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駕之旅(三)之美東北部行(3)美國國立印第安人博物館
時間和地點時間: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地點: 美國 華盛頓 印第安人博物館 我所知道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英文為Indian,是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人(Native American)的統稱,並非單指某一個民族或種族。在人種上,印第安人屬黃種人,與東亞人有著近親關係。科考發現,最早的印第安人是大約1萬年前,從 亞洲 到西伯利亞,再跨過白令海峽(當時還是陸地)來到美洲大陸的。1492年, 哥倫布 發現美洲大陸時,以為自己到達的地方是東方的 印度 ,於是稱當地的土著人為印第安人(在英文中印第安人和 印度 人都是indian)。之後,西方殖民者蜂擁來到了美洲大陸,開始掠奪土地和屠殺印第安人。從16-19世紀, 西班牙 、 葡萄牙 、 美國 等國,實行了一系列對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種族滅絕政策,印第安人遭到大量屠殺,史稱“印第安人大屠殺”。令人汗顏的是,當時 美國 許多傑出的民主領袖如肯尼迪、 傑克遜 總統,“國內戰爭英雄”威廉· 謝爾 曼將軍等人也都積极參加了屠殺行動。直到1924年,印第安人才被確定為 美國 公民,從此享有最基本的政治權利,併在高考、納稅等方面給予“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但即便如此,印第安人依然是 美國 最底層的弱勢群體,超過三分之二的印第安人處於赤貧狀態。 印第安人的世界國立 美國 印第安人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位於國家廣場上第四街與獨立大道交界處。這個耗資2.19億美元的博物館,於2004年開館,每年約有400多萬人次前來參觀。游客必去理由是: 美國 關於印第安人的最大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的外觀獨具特色,灰黃色的牆體讓古老的印第安風情撲面而來。石灰石砌成彎曲的五層懸空外牆立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西部峽谷絕壁下飽經風霜的印第安人遺址的景象。 門口的這塊岩石名為“祖父”(Grandfather),為什麼有這個命名我一時找不到解答,但這塊岩石顯然並不一般,因為它得到了 魁北克 蒙塔格尼族印第安人的崇敬與祝福。 印第安人博物館是 美國 第一個專門介紹美洲印第安人歷史、生活、語言、文學及藝術的專題展館,擁有世界上最大、最豐富的關於 美國 印第安人土著人民生活、藝術展品共計80萬餘件。館內展品分為“我們的世界”、“我們的人民”及“我們的生活”三部分。由於印第安人生存環境比較惡劣,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處於極端艱辛的原始生活狀態中。許多世紀前,當歐亞大陸進入相對文明的時候,美洲大陸上的印第安人卻仍在新石器時代中徘徊,他們依然住在土胚房或懸崖下的洞穴里。 他們中很多人是曾靠捕魚、打獵謀生。 這身用植物皮做的衣服就像我國從前的蓑衣,能夠遮風擋雨,旁邊是一些捕魚狩獵的工具。 這把1860年鍛造的戰斧,平時用來砍伐樹木或襲擊野獸,在戰亂紛爭時,就是一件武器。 其實,印第安人也與地球上其他民族一樣充滿著聰明才智,有著輝煌的歷史,在公元前1500就創造了璨爛的瑪雅文明。那個時候,印第安人已經掌握了天文學、數學、農業、建築及藝術等方面的知識。只是到了公元800中葉,瑪雅文明一夜之間消失在美洲熱帶叢林中。到了 哥倫布 發現美洲大陸時,印第安人原來的城堡已成一片廢墟了。 展廳里展出的這個羅盤,開始沒看懂,後來發現內圈是有規律的數字,原來,這就是印第安人的曆法演算工具。印第安人很早就用它來指導農業生產和祭祀活動。曆法也是按太陽曆一年365天計算,分為18個月,另加只有5個不詳日的月,湊成19個月,即羅盤最外圈有19個圖案;每月有20天,即羅盤中圈的20個圖案;最里圈是1到13的數字,表示循環的13個周期。 印第安人的祭祀年(卓金歷)是和 中國 的天干地支相似,是20個月名,實際上是神名和13個數字的組合,然後循環使用。所以,很多學者認為印第安人是我國商朝人的後裔,因為他們也都同樣看重宗教。 看到展廳中一幅太陽神雕塑,讓我想起去年在 寧夏 賀蘭山 上見過的太陽神壁畫,兩地想隔數萬里,但在宗教信仰上卻不約而同。在我國 西北 遠古時期,人們將命運寄托於了上蒼,太陽神就成了精神圖騰。無獨有偶,瑪雅人對太陽神的敬仰和信奉猶過之而無不及,他們會用人心來祭祀太陽神。 他們在祭祀或歡慶活動中,會穿上盛裝,拍打樂器,翩翩起舞。 或者在活動中戴上自己製作的面具,扮演神靈角色。所有這些,都與我國古代的宗教活動相類似。 古老的瑪雅文化,讓印第安人學會了紡織、陶瓷、造船等技術。印第安人很早就掌握了製造陶瓷技術,他們會在炎熱乾旱氣候條件下,用陶罐儲藏雨水和雪水,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從紡織展品可以看出印第安人的聰明才智並不遜色於東方古國。這兩件精美的衣裙和旁邊的手鼓,就是印第安人在歡慶時候使用的。 比起衣裙,這塊巨幅織物(毛毯)就更具藝術價值了。精巧的手工藝術,織出栩栩如生的圖案,堪比世界一流名畫。 印第安人不乏能工巧匠,他們用手工縫出一件件精美貴氣的裘皮大衣。 展櫃中這些鞋子都是用鹿皮為材料做成的。左上方那雙是成人男鞋(1880年),右上這是女士長靴(1906年),用鹿筋縫製,下麵兩雙是兒童的鞋子。這些展品都珍藏了一個多世紀,顯得異常珍貴。 這艘小船是印第安人用整張樺樹皮做成的,可見印第安人是那麼的心靈手巧。 印第安人博物館通過衣食住行等方面,從各個角度全面、深刻地向人們展示了印第安土著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也讓我從中對印第安人的基本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
(未完待續)
地點: 美國 華盛頓 印第安人博物館 我所知道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英文為Indian,是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人(Native American)的統稱,並非單指某一個民族或種族。在人種上,印第安人屬黃種人,與東亞人有著近親關係。科考發現,最早的印第安人是大約1萬年前,從 亞洲 到西伯利亞,再跨過白令海峽(當時還是陸地)來到美洲大陸的。1492年, 哥倫布 發現美洲大陸時,以為自己到達的地方是東方的 印度 ,於是稱當地的土著人為印第安人(在英文中印第安人和 印度 人都是indian)。之後,西方殖民者蜂擁來到了美洲大陸,開始掠奪土地和屠殺印第安人。從16-19世紀, 西班牙 、 葡萄牙 、 美國 等國,實行了一系列對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種族滅絕政策,印第安人遭到大量屠殺,史稱“印第安人大屠殺”。令人汗顏的是,當時 美國 許多傑出的民主領袖如肯尼迪、 傑克遜 總統,“國內戰爭英雄”威廉· 謝爾 曼將軍等人也都積极參加了屠殺行動。直到1924年,印第安人才被確定為 美國 公民,從此享有最基本的政治權利,併在高考、納稅等方面給予“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但即便如此,印第安人依然是 美國 最底層的弱勢群體,超過三分之二的印第安人處於赤貧狀態。 印第安人的世界國立 美國 印第安人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位於國家廣場上第四街與獨立大道交界處。這個耗資2.19億美元的博物館,於2004年開館,每年約有400多萬人次前來參觀。游客必去理由是: 美國 關於印第安人的最大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的外觀獨具特色,灰黃色的牆體讓古老的印第安風情撲面而來。石灰石砌成彎曲的五層懸空外牆立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西部峽谷絕壁下飽經風霜的印第安人遺址的景象。 門口的這塊岩石名為“祖父”(Grandfather),為什麼有這個命名我一時找不到解答,但這塊岩石顯然並不一般,因為它得到了 魁北克 蒙塔格尼族印第安人的崇敬與祝福。 印第安人博物館是 美國 第一個專門介紹美洲印第安人歷史、生活、語言、文學及藝術的專題展館,擁有世界上最大、最豐富的關於 美國 印第安人土著人民生活、藝術展品共計80萬餘件。館內展品分為“我們的世界”、“我們的人民”及“我們的生活”三部分。由於印第安人生存環境比較惡劣,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處於極端艱辛的原始生活狀態中。許多世紀前,當歐亞大陸進入相對文明的時候,美洲大陸上的印第安人卻仍在新石器時代中徘徊,他們依然住在土胚房或懸崖下的洞穴里。 他們中很多人是曾靠捕魚、打獵謀生。 這身用植物皮做的衣服就像我國從前的蓑衣,能夠遮風擋雨,旁邊是一些捕魚狩獵的工具。 這把1860年鍛造的戰斧,平時用來砍伐樹木或襲擊野獸,在戰亂紛爭時,就是一件武器。 其實,印第安人也與地球上其他民族一樣充滿著聰明才智,有著輝煌的歷史,在公元前1500就創造了璨爛的瑪雅文明。那個時候,印第安人已經掌握了天文學、數學、農業、建築及藝術等方面的知識。只是到了公元800中葉,瑪雅文明一夜之間消失在美洲熱帶叢林中。到了 哥倫布 發現美洲大陸時,印第安人原來的城堡已成一片廢墟了。 展廳里展出的這個羅盤,開始沒看懂,後來發現內圈是有規律的數字,原來,這就是印第安人的曆法演算工具。印第安人很早就用它來指導農業生產和祭祀活動。曆法也是按太陽曆一年365天計算,分為18個月,另加只有5個不詳日的月,湊成19個月,即羅盤最外圈有19個圖案;每月有20天,即羅盤中圈的20個圖案;最里圈是1到13的數字,表示循環的13個周期。 印第安人的祭祀年(卓金歷)是和 中國 的天干地支相似,是20個月名,實際上是神名和13個數字的組合,然後循環使用。所以,很多學者認為印第安人是我國商朝人的後裔,因為他們也都同樣看重宗教。 看到展廳中一幅太陽神雕塑,讓我想起去年在 寧夏 賀蘭山 上見過的太陽神壁畫,兩地想隔數萬里,但在宗教信仰上卻不約而同。在我國 西北 遠古時期,人們將命運寄托於了上蒼,太陽神就成了精神圖騰。無獨有偶,瑪雅人對太陽神的敬仰和信奉猶過之而無不及,他們會用人心來祭祀太陽神。 他們在祭祀或歡慶活動中,會穿上盛裝,拍打樂器,翩翩起舞。 或者在活動中戴上自己製作的面具,扮演神靈角色。所有這些,都與我國古代的宗教活動相類似。 古老的瑪雅文化,讓印第安人學會了紡織、陶瓷、造船等技術。印第安人很早就掌握了製造陶瓷技術,他們會在炎熱乾旱氣候條件下,用陶罐儲藏雨水和雪水,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從紡織展品可以看出印第安人的聰明才智並不遜色於東方古國。這兩件精美的衣裙和旁邊的手鼓,就是印第安人在歡慶時候使用的。 比起衣裙,這塊巨幅織物(毛毯)就更具藝術價值了。精巧的手工藝術,織出栩栩如生的圖案,堪比世界一流名畫。 印第安人不乏能工巧匠,他們用手工縫出一件件精美貴氣的裘皮大衣。 展櫃中這些鞋子都是用鹿皮為材料做成的。左上方那雙是成人男鞋(1880年),右上這是女士長靴(1906年),用鹿筋縫製,下麵兩雙是兒童的鞋子。這些展品都珍藏了一個多世紀,顯得異常珍貴。 這艘小船是印第安人用整張樺樹皮做成的,可見印第安人是那麼的心靈手巧。 印第安人博物館通過衣食住行等方面,從各個角度全面、深刻地向人們展示了印第安土著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也讓我從中對印第安人的基本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