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尋幽之夜游興福寺
奈良燈花會 ↑JR奈良站 昨晚,JR 奈良 站前,被安利了一把 奈良 燈花會。 今天掌燈之後,我們從 奈良 縣廳前開始,逛興福寺,看五重塔。這是縣廳前廣場上的燭光。
提到興福寺和五重塔,不得不說與之聯繫密切的藤原家族。 藤原家族如果說 日本 歷史上蘇我氏把持了飛鳥時代的朝政,那麼遷都平安(即 京都 )以後,另一個大家族依靠政治謀略,權傾一時,操縱 日本 皇室約300年,這就是藤原家族。
藤原家族的始祖是中臣鐮足(614 — 669)。645年,中臣鐮足和後來的天智天皇(626-672)發動政變,殺死把持朝政的蘇我入鹿。662年天智天皇稱制(不登皇位,以皇太子名義稱制來治理國家),任命中臣鐮足為內大臣。中臣鐮足將唐朝的政治和社會制度移植到了 日本 ,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稱 大化 改新。中臣鐮足病死前一天,天智天皇賜姓藤原。從此,中臣家族便以藤原為姓。
中臣鐮足之子藤原不比等(659 — 720)是採用藤原姓的第一個人。由於父親的威望,他在宮廷中取得了很高的地位,他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聖武天皇,其中一個女兒後來成為了聖武天皇的皇后 ~ 光明皇后。聖武天皇在位的24年中,光明皇后輔佐精神和身體都虛弱的丈夫,實質上在擔當朝政,例 如東 大寺大佛建造事業,在錶面上是聖武天皇的意圖,實質上建造 奈良 大佛的是光明皇后。 興福寺 北參道奈良 縣廳對面就是興福寺,點點燭燈勾勒出步道的輪廓。昏暗之中能隱約看到棲息在路邊的小鹿。 ↑興福寺
興福寺的前身興福寺的發展和藤原家族的繁榮密不可分。669年藤原一族的始祖中臣鐮足重病卧床不起,他的妻子鏡王女為了祈求其早日康復,在 京都 市山科一帶建起了山階寺。隨後,山階寺遷往藤原京改名為廄阪寺。( 藤原京就是現在的 奈良 縣橿原市,694-710年間的 日本 都城,被認為是 日本 第一座都城 )710年 日本 遷都平成京,即現在的 奈良 西郊,藤原不比等將隨遷的廄阪寺改名為興福寺。此次遷寺,聖武天皇賜東 金堂 ,光明皇后贈五重塔和西 金堂 ,開啟了興福寺的榮耀歷史。
桓武天皇794年遷都 京都 後,南都七大寺(東大寺、興福寺、 大安 寺、元興寺、藥師寺、西大寺、法隆寺)中的六座寺院迅速衰落,唯獨興福寺受益於皇族以及藤原一族的庇護,發展勢頭依然強勁,歷經數次火災均 成功 重建。由於興福寺掌控著執掌大和國實權的 春日 大社 ,控制了 奈良 眾多行業和周邊大量的土地,加之大量蓄養僧兵,興福寺獨霸一方,一度與比叡山延歷寺形成了南都(興福寺)北嶺(延歷寺)對抗的局面,之後又與 新興 武士平 清盛 發生了利益衝突。1180年,平重衡火燒南都給興福寺帶來了滅頂之災。這次的災後重建遭遇重重困難,東 金堂 本尊的建造遲遲不見眉目,急不可耐的僧兵們擅自闖入山田寺搶來了藥師三尊像,在 日本 歷史上留下了搶奪別的寺廟的佛像做為自家寺廟本尊的獨特紀錄。
1180年的大火使得興福寺站隊源賴朝陣營,在源賴朝反抗平家勢力,建立 鐮倉 幕府之後,興福寺的功勞得到肯定,被授予大和守護的權限。鼎盛時期的興福寺幾乎獨占了 奈良 地區的所有莊園,同時還擁有數量龐大的獨立武裝力量—僧兵,加有 奈良 地方武士以及信眾的支持,形成了一個連公家和武士集團都無法干預的完全獨立的宗教王國。利用手中的宗教及政治統治權,興福寺統領了油座等數十個行業工會,還大力發展印刷業,據說中世紀時興福寺發行的 春日 版印刷的質量和數量號稱海內第一。利用領地內的豐厚穀物收入和各個行業工會上繳的巨額現金收入,興福寺開始大力鼓勵文化發展,特別對繪畫,雕刻,工藝,能,餐具,文具等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每年二月興福寺舉行修二會,當年的猿樂能就是在這項法事當中發展起來的。興福寺僧兵眾多,也聚集了大量兵器製造匠人。興福寺猿澤池畔繪屋町後面的繪屋橋一帶,據說就是當年畫師們的工作坊。
明治初年(19世紀後期), 日本 推行廢佛毀釋運動,興福寺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圍牆被拆除,大量的佛像佛具佛經被破壞,五重塔以250日元的拍賣價格落入民間人士手中,而買主一度想把塔燒毀挑出金屬物件,最終因附近居民反對才作罷。 京都 公卿出身的興福寺高級僧侶們在這場運動開始之後爭相還俗,成為 春日 大社 的神官。興福寺直到明治30年(1897年)古社寺保存法頒佈之後才慢慢復興。 興福寺 五重塔 ↑興福寺五重塔 受 中國 文化的影響, 日本 佛塔大多為樓閣式,外形都為方形,三層或五層方檐,多呈傘狀。在塔的中心部位,有一根粗大的縱貫塔身的通心柱,起支撐作用,使塔身在多地震的地理環境下屹立不倒。這般設計雖然保證了 日本 佛塔的優美曲線,但是由於缺乏其他支撐,結果就是 日本 佛塔只有裝飾作用,人是登不了塔的,與 中國 那些可以登梯遠眺的木塔截然不同。
興福寺五重塔作為 奈良 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經常見於各種宣傳畫冊上。五重塔由光明皇后捐贈,最早於730年建成,高51米。這座塔曾6次遭遇火災,現在存世的塔是1426年重建的,高50.1米,是僅次於 京都 東寺塔的 日本 第二大佛塔,與創建時的規模和形式無所差異,五層重檐,底層設有須彌座,供奉四尊佛像,東南 西北 依次是藥師如來、釋迦牟尼、阿彌陀佛、 彌勒 佛。
↑興福寺五重塔 ↑興福寺五重塔 始建於738年的北圓堂興福寺境內現存最古老的建築是1210年為追悼藤原不比等而建的北圓堂,是一座仿法隆寺夢殿(738年為紀念聖德太子而建)建造的八角形建築,堂內供奉了運慶晚年的雕刻傑作 ~ 印度 的法相宗祖師無著 菩薩 和世親 菩薩 。晚間北圓堂並無外部照明,興福寺內道路也是漆黑一片,我們連方向都無法辨別,只得作罷,朝有燈光的地方走去。 始建於813年的南圓堂燈光將我們引到了南圓堂。現在看到的南圓堂建於1789年。 ↑興福寺 ↑興福寺 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第九番 ↑興福寺 ↑興福寺 2018年剛剛重建的中金堂 ↑興福寺 ↑興福寺 猿澤池 ↑興福寺 下了這個高坡,就是猿澤池。 ↑猿澤池 ↑猿澤池 ↑猿澤池 ↑猿澤池 ↑猿澤池 ↑猿澤池 ↑猿澤池 ↑興福寺五重塔 ↑興福寺五重塔 ↑興福寺 再會,興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