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雜記:在馬丘比丘究竟能看到什麼?
2012年第一次去 秘魯 時,就設想過去 馬丘比丘 ,學著外國背包客那樣,背個包,面向山峰,拍個只有背影的照片,顯得很入戲、很高端的樣子,然後在自己的旅行足跡上記上重重的一筆——我來過!
這個願望一直等到2019年1月才實現。
我對 馬丘比丘 的興趣源於對拉美大陸傳奇的歷史,作為一個後進的曾經的文學青年,從馬爾克斯到 科塔 薩爾,繞了很大的一圈,回到了 巴爾加 斯·略薩身邊,等我差不多讀完了略薩這位 秘魯 籍諾獎獲得者所有的著作後,我又發現,在略 薩那 里看到的,只不過是拉美大陸當代世俗生活的多個生動的切麵(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讀書的正果,但我必須承認他的小說是超越馬爾克斯的),我曾幼稚地期待著能從他的故事里勾勒出一個大致的 秘魯 , 利馬 ,皮拉烏,安第斯,印加·······但實際上,小說中的細節越是清晰生動,南美大陸神秘的過去越是顯得遙遠和模糊。
按圖索驥地,我又找來了 烏拉圭 記者愛德華多·加萊亞諾的《 拉丁美洲 被切開的血管》(這本書因2009年時任 委內瑞拉 總統的查韋斯贈送給時任 美國 總統奧 巴馬 而大放異彩,查韋斯贈送給奧 巴馬 是不是因為膚色上的“近親”原因不得而知哈)、《火的記憶》(共三部,目前只看完了第一部,非常好看,感興趣的可以買來看一下,歷史被神話故事和詩化了的語言再現了)然後被作者滿腔的激奮和責任感帶著,在半個多月的時間里“上下500年”了好幾趟,最後記住的不過是這樣的一個事實: 西班牙 人以上帝的名義舉起十字架的同時,也在這片新大陸上豎起了絞刑架——這人世間最太慘無人道的事,都是人乾的!
在書中,100多年前 美國 人發現這裡時描述的風景和我當天看到的差不多一樣。也是這次發現開啟了以 美國 為主的探險者對 馬丘比丘 等印加遺址的科學認證。而科學認證的 馬丘比丘 ,不過是印加皇帝偶爾光顧的花園,是文明繁榮時期的一個休閑之地,並非傳說中他們躲避殖民者追殺的根據地,至少這對我而言是冷知識而非常識,那麼,你會不會像我一樣略感遺憾呢?
或許遺憾便是作為傳說的 馬丘比丘 在今天的現實意義,然而文明的消失有如自然界的物競天擇、弱肉強食,本來就沒有什麼值得唏噓的遺憾。 當我置身於雲霧繚繞的山巔之中,想象著自己像傳說中那些吃飽喝足的印加皇族,信步 馬丘比丘 被雨水澆濕的階梯平臺時,只感嘆了一句“好壯觀”,然後除了拍照,就沒有然後了。這種感覺讓我一時不知如何來記錄這樣一次匆忙的旅行,直到幾天前,當我如飢似渴地看完 美國 人金·麥考里的《印加帝國的末日》,那種一時語塞的感覺才稍有緩解,它就像在我面前逐漸鋪開的一張地圖,為我打開了窺視和回望這段匆匆旅行的一個窗口:在 馬丘比丘 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人們為什麼要年復一年樂此不疲地趕到這裡?
這個話題太大太重了,歷史感凸顯!這不要緊。麥考里長達600多頁的著述最後部分很輕鬆地消解了這一切:
“印加人的信仰,過去的時代,並沒有就此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反而只是蟄伏在印加人的轉世輪迴中,等待著新的帕查庫提(改變世界的大事件)將它們喚醒,很多居住在安第斯山脈上的人都相信,下一次發生帕查庫提。就將迎來印加世界的回歸·······至今仍有1400萬人在使用古老的印加語蓋丘亞語;還有許多生活在安第斯山脈上的農民會將吉開酒和古柯葉敬獻給居住在山頂覆蓋著白雪的山峰上的阿普們,那也是他們的祖先曾經崇拜和敬愛的神明。關於一個原本生活在 庫斯科 地區的弱小王國,征服了一大片文明世界,之後卻發生了帕查庫提,於是一個無比龐大的帝國就突然間覆滅消亡了的故事也仍然在人們之間流傳。穿著便鞋的農民還會咀嚼古柯葉,仍然使用印加人修建的從安第斯山脈東部一直延伸進叢林之中的道路,有一些道路也許還能將人們指引到尚未被髮現的遺跡中去。雲海時聚時散,風鳥在林中穿梭覓食,至於這些用無數切割石料建造起來的道路——誰知道他們究竟通向哪裡呢?”
顯然,對於名勝古跡的訪問,最令人著迷的部分一定是圍繞“究竟通向哪裡”的未知的部分,儘管 馬丘比丘 以已知的形式,如神殿、石頭、如針茅覆蓋的小屋那樣存在著,但人們最感興趣的顯然是未知的、需要不斷腦補的看不見的那部分——看景不如聽景哦。
喜歡旅行,必然是充滿了好奇心的那些人,保持一顆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對自己的好奇心同樣重要,前者引領你走更多的路看更多的風景,後者引領你改變自己。
回到這趟匆忙的旅行本身吧。從觀光的角度說,如果去 馬丘比丘 一定要去沿途的那些“古鎮”和遺址。 發源於安第斯山脈的烏魯班巴河被稱為聖河,聖河流經的峽谷被稱為聖谷,聖谷從 馬丘比丘 蜿蜒至古城 庫斯科 。所謂聖地,必定是神靈先祖繁衍生息之地,諸多古代印加文明的遺址散落其間便是例證。 一月是這裡的夏季,多雨,旅游淡季。從 利馬 到 馬丘比丘 最便捷的方式也是要先飛到 庫斯科 ,再從 庫斯科 坐汽車到小鎮歐雁台(OLLANTAYTAMBO),再從歐雁台坐火車才能到到達 馬丘比丘 所在的熱水鎮。從觀光的角度說,如果去 馬丘比丘 一定要去沿途的那些“古鎮”和遺址。雖然周折,但這一路人文景觀豐富,即便是山路顛簸,仍然值得勞神游走。 我在歐燕台小住了一晚,這個小鎮就是400多年前這 西班牙 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的弟弟絞死印加帝國最後一個皇帝的所在。這裡仍是深棕色皮膚的原住民的地盤,如果喜歡拍照,小鎮外山上的城堡,早晨的集市,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個願望一直等到2019年1月才實現。
我對 馬丘比丘 的興趣源於對拉美大陸傳奇的歷史,作為一個後進的曾經的文學青年,從馬爾克斯到 科塔 薩爾,繞了很大的一圈,回到了 巴爾加 斯·略薩身邊,等我差不多讀完了略薩這位 秘魯 籍諾獎獲得者所有的著作後,我又發現,在略 薩那 里看到的,只不過是拉美大陸當代世俗生活的多個生動的切麵(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讀書的正果,但我必須承認他的小說是超越馬爾克斯的),我曾幼稚地期待著能從他的故事里勾勒出一個大致的 秘魯 , 利馬 ,皮拉烏,安第斯,印加·······但實際上,小說中的細節越是清晰生動,南美大陸神秘的過去越是顯得遙遠和模糊。
按圖索驥地,我又找來了 烏拉圭 記者愛德華多·加萊亞諾的《 拉丁美洲 被切開的血管》(這本書因2009年時任 委內瑞拉 總統的查韋斯贈送給時任 美國 總統奧 巴馬 而大放異彩,查韋斯贈送給奧 巴馬 是不是因為膚色上的“近親”原因不得而知哈)、《火的記憶》(共三部,目前只看完了第一部,非常好看,感興趣的可以買來看一下,歷史被神話故事和詩化了的語言再現了)然後被作者滿腔的激奮和責任感帶著,在半個多月的時間里“上下500年”了好幾趟,最後記住的不過是這樣的一個事實: 西班牙 人以上帝的名義舉起十字架的同時,也在這片新大陸上豎起了絞刑架——這人世間最太慘無人道的事,都是人乾的!
在書中,100多年前 美國 人發現這裡時描述的風景和我當天看到的差不多一樣。也是這次發現開啟了以 美國 為主的探險者對 馬丘比丘 等印加遺址的科學認證。而科學認證的 馬丘比丘 ,不過是印加皇帝偶爾光顧的花園,是文明繁榮時期的一個休閑之地,並非傳說中他們躲避殖民者追殺的根據地,至少這對我而言是冷知識而非常識,那麼,你會不會像我一樣略感遺憾呢?
或許遺憾便是作為傳說的 馬丘比丘 在今天的現實意義,然而文明的消失有如自然界的物競天擇、弱肉強食,本來就沒有什麼值得唏噓的遺憾。 當我置身於雲霧繚繞的山巔之中,想象著自己像傳說中那些吃飽喝足的印加皇族,信步 馬丘比丘 被雨水澆濕的階梯平臺時,只感嘆了一句“好壯觀”,然後除了拍照,就沒有然後了。這種感覺讓我一時不知如何來記錄這樣一次匆忙的旅行,直到幾天前,當我如飢似渴地看完 美國 人金·麥考里的《印加帝國的末日》,那種一時語塞的感覺才稍有緩解,它就像在我面前逐漸鋪開的一張地圖,為我打開了窺視和回望這段匆匆旅行的一個窗口:在 馬丘比丘 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人們為什麼要年復一年樂此不疲地趕到這裡?
這個話題太大太重了,歷史感凸顯!這不要緊。麥考里長達600多頁的著述最後部分很輕鬆地消解了這一切:
“印加人的信仰,過去的時代,並沒有就此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反而只是蟄伏在印加人的轉世輪迴中,等待著新的帕查庫提(改變世界的大事件)將它們喚醒,很多居住在安第斯山脈上的人都相信,下一次發生帕查庫提。就將迎來印加世界的回歸·······至今仍有1400萬人在使用古老的印加語蓋丘亞語;還有許多生活在安第斯山脈上的農民會將吉開酒和古柯葉敬獻給居住在山頂覆蓋著白雪的山峰上的阿普們,那也是他們的祖先曾經崇拜和敬愛的神明。關於一個原本生活在 庫斯科 地區的弱小王國,征服了一大片文明世界,之後卻發生了帕查庫提,於是一個無比龐大的帝國就突然間覆滅消亡了的故事也仍然在人們之間流傳。穿著便鞋的農民還會咀嚼古柯葉,仍然使用印加人修建的從安第斯山脈東部一直延伸進叢林之中的道路,有一些道路也許還能將人們指引到尚未被髮現的遺跡中去。雲海時聚時散,風鳥在林中穿梭覓食,至於這些用無數切割石料建造起來的道路——誰知道他們究竟通向哪裡呢?”
顯然,對於名勝古跡的訪問,最令人著迷的部分一定是圍繞“究竟通向哪裡”的未知的部分,儘管 馬丘比丘 以已知的形式,如神殿、石頭、如針茅覆蓋的小屋那樣存在著,但人們最感興趣的顯然是未知的、需要不斷腦補的看不見的那部分——看景不如聽景哦。
喜歡旅行,必然是充滿了好奇心的那些人,保持一顆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對自己的好奇心同樣重要,前者引領你走更多的路看更多的風景,後者引領你改變自己。
回到這趟匆忙的旅行本身吧。從觀光的角度說,如果去 馬丘比丘 一定要去沿途的那些“古鎮”和遺址。 發源於安第斯山脈的烏魯班巴河被稱為聖河,聖河流經的峽谷被稱為聖谷,聖谷從 馬丘比丘 蜿蜒至古城 庫斯科 。所謂聖地,必定是神靈先祖繁衍生息之地,諸多古代印加文明的遺址散落其間便是例證。 一月是這裡的夏季,多雨,旅游淡季。從 利馬 到 馬丘比丘 最便捷的方式也是要先飛到 庫斯科 ,再從 庫斯科 坐汽車到小鎮歐雁台(OLLANTAYTAMBO),再從歐雁台坐火車才能到到達 馬丘比丘 所在的熱水鎮。從觀光的角度說,如果去 馬丘比丘 一定要去沿途的那些“古鎮”和遺址。雖然周折,但這一路人文景觀豐富,即便是山路顛簸,仍然值得勞神游走。 我在歐燕台小住了一晚,這個小鎮就是400多年前這 西班牙 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的弟弟絞死印加帝國最後一個皇帝的所在。這裡仍是深棕色皮膚的原住民的地盤,如果喜歡拍照,小鎮外山上的城堡,早晨的集市,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