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生蚝大概不要錢… 吃完了再給補…
———吃在汕頭———很多人到 汕頭 旅行主要是為了吃,因為很多食材北方人聽都沒聽說過所以 潮汕 美食對我的吸引力特別大。在 汕頭 唯一遺憾是沒吃到生腌,最後是在 廣州 吃的,雖然可能區別不大但總覺得應該在 潮汕 地區吃一次才對味兒。 潮汕特色小吃小公園裡這家甜湯鋪食客很多,除了糖水還有 潮汕 特色小吃。不懂要什麼糖水可以麻煩阿姨幫忙拼一份,所有甜湯跟小吃都是20元一份。
這個是 潮汕 特色小吃鱟粿( Hou Guo)我差不多倆字都不認識…算是有點海鮮的米糕?味道還不錯,特別是加了甜辣醬。
不養牛卻有很好吃的牛肉火鍋潮汕 牛肉火鍋近幾年在北方特別流行,到了 汕頭 才知道 潮汕 地區根本不養牛,只是因為刀工了得牛身上各種部位都能吃出花樣來才這麼有名。
本來想去吃 汕頭 最有名的杏花吳記牛肉火鍋,但新年假期人滿為患,下午去吃前面居然有140多號在等位。只好無奈放棄轉戰對面的金牛萬祥牛肉火鍋。
兩個究竟有什麼區別確實不知道,看價格大概金牛萬祥會貴一點,不夠勝在人少安靜,服務也很好。
要了匙柄跟弔龍,前者筋道有嚼頭後者肥瘦相間軟嫩可口。在鍋中煮的時間也非常有講究,太久會老。
而牛肉丸確實不是我的愛,煮了很久還是非常Q彈,感覺在嚼很奇怪的東西。
排大隊也要吃的腸粉為了跟在南澳島上認識的新伙伴一起去吃小吳腸粉,我們甚至推後了回 廣州 的火車票時間。
小吳腸粉據說排在 汕頭 必吃榜之一,每天都要排大隊。幸好我們到達時間在兩餐之間才搶到一張桌子。
小吳腸粉份量極大,餡料充足新鮮。腸粉皮晶瑩剔透薄如蟬翼,入口爽滑還有彈性。我要的豬肉生蚝非常鮮美,生蚝也很大粒,確實名不虛傳。
去海島怎能不吃海鮮?在海邊怎麼可以不吃海鮮? 南澳島上住在青澳灣特別方便,附近很多海鮮大排檔,每家看著都不錯。
兩個姑娘不太能吃,選了看著很乾凈的我家小廚·海上味道。最喜歡的是白灼皮皮蝦,雖然不是最肥美的季節但各個都很飽滿。生蚝一大盤特價才25元,就是掰開有點費勁。海膽蒸蛋也很鮮美,粉絲扇貝做的有點一般,油大還有點咸。
說是不太能吃但是饞,隔壁也是倆姑娘來旅游,要了盤炒粿粉看著份量超大,跟團隊餐一樣,倆人只吃了四分之一不到,所以…我就去給卡卡要了一碗嘗嘗。隔壁姑娘們買單時候乾脆把剩下的多半盤炒粿粉留給了我們,也是非常感謝呀!
不過總的來說是非常划算又美味的一頓海鮮大餐。
叫糖水鋪的甜品店南澳鎮中心有網紅打卡果汁冰,味道就很一般。然記甜品倒是很不錯,綠色的折頁門非常復古,適合拍照。
第一次知道鴨母捻是個什麼東西,類似裡面有餡的湯圓?但餡料不是流心的。
———游在廣州———4號我跟卡卡坐火車回 廣州 ,要與小奔奔匯合啦!由於疫情我們不得不放棄去 順德 吃吃吃,只能專註在 廣州 。
本來以為 廣州 就是大都市沒什麼可以玩的,結果我們連去長隆跟游樂場的時間都沒有,每天在暴走跟吃吃喝喝間轉換。
到廣州就一定會去的廣州塔廣州 塔目前是 中國 第一高塔,因其婀娜的身材被昵稱小蠻腰。 廣州 塔是 廣州 的地標,周邊的珠江景觀也是市中心最漂亮最繁華的景觀地帶。
冬日游 廣州 塔最佳時間是下午4點左右出發,沿著濱江路走過海心橋,到達對面的海心沙島跟花城廣場,在繁華的CBD區吃頓飯餐也就黑天了,再沿著廣場走回去看夜景。
廣州 塔上游樂項目特別多,旋轉餐廳已經是最普通的了,塔上還有世界最長最高的空中漫步雲梯,最高的摩天輪,跟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樂項目“極速雲霄”。
濱江路上有 廣州 網紅拍照打卡地:穿過城市的彩色地鐵。
海心橋需要掃碼免費預約才能上去。如果有廣角鏡頭,海心橋上拍小蠻腰還是很漂亮的,特別是當有民航飛機路過。
夕陽下的珠江泛著金色的光芒,溫暖又幸福
沙心島上是一大片草坪,很有新意的是草坪上會有隆起來的小平臺,似乎專門為了跟 廣州 塔拍照一樣。
在北方已是深冬但在 廣州 依舊四季如春,各種鮮花盛開,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北方人願意到南方來過冬,景色美空氣好溫度宜人。
花城廣場上的大禮盒迎接著2022年的到來~
吃過晚餐已是亮燈時分,CBD寫字樓內依舊燈火通明,突然涌上還在當社畜的壓迫感。
不過我跟奔奔同一個感覺,這種壓迫感最強烈的地方是 北京 ,站在金融街上周圍都是行色匆匆的疲憊打工人,抬頭看著水泥鋼鐵森林,覺得自己如此渺小,有種哪裡才是我容身之地的悲涼。
夜晚的 廣州 塔上變換著顏色,確實很漂亮
卡卡85mm f1.2定焦鏡頭跟我的55mm f1.8定焦鏡頭裡的不同,攝影師都是奔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