在廢墟上經過整飾而成。墓中存放著從 波蘭 烈士們犧牲的戰場上收集的泥土。無名烈士墓是 波蘭 舉行各種節慶、紀念儀式的重要場所。按照 波蘭 外交禮儀規定,外國重要代表團來訪或駐 波蘭 使節到任,均要向無名烈士墓鮮花。 4)齊格蒙特三世國王紀念柱:
齊格蒙特三世紀念柱建於1644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毀,1949年重新修複。位於 華沙 古城的城堡廣場, 由瓦迪斯瓦夫四世所建。它是為紀念前國王齊格蒙特三世遷都 華沙 而建,由騰查拉設計。齊格蒙特三世紀念柱與美人魚一起構成了 華沙 城的城徽。青銅鑄建的齊格蒙特三世塑像佇立在紅色花石圓柱上,頭戴王冠,身穿王服,左手持十字架,右手握寶劍,令人肅然起敬。柱身22米、柱基有漩渦花紋裝飾的銅板,上面刻有皇室人員的姓名、頭銜和頌詞,以及紀念碑建造者的名字。
註:附近的地下商場有免費廁所。 5) 華沙 古老的哥特式主教堂 - 聖約翰 教堂:
華沙 聖約翰 教堂(Cathedral of St.John) 始建於14世紀,歷史上曾多次重建(1370 ~ 1956); 華沙 起義時被德軍摧毀,戰後重建。數百年以來,它是 波蘭 政治和宗教活動的重要中心。這裡曾是國王加冕之地。世界著名的《五三憲法》在這裡頒佈的,是世界第二部憲法。 華沙 聖約翰 大教堂曾經作為 波蘭 王室的御用教堂,意義非凡。 聖約翰 主教座堂和 華沙 老城區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同時,這裡也是天主教 華沙 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之一。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那次旅行的很多細節都已在腦海中變得模糊了。因此決定,我要把那美好的時刻,以游記的方式記錄下來,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也可以供大家參考。 行程五洲行 - 德國 \+ 波蘭 \+ 斯洛伐克 \+ 匈牙利 \+ 奧地利 \+ 捷克 12日跟團游 Day 1:北京 ~ 柏林:航班 HU489 PEK/TXL10:20 首都機場集合,辦理出境及登機手續, 13:20 搭乘航班飛往 德國 柏林 ,當晚20:00抵達後入住酒店休息。
備註:旅行社為每兩個家庭免費提供一套隨身WiFi設備。
柏林 機場:
與首都國際機場的規模相比, 柏林 機場好小。外面下著小雨,等待我們的旅游大巴接機,去酒店。 當晚住在 柏林 郊區的假日酒店: Day 2:柏林 ~ 華沙 (大巴 570 Km)柏林 (Berlin)位於 德國 東北 部,是 德國 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 德國 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人口約370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東 柏林 成為了東德的首都,而西 柏林 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 柏林 牆圍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 柏林 重新獲得了 德國 首都的地位。
德國 人與 西歐 和 北歐 國家的人種都屬於日耳曼人,他們在 羅馬 帝國時期與 凱爾 特人(包括 愛爾蘭 、 蘇格蘭 、 威爾士 )、斯拉夫人一起被 羅馬 人並稱為 歐洲 的三大蠻族,也是現今 歐洲 人的代表民族之一。
上午游覽 德國 首 都柏林 的幾個著名景點(天氣:小雨):
1)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外觀):
柏林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Kaiser Wilhelm Gedächtniskirche )位於 德國 柏林 市繁華地段布賴特沙伊德廣場,是19世紀末,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在 柏林 建造一座教堂,以紀念他的祖父、德意志帝國的第一個皇帝威廉一世,並命名為“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教堂曾於1943年11月22日夜晚被炸毀,只剩下西頭鐘樓。1957年作為危險建築物將被拆除之際,遭到市民的抗議。後來政府和市民達成妥協,保留下了殘缺的鐘樓,併在原教堂的位置上重修了一座教堂,於1961年12月聖誕節前竣工。它是 柏林 僅存的二戰遺跡之一,被炸毀的鐘樓尖頂,又被形象地稱為“斷頂教堂”,殘破的屋頂訴說著那段不堪迴首的歷史,是留給人們對戰爭的警世紀念。 現在已經在教堂周圍建造了新教堂和鐘樓,新教堂外表並不起眼,但它在框架中嵌入了彩色玻璃,在光線照射下顯得格外亮麗,教堂也因這些彩色的玻璃幕牆而聞名。 2) 巴黎 廣場,國會大廈,和 勃蘭登堡 門:
1788至1791年由C.G.朗漢斯(C.G.Langhans)設計的 勃蘭登堡 門(BrandenburgerTor)位於 柏林 市中心,坐落在 巴黎 廣場(PariserPlatz)旁,是舉世聞名的 柏林 標誌性建築。隨著1961年 柏林 牆的建造, 勃蘭登堡 門在其後28年間始終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城門。作為 德國 重新統一的標誌和象徵,它凝聚著此座城市的當代與歷史。 勃蘭登堡 門前後各以六根多立克式立柱為支撐, 通道 只對行人開放。著名的女神四銅馬(Quadriga)雕像於1794年安放在城門上,展現勝利 維多利亞 (Viktoria)女神駕駛一輛四馬兩輪戰車的英姿。
勃蘭登堡 門: 國會大廈: 廣場上的紅葉: 總統辦公樓: 3)查理檢查站:
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位於弗里德里希大街和Zimmerstrasse大街的交界處,是冷戰的見證和象徵,從1961年到1990年,這裡是盟軍、非 德國 人和外交人員在東西 柏林 之間通行的關口。
註:附近的麥當勞里有免費廁所。 東 柏林 一側: 西 柏林 一側: 雙腳跨越東,西 柏林 : 4) 柏林 牆遺址紀念公園:
柏林 牆(Berlin Wall)是冷戰時期民主 德國 (東德)建立的邊防系統,目的是阻止民主 德國 (含首 都東 柏林 )和德意志聯邦 共和 國(西德)所屬的西 柏林 之間人員的自由往來。 柏林 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 柏林 牆是 德國 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1989年11月9日,民主 德國 政府宣佈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 德國 以及西 柏林 , 柏林 牆被迫開放。1990年6月,民主 德國 政府正式決定拆除 柏林 牆。
柏林 牆遺址紀念公園保留了一段帶有隔離帶和崗亭的 柏林 牆,可以讓參觀者實地觸摸到歷史實物。這裡曾是一片無人區和死亡之地。如今地面上鋪了草坪,水泥的 柏林 牆和生了銹的金屬架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之下呈現出一片祥和肅穆的氣氛。現在 柏林 牆原址擁有 柏林 牆遺址紀念公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 柏林 牆遺址紀念公園位於 柏林 輕軌北火車站和 柏林 地鐵伯恩瑙大街站之間;東邊畫廊位於 柏林 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 柏林 牆上創作的不同主題繪畫組成的畫廊。
東邊畫廊上最著名的繪畫:畫家迪米特裡弗魯貝爾的作品《兄弟之吻》。
在畫這幅圖像時,他還是 莫斯科 大學一位默默無聞的藝術系大學生,描繪前蘇聯領導人勃 列日 涅夫親吻前東德領導人昂納克,《兄弟之吻》讓他一舉成名。 東邊畫廊一隅: 柏林 牆實體: 奧伯鮑姆橋:
建於1732年的奧伯鮑姆橋(Oberbaumbrücke)是 柏林 施普雷河上的一座雙層橋梁,上層跑火車,下層走汽車。它連接過去被 柏林 牆分割的弗里德里希斯海因和克羅伊茨貝格兩區,已經成為 柏林 統一的重要標誌。 註:逛完之後可以去假日酒店里用一下免費衛生間。
之後驅車來到 中國 駐 柏林 大使館旁的大明酒家用午餐。餐後出發,一路向東,前往 波蘭 首都 華沙 。
Day 3:華沙 ~ 克拉科夫 (大巴 310 Km)自 柏林 向東行車100公里,就進入了 波蘭 境內。 波蘭 (Poland)是一個由16個省組成的民主 共和 制國家,首都 華沙 位於其 東北 部。 波蘭 東與 烏克蘭 及 白俄羅斯 相連, 東北 與立陶宛及 俄羅斯 的飛地 加裡寧格勒 州接壤,西與 德國 接壤,南與 捷克 和 斯洛伐克 為鄰,北面瀕臨波羅的海。
在歷史上, 波蘭 人與 捷克 人和 斯洛伐克 人屬於“斯拉夫人”的一個分支,即西斯拉夫人;巴爾幹半島上的 斯洛文尼亞 人, 克羅地亞 人, 塞爾維亞 人, 黑山 人,波斯尼亞人,馬其頓人和 保加利亞 人等屬於斯拉夫人的一個南部支系,即南斯拉夫人;而 俄羅斯 人, 烏克蘭 人, 白俄羅斯 人屬於東斯拉夫人。
波蘭 王國建立於公元1025年。1569年與立陶宛大公國共同組建 波蘭 立陶宛聯邦,成為 歐洲 強國之一。18世紀下半葉開始衰落。並於俄普奧三次瓜分 波蘭 中亡國。拿破侖戰爭期間在 法國 的扶持下短暫復國,建立 華沙 大公國。拿破侖·波拿巴戰敗後,再次被俄普奧瓜分。一戰後恢復獨立, 成立資產階級 共和 國。但不久又在二戰中被蘇聯和納粹 德國 瓜分。戰後建立 波蘭 人民 共和 國。1980年爆發團結工會大罷工,1989年實行總統和議會制,同年改名為 波蘭 共和 國。1999年加入北約,2003年加入歐盟。
我們的旅游大巴行駛在低矮的波德平原,略有起伏,平均海拔只有173米。一馬平川,一望無際的黑土地使人想起了 中國 的北大荒。哥白尼,肖邦,居裡夫人。。。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和音樂家都誕生在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度,其民族精神令人欽佩! 五百多公里的路程跑了一下午,傍晚時分到達 華沙 ,雨也停了,入駐 華沙 郊區的酒店。 早餐上的蜂巢蜜,頭一次見到可以這樣吃 華沙 (Warsaw)地處 波蘭 中部的 維斯 瓦河兩岸,都會區人口378萬,城市面積510平方公里,是歐盟第九大首都城市、50個世界一線城市之一。今天的 華沙 依然保持著老城和 新城 的佈局,各種歷史紀念物、名勝古跡大都集中在老城區,特別是宏偉的宮殿、巨大的教堂、各式各樣的箭樓、城堡等,每年吸引著大批來自境外的游客。老城區位於 維斯 瓦河西岸,中世紀巍峨壯觀的紅色尖頂建築群集中在這裡,四周環繞著採用紅磚砌成的13世紀的內牆和14世紀的外牆,四角有高聳的古式城堡。聞名的古老建築有被譽為“ 波蘭 民族文化紀念碑”的昔日皇宮、 聖約翰 教堂、 羅馬 教堂、 俄羅斯 教堂等。
上午在 華沙 古城瀏覽(天氣:晴):
1)哥白尼雕像:
尼古拉·哥白尼(Mikołaj Kopernik,1473 ~ 1543),文藝復興時期 波蘭 天文學家、數學家、教會法博士、神父。哥白尼40歲時提出了“日心說”,更正了人們的宇宙觀。並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 2)聖十字教堂:
聖十字教堂 (Church of the Holy Cross) 緊鄰哥白尼雕像,正對著 華沙 大學主校園。是 華沙 最著名的巴 洛克 式教堂之一,這裡安放著蕭邦的心臟。興建於1682年,1757年完成;1944年二戰期間被毀,後來重建、目前由遣使會神甫管理。19世紀初,這裡曾是 華沙 最大的天主教堂。1946年重建。 3)無名烈士墓:
華沙 無名烈士墓建於1925年,位於畢蘇茨基廣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毀壞,如今的無名烈士墓是在廢墟上經過整飾而成。墓中存放著從 波蘭 烈士們犧牲的戰場上收集的泥土。無名烈士墓是 波蘭 舉行各種節慶、紀念儀式的重要場所。按照 波蘭 外交禮儀規定,外國重要代表團來訪或駐 波蘭 使節到任,均要向無名烈士墓鮮花。 4)齊格蒙特三世國王紀念柱:
齊格蒙特三世紀念柱建於1644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毀,1949年重新修複。位於 華沙 古城的城堡廣場, 由瓦迪斯瓦夫四世所建。它是為紀念前國王齊格蒙特三世遷都 華沙 而建,由騰查拉設計。齊格蒙特三世紀念柱與美人魚一起構成了 華沙 城的城徽。青銅鑄建的齊格蒙特三世塑像佇立在紅色花石圓柱上,頭戴王冠,身穿王服,左手持十字架,右手握寶劍,令人肅然起敬。柱身22米、柱基有漩渦花紋裝飾的銅板,上面刻有皇室人員的姓名、頭銜和頌詞,以及紀念碑建造者的名字。
註:附近的地下商場有免費廁所。 5) 華沙 古老的哥特式主教堂 - 聖約翰 教堂:
華沙 聖約翰 教堂(Cathedral of St.John) 始建於14世紀,歷史上曾多次重建(1370 ~ 1956); 華沙 起義時被德軍摧毀,戰後重建。數百年以來,它是 波蘭 政治和宗教活動的重要中心。這裡曾是國王加冕之地。世界著名的《五三憲法》在這裡頒佈的,是世界第二部憲法。 華沙 聖約翰 大教堂曾經作為 波蘭 王室的御用教堂,意義非凡。 聖約翰 主教座堂和 華沙 老城區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同時,這裡也是天主教 華沙 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