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鄉到家一江西/安徽/江蘇自駕游記
↑陽光海岸景區 雲呑霧繞 ↑陽光海岸景區 雲深不知處 ↑陽光海岸景區 盆景一歡迎君再來 ↑陽光海岸景區 迎客松 ↑高空棧道 高空索橋 ↑高空棧道 霧海 ↑高空棧道 峰林層疊 ↑陽光海岸景區 為趕在下午四點前到山下,我幾乎是一路小跑 ,十分遺憾沒到萬壽園和司春女神景區,只能留待下次了。
夢裡老家一婺源一、李坑
從 景德鎮 到 婺源 時才上午九點,第一站李坑,沒拍那牌枋,我覺得那東西已經讓我夢裡的老家變味了。一進村口,三頭水牛靜靜地卧躺在小溪中,小溪邊毛草叢生,田裡的芋苗長勢正旺,遠處的水稻正抽穗,與我小時候的情景一模一樣,放牛過河的畫面又浮現在我眼前。
牛浴池 ↑李坑 鄉間小路 ↑李坑 小橋流水人家,粉牆青磚黛瓦是李坑景色的特點。小村裡商業味雖然日漸濃重,但溪水還是那麼清澈見底;李坑的美表現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表現在文化與生態珠聯璧合。走進一兩間老房子,裡面的陳設都是老的,講的故事是老的,留守的人也是老的,讓我又回到了小時候鎮里老街房子,但這些只存在夢裡。主街上,有幾個人家正在拆屋建房,也可能是原先的房子大舊了,沒法住人了,但也讓我擔心,若干年後的今天,李坑的景色會不會變味如牌枋 。
溪流 ↑李坑 小橋流水人家 ↑李坑 酒肆 ↑李坑 二、蕭江宗祠
在去蕭江宗祠的路上,看到一條河十分漂亮,便隨性拍了下來,覺得比天目湖有過之而無不及。蕭江宗祠因江澤民而建,他家是漢代開國宰相蕭何的後代,因避呂后追殺而改姓江,故取名為蕭江宗祠。 ↑蕭江宗祠 蕭江宗祠以其建築規模宏大、占地面積廣,雕刻精美,建築材料考究,為國內所罕見。現在的是2003年重建的,採用的徽派建築風格一粉牆青磚黛瓦,其原木全部從印尼運來,據說花了幾個億。
水榭 ↑蕭江宗祠 庭院 ↑蕭江宗祠 蕭江宗祠 ↑蕭江宗祠 永思堂 ↑蕭江宗祠 2015年 婺源 發洪水時,宗祠內全被淹掉,水位達到下圖黃線下 。
水漬 ↑蕭江宗祠 三、篁嶺
到篁嶺前,去隨行導游強烈推薦的一家叫曹老師餐館吃了午飯,店不大,但油燜小河魚還是挺正宗的,讓我現在還記得味道 。篁嶺是導游一直推薦的 婺源 最好的旅游景點,看了之後果真如此;它屬典型徽派山居村落,民居圍繞水口呈扇形梯狀錯落排布,在村口就可以看到全貌。 篁嶺村 落大部分村民姓蔡,因當年一蔡姓大官回鄉後建成,故稱 上蔡 世家。
上蔡 世家 ↑篁村 初識篁村 ↑篁村 篁嶺里的原住民目前全部搬出景區了,裡面只有生意人和游客,房子歸旅游公司統一管理,街道乾凈整潔,是我看到在 江西 旅游景區管理最好的 。透過窗戶,粉牆黛瓦迎面而來,藏匿在綠萌之中;在雨季,一杯茶,幾捲書,閑坐著,推開窗,聽著雨聲,偶爾抬頭望上一眼街上的美女們,豈不悠哉樂哉?村落里的房子佈置得非常好,每個角落都精心設計,連一口水井也建得藝術感十足;那小姐的閨就更不用說了,紅門紗/紅帳紗/紅衣紗,再配以紅燈籠及紅燈罩,美得無以言表。最怪的還有一幢倒著建的房屋,頂在腳下,地在頭上,你瞧我是不是挺厲害,可以單手直立,並腳踏房梁,其實我只是把照片反過來一下子。
窗外 ↑篁村 庭中小井 ↑篁村 紅嫁房 ↑篁村 ↑篁村 怪屋 ↑篁村 篁嶺最有名的是春季的油菜花和秋季的曬秋。天公真不作美,那天上午都陽光燦爛,到篁嶺時下起陣雨,景區把所有的乾貨全收起來了,只見木棍不見秋。好在下午五點左右我快要走時,拿了部分乾貨出來,抑或是滿足一下我的心情,雖沒有別人拍的艷麗,也不錯了 。
曬秋乾貨 ↑篁村 曬秋 ↑篁村 睡貓 ↑篁村 四,彩虹橋
彩虹橋是一座廊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因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而出名;在青山碧水的襯托下,廊橋如採彩虹飄在小河上,格外美麗。紅燈籠下的竹排,讓你有踩上它穿過彩虹橋的衝動;水車傍著彩虹橋,給廊橋以又增添了一絲風情。最有意思的是在石磴橋趟過,回味一下小時候河中戲水的感覺,不正是當年夢裡的老家嗎?
石磴橋 ↑彩虹橋 彩虹橋
夢裡老家一婺源一、李坑
從 景德鎮 到 婺源 時才上午九點,第一站李坑,沒拍那牌枋,我覺得那東西已經讓我夢裡的老家變味了。一進村口,三頭水牛靜靜地卧躺在小溪中,小溪邊毛草叢生,田裡的芋苗長勢正旺,遠處的水稻正抽穗,與我小時候的情景一模一樣,放牛過河的畫面又浮現在我眼前。
牛浴池 ↑李坑 鄉間小路 ↑李坑 小橋流水人家,粉牆青磚黛瓦是李坑景色的特點。小村裡商業味雖然日漸濃重,但溪水還是那麼清澈見底;李坑的美表現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表現在文化與生態珠聯璧合。走進一兩間老房子,裡面的陳設都是老的,講的故事是老的,留守的人也是老的,讓我又回到了小時候鎮里老街房子,但這些只存在夢裡。主街上,有幾個人家正在拆屋建房,也可能是原先的房子大舊了,沒法住人了,但也讓我擔心,若干年後的今天,李坑的景色會不會變味如牌枋 。
溪流 ↑李坑 小橋流水人家 ↑李坑 酒肆 ↑李坑 二、蕭江宗祠
在去蕭江宗祠的路上,看到一條河十分漂亮,便隨性拍了下來,覺得比天目湖有過之而無不及。蕭江宗祠因江澤民而建,他家是漢代開國宰相蕭何的後代,因避呂后追殺而改姓江,故取名為蕭江宗祠。 ↑蕭江宗祠 蕭江宗祠以其建築規模宏大、占地面積廣,雕刻精美,建築材料考究,為國內所罕見。現在的是2003年重建的,採用的徽派建築風格一粉牆青磚黛瓦,其原木全部從印尼運來,據說花了幾個億。
水榭 ↑蕭江宗祠 庭院 ↑蕭江宗祠 蕭江宗祠 ↑蕭江宗祠 永思堂 ↑蕭江宗祠 2015年 婺源 發洪水時,宗祠內全被淹掉,水位達到下圖黃線下 。
水漬 ↑蕭江宗祠 三、篁嶺
到篁嶺前,去隨行導游強烈推薦的一家叫曹老師餐館吃了午飯,店不大,但油燜小河魚還是挺正宗的,讓我現在還記得味道 。篁嶺是導游一直推薦的 婺源 最好的旅游景點,看了之後果真如此;它屬典型徽派山居村落,民居圍繞水口呈扇形梯狀錯落排布,在村口就可以看到全貌。 篁嶺村 落大部分村民姓蔡,因當年一蔡姓大官回鄉後建成,故稱 上蔡 世家。
上蔡 世家 ↑篁村 初識篁村 ↑篁村 篁嶺里的原住民目前全部搬出景區了,裡面只有生意人和游客,房子歸旅游公司統一管理,街道乾凈整潔,是我看到在 江西 旅游景區管理最好的 。透過窗戶,粉牆黛瓦迎面而來,藏匿在綠萌之中;在雨季,一杯茶,幾捲書,閑坐著,推開窗,聽著雨聲,偶爾抬頭望上一眼街上的美女們,豈不悠哉樂哉?村落里的房子佈置得非常好,每個角落都精心設計,連一口水井也建得藝術感十足;那小姐的閨就更不用說了,紅門紗/紅帳紗/紅衣紗,再配以紅燈籠及紅燈罩,美得無以言表。最怪的還有一幢倒著建的房屋,頂在腳下,地在頭上,你瞧我是不是挺厲害,可以單手直立,並腳踏房梁,其實我只是把照片反過來一下子。
窗外 ↑篁村 庭中小井 ↑篁村 紅嫁房 ↑篁村 ↑篁村 怪屋 ↑篁村 篁嶺最有名的是春季的油菜花和秋季的曬秋。天公真不作美,那天上午都陽光燦爛,到篁嶺時下起陣雨,景區把所有的乾貨全收起來了,只見木棍不見秋。好在下午五點左右我快要走時,拿了部分乾貨出來,抑或是滿足一下我的心情,雖沒有別人拍的艷麗,也不錯了 。
曬秋乾貨 ↑篁村 曬秋 ↑篁村 睡貓 ↑篁村 四,彩虹橋
彩虹橋是一座廊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因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而出名;在青山碧水的襯托下,廊橋如採彩虹飄在小河上,格外美麗。紅燈籠下的竹排,讓你有踩上它穿過彩虹橋的衝動;水車傍著彩虹橋,給廊橋以又增添了一絲風情。最有意思的是在石磴橋趟過,回味一下小時候河中戲水的感覺,不正是當年夢裡的老家嗎?
石磴橋 ↑彩虹橋 彩虹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