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情人面頰上一滴愛的淚珠(印度游記之九)
離開 阿格拉 堡,僅10多分鐘的車程就到了泰姬陵停車場。在泰姬陵售票處乘坐景區中巴,兩三分鐘後就到了下車點,再步行五分鐘,到了泰姬陵景區東大門。軍人持槍把守著大門,游客分男女排隊,接受嚴格的安檢,連小刀也不讓帶進去,因為曾經有人帶刀進去挖鑲嵌在陵墓牆上的珠寶。 (軍人持槍守衛著泰姬陵景區大門)
進入景區後就看到泰姬陵的南門,門樓高大,氣勢不凡,游客們迫不及待地拍照留影;走近門樓,見門樓頂上前後各有11個白色圓頂,象徵建造泰姬陵的時間22年;兩旁各一個八角形涼亭。 (泰姬陵的南大門)
進入門樓,銅鑄大門,用紅砂石建造的穹頂,懸掛著一盞古銅色的吊燈;人們透過大門的圓頂,紛紛拍攝園門裡的泰姬陵。 (從南大門裡看到的泰姬陵)
步入陵寢大門,世界著名七大奇跡之一的泰姬陵全景豁然映入眼帘。這座占地十七公頃的泰姬陵長576米,寬293米,整個泰姬陵在初冬的陽光下依然熠熠生輝,令前來觀光的游客們心醉神迷。 (世界著名七大奇跡之一的泰姬陵)
陵寢大門到陵墓大殿之間的地勢開闊,由一條寬闊筆直的用紅石鋪成的甬道相連接,人行道中間修建了一個十字形噴泉水池;水池在噴泉未開時,靜寂的水面上有著各種明亮清晰的倒影, 大理 石池畔外依次是修剪成型的灌木叢、人行 通道 和開闊的大草坪,左右兩邊對稱、佈局工整,這就是很典型的莫卧兒式花園式樣。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著樂生的歡愉氣息。
雖然早就從文字與圖片中領略過泰姬陵的風采,但當我站在這座宮殿前,言語所能表達的贊嘆似乎已經到了盡頭,泰姬陵潔白的美簡直讓我震憾;贊嘆和震憾不僅僅是因為泰姬陵的美,更是因為這是座執著愛情的堡壘。詩人泰戈爾的詩句表達了許多人的感動:你寧願皇權消失,卻希望一滴愛的淚珠永存。歲月無情,它毫不憐憫人的心靈。
我走到花園的左側長凳前準備自拍時,一位 印度 男人招手錶示他為我拍照,面對如此熱情的招呼,我毫不猶豫地把照相機交給了他;他為我拍攝了坐著的,站立的,用手去摘泰姬陵尖頂上的圓球的等好幾張照片;我正要謝謝他時,他伸出手錶示要小費,我隨手給了他事先準備好的10元盧比。
我們從左側人行 通道 走到陵寢 高臺 下近距離地觀賞,泰姬陵建築在這座7米高、95米長的正方形 大理 石基座上,正中央是高74米的寢宮,寢宮下部為八角形陵壁,寢宮上部為一高聳飽滿的穹頂,整個穹頂高達62米,令人嘆為觀止。
寢宮的四角各有一座三層﹑高約41米的白色邦克樓,高高的尖塔若即若離地護衛著陵寢,也讓整座佈局顯得穩定;邦克樓內有階梯,專供穆斯林阿訇每天拾級而上,登高朗誦《古蘭經》以及祈禱朝拜之用。 (泰姬陵寢宮四角各有一座高達41米的邦克樓)
在寢宮東西兩側建有兩座式樣相同、左右對稱的雙翼清真寺;清真寺紅砂石主體建築配以白色 大理 石鑲嵌點綴,美觀又肅穆。 (泰姬陵寢宮旁的清真寺)
我們套上布鞋套,走到紅砂 石台 基上,再登上白色 大理 石階梯,站上了泰姬陵7米高的 大理 石基座上,一座雄偉的泰姬陵寢宮近距離地矗立在我們面前。 (雄偉的泰姬陵寢宮)
走近泰姬陵寢宮,令人震撼的不再是它的宏大與壯觀,而是令人驚嘆的精緻工藝。這座完全由白色 大理 石建造的寢宮外牆上,完全採用手工剔槽,手工打磨、手工鑲嵌的古老工藝,鑲嵌著不計其數的玻璃、瑪瑙和寶石;用各種艷麗的紅、綠、黃、黑寶石鑲嵌出美麗的圖案;寢宮高大的拱門門框上有黑色 大理 石鑲嵌的《古蘭經》經文。 (泰姬陵寢宮高大宏偉的大門)
令人稱奇的是,泰姬陵寢宮所有的門窗,都是在整張的 大理 石上手工穿鑿出無數的孔製作而成的;環繞泰姬陵寢宮牆體上的所有白色 大理 石上雕刻的各種精美的花卉浮雕也是在整張的 大理 石板上雕刻出來的。 (白色 大理 石上的花卉浮雕)
寢宮所有的穹頂,都有設計精妙的浮雕網紋,雅緻而大氣。 (泰姬陵寢宮大門穹頂上的浮雕網紋)
游人不是很多,不用排隊就可以進入陵寢大廳;裡面不能拍攝,只得不動聲色地偷拍,拍出來的效果自然很差。潔白晶瑩的泰姬陵寢宮的內部裝飾極其簡單,十分肅穆;內牆上也鑲嵌著各種寶石,但沒有絲毫浮華;寢宮內用雕花 大理 石圍欄圍住的供 臺中 央有兩具 大理 石石棺,泰姬的石棺居中,沙賈汗的石棺在旁,但沙賈汗的石棺高出泰姬的一截;這兩具用彩色寶石和浮雕裝飾的石棺是象徵性的,在主墓室外還有樓梯可以通向置放真正的棺槨的地宮,安眠著沙·賈汗和陵墓的主人泰姬·瑪哈爾的棺槨在寢宮下麵的地宮裡。沙賈汗國王雖然在臨終前的八年裡飽受幽禁之苦,但最終還是幸運的,能與愛妻並肩長眠於此。 (泰姬陵寢宮內的景象)
在泰姬陵前,人們可能不會記住沙賈汗的殘暴﹑荒淫和奢侈,為了建造泰姬陵而掏空了國庫,削弱了國力,唯獨看到了這座象徵愛情結晶的偉大建築。他為她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美的陵墓,也是一座永恆愛情的紀念碑。正如 美國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說,愛情的力量在這裡震撼了所有的人。把泰姬陵形容為世上最奢華的愛情信物,形容為情人面頰上一滴永恆的愛的淚珠是再貼切不過的了。
我們從另一扇門走出寢宮,在寢宮外面轉了一圈,轉到到泰姬陵的後面時,依稀可見被輕霧遮擋的亞穆納河風光。 (泰姬陵後面的亞穆納河風光)
我們來到寢宮右面的清真寺,在一位 印度 人的指點下,我們到了幾處可以拍到很好畫面的地方,拍下了一些取景角度不錯的畫面;我一高興竟給了這位 印度 人雙倍的小費。 (從清真寺的大門看泰姬陵) (泰姬陵旁的清真寺一景) (泰姬陵旁的清真寺一景)
在這位 印度 人的幫助下,還在朋友借給我帶的眼鏡鏡片上拍到了泰姬陵的畫面,很有意思。 (眼鏡鏡片里的泰姬陵)
最後,我依依不捨地離開清真寺,從陵園右側的林蔭道走出泰姬陵景區。遺憾的是沒能到陵園中央水池前拍攝到明信片中有完全倒影的泰姬陵畫面!
回到家裡,從網上下載了一張泰姬陵的圖片(下圖)才知道,泰姬陵的倒影裡面竟然很大的驚喜。原來泰姬陵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時,那個倒影就是一個栩栩如生的美人頭像,圓臉,尖下巴,櫻桃小嘴,眼睫整齊細長,頭戴冠飾,神情安詳,似乎處於沉睡狀態。2007年春節, 廣東 韶關 攝影家侯剛在亞穆納河畔拍攝泰姬陵日出景觀時,還發現亞木納河面上的泰姬陵倒影竟然呈現出一幅 印度 皇室婦女的安詳沉睡的頭像。 (朋友們凝視一下這個泰姬陵的倒影,你看到了什麼?)
另外,回來看了網上的自由行游記才知道,在 阿格拉 城西邊40公里處,有一座法塔赫布爾西格裡城,即“勝利之城”,這裡是莫卧兒王朝阿克巴大帝在1570-1585年間的首都;城中遺留的宮殿、寺廟、庭園、圖書館和醫院等建築氣勢宏大,工藝精美,也被列為世界遺產;坊間有“沒到過法塔赫布爾西格裡城就等於沒到過 阿格拉 ”之說,我們在 阿格拉 雖然看到了 阿格拉 堡和泰姬陵,但還是留下了很大的遺憾。
進入景區後就看到泰姬陵的南門,門樓高大,氣勢不凡,游客們迫不及待地拍照留影;走近門樓,見門樓頂上前後各有11個白色圓頂,象徵建造泰姬陵的時間22年;兩旁各一個八角形涼亭。 (泰姬陵的南大門)
進入門樓,銅鑄大門,用紅砂石建造的穹頂,懸掛著一盞古銅色的吊燈;人們透過大門的圓頂,紛紛拍攝園門裡的泰姬陵。 (從南大門裡看到的泰姬陵)
步入陵寢大門,世界著名七大奇跡之一的泰姬陵全景豁然映入眼帘。這座占地十七公頃的泰姬陵長576米,寬293米,整個泰姬陵在初冬的陽光下依然熠熠生輝,令前來觀光的游客們心醉神迷。 (世界著名七大奇跡之一的泰姬陵)
陵寢大門到陵墓大殿之間的地勢開闊,由一條寬闊筆直的用紅石鋪成的甬道相連接,人行道中間修建了一個十字形噴泉水池;水池在噴泉未開時,靜寂的水面上有著各種明亮清晰的倒影, 大理 石池畔外依次是修剪成型的灌木叢、人行 通道 和開闊的大草坪,左右兩邊對稱、佈局工整,這就是很典型的莫卧兒式花園式樣。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著樂生的歡愉氣息。
雖然早就從文字與圖片中領略過泰姬陵的風采,但當我站在這座宮殿前,言語所能表達的贊嘆似乎已經到了盡頭,泰姬陵潔白的美簡直讓我震憾;贊嘆和震憾不僅僅是因為泰姬陵的美,更是因為這是座執著愛情的堡壘。詩人泰戈爾的詩句表達了許多人的感動:你寧願皇權消失,卻希望一滴愛的淚珠永存。歲月無情,它毫不憐憫人的心靈。
我走到花園的左側長凳前準備自拍時,一位 印度 男人招手錶示他為我拍照,面對如此熱情的招呼,我毫不猶豫地把照相機交給了他;他為我拍攝了坐著的,站立的,用手去摘泰姬陵尖頂上的圓球的等好幾張照片;我正要謝謝他時,他伸出手錶示要小費,我隨手給了他事先準備好的10元盧比。
我們從左側人行 通道 走到陵寢 高臺 下近距離地觀賞,泰姬陵建築在這座7米高、95米長的正方形 大理 石基座上,正中央是高74米的寢宮,寢宮下部為八角形陵壁,寢宮上部為一高聳飽滿的穹頂,整個穹頂高達62米,令人嘆為觀止。
寢宮的四角各有一座三層﹑高約41米的白色邦克樓,高高的尖塔若即若離地護衛著陵寢,也讓整座佈局顯得穩定;邦克樓內有階梯,專供穆斯林阿訇每天拾級而上,登高朗誦《古蘭經》以及祈禱朝拜之用。 (泰姬陵寢宮四角各有一座高達41米的邦克樓)
在寢宮東西兩側建有兩座式樣相同、左右對稱的雙翼清真寺;清真寺紅砂石主體建築配以白色 大理 石鑲嵌點綴,美觀又肅穆。 (泰姬陵寢宮旁的清真寺)
我們套上布鞋套,走到紅砂 石台 基上,再登上白色 大理 石階梯,站上了泰姬陵7米高的 大理 石基座上,一座雄偉的泰姬陵寢宮近距離地矗立在我們面前。 (雄偉的泰姬陵寢宮)
走近泰姬陵寢宮,令人震撼的不再是它的宏大與壯觀,而是令人驚嘆的精緻工藝。這座完全由白色 大理 石建造的寢宮外牆上,完全採用手工剔槽,手工打磨、手工鑲嵌的古老工藝,鑲嵌著不計其數的玻璃、瑪瑙和寶石;用各種艷麗的紅、綠、黃、黑寶石鑲嵌出美麗的圖案;寢宮高大的拱門門框上有黑色 大理 石鑲嵌的《古蘭經》經文。 (泰姬陵寢宮高大宏偉的大門)
令人稱奇的是,泰姬陵寢宮所有的門窗,都是在整張的 大理 石上手工穿鑿出無數的孔製作而成的;環繞泰姬陵寢宮牆體上的所有白色 大理 石上雕刻的各種精美的花卉浮雕也是在整張的 大理 石板上雕刻出來的。 (白色 大理 石上的花卉浮雕)
寢宮所有的穹頂,都有設計精妙的浮雕網紋,雅緻而大氣。 (泰姬陵寢宮大門穹頂上的浮雕網紋)
游人不是很多,不用排隊就可以進入陵寢大廳;裡面不能拍攝,只得不動聲色地偷拍,拍出來的效果自然很差。潔白晶瑩的泰姬陵寢宮的內部裝飾極其簡單,十分肅穆;內牆上也鑲嵌著各種寶石,但沒有絲毫浮華;寢宮內用雕花 大理 石圍欄圍住的供 臺中 央有兩具 大理 石石棺,泰姬的石棺居中,沙賈汗的石棺在旁,但沙賈汗的石棺高出泰姬的一截;這兩具用彩色寶石和浮雕裝飾的石棺是象徵性的,在主墓室外還有樓梯可以通向置放真正的棺槨的地宮,安眠著沙·賈汗和陵墓的主人泰姬·瑪哈爾的棺槨在寢宮下麵的地宮裡。沙賈汗國王雖然在臨終前的八年裡飽受幽禁之苦,但最終還是幸運的,能與愛妻並肩長眠於此。 (泰姬陵寢宮內的景象)
在泰姬陵前,人們可能不會記住沙賈汗的殘暴﹑荒淫和奢侈,為了建造泰姬陵而掏空了國庫,削弱了國力,唯獨看到了這座象徵愛情結晶的偉大建築。他為她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美的陵墓,也是一座永恆愛情的紀念碑。正如 美國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說,愛情的力量在這裡震撼了所有的人。把泰姬陵形容為世上最奢華的愛情信物,形容為情人面頰上一滴永恆的愛的淚珠是再貼切不過的了。
我們從另一扇門走出寢宮,在寢宮外面轉了一圈,轉到到泰姬陵的後面時,依稀可見被輕霧遮擋的亞穆納河風光。 (泰姬陵後面的亞穆納河風光)
我們來到寢宮右面的清真寺,在一位 印度 人的指點下,我們到了幾處可以拍到很好畫面的地方,拍下了一些取景角度不錯的畫面;我一高興竟給了這位 印度 人雙倍的小費。 (從清真寺的大門看泰姬陵) (泰姬陵旁的清真寺一景) (泰姬陵旁的清真寺一景)
在這位 印度 人的幫助下,還在朋友借給我帶的眼鏡鏡片上拍到了泰姬陵的畫面,很有意思。 (眼鏡鏡片里的泰姬陵)
最後,我依依不捨地離開清真寺,從陵園右側的林蔭道走出泰姬陵景區。遺憾的是沒能到陵園中央水池前拍攝到明信片中有完全倒影的泰姬陵畫面!
回到家裡,從網上下載了一張泰姬陵的圖片(下圖)才知道,泰姬陵的倒影裡面竟然很大的驚喜。原來泰姬陵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時,那個倒影就是一個栩栩如生的美人頭像,圓臉,尖下巴,櫻桃小嘴,眼睫整齊細長,頭戴冠飾,神情安詳,似乎處於沉睡狀態。2007年春節, 廣東 韶關 攝影家侯剛在亞穆納河畔拍攝泰姬陵日出景觀時,還發現亞木納河面上的泰姬陵倒影竟然呈現出一幅 印度 皇室婦女的安詳沉睡的頭像。 (朋友們凝視一下這個泰姬陵的倒影,你看到了什麼?)
另外,回來看了網上的自由行游記才知道,在 阿格拉 城西邊40公里處,有一座法塔赫布爾西格裡城,即“勝利之城”,這裡是莫卧兒王朝阿克巴大帝在1570-1585年間的首都;城中遺留的宮殿、寺廟、庭園、圖書館和醫院等建築氣勢宏大,工藝精美,也被列為世界遺產;坊間有“沒到過法塔赫布爾西格裡城就等於沒到過 阿格拉 ”之說,我們在 阿格拉 雖然看到了 阿格拉 堡和泰姬陵,但還是留下了很大的遺憾。