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之冬,霧凇童話&查乾湖冬捕,冰雪大世界






漁民們的動作很嫻熟,一個接一個鑿的,幾個人分工配合,每個人都拿著不同的工具,一個配合著一個,非常有效率。冰洞鑿開後,繼續利用工具把漁網的繩子弄進去,話說他們還能邊工作,邊跟我們扯起家常,人都是極淳樸的




冬捕期間每天有四個網,大小一樣,只是分佈在不同的地方,為了照顧游客,還會岔開時間進行,有的網下得早收得早,有的網則下得晚一些,最晚的收網一定會在三點之前
漁民們似乎感受不到寒冷,興許是他們經常如此工作,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就如同我們總覺得去 哈爾濱 去 漠河 玩有多麼冷,多麼嚇人,但人家當地人不是生活得好好的麽



我老想著有小轎車在旁邊等著,有了依靠,所以冷得不行的時候就打退堂鼓,想躲到車裡,那種冷就是即使穿了三層襪子和雪地靴也還是能感受到腳底的冰冷冷的溫度
在這裡想重覆的吐槽雪地靴,名字聽起來很溫暖,實際全是假象,真的只能在城市裡面逛街穿穿,這種時候所有弊端全暴露出來了
雪地靴底子薄,所以踩在雪地里很容易打濕,一旦濕了那真是驚天的噩耗



我發現早上跟著馬車上冰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只在拍馬車時碰到一車的攝影師,後來下網時根本都沒看到其他游客。
在此想說,攝影師不易,為了拍出好照片,與眾不同的特別的照片,一切外在艱難條件都是能戰勝的,因為自己也會這樣,所以能深有體會



然後坐在小轎車裡的我簡直不想動,車內其實也不算暖和,只是相比外面,不是那麼冷而已,後來在峰峰跟司機大叔聊天時,我默默的補了個覺,朦朦朧朧的聽著他們討論關於冬捕的比較深層次的東西~至於具體是啥……呼……呼……





睡了一覺之後的我迅速回血,吵著要到外面去拍照,下車後也發現外面似乎漸漸熱鬧起來,司機帶我們到最先起網的那個地方去,早看完早回家嘛,不必守著一個網
說實話……這情形,這場面,已經非常商業化了
車多,人多,小攤小販也多,似乎這讓原本冰冷的湖面變得溫暖起來,有人氣了大家聚在一起也就沒那麼冷了。或許之前的冷是來我的自內心,看到白茫茫的冰面,看到零散的幾個人。

奶茶,羊肉串,烤玉米,泡麵……價格也比預想的公道,說明大家還挺淳樸的,一個烤玉米才五塊,一杯奶茶給加熱水沖好才十塊,真心不貴。在那麼冷的冰面上能喝著熱奶茶,啃著香噴噴的玉米,甚是幸福~


這種原始的方式,人類對自然的完美利用

這是當天二號網撈上來的第一條魚,漁民們很不以為然,隨手就丟到一旁,我看著他在那裡掙扎,竟然還覺得可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