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殘缺的記憶—愛爾蘭:一個不屬於他生活時代的人》(下)

《殘缺的記憶—愛爾蘭:一個不屬於他生活時代的人》(下)

《殘缺的記憶---- 愛爾蘭 , 都柏林 :一位不屬於他現實生活時代中的文藝家(下)》(198)
他是一位唯美主義的提倡者,又是一位直率的叛逆者,讀完《快樂的王子》,我感覺到的是上天給幼稚天真的兒童和童心未泯的成年人送來了生活的教科書。他在《道連,葛雷的畫像》里寫道:“你擁有青春的時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虛度你的黃金時代,不要去傾聽枯燥乏味的東西,不要設法輓留無望的失敗,不要把你的生命獻給無知,平庸和低俗。這些都是我們時代病態的目標,虛假的理想。活著!把你寶貴的內在生命活出來。什麼都別錯過。”他的話使我激動不已,浮想聯翩。他提倡“為藝術而藝術”的美學理念,他認為“浪漫的本質就是不確定性”,他相信“每個聖人都有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未來”,他提倡打破陳腐的桎梏,“定義一樣的東西,就意味著限制了它”,他主張“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他深知“心是用來碎的”,他指出,“生活模仿藝術,生活事實上是鏡子,而藝術卻是現實”,生活是一種欠缺,一個過程,藝術是補償,是完成的方向。他明白“我,只有我,必須疲憊地流浪,我的腳跟有淤青,啜飲淚水泡制的苦酒”。他珍惜“一個自己的靈魂還有他的朋友們的感情,這是生活中最有魅力的東西”。他告誡“如今是這樣的時代,看得太多而沒有時間欣賞,寫得太多而沒有時間思想”。
王爾德用真心的純粹對待所愛的人,得到卻是惡語的中傷,陰險的詭計,身敗名裂,最後鋃鐺入獄,潦倒一生。1897年,出獄後的王爾德離開了令他徹底失望的 英國 ,來到了空氣相對自由的 法國 。三年後的1900年11月30日,他病逝於 巴黎 的Hotel d’Alsace旅館,終年46歲。
最初他的墓地在 巴黎 的一處默默無聞的公墓里,墓碑按照詩人的《斯芬克斯》中的意象,雕刻成一個赤裸的獅身人面像。9年以後,一位不願意透露身份的友人將他的墓地遷到拉雪茲公墓內。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我曾兩次到 巴黎 的拉雪茲公墓拜謁王爾德墓地。與眾不同的是他的墓碑上印滿了唇印,密密麻麻,重重疊疊,紅色的,粉色的,有的由於時間長了,顏色褪變成黑色或深褐色,這是女崇拜者特殊的紀念方式,用吻印向世人表達對逝者的愛慕,懷念之情。也許這正符合詩人的另類的風格吧,據推測,那位不願意透露身份的遷墓人就是一位崇拜他的婦人。
望著特殊的墓碑,我想,或許是詩人不屬於他生活的那個時代,或許他不應該那麼純粹,那麼 赤城 ,那麼忘我的對待這個時代,再或許正如詩人本人所說的那樣:“The public is wonderfully tolerant.It forgives everything except genius.”(公眾非常寬容。除了天才,它寬恕一切……)


2019年2月18日


後記
本組關於 愛爾蘭 的旅游只寫了兩篇,其實要寫的可以有許許多多,這兩篇也是用上下兩篇的篇幅寫出來的。今後還可以繼續寫下去。
201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